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长方体和正方体》对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是一个质的飞跃。特别是对于那些构建空间念能力薄弱的学生来说,本单元的学习是有一定难度的。.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一起看看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欢迎查阅!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初步掌握各自特征和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2.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师:我们学过哪些基本平面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

2.出示一张纸。师:这是什么图形?(长方形)如果把这样大小的许多纸重叠在一起,你们看,是什么形状?(长方体)

3.师:在日常生活中,长方体形的物体我们常见到,如保健箱、粉笔盒等等,你们能说出一些来吗?(砖、墨水瓶盒子、教科书……)

师:长方体和正方体在日常生活中与我们联系很多,在工农业生产中用途很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它。

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二、示范操作,认识面、棱、顶点

1.拿出一根萝卜,用刀切一刀,要求学生观察并且动手摸一摸切出的面。在学生感受的基础上,告诉学生这叫做“面”。

2.将切出的萝卜平面朝下,再垂直切一刀,取出其中的一块,出示给学生看。

师:这块萝卜有几个面?两个面相交的边叫什么呢?(棱)

3.继续切,把萝卜一面平摆在桌面上,再垂直切一刀,出现了一个新情况,让学生观察后回答,有几个面,有几条棱。

师: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师:刚才我们通过切萝卜的活动认识了物体的面、棱、顶点。

4.教师出示长方体模型,学生取出长方体实物,进行观察,并且摸一摸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然后回答:一个长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

三、认识长方体

1.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手中的长方体实物,并自学课本,同时在黑板上出示下列自学题:

(1)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图形?哪些面的面积相等?为什么?

(2)长方体有几条棱?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3)长方体有几个顶点?

2.讨论后,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简要板书。

(1)长方体有6个面,都是长方形。把上下面、左右面、前后面称为相对的面,相对的面面积相等。

(2)长方体有12条棱,同方向的棱长度相等。

(3)长方体8个顶点。

3.接着教师出示有一组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告诉学生这也是长方体,在它的6个面中有一组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板书:在长方体中,也可能有一组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4.指导学生进行想象。

(1)师:①以上我们学习了有关长方体的知识,回忆一下看,长方体有哪些特征?根据这些特征,联系生活实际中你们见到的一些实物,说说它们的面、棱、顶点(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各抒己见,进行讨论)。②谁能说说教室这个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

(2)出示长方体模型。①师:你能看到长方体的哪几个面?②一般我们能看到长方体的三个面。③出示透视图。告诉学生:这幅图称为长方体的透视图。

(3)尝试练习:判断下列图形中哪些是长方体,说明哪些不是长方体,为什么。

5.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1)指导学生观察模型,指着模型的一个顶点问:相交于一个顶点的有几条棱?是哪三条棱?告诉学生: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习惯上,我们把横的棱长称为长,纵的棱长称为宽,竖的棱长称为高。

(2)教师取出一个长方体模型,让学生指出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再把同一模型换三个位置,分别由学生指出它的长、宽、高。

(3)要求学生拿出各自带着的录音磁带盒,要求:①在教师规定的统一摆放位置,分别量出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②让学生在各自不同的摆放位置,量出长、宽、高并报出数据,让其他学生猜出报数据学生测量时的摆放位置。

(4)尝试练习(略)。

四、认识正方体

1.以练习一第1题,长方体的长、宽、高都是5厘米的立体图形为例,告诉学生:“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做正方体,也叫做立方体。”

2.学生取出正方体学具,教师要求学生动手量一量12条棱的长度,观察6个面的形状和大小。教师提出问题:发现了什么?

经过讨论,让学生阅读课本,根据课本的叙述,要求学生讲出:(1)正方体的特征。(2)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关系。

五、总结比较

师:我们分别学习了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请取出按照练习二十二第5题要求制作的纸样,再请大家比较比较:

1.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征?

2.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3.两者的关系怎样?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2

教学目标:

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立体图形的识图。

教学难点: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立体图形的识图。

教具准备:

教具:长方体框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台、长方台等;投影片;动画。 学具: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

教学设计:

一、复习准备

1.请同学们自己画一个已经学习过的平面图形;再请每位同学用手摸一摸画出的图形;老师明确:这些图形都在一个平面上,叫做平面图形。

2.教师摆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台、长方台、墨水瓶盒等。 教师提问:这些物体的各部分都在一个面上吗?(不是) 教师明确:这些物体的各部分不在一个面上,它们都是立体图形。

3.引入: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有什么特征。

教师板书:长方体的认识

二、学习新课

(一)长方体的特征

1.请同学取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 教师提问:请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是由什么围成的? 请用手摸一摸两个面相交处有什么? 请摸一模三条棱相交处有什么?

教师板书:面、棱、顶点

2.参考讨论提纲来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演示动画“长方体的特征”】

讨论提纲:

①长方体有几个面?面的位置和大小有什么关系?

②长方体有多少条棱?棱的位置、长短有什么关系?

③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

教师板书:长方体:

面:6个,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棱:12条,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

顶点:8个。

教师:请完整地说一说长方体的特征。

3.比较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

老师提问:长方体是立体图形,画在纸上如何与平面图形区别呢? 请观察,你能看到几个面?哪几个面? 你能看见几条棱?哪几条棱?

教师介绍长方体的画法: 看不见的棱画在图纸上用虚线表示,最后面画出的是长方形,其它的面画出的是平行四边形。

4.出示长方体框架观察。

教师提问:框架上的12条棱可以分几组?怎样分?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教师明确: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二)正方体特征

1.【演示动画“正方体的特征”】

教师提问:看一看新得到的长方体与原来长方体比较有什么变化? (长、宽、高变为相等,六个面都变成了正方形,长方体变为正方体)

2.对照长方体的特征学生自己研究正方体的特征。 学生讨论、归纳后,

教师板书:正方体:

面: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棱:12条棱长度都相等。

顶:8个。

3.学生讨论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相同点:面、棱、顶点的数量上都相同;

不同点:在面的形状、面积、棱的长度方面不相同。

教师提问:看一看长方体的特征正方体是否都有?试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3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2)能准确判断哪些事物是轴对称图形。

(3)能找出并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4)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5)结合教材和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1)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建立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2)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事物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

根据本班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教学的难点是找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过程:

一、认识对称物体

1、出示物体:今天秦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物体,这是我们学校的同学参加数学竞赛获得的奖杯。这时一架轰炸战斗机。这是海狮顶球。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物体,想一想它们的外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可能的回答:对称)

(但部分学生这时并不真正理解何为对称)

追问:对称?你是怎样理解对称的呢?

(可能的回答:两边是一样的)

像这样两边形状、大小都完全相同的物体,我们就说它是对称的。(板书:对称)像这样对称的物体,在我们的生活中你看到过吗?谁来说说看?

(可能正确的回答:蝴蝶、蜻蜓……)

(可能错误的回答:剪刀)

若有错误答案则如此处理。追问:剪刀是不是对称的?学生产生分歧,有说是,有说不是。剪刀两边不是完全一样的,所以它不对称。但是沿着轮廓把它画在纸上,是一个对称的。

二、认识对称图形

1、这些对称的物体,我们把它画在纸上,就得到这样一些平面图形。(出示图片)这些图形还是对称的吗?(是对称的)

同学们真聪明,一眼就能看出这些图形都是对称的。那么像这样的图形,我们就把它们叫做——(生齐说:对称图形)

(师在“对称”后接着板书:图形)

2、是不是所有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它们又是怎样对称的?我们又怎样证明它们是不是对称图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为了研究这些问题,老师还带来了一些平面图形,你们看——

(师在黑板上贴出图形)

边贴边说:汽车图形、钥匙图形、桃子图形、蝴蝶图形、青蛙图形、竖琴图形、香港区徽图形。

这些图形都是对称的吗?(不是)

3、你们能给它们分分类吗?(能)谁愿意上来分一分?

你准备怎么分类?(分成两类:一类是对称图形,一类是不对称图形)

问全班同学:你们同意吗?(同意)

你们怎么知道这些图形就是对称图形?有什么办法来证明吗?(对折)

好,我们用这个办法试一下。谁愿意上来折给大家看的?自己上来,选择一个喜欢的图形折给大家看。

4、图形对折后你发现了什么?谁先说?(可能的回答:对折后两边一样或对折后两边重叠)

你们所说的两边一样、两边重叠,也就是说对折后两边重合了。

(师板书:重合)(若有说出完全重合则板书:完全重合)

请将对折后的对称图形贴到黑板上,谢谢。

师指不对称图形。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把这些对称图形对折,发现对折后两边重合了,现在再请几位同学上来折一折不对称图形,看看这次又有什么发现?还是自己上来。

折后你发现了什么?(可能的回答:没有重合、对折后两边不一样)它们有没有重合?一点点重合都没有吗?

(有一点重合)

拿一个对称图形和同学折过的不对称图形比较。这个图形对折后重合了,这个也重合了,那这两种重合有什么不一样吗?

(可能的回答:这个全部重合了,这个没有)

这些对称的图形对折后全部重合了,也就是完全重合了!

(师在“重合”前板书:完全)而不对称图形只是部分重合。

好,谢谢你们,请将图形放这(不对称图形下黑板)

大家的表现非常出色,奖励一下我们自己,来拍拍手吧!

“一——二——停!”我们的两只手掌现在是——

(生齐说:完全重合)

三、认识对称轴,对称轴的画法

同学们都很聪明,课前你们都准备了彩纸、剪刀,如果请你用这些材料创作一个对称图形,行吗?

1、请将你创作的对称图形,慢慢打开,问:你们发现了什么?

(中间有一条折痕)

大家把手中的对称图形举起来,看看是不是每个对称图形中间——都有一条折痕。这些折痕的左右两边——(生齐说:完全重合)。

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有它独有的名称叫做“对称轴”。

(在“对称图形”前板书:轴)

像这样的图形,我们就把它们叫做“轴对称图形”。

(师手指板书,边说边把“对折——完全重合——轴对称图形”连起来)

现在大家知道了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个呢?这个呢?他们都是——轴对称图形。接下来请你看着自己创作的图形说说。

谁来说说,怎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可以上来拿一个轴对称图形说。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

2、师拿一张轴对称图形,随便折两下。

这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吗?是的。师随便折两下。

谁来说说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那条?

(一条都不是。)为什么?

只有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的折痕才是对称轴。

请你来折出它的对称轴。通常我们用点划线表示对称轴。

师示范。请你在所创作的轴对称图形上用点划线表示出对称轴。

四、平面图形中的轴对称图形,及它们的对称轴各有几条。

1、对于轴对称图形,其实我们并不陌生,在我们认识的一些平面图形中应该就有一些是轴对称图形。我们先回忆一下学习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

(可能的回答: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圆形、梯形、三角形等等)(教师板书,适当布局)

同学们说的是否正确呢?用什么办法来证明?( 对折 )如果它是轴对称图形,那它有几条对称轴呢?

好,那我们就拿出课前准备的平面图形,用对折的方法来证明,注意如果它有对称轴请你折出来。

结论出来了吗?现在你的判断和刚才还是一样的吗?

3、问:你想汇报什么?学生汇报。教师机动回答,回答语可有:

这位同学既能给出判断结果,又能说出判断的理由,非常好。

看来,仅靠经验、观察得出的结论有时并不准确,还需要动手实验进行验证。

能抓住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进行分析,不错!

也许一般的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但有些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却是比如:长方形和正方形。以此类推……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所有的圆都是轴对称图形。

讨论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时,我们既要考虑一般的图形,又要考虑特殊的图形。但是关于圆形,我们却无需考虑这么多,正如你所说的,所有的圆都是轴对称图形,不存在什么特殊的情况。看来,数学学习中,具体的问题还得具体对待。

(一般三角形、一般梯形、直角梯形、一般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正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和圆都是轴对称图形)等腰梯形(1条),正五边形(5条),圆(无数条)

4、用测量的方法找对称轴。

刚才,大家都用对折的方法找出了他们的对称轴,但是如果老师请你在黑板面上找出对称轴呢?

大家都有一张长方形纸,假设它就是不能对折的黑板面,怎么画出它的对称轴?(我们可以用测量的方法,来找出对边的中点,连结中点。用同样的方法,我们可以画出另一条对称轴。

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画出书上长方形的对称轴。(小组内交流检查)

五、练习

1、学习了什么是轴对称图形,现在请在你身边的物体上找出三个轴对称图形。(瓷砖面、电视机柜、衣服、国旗?、凳面、桌面)

问:国旗是轴对称图形吗?

产生冲突。说明:不但要观察外形,还要观察里面的图案。

2、判断国旗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3、找阿拉伯数字中的轴对称图形

4、领略窗花的美丽,再从中找到创作的灵感,创作轴对称图形。教师可出示一些指导性图片。

选择一些贴到黑板上,最后出示“美”字。

总结:轴对称图形非常美丽,因此被广泛的运用于服装、家具、交通、商标等方面的设计中,希望大家能够运用今天的知识,把我们的教室、把你的家以后把我们的祖国装扮得更漂亮。


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相关文章: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全部教案

最新苏教版数学五年级教案模板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模板

最新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模板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模板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模板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教案模板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模板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沪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模板

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

《长方体和正方体》对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是一个质的飞跃。特别是对于那些构建空间念能力薄弱的学生来说,本单元的学习是有一定难度的。.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一起看看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欢迎查阅!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初步掌握各自特征和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2.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5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