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教学资源 > 教学反思 > 一次家访后的反思

一次家访后的反思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推荐文章

一次家访后的反思

  师爱是师德的灵魂对于教师而言师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同时家长的热情好客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的自豪,学生郭荧说老师您这次家访给了,我现在接手的这个班中有这么一个学生他叫曾祥雪。

  一次家访后的反思

  师爱是师德的灵魂,对于教师而言,“师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

  家长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学校重要的合作伙伴,家访是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环。现在的联系方式很多,诸如电话、手机、互联网等,为什么要跟家长面对面的交流呢?可是当我真正踏入本次家访之路时,我才体会到了面对面促膝交谈的好处。

  在家访之前,我跟学生说好了时间,有一位同学说从来就没有老师去过她家,她因此很激动又高兴;有的家长本来要上班,知道我们要去,就特意请了假在家等我们,这些举动让我觉得家长们和学生很重视老师的来访,也很欢迎老师家访,他们特别想有一个机会能单独和老师一起交流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同时我也更深地感受到家长对孩子的殷殷期望。

  10月22号利用下午课后时间,我深入几个学生家中,进行家访,感受颇深。 家访真能让我们和学生家长打成一片,感情亲切融洽,这样家长们就不再会有什么误会和责怨,我们的工作就能得心应手。同时家长的热情好客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的自豪。

  10月22日那天家访,让我感触好深。刚到钟梅英家门口,家长就很热情的欢迎我们;还说:“我们老师关心他们孩子,开学不久就家访了,真是辛苦你们呀1还说我们老师很有责任心,当听到家长这么说,心里感到很安慰,再苦也值得了。而一开始我们就聊一些该生的情况!聊着聊着,那学生的妈妈就把我们当成自己的好朋友聊了,还说出自己生活中的一些不愉快的事,当时好想去安慰,却不懂怎么说好,就静静的听着他们诉说,相信说出来了会好些。最后我们还是有说有笑的聊,在回来时候她还说有时间再去她家坐坐,一起说说话等。这位家长让我感到了一种格外的亲切与友好。同时这次家访也让我深有感,原来我们跟家长也可以那么的亲切与友好。

  很多家长对老师的到来,接待的非常热情,他们觉得温暖,倍感兴奋,学生本人感到:原来自己并不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自己在老师的心中不是可有可无的,教师总是在注视和关心着自己。学生郭荧说:“老师,您这次家访,给了

  我很大力量,我更加自信,我还要更加努力,在班上要做个好学生,在家里更要做个懂事的好孩子,你看我以后的表现。”

  这次家访,使家长和学生感到十分亲切,从内心深处非常感激教师。学生陈双见到我的到来,开始非常紧张,站在门口不知所措,害怕我是来向家长"告状"的,没想到我只字不提她表现不好的地方,而是鼓励她要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进步。在轻松和谐的闲聊中,孩子越说越高兴,把自己的志向、思考统统都讲给老师听,家长也因此了解了孩子内心更深刻的东西,对孩子的表现越来越满意。最后,他们一家人依依不舍地把我们送出大门口,并希望老师经常到家。

  在家访中,我还了解到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整个忙于生计,极少照看、督促孩子。这使得我们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我们没办法选择家长,我们只能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来对待这些更需要我们关心的孩子。

  很多家长都反映:老师说的,孩子会听进去的。作为学生的老师也特感动于这句话,老师的魅力无极限。当然高兴之余,需要我们付出更多了。让我看到了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学生个体和认知表达水平。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学习、生活上的指导,这些家长的孩子往往已经养成良好的习惯,有较强的自觉性。文化程度不高,但为人处事有原则的一类家长,他们对孩子学习上的指导有欠缺,但会教他们做人的道理,家长说的多,做的少。有相当多的家长对子女出现的一些不良倾向只会念叨,却拿不出或狠不下心采取措施,效果不佳。这类孩子需要在学习习惯、方法上多指导。还有少数家长本身文化程度低,对自己的子女从小又过于溺爱;现在孩子年龄增长,胆子也大了,有些家庭已出现了不会管、管不了的局面。所以针对有问题的学生,我和家长促膝谈心,用一分为二地观点分析学生,同时把握实际,灵活调节,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问题,共同商量、探讨教育措施,使学生心服口服,家长也欣然配合。

  一次家访了解一个家庭,一次家访走进一个心灵,一次家访震撼一次心灵。总之,家访让我受益非浅。通过家访,我感受到家长们对孩子都寄与了厚望,只是缺少了正确有效的方法,使得一些孩子的教育效果不

  甚理想。本次家访活动,更拉近了教师与家长间的距离,增进了家长与学校之间的关系与信任度。多年的教学工作实践使我深刻认识到,家访工作作为教师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其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家访工作,并且善于做家访工作。

  一次家访后的反思

  我现在接手的这个班中,有这么一个学生,他叫曾祥雪。每次单元检测后分数都很低,父亲又不愿意拿他读书。 这一切都被我看在眼里。像这种在班上各方面表现都不突出的学生,出现这样的状况肯定有一些原因,才导致他出现这些成绩不好、不自信、胆小怕事的现象。我想,作为班主任的我是应该去走近这样的学生,去帮助一下他。可是怎样去帮助他呢?我想,要去帮助学生,就得走近他,去了解他,只有了解他之后我才能“对症下药”。

  周二下午,我决定到她家去家访。因为我发现她从开学至今很少有笑容,即使偶尔露出微笑都是怯怯,没有八年级儿童那种天真无邪的样子,让我很是揪心。我一直在观察她:学习很认真,课堂作业很积极,但是书写很慢,总是最后一个完成,课堂上很少举手回答问题;课外能到操场上游戏,但是没有其他同学那样开朗活泼。一个月来,真的很少发现这个孩子真正的开心过,尤其是最近两天,显得更加忧伤。

  下午放学后,我对她说:“你等我一会,我去你家做一次家访。” 到了她家我问“你妈妈怎么不在家烧饭你吃呢?”李云说:“妈妈干活去了。每天下午都是我烧饭。”什么?自己烧饭吃 !我到屋里转了转,地面比较干净,房里的被条摆放整齐。说真的,我想看一看她怎样烧饭。我对她说:“你烧饭吧。”她随

  即来到了厨房,擦燃火柴点燃柴禾放进了锅台里,然后从橱柜里拿出砧板、菜刀,就切起了火腿肠,一切是那样自然,那样熟练,我都看呆了,眼里噙满了激动的泪花。

  一会儿她的奶奶回来了,和她奶奶交谈中得知:他的爸爸、妈妈都去外省打工了,1-2年才回家一次。妈妈比较老实,爸爸又不管事,导致她性格孤僻,平时不怎么出去玩,也很少有朋友来找他玩。因为他知道,和别人玩,经常会被别人欺负。别的孩子被欺负后,回家有爸妈撑腰。自己被欺负后只能默默地忍受,从不告诉奶奶。因为他知道,奶奶年纪大了,没办法为他撑腰。他平时做什么事情总是“前怕狼,后怕虎”,没有自信,做事总是慢慢腾腾地,而且还做不好。

  家访回来后,我的脑海中总是会出现四个字——“留守儿童”。是啊!在我们中国,有千千万万个像李平这样的孩子,因为家庭环境的因素,很多父母都选择了去外省打工。留下年幼的他们和年老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在生活中,没有父母的疼爱、没有父母为他们撑腰、没有父母教他们做事等等。

  所有的这一切,让我感到十分的心痛,同时又让我又陷入了反思当中:“留守儿童”,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作为老师,作为和他们朝夕相处老师,我们能有几个平时真正关心过这样的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当他们需要关心、帮助的时候,我们在哪里?我们又为他们做了什么?哎,我们真的应该多关心他们。

  一次家访后的反思

  对于没有真正走入社会的学生,他们的心灵是纯洁的,也是最敏感的,作为老师应该要保护好、引导好这颗纯洁而善良的心。特别是今天,大多数学生在家中很少被父母责骂,生活中没有多少挫折,他们的自尊心更强,更容易受伤,有时我们一个眼神,一句话语,就人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受伤。这是我一次家访后,引发了我对学生教育方式的反思。我班有一个男生,人挺聪明,学习成绩也比较好,原来表现还好,但进入六年级之后,发生很大的改变。上课走神,作业不按时完成,尤其是周末作业,有时骗老师说落在家里了或者找不着了,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其他的科任老师也同时向班主任反应了这种情况。经了解,我发现该生自我中心很强,别人的东西他只要看上了,不管别人同不同意,他都想占为己有,他总是让别人迁就于他,如果稍微不乐意就耍赖。我找他多次谈话,但收效甚微,渐渐的我也失去了耐心,对他总是声色俱厉,没有好脸色。恰逢有一次正好他不仅没有完成作业,声称不见了,而且在课堂上乱发脾气,我趁此对该生家长进行一次家访,了解该生情况,我非常气愤的向家长反映该生在校的种.种劣迹。接着就和家长进行了一次深谈,发现这孩子这种性格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从两岁开始父母亲都是外出打工,有时做错事的时候父亲还加以责骂甚至还会挨打,这样长期缺少家庭的温暖以及和父母的沟通和关爱,孩子自然而然以自我为中心。过后,我回想在课堂上自己所批评的话是不是太重了。反思自己对于该生的表现是不是一直报有成见,教育该生和家访时是不是都带着情绪。这件事之后,我一直在想自己的这种教育方试存在的问题及找到解决该生问题的办法。经过深思熟虑,我决定采取正面应对,我再次把该生叫到办公室,首先把自己用词的不恰当表示歉意,接着又进行谈心。经过一番交流,该生平静多了,并接受了我的建议。在此之后,我发现了该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堂表现有所改变,作业也按时交,特别是他喜欢的科目,还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次家访,让我意识到,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教育的主体,对班上每一位学生,即便是表现再不好的学生,我们也应报有平和的心态,不能报有成见,而且特别要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伤到学生的自尊,如果自己不经意伤到学生自尊,应想办法弥补。否则将会学生推到教育的另一面,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偏离教育本质。

  通过这次家访使我认识到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以及思想动态,让每一个学生不在学校却继续享受学校给予的关爱,耐心倾听家长对我们工作的反馈和建议,不仅取得了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还加深了教师与家长的感情。

  这次家访还让我我体会到了电访所不能达到的效果。面对面促膝交谈与电话里的听声不见面,那感觉和效果就是不一样。所以这登门家访的传统不能去。俗话说“情感是教育的桥梁”。老写的“親”字,也说明一个道理:人要常见面才会亲。所以家访能让我们和学生家长打成一片,感情亲切融洽,这样家长们就不再会有什么误会和责怨,我们的工作就能得到心应手。对于家访的对象是后进生,我觉得“后进生”因为一些不突出的优点而受到老师的称赞时会很高兴,

  老师可以和家长一起从点滴的进步谈起,一分为二地分析学生,用优点去克服缺点。老师上门家访,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这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对家长也是一个触动。教师、家长、学生三者共处一室,促膝谈心,拉近了彼此心理距离。家访让我受益非浅,和学生家长相互了解情况,交流各方面的信息,沟通感情,既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现和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又使我了解学生家庭中各方面的情况及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并且同学生家长共同研究,在教育学生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达成一致意见。

  经过这次家访,我深刻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的指导家长,同时多进行交流,家长和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结成一个家庭学校的教育同盟。那么我们的教育会获得更大的成功。

相关热搜

157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