学习资料库 > 文学阅读 > 励志文学 > 励志故事 > 励志故事900字五篇

励志故事900字五篇

若水1860 分享 时间:

励志故事900字五篇

  强大的信心,能克服来自内心的恶魔,产生无往不胜的勇气。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励志故事900字,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励志故事900字<一>

  一则寓言故事讲道:过去同一座山上,有两块相同的石头,三年后发生截然不同的变化,一块石头受到很多人的敬仰和膜拜,而另一块石头却受到别人的唾骂。这块石头极不平衡地说道:老兄呀。曾经在三年前,我们同为一座山上的石头,今天产生这么大的差距,我的心里特别痛苦。另一块石头答道:老兄,你还记得吗?曾经在三年前,来了一个雕刻家,你害怕割在身上一刀刀的痛,你告诉他只要把你简单雕刻一下就可以了,而我那时想像未来的模样,不在乎割在身上一刀刀的痛,所以产生了今天的不同。

  两者的差别:一个是关注想要的,一个是关注惧怕的。过去的几年里,也许同是儿时的伙伴、同在一所学校念书、同在一个部队服役、同在一家单位工作,几年后,发现儿时的伙伴、同学、战友、同事都变了,有的人变成了“佛像”石头,而有的人变成了另外一块石头。你期望自己怎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未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最想得到的是什么?假如有一辆没有方向盘的超级跑车,即使有最强劲的发动机,也一样会不知跑到哪里;同理,不管你希望拥有、、,还是期望别的什么东西,都要明确它的方向在哪里?我为什么要得到它?我将以何种和行动去得到它?“之父”卡耐基说:“我们不要看远方模糊的事情,要着手身边清晰的事物。”假设今天上帝给你一次,让你选择五个你想要的事物,而且都能让你成真,你第一个想要的是什么?假如只要你选择一个,你会做何选择呢?假如生命危在旦夕,你最大的遗憾,是什么事情没有去做或者尚未完成?假如给你一次重生的,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如果发现了你最想要的,就把它马上明确下来,明确就是力量。它会根植在你的意识里,深深烙印在脑海中,让潜意识帮助你达成所想要的一切。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做不到的事情,只有想不到的事情,只要你能想到,下定决心去做,你就一定能得到。

  励志故事900字<二>

  美国人约翰·富勒的故事深深地影响了我,富勒家中有7个姐妹,他从5岁开始工作,9岁时会赶骡子。他有一位了不起的母亲,她经常和儿子谈到自己的:“我们不应该这么穷,不要说贫穷是上帝的旨意,我们很穷,但不能怨天尤人,那是因为你爸爸从未有过改变贫穷的欲望,家中每一个人都胸无大志。”这些话深植富勒的心,他一心想跻身于富人之列,开始追求,XX年后,富勒接手一家被拍卖的公司,并且还陆续收购了7家公司。他谈及成功的,还是用多年前母亲的话回答:“我们很穷,但不能怨天尤人,那是因为爸爸从未有过改变贫穷的欲望,家中每一个人都胸无大志。”富勒在多次受邀中说到:“虽然我不能成为富人的后代,但我可以成为富人的祖先。”你是否有改变自己的强烈欲望?你是否有做富人祖先的雄心大志。富勒的话对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和振撼,鼓舞了我的每一根神经。我由此发下誓言:我要改变自己,改变贫穷的家族,一定要成为富人的祖先。我们每个人都曾有的愿望,但为什么很多的愿望像肥皂泡一样一个个地破灭了……?举个例子你即会明白,如果你是家具公司的员,有一把椅子市场价100元,如果让你600元卖掉,闪跃脑际的想法是什么?肯定想到的是不可能。但如果现在有一伙绑匪,将你生命中最珍爱的人,将你看得比自己生命还重要的人绑架了,让你在两小时之内把椅子600元卖掉,如果卖不掉,这些绑匪就要撕票,你会不会卖掉?我你不仅想卖掉,而是一定要卖掉,心头会滋生出一种强烈的欲望,去做成这件事。往往在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并没有卖椅子那样困难,为什么离成功总是那么的遥远,取决你是否有火一样的激情投身于你最热望的中去,是否有强烈的欲望填充你的心灵深处;不再只是有的愿望去达成某件事,而是有强烈的欲望去达成;不再是想成功,而是一定要成功。你的欲望有多么强烈,就能爆发出多大的力量;当你有足够强烈的欲望去改变自己命运的时候,所有的困难、、阻挠都会为你让路,欲望有多大,就能克服多大的困难,就能战胜多大的阻挠。你完全可以挖掘生命中巨大的能量,激发成功的欲望,因为欲望即力量。

  励志故事900字<三>

  布莱克出生于英国一个破落的农场主家庭。他从小喜欢画画。

  布莱克15岁那年,他的父亲向朋友借款承包了一个农场,他想东山再起。可是,接连几年罕见的涝灾使地里的庄稼颗粒无收。债主纷纷上门讨债。布莱克几乎面临辍学,更别说买画布了。

  因为不能继续画画,性格活泼的布莱克突然变得沉默起来,有时一整天都不说一句话。一天,在母亲劝说下,布莱克终于走出他的房间,漫无边际无目地在外面溜达。不知不觉,来到空旷的野外。但是,翠绿的山峦和翩然的蝴蝶仍然不能消弥布莱克因为买不起画布而积淤在心里的苦闷情绪。

  布莱克正望着山坡上的树木发呆,忽而,一个小小的身影闯进他的视线。一定是谁家的孩子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家了。布莱克这样想着时,那个小小的身影已来到近前。让布莱克感到意外的是,原来是个侏儒。看着他疲惫不堪的样子,布莱克断定,他一定走了很远的路。或许是同病相怜的缘故吧,布莱克忽而对他起了同情,于是朝他笑笑,并和他搭讪起来。

  通过交谈,布莱克得知,“小矮人”已经50多岁,可是,因为身体上的缺陷,打他懂事起,就没出过家门。眼看自己要老了,他觉得这样活一世太冤了,于是决定四处走走,开开眼界。伦敦是他要去的第一站。

  布莱克瞅了一眼“小矮人”短细的双腿和简单的行囊说,先生,从这里到伦敦坐飞机还要好几个小时呢,您这样......“小矮人”打断布莱克说,我从小患有梅尼埃,坐不了飞机和轮船。这时,“小矮人”把目光移向前方接着说,徒步是慢了点,但是,只要一步一步往前走,总有一天会到达目的地。说完,朝布莱克摆摆手,就上路了。

  但是,只要一步一步往前走,总有一天会到达目的地。

  这句话,仿佛清晨的一声鸟嘀,使布莱克那颗昏沉的心陡然醒悟。他想,是啊,虽然没有画布,我可以在别的地方画,只要持之以恒地画下去,一定能实现心中的梦想。

  回到家,布莱克看见母亲正在剥花生,花生壳撒了一地。布莱克看着看着,脑子里忽而涌出一个想法:用花生壳做画布。

  布莱克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母亲。母亲听了,眼睛里竟涌出泪水,一边说,我可怜的孩子是不是疯了。

  布莱克却不顾母亲的劝阻,把地上的花生壳捧回房间。他先将一瓣瓣花生壳用水性聚氨酯一一粘合起来,还原成原来丰盈的样子,然后在上面画出他喜欢的超人或名星的样子,再进行雕刻。这个过程往往要20多个小时才能完成。雕刻好后涂上水性漆,用竹签作为四肢,最后把作品密封在一个玻璃圆顶内。

  渐渐地,布莱克用花生壳作画的消息不胫而走,这些新颖奇特栩栩栩如生的作品很快为人们所喜爱,并在“艺术界”名声鹊起。布莱克被誉为“坚果画家”。

  是的,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不在于自身所处环境的优劣和起点的高低,只要心怀梦想,并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内心就会充满欢快和激情,在鄙陋的舞台上也能演绎出精彩人生。

  励志故事900字<四>

  小女孩怯生生地站在老师面前,有点语无伦次地说,老师,我也特别想参加班会,只演一个小节目就行。我从来没有参加过班会,可能演不好,但我真的想参加一次。老师,你可以给我,一个,失败的机会吗?

  年轻的女教师愣住了:失败的机会?难道失败还需要机会吗?

  这是一个安静得有点害羞的小女孩,平时很少开口说话,此时能够走到老师面前毛遂自荐,是用了多大的勇气呢。

  女教师刚毕业不久,这次学校组织的班会评选她特别想要得第一名,所以精心设计,然后认真排练。

  这个小女孩,平时上课发言都紧张,她能演好什么节目呢。

  可是,看着她憋得通红的脸,那般渴望的眼神,以及这个“失败的机会”让老师心软了,她决定给她一个重要的角色——担任班会的主持人之一。

  小女孩很努力,很认真,之前的每一次彩排都表现得不错,她的内心是多么的渴望成功啊。

  可是,正式表演那天,来了很多老师和领导,从来没有那么多人瞩目的她太紧张了,果真砸了。在最高潮的时候,小女孩忘词儿了。她站在那里脸憋得通红,老师忙递上稿子,虽然最终顺了下去,可是效果已经一落千丈。

  班会结束后,很多孩子都在指责她,她趴在桌上哭,看到老师进来了,依旧不敢抬头。

  女教师制止了那些指责小女孩的孩子们,她说,她很勇敢,也很努力,并且她努力争取“失败的机会”的话也让我特别喜欢特别欣赏。每一次失败都是历练,哪有人天生就是成功的呢?我们都是普通人,都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汲取经验,不断进步的。我也希望你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要争取每一次失败的机会,不怕出丑,不怕嘲讽,勇敢挑战自我,只要你不怕挫折,勇敢承受失败,终究会收获成功的。

  小女孩抬起了头,看到的是女教师鼓励的目光,她满是泪水的眼睛明亮起来。

  我就是那个小女孩,当时其实我想说的不是“失败的机会”,只是想要一个机会而已。可当时无比紧张,说错了话,又不敢纠正,让老师误会了,没想到竟然因此成就了我。

  在此后的人生道路上,我一直记着老师的话,勇敢争取每一次失败的机会,不灰心不气馁,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一个资质平常、内向害羞的女孩,终于历练出了从容自信的气质。

  后来我也当了老师,然后成了学校领导,在我组织的每一次活动中,我都鼓励我的学生我的老师们,争取每一次失败的机会,我对他们说又不是决定命运前途的事情,做不好还做不坏吗,失败了都算我的,你们尽管去失败吧,失败是成功之母啊!

  争取每一次失败的机会,也给予每一次失败机会,一定会收获更多的成功与自信。

  励志故事900字<五>

  大学毕业时,爸说:“你一定要念一个硕士学位。不用念博士,可是硕士是一定要的。”

  为什么“硕士是一定要的”?我没问。爸爸对我的要求非常少,所以一旦他开口了,我都很“上道”的照单全收,当然,也因为硕士大都很容易念,选个容易的科目,常常可以在九个月内就拿到硕士。

  博士就麻烦得多,要是不幸遇上贪图廉价人工的指导教授,想把研究生一直留在身边帮忙,那一个博士学位耗掉你十年以上,也是常有的事。所以我就很安然的接受了爸的指示。

  “没问题,一个硕士。”我很有精神的覆诵一次,好像柜台后的日本料理师傅。

  “而且要念一流的学校。”爸进行第二阶段的指示。

  “没问题,一流学校。”师傅覆诵客人点的第二道菜。

  我当然很同意“念一流学校”的想法。我在大学四年,整天听我有学问的好友阿笔,不断告诉我西方最厉害的几间大学,到底都厉害在什么地方:柏克莱待了多少个得过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医学院又完成了什么手术、德国的法学博士和美国的有何不同、牛津的研究生吃晚饭时要穿什么、康乃尔的研究生为什么自杀比例最高……聊的都是这一类的事情。

  对于在台湾各种烂学校混了十几年的我们来说,没事就把这些知识神殿的名字,在牙齿之间盘弄一番,实在是个方便又悲伤的娱乐。就像两个台湾的初中男生,翻看着“花花公子”杂志拉页上的金发兔女郎。夹杂着向往和民族的自卑。

  爸对学位的指示,已经清楚收到。“一流学校、硕士就好”。轮到我对爸开出条件了。有风格的料理师傅,是不会任凭客人想点什么、就做什么的。客人可以要求吃生鱼片,可是有风格的师夫,会决定此刻最适合做生鱼片的,是哪一种鱼。也就是说,你点归你点,未必吃得到。

  “爸,我只念我想念的东西喔。”

  “可以,不要念太多就好。”

  爽快。这是爸跟我随着岁月培养出来的默契。各取所需,互蒙其利。不过,老实说,“我取我需”的状况,似乎比“爸取爸需”的状况,要多那么一两百次吧。

  我想念的东西,对一般的台湾爸妈来说,似乎有点怪。

  我想学“舞台剧”。

  还好我爸不是“一般的台湾爸妈”。

  从小到大,爸从来没问过我:“这有什么用?”

  “这有什么用?”几乎是我们这个岛上,最受欢迎的一个问题。每个人都好像上好发条的娃娃,你只要拍他的后脑一下,他就理直气壮的问:“这有什么用?”

  “我想学舞台剧。”“这有什么用?”

  “我正在读《追忆似水年华》。”“这有什么用?”

  “我会弹巴哈了。”“这有什么用?”

  “我会辨认楝树了。”“这有什么用?”

  这是我最不习惯回答的问题,因为我没被我爸问过这个问题。

  从小,我就眼睁睁看着爸妈做很多“一点用也没有”的事情。爸买回家里一件又一件动不动就摔破的瓷器水晶;妈叫裁缝来家里量制一件又一件繁复的旗袍;一桌又一桌吃完就没有的大菜;一圈又一圈堆倒又砌好的麻将,从来没有半个人会问:“这有什么用?”

  “漂不漂亮?”“喜不喜欢?”“好不好吃?”这些才是整天会被问到的问题。

  长大以后,越来越常被别人问:“这有什么用?”才忽然领悟很多人,是随着这个问题一起长大的。

  我不大确定——这是不是值得庆幸的事。一直到,反复确认了“人生最重要的东西,其实都没有什么用”时,才觉得自己运气真好。

  人生,并不是拿来用的。

  爱情,光荣,正义,尊严,文明,这些一再在灰黯时刻拯救我、安慰我的力量,对很多人来讲“没有用”,我却坚持相信这才都是人生的珍宝,才禁得起反复追求。

4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