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生活课堂 > 礼仪 > 传统礼仪 > 甘肃人的信仰文化礼仪

甘肃人的信仰文化礼仪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在甘肃,裕固族、土族、东乡族等少数民族都有各自的信仰禁忌,这些传统文化习俗是千百年来固化形成的,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供大家参考。

信仰文化

河西走廊遥遥千余里,风沙大,植被稀少。绝大部分城乡散落在走廊之中和四山脚下,一部分农牧民居于深山老林中。他们的居住信仰集中反映在水崇拜、日崇拜、风崇拜和动物崇拜。民居建筑,讲究水源旺盛、阳光充足、避风性强。日常生活中,多有祭山、祭水、祭风、祭日的风俗。

陇东的庆阳地区,属高原平塬型地方,土地肥沃。这里的民居特别讲究与理想人格的同构,房屋规格、方位、朝向与家庭伦理密切相配,崇尚质朴风格与做人标准的内在联系。村落信仰、民居信仰与民俗活动化整为一,多神崇拜在民居中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在平凉,地理地形呈多元化形态,民居状态也较为复杂。在房址选择、院落布局、房屋建造上,文化神秘主义始终左右着人们的行为,院神、洞神、水神等等,无不参与其间。

在天水地区,民居经历了从穴居到青堂瓦房,在环境选择上注重地质条件和水源;在方位上注重朝阳;在布局上注重条理;在建材上注重牢固。居落营建中,强调天、地、人“三才”对应,阴阳、五行和谐统一,特别注重龙脉、生气,达到“开天地准”、“与天地准”、“开天明道”的基本原则。

岁时习俗

腊八

农历十二月初八的“腊八节”。武威习俗是日五更煮五色豆粥,全家食用腊八粥。腊八日夜晚,也有垒火堆放麦草火的习俗。

除夕

俗称“年关”,腊刀三十(有的年份是二十九),是农历一年最后一天。是日午后,家家户户打扫庭院,整理室内外环境,接着贴春联、门神、半帘子,挂黄钱,焚香祭祖,燃放鞭炮,表示除旧。晚上,家家吃青粉烩菜,叫“装仓”,表示全家团聚,人寿年丰。全家老幼饱食后,还要剩厂一些,意在“生活富裕,年年有余”。是夜,全家人彻底不眠,叫“熬年”或“守岁”。小辈给长辈磕头辞岁,长辈要给小辈发“福钱”,也叫“压岁钱”。

春节

俗称过年。正月初一凌晨,合家老幼均着新装,齐集堂屋前,设供上香,燃放爆竹,接迎神灵,祭奠祖先,行“迎神纳福”之礼。接着小辈给长辈拜年。之后,全家吃团圆饭(水饺),新的一年开始。

武威乡间习俗,大年初一不去别人家拜年,只是在清晨,携带酒看、香火、馍馍等祭品,赶着牲畜,按“皇历”特定时辰和方向,到村外几十米处,摆上祭品,燃着香火,并烧一堆柴禾,牵着牲畜,绕火堆转一圈。并由长者念诵祝词(祈祷神灵保佑人畜兴旺之类祝语),名曰“出行”。回家时,再将慎馍馍揣在怀中,此意是“空怀出门,满怀进门”,取其吉利之意。现在这一习俗在少数地方还保留着。

正月初二开始,亲朋好友,左邻右舍相互走访拜年。武威习俗,大年初二要先去舅舅、岳父家拜年。初五日焚烧黄钱,送神,表示年已过完。

上元节

正月十五为上元节,亦称元宵节(又称灯会)。据乾隆十四牛张绍美编的《五凉考治六德集全志?武威县志》载:“元宵,四市竖坊,悬灯,杂扮花鼓.高跷.演百戏。”旧时,金塔寺等地有黄河灯会,情景亦十分壮观。建国后,历年元宵节的灯会胜似往昔。节日之前,企事业职工,纷纷结扎彩门,悬挂花灯。有花卉灯、动物灯、八仙过海灯、西游记故事灯,争奇斗艳,气象万千。有爱好者在灯内装置微型电动机,胜似走马灯。最引人注目的是腾云驾雾的金龙灯,足有lo多米长。是夜,城内和城郊居民,蜂拥而至,万头攒动,人流如潮。武威习俗,观灯时必从龙灯下钻过,祈求合家平安,万字如意。又说龙是吉祥物,钻了龙灯,就会人丁兴旺。

农村灯会别有情趣,彩灯古朴典雅,乡土气息浓郁。有用玉米芯制做的火炬灯,也有用山药蛋、萝卜头制做的彩灯。墙头上、马棚下,处处有灯,灯光通明。据史籍记载:武威灯会之盛况,自唐已有,并闻名于长安。故有唐玄宗与道士叶法善夜游凉州灯会流连忘返的传说。武威元宵灯会,不论新俗、旧俗,都要举办3天,即正月十四、十五、十六。

二月二

格有“二月二龙抬头”之说。据旧志载:是日城乡居民以牲醴祀土祈丰年,各家炒豆类和麻籽食之,意示杀蚤灭虫。如今祀土祈年活动已不存在,乡间仍有炒麦豆之俗。

清明节

清明是农历时令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日扫墓祭祖,谓之“春祭”。武威城乡习俗,凡有坟莹者,须于清明前一、二天到坟上供祭品、烧纸钱、添土;无坟茎的在清明前一日夜间,到郊外或于自家门前、街道巷口烧纸钱。禁忌在清明节当日上坟、烧纸。传说当日烧的纸钱就成铁钱,死者不能用。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也称端阳节。是日清晨,家家户户门头插柳枝,有为屈原招魂和避瘟疫之意。小孩手腕系五色棉线或丝线绳,身佩香囊荷包,并在口、鼻、耳边涂抹雄黄酒,相传这样可以避五毒(即蛇、蝎、壁虎、蟾蜍、蜈蚣)。武威有“五月端午穿出来”的说法,男女青少年身着时兴的夏装,尽情游玩。青年妇女讲究绣香草荷包,缀上流苏,赠送亲友。旧时,未出嫁的姑娘将荷包带在衣襟或系在发辫上,诱人摘取,如不被人摘去,便会自惭貌丑。是日,家家吃粽子或油饼子卷糕,亲友间相互馈送。下午,城乡居民成群结伴,游览寺庙,旧时游海子,现在海水干涸,庙宇也毁于地震,改游文庙、古钟楼、雷台、海藏公园、西郊公园等。小孩到野外攀树折枝,编制柳帽,以预防暑气。

乞巧节

农历七月七日为“乞巧节”。传说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旧时在这天晚上,姑娘和年轻媳妇们坐在月下穿针,看谁穿得快,穿得多,穿得巧,据说这样可以把手笨的人练得灵巧。此俗现已不存。唯城内剧团,每年照例上演神话剧《天河配》。四乡居民蜂拥而至,场场爆满,至七月下旬停演。

民居信仰

裕固族忌朝北开门。忌穿红衣、骑红马的人进入帐房。如携带生肉、牧鞭及枪支者,必须将什物放于帐房外方可入内。客人进入帐房后,不能随便乱动人家的物品,不能自己泡茶。裕固族讲究来客身份,一般要按辈分、长幼、社会地位,分主次就坐。帐房正上方设有佛龛,也是奉敬“点格尔罕”(天神)的地方。正因如此,裕固族严禁在神龛前有不恭行为。

土族非常忌讳在羊圈里大小便,一旦发现此类事情,便认为这是对他怀有敌意的人干的,并要当下铲掉,然后堆放些柏树枝点燃,用烟熏圈半日。土族产房口常贴一小方块红纸,示意外人不得入内。若本家有传染病,则在门口挂一破筛,若全村流行瘟疫,则在村口点燃火堆,以表示驱疫及严禁人们来往。

东乡族,严禁室内挂有人和动物头像的图片。动工建新房或拆旧房时,一般要请阿訇念经,以驱邪求吉。

保安族严禁外出归来的人径直进入住小孩和生病人的房间,否则,将有鬼魔入室。客人不能进厨房和女人的寝室。主妇炸油香时,禁止其他人走进厨房。并有忌春节盖房,忌坐门槛的习俗。

甘肃的哈萨克族的毡房内,严格规定右上方是长辈的居处,特设木床一张,严禁他人在上坐卧。

这里的藏族与蒙古族的民居,无论是帐房、平屋,还是土楼、木楼,其中的上屋里都设置佛龛,有些家户甚至把一间房作为经堂。凡有佛龛和做经堂之场所,严禁靠近污秽之物,来客要庄重严肃,先向佛爷施礼,焚香,然后才能说家常。

在部分地区,各少数民族的新房建好乔迁新居后,还要写祭文数份,护符10张,在新庄东南西北中五方埋压五谷粮及朱砂等用物各一包。准备停当,阴阳先生手持桃木剑和盛水的法碗,口诵祭文,用剑蘸法水向四周泼洒,然后杀鸡、焚烧香表,接着在院里滚动面箩,晃动“照妖镜”,大喊大叫。

此时鞭炮轰鸣,把护符连同蘸血的鸡毛贴在床头、灶头、木门、房檐等处。最后在当院竖一长杆,上挂面箩及镜子,拴上红布条,告诉人们本院严禁外人入内。“忌俗”时间,少则半月,多则半年。


甘肃人的信仰文化礼仪相关文章:

回族的接待礼仪文化知识

印第安人的风俗文化礼仪知识

2019年经典传统文化社会实践调查报告5篇

2019年最新传统文化社会实践报告范文5篇

546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