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案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宋代宰相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是儒家的经典。同时作为“先哲智慧”单元的第一篇文章,学好本文对激发学生诵读“经典”,自觉增加文化积淀,充实文化底蕴有着重要的意义。一起看看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案!欢迎查阅!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案1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词句,积累、理解“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等成语。

2、理解、运用《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

3、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学习古人,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积累重点文言词句,评点《论语》八则内容。

教学难点:

深层理解《论语》八则内蕴,学以致用。

宋代宰相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是儒家的经典。同时作为“先哲智慧”单元的第一篇文章,学好本文对激发学生诵读“经典”,自觉增加文化积淀,充实文化底蕴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课以交流学习格言与谚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采用读读讲讲的方式,让学生掌握重点词语,朗读背诵,领悟内蕴。最后力求体现“学以致用”,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通过举例深入理解,从而领略先哲穿越时空的智慧。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老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一、导入新课

1、请同学自由发言,交流以往积累的有关学习的格言与谚语。

2、交流查阅的孔子及其

二、《论语》的资料。

1、 交流有关学习的格言与谚语。

2、 交流资料 调动学生的积累和学习情绪,导入本课孔子关于学习的论述。

三、反复诵读

初步感悟

1、“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激励学生先熟读成诵。

2、“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点拨相结合落实重点词义。( 时、习、说、乐、知、愠、君子、知、是、知、知、好、乐、三、从、善者、温故、知、可以、岁寒、然、凋、达、尝、寝、益)

3、诵读、同桌互背,小组竞赛的方式熟读成诵。

4、借助工具书,采用小组互难的形式,落实词义。  通过诵读、同桌互背、小组竞赛、小组互难等形式让学生沉浸文本。

师生共析

四、理解领悟

1、“熟读精思。”思考《论语》八则你所领悟的“先哲的智慧”,交流阅读心得,教师适时点拨,归纳。

2、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具体举例,阐述语录所含的道理。  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第一则:不断学习,方能牢固,远道而来,切磋促进,自求长进,不怨他人。

第二则:老实谦虚,事实求是。

第三则:以学为乐,方学大成。

第四则:虚心求教,取长补短。

第五则:常复旧课,领悟新知。

第六则:处于浊世,保持节操。

第七则:欲速不达,循序渐进。

第八则;学胜于思,行胜于想。

3、通过具体举例,深入理解语录所阐述的内蕴。  本部分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通过师生共同探讨来理解。教师不必强求学生的回答完美,重在有所“悟”。

通过举例,使本文的学习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相结合,力求内化,学以致用。

五、总结归纳

力求内化

1、课文中出现的成语

2、小结“而”的用法

(1)顺接(表修饰、并列、顺承)

(2)转接

3、不亦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温故知新;岁寒松柏;欲速不达

4、学而时习(顺接)

人不知而不愠(转接)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顺接)

温故而知新(顺接)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顺接)  及时小结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梳理,归结的学习方法的掌握。

六、巩固拓展

1、 背诵全文。

2、 搜集关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名言警句。

3、背诵积累。

4、搜集,交流。

注重积累,拓展阅读,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思路点拨:

1、本文的几则语录大多关于学习的,可先抓住第三则“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探讨“知之”“好之”“乐之”的关系,然后引导学生以“好学、乐学”的态度来学习其他几则语录中蕴涵的道理。

2、针对学习基础比较好的班级,针对本文《论语》八则的资料查阅的渠道较广。可以“学生分组预习”——“学生交流预习”——“教师适时点拨”——“师生共同小结”的形式引导学习此文。重在开发网络等学习资源,重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八则《论语》的简析和重点

第一则:

这一则阐述了学习的方法、情趣和态度。

三句话分别侧重上述三个方面。“学”是认识,“习”是巩固,二者统一起来,学习方法对头,就能牢固地掌握知识,这是一件“乐”事;在学习中,有志同道合的人,互相切磋,共同提高,这样的情趣实在令人愉快;别人不了解自己,并不因此恼恨,影响工作和学习,这是君子的为人之道,也是令人愉快的。三句话在表达中均采用了反问句式,既加强了语言的气势,也增强了预期的感染力。

第二则:

这一则阐述了学习的态度。

探求学问或了解事物,应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孔子的弟子子路有不懂装懂的毛病,所以孔子这样教导他。不少人也常犯子路的错误,应引以为戒。实事求是,既是学习的态度,更是做人的道德。

第三则:

这一则阐述了学习的三个层次:知之、好之、乐之。

这三个层次,实质上也是学习的三种境界,它由低到高,表明人们对学习有认识程度的区别,因而对学习的要求当然也会有所不同。“乐之”是学习的层次,它建立在“知之”和“好之”的基础之上,对每个求学的人来说,一定要由“知之”、“好之”上升到“乐之”的层次,才算是掌握了学习的精髓。

第四则:

这一则阐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只要虚心上进,随处都可以向别人学习。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克服自身的短处。只有如此,才能丰富自己的见识,不断进步。在这方面,孔子自己就是人们的一个榜样。他曾经说过,他的成才有很大成份得益于“敏而求之”。他的弟子子贡也说,孔子没有一定的老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语,被后人频繁地引用,有着鲜活的生命力。

第五则:

这一则阐述学习方法。

“温故”是知识的巩固和积累,“知新”是知识的吸取和接受。孔子认为,已经学得的知识必须常温习、整理,同时又不能忽视学习新知识,这是他一贯主张的学习方法,也体现了他“学而不厌”的思想。

第六则:

这一则阐述为学为人的道理。

这则语录比喻只有在艰苦的环境里才能看出一个人的意志品质。学习上是如此,为人更是如此。荀子也说过类似的话: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荀子·大略》

第七则:

这一则阐述求学办事的方法和态度。

孔子的弟子子夏任职之后,为了尽快见效,有急躁的表现,孔子因而对她说了这番话。做事情如此,学习上也是如此。“欲速则不达”这句话充满了辩证法,我们一定要按照规律办事,任何违背规律、急于求成的思想和行为都是行不通的,只会“大事不成”。

第八则:

这一则阐述学习方法,强调躬身实践的重要。

从语录中的“吾尝”两字可以看出,这是孔子自述学习的经验和教训。从具体内容看,孔子实际上是主张学比思更加重要。“学”是“思”的基础;没有“学”,也就无从思索。在“学”的基础上,经过一番思索、消化,才能真正予以吸收。由此可见,孔子十分强调躬身实践的重要。

七、关于《论语》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有二十篇。内容有孔子瘫痪、答弟子文以及弟子间相互讨论他们所听到的孔子言论。它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论语》的“论”是“论撰”的意思,“语”是“言语”,

“论撰”孔子的“言语”,故称《论语》。《论语》是语录体散文,主要是记言,用口语写成,一言一是各成章节,前后不相连属,也无长篇议论,但文字颇为生动,内涵十分丰富。许多句子,用意深远,富含哲理,常为后人所引用,逐步发展成成语、格言,流传至今。南宋朱熹把《论语》、《中庸》、《大学》、《孟子》合为 “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八、关于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zōu)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 “至圣”。他的思想核心是“仁”。孔子曾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但最终未被采纳。晚年回到鲁国,致力于教育和文化整理。相传弟子有三千,贤者七十余。《诗》、《书》、《礼》、《乐》、《春秋》等典籍均经其整理编订。《左传》、《孟子》、《荀子》等书亦载有孔子学说。两千多年来,孔子对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着深刻而巨大的影响。

练习举隅:

1、 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学而时习( )不亦说乎( ) 人不知而不愠( )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 择其善者而从之( ) 温故而知新( )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无尝终日不食( ) 以思,无益( )

2、本课所选各则,有的谈学习态度,有的谈学习方法,有的谈个人修养,请各举例说明。

3、 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围绕一个中心,任意引用两则语录,用简洁的语言写一段话。

4、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这些出自《论语》的学习的格言,你能用自己的话来阐述吗?你还知道哪些指导我们如何学习的名言? 请写下来,并标明出处。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案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进一步品读《论语》,积累其中的经典语句,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2.在教师的指导下,采取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注重学生的个人感悟,力求达到对所选内容的个性化解读,达到用经典文化有效指导思想、生活的目的。

3.汲取精华思想,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每一则选言的含义。

教学难点:

能深入理解每一则选言所传达的思想。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最近,你随意地走入哪一家书店都会看到这样的书籍:《于丹〈论语〉心得》《人味孔子》《孔子传》《论语新解》《学而时习之》《丧家狗——我读〈论语〉》等等,显而易见,在我们的生活中已掀起了一股学习《论语》,走近孔子的热潮,面对这股热潮,你有哪些思考呢?(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如:时代呼唤着君子;经典文化必须传承;学习《论语》,增长智慧等。)孔子是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中承前启后的第一人,也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及民族精神的形成影响的文化巨人,他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条大河,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江河的源头之一。而《论语》里边更多的内容已经成为我们判断是非的标准,或者早已化作千年不易的做人与行动的准则,或者已经成为学习、处世与生活的智慧。其实孔子离我们很近,《论语》和我们息息相关。今天,我们就再来品读《论语》选言。

二、充分诵读。

1、教师范读。(教师的朗读要起到示范的作用,感情充沛,让学生领悟文言篇章的诵读技巧。)

2、学生自由朗读。(学生的自由朗读,除读准字音外,也要把握好语速、节奏。)

3、以小组为单位比赛诵读。

4、学生个人朗读。

5、男女生分别读其中的几则,如第一、三、五、七、九由男生来读,其余由女生来读。

6、全体齐读。

三、结合书下注释以及工具书着重理解前四则的内容。

1、要求学生在理解前四则内容时及时记下自己的感悟。

2、要求学生及时标注在阅读过程中的困惑之处,提醒自己在交流时重点记忆。

四、精讲前四则的内容。

1、在阅读前四则之后,你是否发现了这四则的共同之处?

这四则所谈论的都是孝道。

2、在这四则中,你对哪一则的感触最深?谈谈你的理解。

第一则:子女的成长无时无刻不牵动着父母的心,心情高兴与否,吃饱穿暖与否,事业通达与否,与人交往顺利与否等等。面对父母的担忧,为人子女,能做到的就是减少父母的忧虑,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因为很多事情凭借个人的努力,是可以让父母少担忧,少操心的,也许只有身体的疾病,是个人的力量所改变不了的,所以这一则实际上是在提醒我们为人子女要想行孝就要谨慎持身,这样就可以让父母放心、安心,少挂心。

第二则:世人对尽孝的理解是肤浅的,认为只要是养父母终天年就是孝道,牲畜也有人养,怎么能依据是否有所养就是孝道呢?“不敬”,即不发自内心地孝敬父母,就不是真正的孝道。在我们今天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人都为了更好地生存而疲于奔命,物质生活是很富有,孝敬父母的方式也越来越倾向于公式化,给老人足够的零花钱,给老人舒适的住房,给老人电脑、电视、电话、音响来排遣寂寞,根本不知道老人内心真正的需要,这怎么能算做是孝敬呢?不能想老人之所想,急老人之所急,不能发自内心地对老人怀有敬重、敬畏之心,这又怎么是孝呢?

1、那么在我们今天生活的这个时代,应该如何去做才是真正的行孝呢?

能给予老人心灵上的安慰,使老人在精神上不寂寞,不孤独。能从尊重的角度出发去对待老人。

第三则:父母在,为人子女尽量不远行,一方面,子女的远行会让父母牵肠挂肚,寝食难安,另一方面,父母年事已高,当有些事始料未及时,让子女空留遗憾。如果必须远行,那么一定要告之父母你的行踪,及时让父母知道你的情况,以免父母担忧。

2、在我们今天所生活的这个时代,远离父母,生活在异地他乡的情况比比皆是,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才是行孝呢?

及时给父母打电话向父母报平安,常回家看看,及时知晓父母的近况。

第四则: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晓,知道父母的年龄常怀着这样的心情,喜悦和恐惧。喜悦则是因为父母还很健康,很长寿,恐惧的是父母已经高龄,生命已经衰竭,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所以内心非常恐惧。

3、知晓父母年龄的意义是什么?

知道父母的年龄意义在于提醒自己应该及时行孝,尽心行孝。

《论语》第一章即谈到:“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请谈谈你对“本”的理解。

行孝是为人的根本,孝心即仁心,一个人如果以私心去对待父母对待家庭,怎么可能期待他以爱心、忠诚和责任感去对待他人和国家呢?所以孝是根本,只有“务本”,才可以生道。

五、背诵。

课后作业:

积累《论语》中其他与行孝有关的内容。

板书设计:

唯疾之忧

敬而养之

孝为人之本

游必有方

知年喜惧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由学生背诵前四则导入。

二、完成后五则内容的学习。

1、朗读后五则

(1)教师范读。(力求以虔敬之情感染学生)

(2)学生互相读。

(3)读一则背诵一则。

2、将学生分成小组,选择其中的一则进行探讨。各小组指派一名同学做代表,将小组成员的研究成果公布给其他同学。

3、教师根据学生的研究结果给予评价并引导学生做更进一步的思考。

(1)“巧言令色”的人是怎样的一种人?这种人对他人、对社会有什么危害?

“巧言令色”的人是伪善之人,为了达到个人目的不惜去逢迎、献媚、讨好,是小人,这类人的存在会让他周围的人看不清自己,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尤其是那些为政者,听信了花言巧语,就会腐化堕落,危害国家、百姓。

(2)“德不孤”应该如何理解?一“必”字写出了孔子怎样的信念?

“德不孤”是指有德之人,绝对不会被孤立。孔子坚信一个道德高尚,人格伟大的人,他尽管会遭遇到不理解,但只要有恒心、有意志的话,就一定会有志同道合之人陪伴。

(3) “义”与“利”的不同之处是什么?

义,是道义真理之所在。义者,宜也。凡事先问是与不是,对与不对,当与不当,遵循事理,明辨是非,然后再决定做与不做。君子以义为道德自律,不义之物不取,不义之财不获,不义之名不居。义,是天理之所宜;利,是人情之所欲。君子通晓大义,小人只懂得私利。义和礼不同,礼是外部规定,义是内心约束。君子始终把义放在首位来做选择,是出于内心的需求而不是外在的约束,这是很高的道德境界。

(4)君子为什么会“坦荡荡”?小人为什么会“长戚戚”呢?

君子以“义”行天下,乐天知命,俯仰无愧于天地,所以其心坦然。而小人追名逐利,私欲满腹,因此常会处心积虑,又常会患得患失,所以其心忧戚。

(5)应该如何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推己及人,仁爱待人。这句话强调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想问题,多一些理解、包容,少一分苛责,这样很多的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三、后五则着重体现的内容是立德,这部分内容与行孝有何关系?

行孝是立德的一部分,也是立德的基础,如果没有根本上的孝道就无法谈及其他。

四、课后作业。

1、积累《论语》中有关君子的内容。

2、阅读李零的《丧家狗——我读〈论语〉》。

板书设计:

通晓大义

君子坦荡荡

仁爱待人

巧言令色

小人长戚戚

利欲熏心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案3

教学目标:

1、初步懂得“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意思;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论、则”二字,会书写“论”字。

3、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初步懂得“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意思。;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同学们每天在一起学习生活已经近两年时间了,一定了解咱们班同学的不少优点,你能说说谁有什么优点吗?看到同学的优点,打算怎样做?(生说)

二、揭示课文内容

1、同学们的这些优点都是值得大家学习的,刚才同学们说的这句话的意思有一位古人用一句话就说出来了。

(板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生读)

2、介绍孔子

师:这句话是一位叫孔子的人说的。(示孔子图像)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是一位特别特别有学问的人,他在说了很多的话都特别有意义,因此,他的学生就把他的一些话放在一起写了一本书叫《论语》。(板书:《论语》)学习:“论”,“论”这个字读二声。(生读)

《论语》中的内容主要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这里面的很多内容我们现在可能还读不懂,因为那是古文,古人说话和我们不一样,古文中经常出现:“之、乎、者、也、焉、其、曰”(出示)等这类字,有的有具体的意义比如:曰就是“说”的意思。(板书:说)

古人写文章是不用标点符号的,所以有的只是表示语气和停顿,没有任何意义。

3、指导朗读

古人在读的时候也和我们不一样,他们怎样读呢?师范读,学生读。

4、了解句意

你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说说看?(生自由发言)

师:这里的三人,可不只是三个人,古人用“三人”代表很多人,就像“九曲黄河万里沙”中的“九”一样。

刚才同学们说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都有值得别人学习的地方,所以你周围的人都可以说成是自己的老师,孔子就用这句话讲出了这样深刻的道理,你快来读读吧!(齐读)

5、师:请你再看这一句:(出示: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快看看这里有古文经常出现的字,你快来读读吧!

请你看书中的图片,这两个同学分别是怎样学习的?

看了这两个同学上课时的表现,你有什么想说的?

(择:选择;善:就是对的、好的方面;从:学习、跟随)

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6、师:我们刚才说的这句话是在《论语》中的一则。(板书:一则)

“一则”就是其中的一条

(示:全文,背诵)

7、学习生字“论、则”

师:课题中有两个生字,读一读,快速记住这两个字。(指名说记字方法)

你记字记得这么好,看谁能把字写得更漂亮。请你观察田格中“论”字左右怎样?(左窄右宽)哪一笔在田格中的横竖中线上?(生观察)

师板书:论

(生自己试着在田字格中写一写,注意笔顺和笔画位置。)

实物投影展示班中学生书写作品。

三、向课外延伸,扩展阅读

刚才我们一起学习的这句话虽然简短,但是却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类似这样的话在《论语》这本书中还有很多,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自己试着读一读。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师:很多同学都很喜欢读,课下我们可以再找一找,读一读,不懂的可以问问老师和家长。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五篇

2020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优秀教案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模板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育活动优秀训练教案

小学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精选教案

最新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模板

二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的教学随笔

二年级数学教案万能模板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案必修一模板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60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