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案人教版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语感,是语文教学成果的心理形态;言语实践,是语文教学的一种途径;语文对话,着重强调不同言语主体之间的关系;语文意识,是指语文从业人员的一种专业自觉。语文品质则是在语文教育终极目标这个意义被论及的。这就是我所说的“重归宏观层面”的意思。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高中语文教案,欢迎查阅!

高中语文教案1

一、教学内容分析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②第一单元的第2篇课文。这个单元学习写景状物的散文,主要目的是引领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领略大自然,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由此而进入一种审美境界。

这篇文章是郁达夫一篇颇具特色的散文,体现了他的艺术个性和审美追求,全文紧扣“清、静、悲凉”,描绘了“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秋果奇景”这五幅画面,通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方法,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本文是本单元的第二篇散文,示范作用仍不可忽视,因此,继续重视指导学生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难点放在运用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表现手法上,进一步让学生感悟作家对自然、对人生的丰富体验和深刻的思考。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我的教学对象是民办普通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不大好。但他们对散文是不陌生的,初中学过朱自清的《春》,刚刚又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开学时,我就要求每位学生必须人手一册课外杂志。诸如《读者》、《散文》、《青年博览》、《小小说选刊》等等,让它们成为全体学生的共同资源,达到共享。经过调查,一般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三、设计思想

1、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能力培养为主线。

2、语文课就要有语文味。教学注重整体感知,要学生能够知人赏文,利用自身普通话过二甲及擅长朗诵的优势,营造良好的氛围,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情境。

3、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本单元的要求,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及难点。备课不仅备教材,也备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关注学习过程,适宜地启发与评价,力求能够实现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

4、本课只安排一课时,时间可能较紧,因此要求学生必须充分地预习课文,其一,朗读课文三遍,找出五幅画面;其二,查找有关作家的生平及作品等材料。

5、鉴赏作品注重以点带面,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6、有效利用多媒体。

四、教学目标

进一步体会散文“形”与“神”的关系。进一步学会运用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领悟文章的感情基调,体会作者对故都的情感。

难点:全文如何紧扣“清、静、悲凉”,描绘了“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秋果奇景”这五幅画面,通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方法,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篇情深意浓的散文。在进入对这篇文章的学习前,让我们先来看一幅画,这是我请我们学校的一位美术老师根据大家初中学过的一首词描写的景象所画的:

展示画面一

出示《天净沙·秋思》(个别背诵与师生背诵相结合)

思考: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是怎么体会到这种感情的?(学生自由发言)

明确:大家理解得非常好!天涯沦落,秋日思归,情与景在这首词里得到了完美的结合。的确,读一首诗,看一幅画,常常是通过眼前的有限的形象去捕捉和领会到某种更深远的东西,而获得美的享受。这种更深远的东西,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对于写景抒情散文来说,作家笔下绝没有单纯的风景,往往是情寄寓于景中,我们阅读这类散文的时候,要从具体的形象入手,抓住景物的特点,把握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

出示思维方向借景抒情

这种方法,大家在初中已很熟悉,高中阅读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深入其中的对景物进行细致的揣摩和体会,从而更好的理解与把握作者的感情。今天,我们就要在学习这篇课文基础上掌握这种阅读方法。

二、整体感知

1.美学家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那么,我们就从《故都的秋》景走入郁达夫的心灵世界,看作者又通过写什么样的景物去抒发自己怎样的深情?

学习目标:(幻灯)

1、体会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2、理解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学会分析借景抒情散文的阅读方法。

北平故都,已是历繁华的过眼烟云。这篇文章的题目中的“故”字就含有一种深深的“眷恋”。一个旧都的秋景,为何会引起作者如此的眷恋?秋声秋色中蕴涵了什么样的深情?我们先来整体感知故都的秋景。下面,请大家看课文,你们先齐读第一、二自然段,然后听我对课文主体部分(3-11)的朗诵。一起神往故都,观其色,闻其声,品一品故都的秋味。(播放配乐朗诵。)

2、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1)作者眼中的秋景具有哪些特色呢?找出文章的文眼。

(2)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几幅故都秋天的画面?

明确(1)“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悲凉”是故都的秋的特点。这是课文的主线或文眼。对课文文眼或主线的把握有利于我们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如:《荷塘月色》中“这几天心里颇有点不宁静”。

(2)五幅画面: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闲话秋凉秋果奇景

三、分析鉴赏

“清”“静”“悲凉”不是空穴来风,它来自作者对故都秋景的客观感受上。作者是怎样细致入微的刻画描写这几幅秋景的呢?什么样的景物,会使郁达夫感到这样的压抑,感到这样的凄清和孤独?

思考:(1)在五幅画面中,作者是从那些方面来写秋的?

明确:作者从秋声和秋色两方面(角度)来细致入微的展开描写。

(2)从秋声秋色的角度来写,有何好处?

明确:声色的角度能很好的表现出故都的秋的特点。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如入其境。

(3)描写了哪些秋声和秋色?(分两组找,讨论)

①明确:色:碧空蓝朵黄中带白青布淡绿微黄

提问:A、本文选择的秋色又有什么特点?(颜色的格调)

明确:冷色调。用青蓝色,暗灰色,灰白色调绘出一幅冷色的画面。

B、落槐为何也是秋色呢?

明确:它的花白里透黄,突出了秋天的特点,与文中描写的其他颜色格调一致。

C、面对这样的色彩与景物,你心里会产生怎样的感受?

明确:冷清。处处散发着丝丝的凉意。

②明确:声:帚声衰弱的蝉声风雨声人声

A、如果说,秋色的描写是“清”;那么,秋声呢?用一个字概括。

明确:静。处处透着寂静与落寞。

B、写了秋声,为什么我们还说它静呢?

明确:反衬。在秋天的故都,在那无际的碧天下,连小虫的鸣叫、扫帚扫街这样的细微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不正反衬出故都的寂静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艺术家们往往用这种以静衬动的艺术辨证法来取得更强的表达效果。我们在《荷塘月色》中已经接触过这种用法,用蛙鸣来衬托月下荷塘的幽静。

C、举一个例来说一说:

如看到扫帚的丝纹,为何也让我们仿佛听到了那细微的声音?精细的丝纹,灰土上一条条的痕迹。我们仿佛看到了扫街的在树影下清闲的挥动着扫帚,听到了灰土与落叶发出的沙沙的轻微的声音。这不正折射出故都秋景的寂寞与衰败吗?

D、在看到冷清的色彩后,又听到这微漠的声响,作者又会有怎样的感觉?

明确:更加孤独,凄冷。息列索落的秋风秋雨之日,伴着衰弱的蝉声的天籁,和着鸽哨的鸣叫,远处传来荒野的钟声,作者连细微的扫帚声也仿佛听得真真切切。“这次第,怎一个‘静’字了得!”

四、揣摩感悟

1、秋色冷清,秋声寂寞,作者在这样清静的秋色秋声里品味到一种什么样的秋味呢?我们大家已经抓住秋景的特点对景物进行了分析,现在让我们大家一起进入作者所创造的意境中去体味,去揣摩,去感悟!

意境是什么呢?意境是内在的情趣与外在景物的融合。包括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境,即眼前之景;二是意,即心中之情;情景相生。景物本来是没有感情的,作者带着某种特定的感情来看景物,那么景物就染上了作者的感情。感情的不同则对于同一景物的观感也不相同。这就是我们美学上常说的“移情作用”。

下面,我们就深入作品中的意境,观景而察情。看到第三段,请全体女同学诵读,这是故都小院秋天的清晨之景。男同学在听的时候试着概括一下客观的景。

展示画面二

(预设学生回答)

小院晨景:天高色青下,驯鸽飞天,一椽破屋旁,一棵老槐树,破壁腰静对着牵牛花的兰朵,日光穿过槐树叶透射下来。

院中之人:清晨,穿着青布长衫的作者坐在院中的槐树下,喝着大碗浓茶,细数日光或静对牵牛及产生的联想(疏落的秋草)。

主观感受:清闲、寂寞、悲凉。

明确:同学们回答不错。这是一幅巨大的画面,带有立体的美感。碧绿的天空作了画的背景,地面上五颜六色的牵牛花荟萃成流光泛彩的野花圃;天与地之间,间或出现一两只白色或瓦灰色的驯鸽,点缀在一大片的空白中间,显得疏密得体,浓淡相宜,可与天工媲美。穿着青布长衫坐在院子的人,手捧茶碗,举头望望碧空,细数槐叶间透下来的日光,俯身撷牵牛,耳边传来驯鸽的飞声,画面有静有动,绘声绘色,秋之美,秋之情趣完全融合在蓝天白花之中。这种“清、静”中略带“悲凉”的情调,体现了故都秋的原始美和质朴美。

“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作者笔下渲染的秋是冷清的,又是寂静的,也是美丽的。同学们,老师想通过解读“小院秋晨”来感悟“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希望同学们课后能以点带面去分析其他四幅画面的意境。(板书“以景显情”)

2、国学大师王国维有言:“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由情生。“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林黛玉在悲伤的泪眼中才会看到那纷飞的落蕊。那么作者为什么会把秋景看得如此的“清静与悲凉”?

这跟当时作者的生存环境有关,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作为知识分子的郁达夫在30年代中期,思想苦闷,过着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为了逃避现实,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给他带来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正是带着这样的心境来看故都的秋景,才使原本无感情的景物染上了浓重的主观色彩,内外和谐。(板书:“以情驭景”)

五、细节分析

课文的主体部分已经学习完了,希望大家对“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手法有更深的理解。最后,由大家来问问题。

预设问题1、作者既是描写故都之秋,为何还要写南国之秋?用三个字来概括南国之秋的特点?

明确:全文既直接描写故都的秋景,又通过写南国之秋来间接写故都之秋。直接写从故都的秋景的声色着手,抓住特点,突出了故都秋景的“清、静悲凉”,间接写通过二者的对比,也反衬出故都秋景的特点。“慢”“润”“淡”。

预设问题2、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到底是颂秋,还是悲秋?

明确:让学生各抒已见,言之有理则可。

六、深情结语

《故都的秋》是一篇颇具特色的散文。“清、静、悲凉”在小院中每座低矮的破屋内外;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在秋雨的每一个雨点中;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也在那故都闲人充满了京腔的互答声中。作者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心中有秋,笔下才有秋。

我们仿佛和郁达夫先生共同品尝了一回老北平的大碗茶,齿颊留芳,清爽宜人;又仿佛是听完了一曲字正腔圆的京剧清唱:余音绕梁,不绝如缕。

七、联读悟写

学习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法,写200字左右描述性片段。

八、教后反思

1、本文是现代文学的名篇,感情真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但由于本文的写作年代离今天已七十多年了,学生要充分感受文中的意味、情味的确有些困难。“清、静”好理解,“悲凉”就不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消除时代隔阂,从而感受人文情怀。培养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通过教学此文,我感觉人文精神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课文里,就在师生们的共同品读活动中。

2、利用对比阅读的方法,把《故都的秋》与《荷塘月色》进行对比,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3、对散文的特点“形散神聚”的分析还可以更到位些,如:没有点出本文选材的零碎性,五幅画面之间没有明显的时空联系,却都能相提并论,这是为何?这是本课教学的一点败笔。不过,我又常常以“课堂教学永远是‘遗憾’的艺术”来宽慰自己,不知能否得到同仁们的谅解?

说明

此次编写教案,参考和借鉴了不少优秀教师及教育工作者的编写方法,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九、点评

高中新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本设计较好地体现了高中新课程这一理念,同时恰当地处理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时间的关系,教学中突出重点,课堂容量大,节奏紧凑,可操作性强。

关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一)综合与分析。本设计在布置预习时,指向具体,要求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包括形象和情意)的前提下,概括文本的五幅画面,这样,学生对文本有个初步的映象。课堂实施过程主要是分析,对文本的分析是深入理解的过程,即课堂探究的过程。整体把握有必须依赖于文本的局部切入分析才能更加深刻,整体与局部又不是绝对的,文本的每个层次相对于整个文本来说是局部,但相对于其内部层次来说又是整体。本设计通过师生对五幅画面的共同探究、分析,对“清、静、悲凉”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然后通过对“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分析,理解作品的总体与局部,表象与意蕴、主观与客观是如何统一成一个整体的,进而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二)深入与浅出。本设计以学生熟悉的《天净沙·秋思》导入,运用已学过的课文《荷塘月色》与文本相比较,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又以问题探究的形式,层层深入地逐步揭示文本的内核,引向对作者的思想和情感的理解。

对本设计的建议

(一)整体与局部关系的处理。文本的局部切入分析后,一般要再进行概括整合,这样反过来又促进了对文本的整体把握。也就是形成“整体——局部——整体”的格局。预设时,在“细节分析”后,再让学生完整地阅读,体味、感悟文本的意蕴,可能是有效果的。

(二)多元解读的把握。在课堂教学的尾声,预设了“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到底是颂秋,还是悲秋?”的问题,拟构的情景是“让学生各抒已见,言之有理则可”。这里显现出为“多元”而“多元”的痕迹,既然课堂上师生解读、探讨都是文本的“清、静、悲凉”所蕴涵的情感,怎么还会有同学认为本文是“颂秋”,而且“言之有理”?岂不是把哈姆雷特解读成李尔王,还言之有理!如果要比较,让学生举出几个颂秋的文章,也许会更好些。

高中语文教案2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结合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认识沙皇专制统治的黑暗。

2.学习本文的讽刺语言与作者高超的幽默讽刺艺术。

3.通过本课学习,要使学生领悟到因循守旧的危害性以及勇于改革创新的重要性。

4、赏析套中人别里科夫的形象。

【教学难点】

1.理解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准确深入把握小说主题。

2.幽默、讽刺的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

1.结合社会环境分析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注意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及其社会典型性,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意义。

2.思考小说主题,并联系实际扩展其丰富的内涵,认识因循守旧的危害性及勇于改革创新的重要性。

3.揣摩作品语言的讽刺意味,体味契诃夫作品幽默,讽刺夸张的艺术手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想】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19世纪俄国作家契柯夫的小说。学习这篇小说,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社会环境分析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揣摩作品语言的讽刺意味,通过学习,还要使学生认识到胆小保守的危害性。

介绍背景资料:

契河夫的这篇小说发表于1898年。它通过别里科夫这个文学形象反映了十九世纪末期俄国的社会生活。十九世纪末期,俄国正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工人运动逐渐展开,马克思主义已在全国传播,工人阶级的政党正在形成,一场革命风暴即将到来。沙皇政府面临着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形势,极力加强反动统治,疯狂镇压人民,在全国造成了阴沉郁闷的气氛。沙皇政府的忠实卫道者,也极力维护沙皇的反动统治。他们死守着旧有的阵地,仇视和反对一切新鲜事物。这种人不但出现在官场上,而且也出现在知识界。别里科夫正是沙皇卫道士的典型。课文是原小说主要部分的节选。

第一课时

【教学思路】

首先介绍作者及小说的时代背景,然后整体感知课文,引导学生结合社会环境分析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在沙皇专制统治下的俄国,有一个装在套子中的人,他的“套子”是什么呢?他又是怎样生活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关注这位特殊的人物。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

《装在套子里的人》写于1898年,是俄国作家契河夫的代表作之一。当时,白色恐怖笼罩着整个俄罗斯,沙皇政府实行专制统治,这种专制主义,剥夺控制了人们的自由,而且到处都有耳目,稍有越轨,就会遭到无情的迫害;但是,在当时,民主和自由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的普遍要求。

别里科夫这个形象是作家以故乡塔于洛格初级学校的一个教员兼学监狄河诺夫为原型塑造的。契诃夫对黑暗的沙皇专制制度下的知识界做了长期的、深入细致的观察,把知识分子中的“狄河诺夫”们的思想性格和习惯集中起来进行艺术概括,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塑造了别里科夫这个世界文学少见的典型形象。

(可用幻灯或电脑显示以上资料。)

三、整体感知作品,了解故事情节,说说全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明确〕: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l—4自然段):介绍别里科夫的外表,生活习惯和思想性格。

第二部分(5一倒数第3自然段):写别里科夫与华连卡的恋爱及最后失败。(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第三部分(最后两个自然段):写别里科夫之死。埋葬了别里科夫,但生活中还有许多的“别里科夫”。

四、要求学生细读第一部分,讨论文中写别里科夫在生活和思想方面都有哪些“有形的”和“无形的”套子?他为什么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

(学生默读,找出关键词语,然后展开讨论。)

〔明确〕

生活方面的“套子”(有形的):

①衣着打扮:晴天穿雨鞋和棉大衣、带雨伞;脸藏在竖起的衣领里;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耳朵眼。

②生活习惯:把雨伞、表、削铅笔的小刀等统统装在套子里;一坐上马车,总要支起车篷;睡觉蒙头;卧室像箱子,床上挂帐子。

思想方面的“套子”(无形的):

喜欢歌颂过去;用所教的古代语言躲避生活;只相信政府的告示和报纸文章;对不合规矩的事闷闷不乐;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来”。

别里科夫之所以把自己装在套子里,是因为他顽固地维护旧制度旧秩序,害怕和反对一切新生的进步的事物,因循守旧,保守反动。

[提问]

别里科夫整天战战兢兢,他怕的是什么呢?全城的人为什么又怕这个胆小如鼠、弱不禁风的人呢?为什么他能辖制全城呢?

[讨论归纳]

他整天战战兢兢、六神无主,是害怕生活中的新事物,害怕社会变革,害怕动摇旧秩序。他自觉地维护着旧制度旧思想,周围的人还没有勇气敢跟他斗,所以都怕他,受他辖制。他不但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而且也想把周围的一切也装进套子里。这两种怕,表面上是矛盾的,但只要我们结合当时的情况,也会发现总根源都是沙皇专制制度。别里科夫所依附的沙皇统治,一方面极力加强反动统治,在全国造成沉重压抑的气氛;另一方面,又是行将灭亡,摇摇欲坠,革命的风暴还未到来,大多数人还感到迷茫,不敢起来斗争,所以别里科夫能够辖制全城。

五、布置作业

①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课文的第二部分,选出的一组,下次课上读,以激发学习兴趣。

③归纳别里科夫的性格特征。

六、板书设计

装在套子里的人

晴天穿雨鞋,带雨衣歌颂过去;

穿棉大衣,戴黑眼镜,用所教的古代语言

耳朵用棉花堵,脸藏躲避生活;

在竖起的衣领里,伞、只信政府的告示和

表、刀装在套子里,报纸文章;

坐上马车,支起车篷,对不合规矩的事闷

卧室像箱子,床上挂闷不乐

帐子只求不出乱子

因循守旧畏首畏尾保守反动

扼杀一切新思想

第二课时

【教学思路】

首先分析第二自然段,然后总结别里科夫这个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最后分析本文语言的艺术特色。

【教学方法】

研读课文,采用师生共同讨论的方式,解决教学重点,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分角色朗读第二部分

二、同学讨论划分出这一部分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明确]

第二部分:写别里科夫与华连卡的婚事。

开端(从“可是”到“就讨厌他”):结识华连卡

发展(从“现在”到“回家去了”):漫画、骑车事件

高潮(从“第二天”到“哈哈哈”):与柯瓦连科争吵

结局(从“这响亮”到“从此再也没起过床):恋爱最后失败

[提问]

作家用了将近三分之二的篇幅写别里科夫的婚事,初看起来,好像与前文连接不紧,这一故事情节的设置妙在何处?

[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

作家把他的主人公放在婚事的面前加以描绘和议论,对揭示别里科夫的丑恶本质,对于突出和深化作品的主题,都具有重要意义。就连“结婚”的义务和责任“别里科夫”都不敢承担了!”甚至连“求婚”“允婚”的勇气都没有了!在别里科夫枯竭了的心灵里,连“该结婚”的念头也产生不出来了!至于真正的爱情,那就更是别里科夫所无法理解的。仅仅是一个“该结婚”的念头就弄得他一命呜呼了。——这就有力地突出了别里科夫的性格。在这里,作家只讲别里科夫的婚事,而不提他有什么爱情,是意味深长的。别里科夫跟真正的爱情是无缘的,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契诃夫对社会生活的观察是多么深入细致,对人物的刻画是多么准确、真实。

三、总结别里科夫这一形象

〔学生讨论,然后教师归纳。〕

别里科夫是一个典型的“套中人”。他的“套子”就是沙皇统治下的俄罗斯社会的一切陈规陋习。他把自己装在套子里,凡是违背法令,不合常规的事,都不敢越雷池一步。而且他认为自己有责任用套子去约束别人,“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1.别里科夫式的“套中人”是沙皇专制统治的产物。

小说描写的社会环境,代表了两股历史潮流:专制主义的潮流和民主自由的潮流。在民主自由的新潮流面前,专制主义显得更加反动,别里科夫为专制主义所辖制,又辖制他人,遏制着民主自由潮流的发展。

2.别里科夫又是沙皇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

许多人受着专制主义的辖制,心里是非常反感的,只是敢怒而不敢言。别里科夫显然跟这些人不同。他把沙皇政府的一切看作是天经地义的,把沙皇的政令当作评价是非的标准。他还以教育者自居,管得很宽,唯恐别人出乱子,认为自己有责任向别人进忠告。这样他把整个中学乃至全城辖制了整整十五年。别里科夫之类的套中人是一种社会现象,这类人是沙皇专制统治的一种社会基础,他们实际上充当了沙皇专制统治的成犬。

3.别里科夫既是令人畏惧的人物,又是弱不禁风的可怜虫。

“我们教师都怕他”,而且“全城的人战战兢兢地生活了十年到十五年,什么事都怕”。他狐假虎威,辖制着整个中学,辖制着全城。但是他又是如此虚弱,尽管他把一切都藏在套子里,自以为“素来在各方面都称得起正人君子”,但是他还是惶惶不可终日,战战兢兢,六神不安。一幅漫画就把他弄得难堪至极。在柯瓦连科这样的新派人物面前,他不堪一击。更富有戏剧性的是,他竟死在他恋爱对象的大笑声里。他丧失了一切生活之乐趣,成为一具活僵尸。作家用别里科夫的形象昭示天下:沙皇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极端腐朽,你怕他,他能辖制你,你不怕他,他一触即清。

4.别里科夫是一个完全漫画化了的象征性形象,又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

作家把别里科夫写成一个怪物,“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的卧室挺小,活像一只箱子”,连睡觉也藏在套子里。当然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这样的怪人。作家把别里科夫完全漫画化了,显示他的套子何等荒诞,他唯沙皇意志是从,没有丝毫主见。

别里科夫又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他也曾恋爱,而且差点结了婚。他也有自尊心,遭到柯瓦连科的训斥,他心慌意乱;被华连卡大笑,他无地自容,以致一命呜呼。他有他的思想感情,他有他的个性气质,他有他的生活逻辑,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

四、分析文章语言的特色

〔先由学生概括归纳,然后教师明确。〕

〔明确〕

契河夫是幽默讽刺大师,《装在套子里的人》表现出高超的幽默讽刺艺术。

1.用夸张变形的漫画手法造成幽默讽刺效果。

描写套中人的外貌,就竭尽夸张之能事,特别是“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上雨伞,而且一定穿上暖和的棉大衣”,还要把脸藏在竖起的衣领里,“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你看,简直是个神经病,荒.唐、滑观可笑。这是艺术的夸张变形,然而正符合套中人的本质特征,因而具有辛辣的讽刺效果。

小说写一个促狭鬼画的一张漫画,“画着别里科夫打了雨伞,穿了雨鞋,卷起裤腿,正在走路,臂弯里挽着华连卡”,使得别里科夫的形象更加滑稽可笑。

此外,写他睡觉时的惊恐,写他滚到楼下安然无恙,而响亮清脆的几声“哈哈哈”却就此结束了一切事情,都是够夸张的,够幽默的。

2.荒谬绝伦的言论和一本正经的口吻,构成强烈的讽刺。

例如别里科夫正儿八经地对何瓦连科说的一段话,判断是荒诞的判断,推理是荒.唐的推理,但在别里科夫看来却是理所当然,而且出于善意,声称“忠告”。荒谬的言论与一本正经的口吻,构成强烈的反差,加强了讽刺力量,令人捧腹大笑。

3.将套中人与新派人物联系起来,造成幽默讽刺的效果。

柯瓦连科与华连卡很新潮,把套中人跟他们联系起来,幽默讽刺就掀起高潮。别里科夫和华连卡的恋爱,两个根本不般配的人却凑到了一块儿,是奇事一桩;这边骑自行车兴高采烈,那边脸色却从发青变成发白;这边诚恳忠告却是满嘴荒.唐,那边毫不领教,严词斥责,把别里科夫推下楼梯,这边一脸尴尬,

那边纵声大笑;凡此种.种,都构成了一幅幅绝妙的讽刺画。

五、如何理解最后一部分

最后一部分是写埋葬了别里科夫,但生活中还有许多“别里科夫”。说明只要沙皇专制制度存在,就有别里科夫的存在。要消灭这种装在套子里的胆小保守的人,就要消灭适合他们生存的那种制度。任何一个时代,胆小、保守是要不得的,应该勇于开拓创新,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潮流,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

(通过上面问题,明确胆小保守的危害性及改革创新的重要性)

六、布置作业

根据本文的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七、板书设计

装在套子里的人

1.用夸张变形的漫画手法造成幽默讽刺效果

幽默讽2.荒谬绝伦的言论和一本正经的口吻,构成强烈的讽刺。

刺艺术3.将套中人与新派人物联系起来,造成幽默讽刺效果。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三

一、知识和能力

1.培养学生结合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认识沙皇专制统治的黑暗。

2.学习本文的讽刺语言与作者高超的幽默讽刺艺术。

3.赏析套中人别里科夫的形象。

4、思考小说主题,并联系实际扩展其丰富的内涵。

二、过程和方法

背景导入--整体感知、体悟品赏--整合评价、实践运用--特色鉴赏、合作探究--联系现实、迁移拓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要使学生领悟到因循守旧的危害性以及勇于改革创新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塑造。

2.幽默、讽刺的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1.欣赏别里科夫这一人物形象。

2.欣赏幽默、讽刺的语言。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一、解题:

1、套子:规矩,限制人思维、行动的各种思想观念、法律、制度和生活圈子,要求人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沙皇俄国的各种反动法律、条例。

2、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大家:美马克吐温

英欧亨利

法莫伯桑

俄契诃夫

二、介绍背景资料:

1、关于作者:安东巴甫洛维奇契柯夫(1860~1904)是19世纪末叶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出生在一个由农奴赎身的自由民的家庭。中学毕业后,考取了莫斯科大学医学院。1880年,他在大学期间就开始了文学创作活动。毕业后,他一边行医,一边写作。契诃夫是杰出的短篇小说家和戏剧家。他一生只活了44岁,但在他25年的创作活动中,他却写下了七八百篇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还有十几个独幕剧和多幕剧。他的作品取材极为广泛,对地主、官吏、资产阶级、小市民、知识分子、工人和农民都作了非常真实而深刻的描写。他的思想和创作都随着当时的政治斗争而不断发展。他的艺术特点在于以简练的手法,幽默的笔调,从平凡的日常生活事件里反映出重大的社会问题。他的代表作品有中篇小说《第六病室》,短篇小说《小公务员之死》。

《变色龙》、《凡卡》、《带阁楼的房子》、《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樱桃园》等。

2、写作背景:契河夫的这篇小说发表于1898年。它通过别里科夫这个文学形象反映了十九世纪末期俄国的社会生活。十九世纪末期,俄国正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工人运动逐渐展开,马克思主义已在全国传播,工人阶级的政党正在形成,一场革命风暴即将到来。沙皇政府面临着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形势,极力加强反动统治,疯狂镇压人民,在全国造成了阴沉郁闷的气氛,这种专制主义,剥夺控制了人们的自由,而且到处都有耳目,稍有越轨,就会遭到无情的迫害;但是,在当时,民主和自由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的普遍要求。沙皇政府的忠实卫道者,也极力维护沙皇的反动统治。他们死守着旧有的阵地,仇视和反对一切新鲜事物。这种人不但出现在官场上,而且也出现在知识界。别里科夫正是沙皇卫道士的典型。

3、课文是原小说主要部分的节选。原作开头是中学教师布尔金同兽医伊凡伊凡尼奇去打猎,因为耽误了时辰,便在村外过夜。布尔金给他的同伴讲了这个别里科夫的故事。原作结尾还有伊凡的一段议论。

别里科夫是世界文学的典型形象,已成为保守、反动、扼杀新思想、阻挡革命潮流的代词。

别里科夫这个形象是作家以故乡塔于洛格初级学校的一个教员兼学监狄河诺夫为原型塑造的。契诃夫对黑暗的沙皇专制制度下的知识界做了长期的、深入细致的观察,把知识分子中的“狄河诺夫”们的思想性格和习惯集中起来进行艺术概括,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塑造了别里科夫这个世界文学少见的典型形象。

课外可阅读《装在套子里的人》原著,还可阅读契河夫的《第六病室》,进一步了解当时的俄国社会状况。

二、阅读全文,整体感知作品,掌握故事情节。

1、作家用了将近三分之二的篇幅写别里科夫的婚事,列出情节提纲:

第一部分别里科夫的特征

第二部分别里科夫的婚事

别里科夫决定结婚(开端)

漫画事件和自行车事件(发展)

别里科夫的挫折(高潮)

别里科夫之死(结局)

为别里科夫送葬(尾声)

开端(从“可是”到“就讨厌他”):结识华连卡

发展(从“现在”到“回家去了”):漫画、骑车事件

高潮(从“第二天”到“哈哈哈”):与柯瓦连科争吵

结局(从“这响亮”到“从此再也没起过床):恋爱最后失败

2、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课文的第二部分

3、别里科夫的婚事,初看起来,好像与前文连接不紧,这一故事情节的设置妙在何处?

作家把他的主人公放在婚事的面前加以描绘和议论,对揭示别里科夫的丑恶本质,对于突出和深化作品的主题,都具有重要意义。就连“结婚”的义务和责任“别里科夫”都不敢承担了!”甚至连“求婚”“允婚”的勇气都没有了!在别里科夫枯竭了的心灵里,连“该结婚”的念头也产生不出来了!至于真正的爱情,那就更是别里科夫所无法理解的。仅仅是一个“该结婚”的念头就弄得他一命呜呼了。--这就有力地突出了别里科夫的性格。在这里,作家只讲别里科夫的婚事,而不提他有什么爱情,是意味深长的。别里科夫跟真正的爱情是无缘的,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契诃夫对社会生活的观察是多么深入细致,对人物的刻画是多么准确、真实。

4、可见别里科夫是个病人,整理别里科夫的病历,包括症状、病因、病源、病害。

症状;六神不安,心慌意乱,没精打采,脸色苍白,垂头丧气,唉声叹气,怕出乱子。

病因;现实生活的刺激和惊吓;胆怯和憎恶现实,仇视新生事物。

病源:沙皇专制制度;奴性心理。

病害:辖制了别人,送了自己的命。

5、别里科夫死亡的主要原因:

①、套子太重,无法再回到现实生活中来

②、柯瓦连科明目张胆,毫无顾忌,他再无法制止。面对“礼崩乐毁”,他痛心疾首,他忧郁不堪,惧怕新生力量,气急败坏而死。

6、别里科夫死了,可是为什么一个礼拜没完生活又恢复了旧样子?课文最后一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明确:只要沙皇专制制度没有-,就会在这块土壤上不断滋生出新的别里科夫,所以生活还是老样子,作品启迪人们,沙皇专制统治不-,腐朽的思想不铲除,就永远存在着别里科夫这样的人物,生活就不可能自由快活.必须从根本上-沙皇的腐朽反动的统治。

三、把握主题。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指生活和思想上都有某种框框,不敢越雷池一步的人。小说通过别里科夫这个文学形象的塑造,无情地鞭挞了因循守旧、畏首畏尾、害怕变革、自觉维护旧制度的奴才性格,揭示了沙皇专制制度在崩溃与瓦解前的垂死挣扎。

别里科夫是个时代的典型,也是一个性格的典型,他的名字常常成为一切害怕新生事物的人的代名词。

第二课时

一、课堂讨论,赏析别里科夫的形象

(1)别里科夫是一个典型的“套中人”,他有哪些套子?

生活方面的套子:衣着打扮方面,生活习惯方面。失去主体意识,

失去理性。

思想上的套子:凡是政府规定禁止什么,他无条件拥护;凡是违背法令、脱离常规、不合规矩的事,他就闷闷不乐。使他变坏,成为走狗

(2)别里科夫的口头禅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乱子闹得他惊恐不安?

教师到教堂参加祈祷去迟了;学生不安分,教室中闹闹吵吵;中学教师和小姐骑自行车;教师穿着绣花衬衫出门,在大街上拿着书走来走去。

(3)别里科夫怎样对待乱子?

他以沙皇禁令作为评价是非的标准。他主张制裁不安分的学生。他干涉柯瓦连科和华连卡的私事。他打小报告。他把整个中学辖制了十五年,甚至辖制了全城。

(4)别里科夫为什么要把自己装进套子?

现实生活刺激他,惊吓他,老是闹得他六神不安。他藏进套子,借此躲避现实

(5)别里科夫整天战战兢兢,他怕的是什么呢?全城的人为什么又怕这个胆小如鼠、弱不禁风的人呢?为什么他能辖制全城呢?别里科夫不是校长,不是沙皇政府大员,怎能有这么大的权力?

他整天战战兢兢、六神无主,是害怕生活中的新事物,害怕社会变革,害怕动摇旧秩序。看来他自身是沙皇制度的受害者,成了个畸形人、可怜虫,怕得直往套子里钻。他自觉地维护着旧制度旧思想,周围的人还没有勇气敢跟他斗,所以都怕他,受他辖制。他不但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而且也想把周围的一切也装进套子里。作者用讽刺的手法来写他的外表和言行,使人联想到沙皇统治套在人们头上的枷锁,联想到令人窒息的沉闷空气。这两种怕,表面上是矛盾的,但只要我们结合当时的情况,也会发现总根源都是沙皇专制制度。别里科夫所依附的沙皇统治,一方面极力加强反动统治,在全国造成沉重压抑的气氛;另一方面,又是行将灭亡,摇摇欲坠,革命的风暴还未到来,大多数人还感到迷茫,不敢起来斗争,所以别里科夫能够辖制全城。所以从本质上看,他不只是一个人,他代表了“别里科夫这类人”,代表着反动统治的精神枷锁。

(6)校长太太、同事和同事太太“撮合”结婚的目的:并非关心,不过是给这烦闷无聊的生活找点调味剂。

根本原因:为保全自己,为了一己私利而丧失人格、尊严精神上的奴性妨碍小人物成为真正人的东西:沙皇专制统治,民众自身的奴性

小结:总结别里科夫这一形象

别里科夫是一个典型的“套中人”。他的“套子”就是沙皇统治下的俄罗斯社会的一切陈规陋习。他把自己装在套子里,凡是违背法令,不合常规的事,都不敢越雷池一步。而且他认为自己有责任用套子去约束别人,“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1.别里科夫式的“套中人”是沙皇专制统治的产物。

小说描写的社会环境,代表了两股历史潮流:专制主义的潮流和民主自由的潮流。在民主自由的新潮流面前,专制主义显得更加反动,别里科夫为专制主义所辖制,又辖制他人,遏制着民主自由潮流的发展。

2.别里科夫又是沙皇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

许多人受着专制主义的辖制,心里是非常反感的,只是敢怒而不敢言。别里科夫显然跟这些人不同。他把沙皇政府的一切看作是天经地义的,把沙皇的政令当作评价是非的标准。他还以教育者自居,管得很宽,唯恐别人出乱子,认为自己有责任向别人进忠告。这样他把整个中学乃至全城辖制了整整十五年。别里科夫之类的套中人是一种社会现象,这类人是沙皇专制统治的一种社会基础,他们实际上充当了沙皇专制统治的成犬。

3.别里科夫既是令人畏惧的人物,又是弱不禁风的可怜虫。

“我们教师都怕他”,而且“全城的人战战兢兢地生活了十年到十五年,什么事都怕”。他狐假虎威,辖制着整个中学,辖制着全城。但是他又是如此虚弱,尽管他把一切都藏在套子里,自以为“素来在各方面都称得起正人君子”,但是他还是惶惶不可终日,战战兢兢,六神不安。一幅漫画就把他弄得难堪至极。在柯瓦连科这样的新派人物面前,他不堪一击。更富有戏剧性的是,他竟死在他恋爱对象的大笑声里。他丧失了一切生活之乐趣,成为一具活僵尸。作家用别里科夫的形象昭示天下:沙皇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极端腐朽,你怕他,他能辖制你,你不怕他,他一触即清。

4.别里科夫是一个完全漫画化了的象征性形象,又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

作家把别里科夫写成一个怪物,“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的卧室挺小,活像一只箱子”,连睡觉也藏在套子里。当然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这样的怪人。作家把别里科夫完全漫画化了,显示他的套子何等荒诞,他唯沙皇意志是从,没有丝毫主见。

别里科夫又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他也曾恋爱,而且差点结了婚。他也有自尊心,遭到柯瓦连科的训斥,他心慌意乱;被华连卡大笑,他无地自容,以致一命呜呼。他有他的思想感情,他有他的个性气质,他有他的生活逻辑,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

二、时代在前进,形势在变化。别里科夫这类人的枷锁,难道能永远辖制住全城的人吗?难道没有人甩掉套子,争取新的生活吗?他们是谁?

促狭鬼,柯瓦连科。

1、“促狭鬼”的一幅漫画是什么意思?“促狭鬼”为什么画这幅漫画?

这幅漫画对揭示主题是有作用的,大家注意画的内容是别里科夫与柯瓦连科的姐姐华连卡在大街上手挽手逛大街的情景。照理自由恋爱是正常的。可是在当时,“自由”是套上枷锁的。在别里科夫看来,这是不合“规矩”,有失“体统”的。这幅讽刺画,强烈嘲讽了套中人的思想和生活。别里科夫对此越是感到“难堪”,越是告诉我们:所谓“恋爱”是不可能成功的,而且套子式的思想和生活也必将被淘汰。

2、全城人怕别里科夫十五年,为什么柯瓦连科不怕他?这问题提得有意思,请同学们思考。学生答:因为作者笔下的柯瓦连科是“新的史地教员”,暗示着他带来了新的思想。而且,不止一个人不怕他,还有促狭鬼、柯瓦连科的姐姐以及敢于破陈规陋习的一些学生和教师,这说明新思想凉快的清风已经吹到这个沉闷的令人窒息的小城镇的上空,思想枷锁总有一天会被挣脱。

3、柯瓦连科兄妹俩在文中有何作用,是怎样的人物形象?

①柯瓦连科和华连卡是作为与别里科夫相对立的形象出现的,他们代表有民主自由思想的进步力量,有正常的人类情感的人,敢于和“套中人”斗争的人。柯瓦连科和别里科夫的冲突,不但鲜明地展示了两个人物的不同性格水火不相容和他们所代表的新旧思想的斗争,而且淋漓尽致地暴露了别里科夫“套中人”思想的虚伪、腐朽和反动,表达了作者鞭挞丑恶的旧事物,支持生活中的积极进步力量的立场。

②华连卡的笑声一方面是正常人对“套中人”越出常轨出洋相的嘲弄,另一方面也象征着追求自由生活的进步力量对窒息生命的反动势力的斗争的胜利。

三、分析文章特色

(一)语言的特色

契河夫是幽默讽刺大师,《装在套子里的人》表现出高超的幽默讽刺艺术。

1.用夸张变形的漫画手法造成幽默讽刺效果。

描写套中人的外貌,就竭尽夸张之能事,特别是“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上雨伞,而且一定穿上暖和的棉大衣”,还要把脸藏在竖起的衣领里,“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你看,简直是个神经病,荒.唐、滑观可笑。这是艺术的夸张变形,然而正符合套中人的本质特征,因而具有辛辣的讽刺效果。

小说写一个促狭鬼画的一张漫画,“画着别里科夫打了雨伞,穿了雨鞋,卷起裤腿,正在走路,臂弯里挽着华连卡”,使得别里科夫的形象更加滑稽可笑。

此外,写他睡觉时的惊恐,写他滚到楼下安然无恙,而响亮清脆的几声“哈哈哈”却就此结束了一切事情,都是够夸张的,够幽默的。

2.荒谬绝伦的言论和一本正经的口吻,构成强烈的讽刺。

例如别里科夫正儿八经地对何瓦连科说的一段话,判断是荒诞的判断,推理是荒.唐的推理,但在别里科夫看来却是理所当然,而且出于善意,声称“忠告”。荒谬的言论与一本正经的口吻,构成强烈的反差,加强了讽刺力量,令人捧腹大笑。

3.将套中人与新派人物联系起来,造成幽默讽刺的效果。

柯瓦连科与华连卡很新潮,把套中人跟他们联系起来,幽默讽刺就掀起高潮。别里科夫和华连卡的恋爱,两个根本不般配的人却凑到了一块儿,是奇事一桩;这边骑自行车兴高采烈,那边脸色却从发青变成发白;这边诚恳忠告却是满嘴荒.唐,那边毫不领教,严词斥责,把别里科夫推下楼梯,这边一脸尴尬,那边纵声大笑;凡此种.种,都构成了一幅幅绝妙的讽刺画。

(二)肖像描写:几乎没有,因为想写的是一类人,不是个体,而是群体

四、小说的现实意义:无论什么时代什么社会,都有不同形式的“套子”和“套中人”出现。因为时代发展、社会进步,总会有改革,那么就会有反对变革的人出现。这些人除了极端维护自己利益,仇视社会进步,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反动旧秩序统治者外,更多的是墨守陈规,因循守旧的小人物,他们对新生事物不是英、不理解,甚至满怀恐惧,他们主要在思想和行动生抗拒社会变革。我在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就可以发现许多这样的人和事。而改革开放的阻力,就是既有的各种“套子”。

五、拓展作业

1、比较一下,别里科夫与《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的思想性格,写一篇四百字左右的短文。

2、用幽默讽刺的手法描写生活中的一个人物或描述自己或身边的人身上的“套子”,学习使用幽默讽刺的手法来表现生活。

3、课外选读读本上或其他文学刊物上两篇反映生活现实的微型小说,并作简要的评注。

高中语文教案3

教学目的

一、正确认识别里科夫的人物形象及其时代意义,认识沙皇专制统治的反动与黑暗。

二、学习领会作品中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

教学设想

一、在讲课时,必须讲清时代前景,让学生真正理解人物形象的时代意义。有条件的课余介绍一些俄国同时代作家的相关作品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思考。

二、要引导学生从别里科夫这个可笑怪诞的外表逐步深入认识其可憎的内心,透过可笑的行为举止认识人物所代表的保守腐朽思想。从“笑──思──悟”的过程来引导。切不可停留在表面肤浅的笑上。

教学时数二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导入新课

提问:初中时我们学过俄国作家契诃夫的什么小说?

明确:契诃夫的小说《变色龙》,其主人公奥楚蔑洛夫是个见风使舵的警官,他一定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再学一篇契诃夫的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

布置预习

1.查词典完成下列词语解释

辖制:(管束)孤僻:(孤独怪僻)

歹毒:(阴险狠毒)讥诮(冷言冷语嘲讽)

安然无恙:(平安,没有什么毛病和事故)

周济:(给穷困的人以物质上的帮助)

2.学生自读“预习提示”和“注释①”,圈点勾画,思考:①契诃夫创作小说的时代背景;②别里科夫的特点及其社会意义;③契诃夫小说的总特点和本文写作特点。

研习新课

1.提出教学目的。(见前)

2.解题和介绍创作背景。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指生活和思想上都有某种框框,不敢越雷池一步的人,小说中的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个人物,他是沙皇专制主义的产物。现在,别里科夫已成为顽固守旧,害怕变革,阻碍社会发展的人的代名词。我们学习这篇课文,必须把握创作的时代背景:19世纪末期的俄国正是农奴制度崩溃、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沙皇专制极端反动和无产阶级革命逐渐兴起的时期。沙皇政府面临着日益高涨的革命形势,极力加强反动统治,沙皇政府的忠实卫道士,也极力维护沙皇的反动统治,仇视和反对一切社会变革。作者写这篇小说就是为了揭露和讽刺这种人丑恶的本质。

3.议论分段落

学生思考:本文主要写了别里科夫哪些事?根据情节发展可以把课文分成几部分?

明确:故事的主要情节是别里科夫的恋爱以及最后失败,按照情节的发展可以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一)介绍别里科夫的外表、生活习性和思想性格(第1—4段)。

(二)别里科夫与华连卡恋爱以及最后失败(第5段至倒数第3段)。

(三)埋葬别里科夫,但生活中还有许多“别里科夫”(最后两段)。

4.讲析第一部分。

学生默读,划出关键语句,并加上简批。思考:别里科夫身上有哪些有形的和无形的套子?从中可以看出什么思想性格特点?

讨论归纳:(板书)

提问:作者用幽默讽刺的笔法刻画别里科夫的外表,是否仅仅为了引人发笑?

明确:作者是用“形”显示“神”,用“可笑”的外表反映其丑恶的思想,让读者在笑声中看清别里科夫丑陋的灵魂。

提问:为什么说别里科夫所教的古代希腊文也就是雨鞋雨伞呢?

明确:说他所教的古代语言是“雨鞋”“雨伞”,这是用了一个暗喻,“雨鞋”“雨伞”对他来说是与现实隔开的一个“套子”,他教古代语言也是把它当做一个“套子”,借此躲避现实。

提问:别里科夫整天战战兢兢。他怕的是什么呢?全城的人为什么又都怕这个胆小如鼠弱不经风的人呢?为什么他能管制全城呢?

讨论归纳:别里科夫整天战战兢兢、六神无主是害怕生活中的新事物,害怕社会变革,害怕动摇了旧秩序。全城的人怕他,向他妥协,(课文第4段的原句用了八个“不敢”,“全城人战战兢生活了10年到15年”,让学生咀嚼体味)是因为他的言行与思想都是与沙皇专制制度一致的,他自觉维护着旧制度旧思想。周围的人还没有勇气敢与他斗,所以都怕他,受他辖制。别里科夫的可恨在于,他不但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而且还想把周围的一切也装进“套子”里。这两种“怕”表面上是矛盾的,但只要我们结合当时的情况想一想,就会发现总根源都是沙皇专制制度。别里科夫所依附的沙皇统治,一方面是极力加强反动统治,在全国造成了沉重压抑的气氛;另一方面又是行将灭亡,摇摇欲坠。革命的风暴还未到来,大多数人还感到迷茫,不敢起来斗争,所以别里科夫还能“辖制”全城。

布置作业

1.阅读课文第二部分,并找出描写别里科夫动作,神态和语言的代表性语句。

2.完成“思考和练习”三,体会讽刺手法的特点与效果。

第二教时

研习新课

1.讲析第二部分。

学生阅读第二部分,思考:第二部分有几个相关情节?

明确:在别里科夫恋爱过程中,有漫画事件、骑自行车事件、当面交锋及一命呜呼这样几个相关情节。

提问:在这些情节中,别里科夫是怎样表现的?作者是怎样刻画的?

讨论归纳:(可预先设计板书表格)

教师讲析:这一部分描写的特点是,抓住人物的典型细节,用幽默讽刺的笔调刻画出别里科夫顽固保守,诚惶诚恐,害怕新事物,反对生活中哪怕是微小变革的思想性格。例如:“如果教师骑自行车,那还能希望学生做出什么好事来?他们所能做的就只有倒过来,用脑袋走路了!”这荒.唐的别里科夫的逻辑说明了他的思维方式和性格特点。再如,他从楼上跌下来的时候,“情愿摔断脖子和两条腿,也不愿意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这种奇特的心理状态正反映出他自欺欺人的特点。

提问:别里科夫是怎么死的?他的死说明了什么?

讨论归纳:别里科夫是在华连卡的笑声中倒下的。因为别里科夫最担心别人取笑他,而华连卡的笑声,是对他迂腐落后思想的嘲讽,这是别里科夫从来没遇到过的打击,他在笑声中结束了一切。别里科夫的死说明腐朽保守的势力实际上不堪一击。

提问:从这一部分中可以看出华连卡姐弟是怎样的人?从人物身上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

讨论归纳:在小说中,华连卡姐弟是有新思想敢说敢为的年轻人,代表了一种新生的进步的力量。柯尼连科和别里科夫的冲突,展示了新旧两种思想的矛盾斗争,而且淋漓尽致地鞭笞和讽刺了别里科夫腐朽反动的本质。尽管别里科夫的死并不等于反动腐朽势力的灭亡,但华连卡姐弟的出现,却使人看到新思想的力量。

2.讲析最后两段。

学生个别朗读最后两段,学生画下关键语句,并思考其含义。

提问:别里科夫死后,大家有什么反应?

明确:“大快人心”,从心里感到自由。

提问:可是为什么一个礼拜没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了呢?课文最后一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讨论归纳:只要沙皇专制度没有-,就会在这块土壤上不断滋生出新的别里科夫,所以生活还是老样子。作者启迪人们,沙皇专制统治不-,腐朽的思想不铲除,就永远存在着别里科夫这样的人物,生活就不可能自由快活。必须从根本上-沙皇的腐朽反动的统治。

3.讨论课文中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请同学结合课文中的实例来讨论讽刺手法的运用。

归纳:讽刺是用漫画或嘲讽的语言描绘刻画对象,以达到否定和贬斥的效果。课文中的讽刺有以下一些特色:①夸张的语言和漫画式的勾勒,如大热天穿雨鞋带雨伞,穿暖和的棉大衣,从楼上摔下却安然无恙。反映人物的迂腐可笑。②揭示人物荒谬的生活逻辑。如别里科夫将教师骑自行车与学生用脑袋走路联系起来,反映他腐朽落后,害怕变革的思想。③含蓄的对比,如别里科夫辖制着全城,人们都战战兢兢,反过来他自己又是战战兢兢不能入睡。这些描绘和刻画真是入木三分,暴露和批判了别里科夫腐朽丑恶的灵魂。同学们读这类文章,笑过以后要将目光深入到人物的内心,认真进行思考,才会有所悟,有所得。

除了讽刺以外,作者还用了一些传神的细节来表现人物,这和前面《守财奴》的写法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大家找一两个例子作说明。

同学讨论

4.对照本课教学目的,再回到前面认真阅读“预习提示”,加深理解,每一位同学作简短自我小结。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要点:①别里科夫形象及其时代意义(主要内容见预习提示)。②讽刺手法及细节描写的运用。③简短的篇幅里包含了深刻的思想内容,平凡的故事里表现了有重要意义的主题。

布置作业

1.用幽默讽刺的手法描写生活中的一个人物,或选一幅较幽默的漫画让同学们写一段话,练习幽默讽刺的手法。

2.课外读一两篇反映生活现实的微型小说,并作简要的评注。

高中语文教案4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司与迁与《史记》。

②了解本文的时代背景。

③掌握文中的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

④学习并探究人物传记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利用工具书和网络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圆满完成本小组的任务,在小组间交流的过程中大胆质疑,互通有无,形成真知灼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廉颇、蔺相如思想品质的可贵之处,培养学生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

1、积累文言字词句的知识。

2、鉴赏文中鲜活的人物形象,曲折的故事情节。

3、学习并归纳本课人物传记的写法,提高写作技能。

〖课前预习〗

将全班学习分为四组,每组任命组长一人,主持一人,分别完成对作家作品及背景、字词句知识点归纳、分析情节、鉴赏人物四项任务。课前搜集整理的材料制作成演示文稿,供课堂上交流。

〖学习内容〗

一、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培根)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唐太宗)

教师提示:

翻开历史,溢满书香;增长智慧,考鉴兴亡。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有云:“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当面临是屈辱的生还是坦然的死时,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生,发愤著书,终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正因为此,司马迁才对那些在逆境中发愤的英雄,在厄运中不屈的志士,在险境中凛然的豪杰有着深刻的理解;正因为此,他的笔下才会出现那么多有血有肉、呼之欲出的风流人物。那么,在弱肉强食、英雄乱世的战国,又有谁能凭借大智大勇力挽狂澜,谱写一曲英雄的绝唱呢?请同学翻开课本,我们一起学习《史记》中的名篇——《廉颇蔺相如列传》。多媒体显示及学习内容。

二、了解任务,明确目标

多媒体显示:

模块一:知人论世

学习任务:搜集作家作品的相关知识,了解时代背景。

模块目标:了解司马迁及《史记》,积累文学常识;了解背景资料,为进一步解读文本做准备。

组长:董奥

主持:吴玲玲、桂恒俊

模块二:语言之美

学习任务:疏通文意,归纳总结文中出现的重点字词句,体会史传文学的语言魅力。

学习目标:积累文言基础知识,涵咏语言之美。

组长:张然

主持:张伟凯、李波

模块三:情节之美

学习任务: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故事情节。

学习目标:把握情节,体会作者情节安排的匠心所在。

组长:陈玲玲

主持:李慧敏、陈玲玲

模块四:人物之美

学习任务: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学习目标:把握人物性格,探究人物形象塑造的写作技巧。

组长:陈春晖

主持:彭玉山、李文超

三、展示成果,资源共享

㈠模块一:知人论世

活动1:第一组讲解作家作品知识,介绍时代背景。

多媒体资源:作者图片两张,战国形势图,对联: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活动2:小组间质疑、解疑。

教师补充:介绍传记文学,提供资源搜索关键字及方法。

补充材料:材料①。(见附件)

㈡模块二:语言之美

活动1:第二组讲解重点字、词、句知识。

活动2:其他组补充或质疑、本组答疑。

教师提示:除了归纳字词句、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外,我们还可进一步深入体会其语言之美,如蔺相如持壁却立的细节描写、秦王民群臣相视而嘻的一字传神之妙等。

补充材料:材料②。(见附件)

多媒体显示:

“传神的写意画,并不细画须眉,并不写上名字,不过寥寥几笔,而神情毕肖。”(鲁迅)

㈢模块三:情节之美

活动1:第三组介绍故事情节,对重要情节复述或演示。

活动2:小组间质疑、讨论。

教师补充:“文似看山不喜平”,本文情节张弛有度,极具跌宕之美,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教师解说:在完璧归赵中,秦求赵璧又不予之城,秦强而赵弱,矛盾陡起,蔺如相分析了形势,并入秦请完璧归赵,情节已趋缓和。秦廷受欺,相如睨柱,又紧张,秦王答应相如的要求,又趋缓和,相如欺秦王,几被处死,情节紧张,秦王终于毕礼而归之,不再索璧,又趋缓和,相如因功拜上大夫。秦因璧事攻赵,又紧张,引出渑池会,归国拜上卿,廉颇与之争位的矛盾。

㈣模块四:人物之美

活动1:第四组分析人物形象:蔺相如、廉颇等。

活动2:其他组质疑、讨论。

教师补充:蔺相如的形象特征,提示学生分析时要善于从文本去抓依据,细品味;

概括人物塑造的方法。

补充材料:材料③。(见附件)

四、名家争鸣,拓展理解

结合《蔺相如完璧归赵论》(材料④),重新审视这篇作品,看有什么新的研究体会。1、翻译这节文字。2、王世贞“对这种称道”提出质疑,他的疑点何在?疑点:奈之何既畏而复挑真怒也!秦强赵弱,赵畏秦合理,挑其怒不合理。3、何以见得是故意挑其怒?秦王设九宾,斋戒而待相如上璧,相如欺秦王,这就使秦有了理,有借口攻赵索璧。这就是挑其怒,对强权不能搞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4、置疑启示:这个疑点并不能否定此传,还需史实旁证,但这里提出的矛盾性细节足以构成了疑点,疑点可成立。质疑的内容要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像本文的疑,就有澄清史实的价值。提出质疑,就要有辩驳,要驳倒不合理的,要找不合理之处,进行反驳,反驳的理由要充分,这也要合乎逻辑和事实,最后再提出自己合理的看法。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就有对华山之音谬的质疑与考证。多媒体显示朱熹的名言: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五、学以致用,指导写作

话题:本单元都是人物传记,在写人记事上,司马迁为我们提供了典范,我们在平时的写作中该如何取其之长补己之短呢?

展示学生习作一篇,学生周记一篇。(材料⑤)

问题:这两篇作品涉及到一位老师、一位同学,作者成功塑造了他们怎样的个性?有哪些塑造人物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师生共同讨论。

五、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多媒体显示:

“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班固)

班固称赞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是说他善于记事论理,文章公正,史实可靠,不空讲好话,不隐瞒坏事。这便高度评价了司马迁的科学态度和史记的记事翔实。近人梁启超称赞这部巨著是“千古之绝作”,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更是从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肯定了其不朽的价值。当然,学习其中的几篇选文仅仅是弱水三千中取得一瓢饮而已,大家课下还可展开对《史记》的进一步深入研读。

以下提供七个专题,供大家以后学习作参考。

多媒体显示:

《〈史记〉选读》七个专题:一、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司马迁其人其事;二、学究天人,体贯古今——《史记》的体例;三、不虚美,不隐恶——《史记》的史家传统;四、读其书想见其为人——《史记》的理想人格;五、摩形传神,千载如生——《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六、善叙事理,其文疏荡——《史记》的叙述艺术;七、正史鼻祖,文章大宗——《史记》的影响。



高中语文教案人教版相关文章: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案总汇

高中语文经典教案范文大全总汇

人教版教学设计和教案优秀范文合集

教案规范性

高中教师教案模板范文总汇合集

语文教案范文

高中语文文学时代教案优秀范文大全

高中语文《说木叶》教学设计

高中精选语文氓教案优秀范文

五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

高中语文教案人教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37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