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教学资源 > 教师随笔 > 校长教学随笔三篇

校长教学随笔三篇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校长教学随笔三篇

  从教师层面看,各位教师都开展了共读活动。学校利用公用经费配齐了多套共读书籍,为共读提供了物质保障...校长是一校之长,那他们的教学随笔如何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校长教学随笔,一起来看看。

  校长教学随笔篇一:于会祥校长的教育随笔

  在学校“创造属于教室的力量”年会论坛上,几位老师的发言,让我想起了“一只蝴蝶的遭遇”的故事。大意是这样的:

  一天,在一根树枝上,一个悬挂的茧悄悄地裂开一个小口,里边的蛾已变成蝶,正在艰难地从小口往外钻。

  有一个人看见这一情景,便驻足观察。他发现小口一点点裂开,但蝴蝶几经挣扎,还是出不来。一个多小时过去了,蝴蝶似乎已经竭尽全力,却丝毫没有进展……

  这个人实在看得心疼,决定帮助这只蝴蝶:他找来一把剪刀,小心翼翼地将茧剪开。

  蝴蝶很轻松地挣脱了茧,脱身而出。但是它的身体蜷缩着,翅膀紧紧地贴着身体,显得很小很小……

  他期待着蝴蝶用翅膀带动整个身体飞翔的一刹那,那将给他带来狂喜,因为他是这只蝴蝶的助产士啊!

  然而,那一刻始终没有出现。眼前的蝴蝶没有起飞的任何动向,而是拖着两扇翅膀在地上缓慢地爬行……

  从此,这只人工助产的蝴蝶,只能拖着萎缩的身体和无力的翅膀爬行,终生都飞不起来……

  这个好心人不知道,蝴蝶挣脱茧的艰难挣扎过程,实际上是大自然的有意安排,是帮助蝴蝶完成生命的最后蜕变。蝴蝶的每一次挣脱都不是徒劳的,而是生命诞生的一个必须遵循的程序,因为只有在不停挣扎的过程中,它才能将体内的血液和体液挤压给翅膀;破茧后,翅膀因有充足的体液而强硬,才有足够的力量展翅飞翔……

  帮助蝴蝶破茧,打乱了蝴蝶诞生的程序;大自然精心设定的密码,被人无知地改变了--就在这一瞬间,一只蝴蝶失去了飞行的能力,终身拖着坍塌的翅膀在爬行。

  学生的成长毕竟是人的成长,不能等同于低等动物“蝴蝶”的成长,但是这则故事还是给我们以启迪和思考。

  联想到我们的教育,几位班主任的发言都有一个中心的主旨,那就是抓住教育的机会,不断给学生搭建平台,引导学生在自我管理、自我纠错、自我反思中得到自我的升华和成长,而这正是我们学校行动纲要所倡导的。正如蝴蝶在破茧的过程中,需要不停的挣扎,“才能将体内的血液和体液挤压给翅膀”,学生的成长也是这样的过程,“人只有被自己打败,而永远不会被别人打败”,屡败屡战靠的是一种精神,在这期间有无数次的“挣扎”,正是在这无数次的挣扎之中,力量才得以积聚。婴幼儿专家讲,有时候婴儿的哭是一种运动,是在提高自己的肺活量。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孩子一哭,我们做父母的就赶紧抱起,唯恐委屈了孩子;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在学生的教育中,时时事事耳提面命,唯恐学生犯错,班主任成了“保姆”的代名词。希贵校长给我们提供的对学校的几种定义:“学校是学生寻找同伴的地方”、 “学校是学生犯错误的地方”、“学校要帮助孩子逐步脱离老师和家长去自己做事情”更值得我们深思!“同伴”、“犯错误”、“自己做事情”……都是学生成长中必须经历的,或者说这些就是学生翱翔未来的翅膀能够变得强硬的不可或缺的“血液和体液”,于是我们就要思考:作为教育者怎样给学生提供这些“血液和体液”呢?

  最近,《教师月刊》约我写一篇文章,希望能够对我校“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的要求做些阐释,实际上希贵校长在会上的一句话“我们为什么不把这次年会叫班主任年会呢”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从班主任到科任教师,都承担着育人的重要使命。劳凯声教授在“重新界定学校的功能”一文中指出:“从根本上说,学校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通过对个体传递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促进个体身心发展,使个体社会化。这是学校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本质特征”。学生在学校的经历,是他走向社会的准备,是为其未来的人生奠基。九年前,国家课改启动之初,我曾经提出一个问题,“当学生离开学校走向社会的时候,他从学校带走的、所受到的教育能支撑他的生命走多远?”也许我们对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责是一个理想和追求,但至少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在学生社会化的过程中帮助他打造一双更“强硬的翅膀”,输入更多更鲜活的“血液和体液”。如此,我们就会更深刻的理解为什么我们要投入那么多的资金来提升办学的硬件条件?为什么我们要成立枣林村书院?为什么要开设商学、经济学等那么多的选修课程?为什么要着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教的方式?……

  《读者》刊登了这样一个故事:科学家把跳蚤放在桌子上,跳蚤迅速跳起,跳的高度均在其身高的100倍以上,堪称世界上跳的最高的动物。后来,科学家在跳蚤的头上罩上一个玻璃罩,再让它跳,这一次跳蚤只能触到玻璃罩。连续多次后,跳蚤终于改变了起跳高度以适应环境,每次跳跃总保持在罩顶以下高度。接下来,逐渐改变玻璃罩的高度,跳蚤都在碰壁后主动改变自己的起跳高度,最后玻璃罩接近桌面,这时跳蚤已无法再跳了。科学家于是将玻璃罩打开,再拍桌子,跳蚤仍然不会跳,变成“爬蚤”了。

  “跳蚤”缘何成了“爬蚤”?不是因为它丧失了跳跃的能力,而是在一次次的受挫中学乖、以致麻木了。尽管玻璃罩已经不存在,但它连再试一次的勇气都没有了。玻璃罩潜意识地罩住跳蚤的心灵,这是多么可怕的事实啊!

  我们不赞成蝴蝶在“破茧”的过程中剪刀的助力,也不赞成罩在跳蚤头上不断降低高度的“玻璃罩”。前者是对生命诞生过程的人为打乱,是“拔苗助长”的再现;后者是对成熟生命潜能的“遏制”,是“削足适履”的翻版。在这两个故事中,都是一种生命对另一种生命的干预影响,而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有其自身的成长规律,都有其自身的潜能,如果干预影响不得法和不恰当,必然影响到另一种生命成长的质量。就人的成长及成长的复杂和潜能及潜能的多元而言,和低等动物自然不能相提并论。因此,有人说,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影响,是人对人的影响。于是,在学校教育中我们更应该重视教师对学生“导”的作用,这四位老师的发言表现了我们的教师在这一方面已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是我们学校教育的一个缩影。

  我们的办学目标定位高远,我们不希望从十一学校走出去的学生“只能拖着萎缩的身体和无力的翅膀爬行,终生都飞不起来……”,我们也不希望我们的学生不管是在学校中还是在未来的工作中变成“爬蚤”。这一切,依赖于教室力量的创造,但归根结底,还是在正确办学理念指导下的学校课程和课堂教学改革的程度。

  校长教学随笔篇二:小学校长教学随笔

  2012年3月15、16两天,我校举行了3--6年级整本书共读教学大赛,受项目负责人安排,全程观摩了七位老师的课堂教学,颇有感触。

  一、教学比赛高效促进共读课教学

  整本书共读是新教育倡导的阅读方式。目的是通过共读,营造阅读的浓厚氛围,创造师生之间共有的语言密码,拓展课外阅读的广度和深度。然而共读绝不是简单的人手一本书,大家在规定时间内共同读完,而是需要教师及时的指导、督促和检测。因此,上好阅读课是提升共读实效的重要保证。尽管,我们之前开展过整本书共读的教学观摩和集体研讨活动,但老师们对共读课的把握还是参差不齐的,通过此次共读课大赛,各位老师都做了精心地准备,短时间内同场观摩比较了七节公开课,让很多教师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更打开了今后共读课教学的思路,必将促进共读课教学向高效的方向发展。

  二、整本书共读已成为师生教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教师层面看,各位教师都开展了共读活动。学校利用公用经费配齐了多套共读书籍,为共读提供了物质保障。老师们和学生一样精心读书,精心上好阅读指导课和阅读汇报课,精心组织共读活动,不是把共读作为附加的工作,而是纳入教学工作之中,让共读不流于形式,得以真正开展。

  从学生层面看,课堂上,那踊跃的发言、流利的表达、精彩的总结、宽泛的知识面足以证明共读早已融入日常生活之中,读书成为孩子们的自觉行为,孩子们阅读的方法、深度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三、共读、自读作为基本教学内容需永远坚持下去

  从各班师生的反应可见,共读活动已经收到了预想的效果,海量课外阅读已经深入人心,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要把共读活动永远坚持下去,要做好计划,明确不同年级孩子的阅读书目和阅读容量,争取在小学阶段读完新教育研究院推荐的基础阅读书目。

  在共读的同时,还要继续发挥图书室的作用,组织好自读活动,让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得以延续和培养,让阅读成为孩子们课外生活的首选,进而奠定扎实的阅读基础,为终生学习奠基。

  四、活动引领仍需要研究和强化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大凡生而好学为上,熏染而学次之,督促而学又次之,最下者虽督促不学。生而好学与督促不学的人究属少数,大多数得到相当熏染、督促就肯学了。”作为学校和教师,我们的重要工作就是做好“熏染与督促工作”。极力营造阅读氛围、开展读书交流比赛活动、进行读书心得笔记展示、评选书香学生、发掘阅读的榜样人物,努力让加入阅读队伍的孩子多一名,再多一名,长此以往,教育质量怎会不快速提升?

  抓好阅读,就抓住了新教育的关键。当孩子们都能感受到阅读的乐趣,阅读成为绝大多数人的自觉行为,成为每日的必然习惯之时,教育人当感欣慰了,这也当是真正的朴实的教育。

  校长教学随笔篇三:旗帜英才张校长教学随笔

  据统计可知,地球上的生物共有二百多万种。这些生物千姿百态,变化万千,蕴涵无穷奥妙。人类在接触生物、认识生物、改造生物的过程中,同时也不断地揭示生物蕴涵的奥妙,接受生物的启示,引发了许多联想,产生了诸多创造和发明。车和船的发明就是这样的例子。我国古书记载:古人因“见飞蓬转,而知为车”(《淮南子》);“观落叶浮,因以为舟。”(《世本》)。“飞蓬”是一种草,叶散生,遭大风被拔起旋转如轮状,我们的祖先因此受到启发而发明了车轮和车子。古人见到落叶能浮在水面上,联想到让木头浮在水上以载人,就发明了船。如,美国牧羊少年杰福斯,因发现羊群怕玫瑰花上的刺,而发明了带刺的铁丝网。人们受雁阵的启示,在中长跑中采用了最科学、最优越的战术--跟随跑。

  飞机的发明应归功于生物的启示。传说我国西汉末年,就有人身插大鸟的翅膀,从高处滑翔下来。但直到上世纪初,由于航空发动机的发明和新材料的出现,才真正完成飞机的发明。

  两千多年前,埃及音乐家莫可里在尼罗河边散步。偶然间,他的脚踢到了一个东西,发出一种铮然好听的声音。莫可里好奇地拾起来一看,原来是一个乌龟壳。壳内空气因受到激烈的振动而共鸣,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他拿着乌龟壳兴冲冲地回家再三端详,反复思索,根据乌龟壳的启示,制出了世界上第一把小提琴。

  更有趣的是钢筋混凝土和紫外线理疗仪的发明。十九世纪末,法国园艺家莫尼哀在观察植物的根部时,发现植物盘根错节的根系能牢牢地和土壤结合在一起,于是他联想到用铁丝来模仿植物的根系,用水泥来模仿土壤,让厚厚的水泥将铁丝包裹起来以制作花坛,结果花坛坚实异常,于是就发明了钢筋混凝土。丹麦医生芬津在家里观察猫晒太阳,发现猫随着日光的移动而不断变换位置。原来猫身上有个流脓的伤口,它总是把伤口对着太阳。芬津受到启发,把光用到医疗上,用紫外线治疗皮肤病,此法后来发展为现代的理疗。芬津因此获诺贝尔奖。人们因看到猫、狗、鼠等小动物的四肢受伤后,本能地不断用舌舔伤口,从而使伤口得以自愈而受到启发。对此,美国的柯亨博士等人经研究发现了一种活性成分,被命名为“表皮活性因子”(EGF),(表皮活性因子还被医学家称为“美丽的根源”或“美容基因”,因为它能激活衰老皮肤的细胞,对受损皮肤进行快速修复)。从此开辟了一生命科学研究的新领域--生长因子研究领域。1986年柯亨博士因此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科学发展到了今天,人类的许多发明创造仍然不断受到生物的启示。由于深入地研究了蝙蝠高度灵敏的超声定位的本领,科学家发明了“声纳”。英国利兹大学的研究人员,根据这一原理还研制出了被称为“Batcane”的装置。这种装置能够发出人耳无法听到的超声波,利用这种装置,盲人能够发现其前方周围、甚至在其上文的障碍物。它作为盲人走路的新型手杖,使用起来,非常方便。由于深入地研究了蛙眼的功能以后,美国的仿生学家发明了一种命名为“蛙眼”的仪器,它可以选择并录下只为使用者所需的图像,而对于不需要的图像则不会作出反映。将这种“蛙眼”装在飞机上,就可以探测导弹、进行空中侦察。由于研究了游泳冠军--海豚和鲸的体型,让最新式的核潜艇按海豚的轮廓和比例来建造,就使潜艇的航速提高了25%。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于是一门新型的边缘科学“仿生学”便应运而生了。它使人们从无意地接受生物的启示,变成有意地学习生物的“绝技”。

  从蚕丝到人造丝;从变色龙到迷彩服;从野猪拱土御毒到防毒面具;从白蚁喷射的胶粘剂到干胶炮弹;等等。世间充满了大自然的恩赐,到处是人类观察创新的结晶。从信鸽的定向飞行,到苍蝇的翅振动;从蛇的红外线定位,到鹰的电光眼;从蜘蛛丝到鳄鱼泪;从叶脉的结构到动物的关节;等等。自然界充满了秘密,到处是我们学习的课堂。相信同学们会充分利用这些来自大自然的启示,不断思维创新,为人类造福。

165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