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听课课件

若水1875 分享 时间:

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而加以制作的课程软件。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内容,供您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关雎》听课课件1

[教材分析]:

《关雎》写一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写求之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教学本文,应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应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直至成诵;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了解《诗经》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学习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认识《诗经》在中国文学的重要地位另外还应引导学生多读多背《诗经》中的名篇,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课堂教学采用朗读法、讨论点拨法、品读法等教学方法。注重自主学习、自我探究,全面领略诗歌的美感,力求在诗歌鉴赏和文化积淀上都有所收获。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的地位。

2.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

3.反复朗读,直至成诵。

4、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教学难点]:

1.体会两首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

2.品析语言,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论语》曰:“不学诗,无以言。”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字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今天我们学习冠于三百篇之首的《关雎》。

二、资料助读: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原本称《诗》,编成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305篇,所以也叫《诗三百》。孔子将《诗三百》做为道德教育的教材,后来儒家学派把它当成经典,奉为“五经”之一,才称为《诗经》。《诗经》广泛地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富于写实精神,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三百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诗经六艺:风、颂、赋、比、兴

三、朗读全诗,整体感知:

1.学生听录音配乐朗读,正音,同时出示投影: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作诵读指导。

提示:第一章的妙处,在于舒缓平正之音,形成全诗的基调。第二章、第三章写深切的思慕和求而不得的忧思。声调亦迫促,与前后平缓之音有别。第四章、第五章写求而得之的喜悦。应读出兴奋和快乐之情。

四、解题

《关雎》是《诗经》开卷的第一首诗,历来为人重视。它描写了一个青年小伙子偷偷地爱上了一位姑娘那种单相思的动人情景。所以本诗可以理解为一首爱情诗。“关雎”是以诗歌首句中的两个字作为题目,其它篇章亦是如此。

《关雎》听课课件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①.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②.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以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朗读、解读、品读中把握诗歌丰富的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材分析:

1.重点:品读诗歌,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形象美。

2.难点: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了解《诗经》在中国文学的地位。

教学方法:诵读法、联想想象、讨论交流

学法指导:大声地朗读,生动地译读,多元地品读,优美地范读

一、教学过程:

导入: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意思是不学《诗经》就不懂怎么说话。可见《诗经》的重要影响力,那么同学们读过《诗经》吗?

二.七嘴八舌话《诗经》

1.请学生谈谈对《诗经》的认识、了解

(PPT展示《诗经》文学常识)

①《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②《诗经》六义:

作品分类:《风》、《雅》、《颂》

表现手法:赋、比、兴

2.教师问:《诗经》离我们远吗?

PPT展示---

跟《诗经》有关的①成语②名句③诗词④名号

《诗经》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影响着我们。它的文化传统就像空气一样滋养着我们的民族,它的要素始终流淌在我们的文化血液中。

三.一咏三叹吟读《关雎》

1.全班齐读(订正字音)

窈窕yǎo、tiǎo、淑shū女、好hǎo、逑、寤寐wù、mèi

2.男女和读(读准、体会节奏—四言二字一顿)

3.学生个读、评读

4.教师范读,学生听读

思考: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这首诗写了一个君子对一个淑女的爱慕、追求而又求之不得的过程。

四.诗情画意译读《关雎》

1.吟读诗歌入情先入境,如果把这首诗当成是一个剧本,现在我们每个人都是导演,你会拍摄几个场景来反映这首诗歌?

雎鸠和鸣图——舒缓、平正(美好,生机,岁月静好)----PPT图片展示

少女采荇图——渴慕、爱慕(清新、活泼)

长夜难眠图——忧思、惆怅(速缓、调沉—急切,速稍快)

琴瑟鼓乐图——喜悦、庄重(“钟鼓乐之”语顿、重音)

2.学生想读诗歌,展开想象以文译读

3.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4.请学生有感情地吟诵诗文。

五.意趣盎然品读《关雎》

引:好诗不厌百回读,《关雎》被冠于《诗经》三百篇之首,一定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请大家深入品读比诗,读出其美。

《关雎》听课课件3

一、导入

学习诗歌最主要的方法是什么?在读的过程当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畅所欲言)(预设:字音、节奏、重音、停顿)按照刚才我们所说的要求,齐读诗歌。

同学说的很全面,那么就按照刚才我们总结出来的方式、方法自由朗读诗歌。

要求:读准字音,读好节奏,读出感情

二、一唱三叹吟读《关雎》

1、把握节奏:四言诗,一般是“二二”断开,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注意提示,不能刻意断开,尽量做到音断意连。

2、全班齐读。

三、相映成趣译读《关雎》

1、请同学们用笔圈画出重要的或者你认为较难理解的字词。请同学到黑板上板演,全班讨论解决。

2、单看右边划线这一部分,我们就理一理这首诗歌。这首诗讲了什么?这首诗就是讲了这么一个完整的故事,这在《诗经》里叫作“赋”。现代汉语里叫作“记叙”)(板书:赋)

3、这首诗歌,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优美动人的爱情故事,请同学们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可以大声朗读,可以小声吟读,边读边想象,你看到了哪些画面?方法指导:画面想象法。

【例如:在读“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句诗的时候,眼前不禁浮现出这样的情景,碧蓝如洗的天空下,一条玉带似的河流静静流淌。河中的小岛上,芳草如茵,一对对雎鸠鸟在草丛里、河水边悠

然自得地玩耍嬉戏„„多么安静美好的画面,此时语速应该是平和的,悠缓的,而且这是起句,如果太高,后面就没有办法表现了。】(雎鸠鸟在河边鸣叫,就用来比喻君子和淑女是很好的一对,这叫比。)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这几句诗的时候好像看到了这样的画面:清清的小河边,一位穿着一袭连衣裙的姑娘,正两手不停地在水中采摘荇菜。她黑瀑似的长发轻束脑后,直垂腰间。她双袖挽起,露出了如玉似的手臂,她眼波流转,消融粲然,像三月的桃花一样美丽。】《采茶女》(两者没有共同点时候,例如写“荇菜”引出后面的窈窕淑女,这叫兴)

【“优哉游哉,辗转反侧”时仿佛看见了这样的情景,夜已深沉,明月高悬,万籁俱静,屋子里满是明月的清辉。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采荇少女美好的身影使他魂牵梦萦。(范读: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语速慢,低调,似有叹息)这时的情绪比较低落了,应读得低一点,慢一点)】《记承天寺夜游》

【“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我仿佛看见了红对联、红窗花、红盖头、„„锣鼓阵阵,鞭炮声声,喜气盈盈。这么欢喜的场面,男主人公应该是喜悦、激动的,所以要用欢快的语气读,语调要上扬。】(君子淑女,相亲相爱,比翼双飞,让人好生羡慕。这是现实吗?我们这里先卖个关子。)

4、(无论是现实也好,想象也罢,但是通过刚才的译读环节,同学再次深入地感受到了诗人心境的变化,带着这些感触,我们再次朗读诗歌。)

女生读前两句,男生读后三句。读出女子的温婉,读出男子求子不得的焦虑和琴瑟和谐的喜悦。

四、诗情画意品读《关雎》

好诗不厌百回读。同学们的读一遍好过一遍,可见入情才能入境,古人说: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关雎》被称为《诗经》三百篇之首,一定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请同学们深入研读这首诗,从各个角度品读这首诗的美。四人小组合作。

《关雎》听课课件4

《国风·周南·关雎》这首短小的诗篇,在中国文学占据着特殊的位置。它是《诗经》的第一篇,而《诗经》是中国文学最古老的典籍。虽然从性质上判断,一些神话故事产生的年代应该还要早些,但作为书面记载,却是较迟的事情。所以差不多可以说,一翻开中国文学的历史,首先遇到的就是《关雎》。

当初编纂《诗经》的人,在诗篇的排列上是否有某种用意,这已不得而知。但至少后人的理解,并不认为《关雎》是随便排列在首位的。《论语》中多次提到《诗》(即《诗经》),但作出具体评价的作品,却只有《关雎》一篇,谓之“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在他看来,《关雎》是表现“中庸”之德的典范。而汉儒的《毛诗序》又说:“《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这里牵涉到中国古代的一种伦理思想:在古人看来,夫妇为人伦之始,天下一切道德的完善,都必须以夫妇之德为基础。《毛诗序》的作者认为,《关雎》在这方面具有典范意义,所以才被列为“《风》之始”。它可以用来感化天下,既适用于“乡人”即普通百姓,也适用于“邦国”即统治阶层。

《关雎》的内容其实很单纯,是写一个“君子”对“淑女”的追求,写他得不到“淑女”时心里苦恼,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得到了“淑女”就很开心,叫人奏起音乐来庆贺,并以此让“淑女”快乐。作品中人物的身份十分清楚:“君子”在《诗经》的时代是对贵族的泛称,而且这位“君子”家备琴瑟钟鼓之乐,那是要有相当的地位的。以前常把这诗解释为“民间情歌”,恐怕不对头,它所描绘的应该是贵族阶层的生活。另外,说它是情爱诗当然不错,但恐怕也不是一般的爱情诗。这原来是一首婚礼上的歌曲,是男方家庭赞美新娘、祝颂婚姻美好的。《诗经·国风》中的很多歌谣,都是既具有一般的抒情意味、娱乐功能,又兼有礼仪上的实用性,只是有些诗原来派什么用处后人不清楚了,就仅当作普通的歌曲来看待。把《关雎》当作婚礼上的歌来看,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唱到“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也是喜气洋洋的,很合适的,

当然这首诗本身,还是以男子追求女子的情歌的形态出现的。之所以如此,大抵与在一般婚姻关系中男方是主动的一方有关。就是在现代,一个姑娘看上个小伙,也总要等他先开口,古人更是如此。娶个新娘回来,夸她是个美丽又贤淑的好姑娘,是君子的好配偶,说自己曾经想她想得害了相思病,必定很讨新娘的欢喜。然后在一片琴瑟钟鼓之乐中,彼此的感情相互靠近,美满的婚姻就从这里开了头。即使单从诗的情绪结构来说,从见关雎而思淑女,到结成琴瑟之好,中间一番周折也是必要的:得来不易的东西,才特别可贵,特别让人高兴。

这首诗可以被当作表现夫妇之德的典范,主要是由于有这些特点:首先,它所写的爱情,一开始就有明确的婚姻目的,最终又归结于婚姻的美满,不是青年男女之问短暂的邂逅、一时的激情。这种明确指向婚姻、表示负责任的爱情,更为社会所赞同。其次,它所写的男女双方,乃是“君子”和“淑女”,表明这是一种与美德相联系的结合。“君子”是兼有地位和德行双重意义的,而“窈窕淑女”,也是兼说体貌之美和德行之善。这里“君子”与“淑女”的结合,代表了一种婚姻理想。再次,是诗歌所写恋爱行为的节制性。细读可以注意到,这诗虽是写男方对女方的追求,但丝毫没有涉及双方的直接接触。“淑女”固然没有什么动作表现出来,“君子”的相思,也只是独自在那里“辗转反侧”,什么攀墙折柳之类的事情,好像完全不曾想到,爱得很守规矩。这样一种恋爱,既有真实的颇为深厚的感情(这对情诗而言是很重要的),又表露得平和而有分寸,对于读者所产生的感动,也不致过于激烈。以上种.种特点,恐怕确实同此诗原来是贵族婚礼上的歌曲有关,那种场合,要求有一种与主人的身份地位相称的有节制的欢乐气氛。而孔子从中看到了一种具有广泛意义的中和之美,借以提倡他所尊奉的自我克制、重视道德修养的人生态度,《毛诗序》则把它推许为可以“风天下而正夫妇”的道德教材。这两者视角有些不同,但在根本上仍有一致之处。

古之儒者重视夫妇之德,有其很深的道理。在第一层意义上说,家庭是社会组织的基本单元,在古代,这一基本单元的和谐稳定对于整个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意义至为重大。在第二层意义上,所谓“夫妇之德”,实际兼指有关男女问题的一切方面。“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礼记·礼运》),孔子也知道这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求。饮食之欲比较简单(当然首先要有饭吃),而男女之欲引起的情绪活动要复杂、活跃、强烈得多,它对生活规范、社会秩序的潜在危险也大得多,孔子也曾感叹:“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论语》)所以一切克制、一切修养,都首先要从男女之欲开始。这当然是必要的,但克制到什么程度为合适,却是复杂的问题,这里牵涉到社会物质生产水平、政治结构、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也牵涉到时代条件的变化。当一个社会试图对个人权利采取彻底否定态度时,在这方面首先会出现严厉禁制。相反,当一个社会处于变动时期、旧有道德规范遭到破坏时,也首先在这方面出现恣肆放流的情形。回到《关雎》,它所歌颂的,是一种感情克制、行为谨慎、以婚姻和谐为目标的爱情,所以儒者觉得这是很好的典范,是“正夫妇”并由此引导广泛的德行的教材。

由于《关雎》既承认男女之爱是自然而正常的感情,有要求对这种感情加以克制,使其符合于社会的美德,后世之人往往各取所需的一端,加以引申发挥,而反抗封建礼教的非人性压迫的人们,也常打着《关雎》的旗帜,来伸张满足个人情感的权利。所谓“诗无达诂”,于《关雎》则可见一斑。

《关雎》听课课件5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历史地位。

2.积累重点生字词的音义,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这首诗。 3.反复朗诵,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朗读法、品读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淑女风范、君子风度,做文明敦厚之人。 2.正确看待君子对待爱情的态度,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通过朗读体会主人公情感变化。

2.了解本诗中“兴”的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3.背诵全诗

【教学难点】

揣摩诗歌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九年级上册第八篇课文《致女儿的信》中苏霍姆林斯基回答了他的女儿提出的一个问题“什么是爱情?”

大家还记得么,谁给老师说说呀?

这个同学讲的很好,爱情,必须要有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忠诚,有超越死亡的心灵追念,这样爱情就会高于上帝,人才能成为大地上的上帝。这是苏联大教育家的爱情观,那么我们中国古代的爱情观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关雎》,去寻访传承中华的爱情真谛。 二、文体背景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

1 / 4 在内容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多采用“赋”“比”“兴”表现手法。合称为“六艺”。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关雎》选自《诗经·周南》。《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三百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 三、朗读全诗,初步感知

1.学生听录音朗读,正音,同时出示小黑板,教师点拨重点字词 睢鸠(jūjiū)一种水鸟。

窈窕(yǎotiǎo):文静美好的样子。 逑(qiú):配偶。

荇莱(xīng):一种可食的水草。

寤寐(wùmèi):这里指日日夜夜。寤,醒时。寐,睡时。 芼(mào):挑选。

2.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教师检查字词及预习情况。 四、再读全诗,理解文意

教师提问:

1.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请个别同学朗读全文)。 教师小结:这首诗很短很完整,既写对爱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但又不陷于难以自拔的低沉哀吟,是一首古老而优秀的民歌作品。看来,冠于《诗经》之首的《关雎》的确名不虚传。

2.主人公的情感变化是怎样的呢?

首章四句写一个青年小伙子,见到河洲上一对水鸟的相亲相爱,听到它们一唱一和的呜叫,自然引起自己的无限情思,何况他心目中正有着一位所爱的人儿呢!他向往着那位美丽贤淑的好姑娘,能够成为自己理想的配偶。

所听:关关雎鸠 所见:在河之洲 所思:窈窕淑女 所愿:君子好逑。

在这里主人公看着洲中的雎鸠鸟思绪万千,感情基调平缓

次章八句写他日夜相思,须臾不能忘怀这位采荇菜的姑娘在水边劳动时的窈窕身影。难耐的相思之苦已达到了长夜不眠的程度。在这里“求”字是本章的中心,写深切的思慕和求而不得的忧思。声调亦迫促,与前后平缓之音有别。 寤寐求之──追慕之心

2 / 4 辗转反侧──相思之苦

第三章八句突然出现了“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欢快、热闹的场面。这不啻是个戏剧性的转变。幻由情生,无疑这正是这位害相思之苦的男子对未来的设想、是他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这是求而得之的喜悦。所以曰“友”,曰“乐”,用字自有轻重,深浅不同,应读出兴奋和快乐之情。

琴瑟友之──亲密相爱 钟鼓乐之──欢快热闹 3.学生分角色朗读

它作为一篇爱情诗篇,它写思慕,写追求,写向往,既深刻细微,又止所当止。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确有一定见地,对我们仍有启发。希望我们大家能够仔细体会文中的淑女风范、君子风度,做文明敦厚之人。 五、品读全诗,探究艺术特色

1.教师提问:本诗写男子的一片情思,却以“关关雎鸠”开头,这种表现手法叫什么?请一位同学试背诵第一章,其他同学思考一下我们以前学过的哪篇文章和这首诗的手法类似?

学生回答:( )

这种手法就叫兴,兴,即是先从别的景物引起所咏之物,以为寄托。这是一种委婉含蓄得表现手法。这种手法的优点在于寄托深远,能产生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陋室铭》

2.提问:本文写作特点?

教师小结:《诗经》的形式基本上是四言诗。章法上最具特色的一点是“重章叠咏”。所谓“重章叠咏”,是指一首诗的各章,不仅句数相等,而且语言几乎完全相同,中间只变动几个字,甚至只变动一两个字,以重复歌咏的一种形式。它能够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对后世影响很大。

【教学反思】

《关雎》为我们讲述了另一种爱情的真谛,与苏霍姆林斯基的爱情观有异曲同工之妙,这诗中美丽的女子,痴情的男子,千古传唱让人们久久不能忘怀。希望同学们回去后好好体会这首诗关于爱情的阐述,在以后的日子里能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念。

【作业布置】

1.大声朗读,背诵全诗。

2.预习《蒹葭》,结合注释,串解大意。

【板书设计】

3 / 4 《关雎》

诗经:最早的诗歌总集,记载西周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 包括“风”“雅”“颂”,常用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所听所见所思所愿

寤寐求之辗转反侧钟鼓乐之极有层次,语约义丰

瑟琴友之

《关雎》听课课件6

1.了解《诗经》相关的文学常识。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此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结合诗歌分析“君子”和“淑女”的人物形象。 4.理解《关雎》作为《诗经》第一篇的重大意义。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初中三年的文言文,对文言字词有一定的积累;

《诗经》创作的年代与现在的学生生活的年代相距比较久远,所以对《诗经》中的内容学生较难理解。 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诗歌分析“君子”和“淑女”的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关雎

先来玩一个游戏,根据我的提示,猜一猜“你”是什么? 你是一条旺盛的河流 两千六百多年来边唱边走 多少人翘首追溯你神秘的源头 哦 从西周 再到春秋

“风”,土风民谣,淳朴自然 “雅”,诸侯朝会,贵族欢宴 “颂”,宗庙祭祀,乐舞翩翩 你的语言是赋、比、兴 直陈、比喻、托物抒情

因了你,“风骚”成为文学的雅称 你就是《诗三百》

人们还恭敬地称呼你《诗经》

活动2【讲授】诵读《关雎》

《论语》中记载:“不学《诗》,无以言。”孔子认为,没学好《诗经》,连说话的资格都没有。

1.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中的第一首《关雎》。

(请一生上黑板写“关雎”)明确“雎”:从隹(zhuī),从且,且亦声。“且”意为“加力”、“给力”。“且”与“隹”联合起来表示“加力鸟”、“助力鸟” 2.正音:请一生朗读课文,读准节奏:《诗经》中四言以22的节奏来朗读。 窈窕

好逑

参差

寤寐

芼之 (全班齐读) 3.读出感情。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本诗讲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写一个君子对一名淑女的爱慕、追求而又求之不得,最后想象与她相亲相爱的过程。

请一生尝试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其他同学点评) 朗读指导:“关关”语音拖长,营造一种雎鸠鸟鸣叫回声的感觉;“悠哉游哉”

朱熹曰:“悠,长也。”按悠哉悠哉,思念之深长也。所以也要拖长尾音且语调降低。“辗转”两个上声的词语都慢些,读出君子在床上翻来覆去的苦闷之感。 4.教师配乐范读。

5.全班齐读这首富有音乐美感又传达出主角情感的《关雎》。

活动3【活动】品味画面感

这是一首爱情诗——女子

(一)既然是一首爱情诗,那一定少不了男女主人公。先来认识一下这位女子:1.“君子”的意思是行为举止文雅,看出这是一个有修养的女子。(叶戈)。 2.“采”“芼”看出女子的安静、富有生活情趣。(吴菱歌)

3.“友之”、“乐之”的意思是表示亲近,使她快乐,看出这是一个喜欢音乐的女子。(王琳斐)

根据以上同学的分析,你是想拍砖还是点赞。

总结:这是一位文静美好且善良的女子 ,不仅如此,她还士一位听懂音律的高雅之人,最重要的是,她在水边的小舟上不断地采摘荇菜,勤俭持家。果然,认真的女子最美。

活动4【活动】品味画面

这是一首爱情诗——男子 这是一位怎样的男子?

1.“君子”的意思是人格高尚、地位高的人,看出是一个品德高尚,地位不凡的男子。(张阙耀)

2.“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意思是少女难求,男子朝思暮想,魂牵梦绕,看出这是一个用情至深、纯情而又坚持的男子。(张卓)

“寤寐求之”意思是日日夜夜想追求看出男子春心荡漾。(柳梦洁)

3.“ 琴瑟”、“ 钟鼓 ”的意思是弹琴鼓瑟、敲击钟鼓,看出这是一个擅长乐器、多才多艺的男子。(王琳斐、张梦瑶、沈子涵、毛麒盛、刘镇毅、姜安娜、李哲、吴羽茜) “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深层含义是:男子想象之后和淑女结婚的情景,看出这是一个有责任心、有远见,懂得为未来考虑的男子。(张卓)

男子:这是一位品德高尚多才多艺的男子,不仅如此,她还是一位认准淑女绝不轻易放弃执着追求的人,最重要的是他看重的是淑女的内在,并远远地用自己的才艺吸引追求淑女。果然,有礼有节的男子最美。

活动5【讲授】品味景物

这真的是一首爱情诗,除了君子对淑女那种渴望和追求外,其实文中还有能透露这是一首爱情诗的内容——景物。

1.雎鸠:朱熹的《诗集传》说这种鸟“生有定偶而不相乱,偶常并游不相狎”,就是说这种鸟不同于别的动物,雌雄是有固定的配偶的,情意专一;平常一起出来活动时举止高贵,不会放浪不装重 。(古人称作贞鸟) 2.荇菜:荇菜:根和横走的根茎生长于底泥中,茎枝悬于水中,生出大量不定根,叶和花飘浮水面。

用荇菜或左或右漂浮不定比喻求爱的不易;

作者以赞颂的口吻勉励求取荇菜,隐喻“君子”的努力追求“淑女”。 荇的花语:柔情。

林花著雨燕支(胭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杜甫《曲江对雨》

软泥上的菁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徐志摩《再别康桥》

活动6【活动】合作朗读

全班合作朗读:

师: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全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男生: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女生: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男生: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女生: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男生: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全班: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师: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活动7【讲授】这不仅仅是一首爱情诗 探究

这不仅仅是一首爱情诗。 《毛诗序》:“《关雎》,《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 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 在古人看来,夫妇为人伦之始,天下一切道德的完善,都必须以夫妇之德为基础。《毛诗序》的作者认为,《关雎》在这方面具有典范意义,所以才被列为“《风》之始”。它可以用来感化天下,既适用于“乡人”即普通百姓,也适用于“邦国”即统治阶层。

《关雎》,它所歌颂的,是一种感情克制、行为谨慎、以婚姻和谐为目标的爱情,所以儒者觉得这是很好的典范,是“正夫妇”并由此引导广泛的德行的教材。 淑女:文静美好而善良、勤劳贤惠善持家 君子:品德高尚有才华、执着乐观有节制

活动8【讲授】小结

你是一条旺盛的河流 两千六百多年来边唱边走 多少人翘首追溯你神秘的源头 哦

淑女

文静美好而善良 勤劳贤惠善持家 哦

君子 品德高尚有才华 执着乐观有节制 关关雎鸠 荇菜柔情 琴瑟和鸣

你就是《关雎》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活动9【作业】作业

发挥你的想象,扩写《关雎》。


《关雎》听课课件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90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