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三暮四小学语文教案范文

若水1152 分享 时间:

 这则寓言故事的意义是揭露狙公愚弄人的骗术,告诫人们要注重实际,防止被花言巧语所蒙骗。后被引申为反复无常,用来谴责那种说话、办事经常变卦、不负责任的人。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五年级语文《朝三暮四》优选教案模板,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五年级语文《朝三暮四》优选教案模板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

2.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读熟课文。理解寓言的寓意并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3.文言文阅读能力训练。

4.文言字词积累。

【教学重点难点】

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读熟课文。理解寓言的寓意并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我国古代文学殿堂中,有一支瑰丽的奇葩——寓言。我们对寓言并不陌生,在上学期我们已经学习了《南辕北辙》《滥竽充数》等寓言,今天我们将学习寓言《朝三暮四》。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一)读文识字。

1.师范读课文,生听准字音,做好标记。

2.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

3.出示生字词拼读。

4.出示含有生字的句子测读。

5.说明“曰”“皆”“然则”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6.齐读课文。

(二)练读课文

1.师范读课文,生仔细听如何断句。强调读准字音。

2.学生试读课文

①自读;

②教读节奏(生个读,点评)——读准节奏

③生自由读——读出味道(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抑扬顿挫,读出情感)

④生竞读;点评。

三、精读课文,尝试翻译。

1.学生根据书下注释试译课文。

2.提出疑难词句,共同解决。(生交流,师检测)

3.说故事(翻译)

四、发挥才智,探究寓意。

(一)这则寓言讲了什么事?

(二)猴翁一天内喂给猕猴的橡子总数有变化吗?

(三)那么“众狙”为何“皆悦”呢?

(其实橡子的总数没有变,只是分配方式有所变化,猴子们就转怒为喜。)

(四)从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鼓励多角度)

(告诫人们要注重实际,防止被花言巧语所蒙骗。)

遗憾的是,后来应用这个成语的人,并不十分清楚朝三暮四的出处,把它和“朝秦暮楚”混淆了。而后者指的是战国时期,秦、楚两大强国对立,有些弱小国家一会儿倒向秦国,一会儿倒向楚国。“朝三暮四”本来与此无关,但以讹传讹,天长日久,大家也就习惯把“朝三暮四”理解为没有原则,反复无常了。

五、多读寓言,积累智慧。

搜集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布置作业

背诵《朝三暮四》。

小学五年级语文《朝三暮四》优选教案模板二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了解作家出处。

2.熟读短小的文言文,结合注释读懂其大意。

3.了解寓言故事,体会其含义,明白其道理。

教学重难点:

结合注释能理解文言文大意,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查找相关资料。

教学时数:1课时

基础知识:

狙 (jū) (狙击)(狙击手)

赋 (fù) (赋予)(赋税)(诗词歌赋)

皆 (jiē) (皆大欢喜)(比比皆是)(尽人皆知)

教学内容:

结合注释了解寓言故事,体会其寓意。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

1.结合预习,讲一讲《朝三暮四》这则寓言故事。

2.了解庄子。

二、走入文本

1.初读文言文。读准字音。

2.教师范读,订正断句。

3.练习读课文。

三、理解大意

1.结合注释及预习资料,试翻译课文大致意思。

2.小组交流,个人汇报。

3.教师指导,学习文言文,掌握学习方法。

四、寓意提升

1.在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体会其中深刻含义。

2.尝试用“朝三暮四”说一句话。

板书设计:

朝三暮四

朝三暮四 众狙皆怒

朝四暮三 众狙皆悦

相关资料:

【原文】

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而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注释】

狙——猕猴,一种猴子的名称。

损——损失,减少的意思。

家口——本意是人口,这里是家里的粮食的意思。

充——充实,这里是满足的意思。

俄——俄顷,不久的意思,表示时间短暂。

匮——kuì缺乏,不够的意思。

驯——xùn,驯服,顺从的意思。

诳——kuáng,欺骗,瞒哄的意思。

若——文言文人称代词,就是“你”、“你们”的意思。

芧——xù,橡实,一种粮食。

【译文】

宋国有一个很喜欢饲养猴子的人,人们叫他狙公。他家养了一大群猴子,他能理解猴子的意思,猴子也懂得他的心意。他宁可减少全家的食用,也要满足猴子的要求。然而过了不久,家里越来越穷困了,打算减少猴子吃橡子的数量,但又怕猴子不顺从自己,就先欺骗猴子说:“给你们的橡子,早上三个晚上四个,够吃了吗?”猴子一听,都站了起来,十分恼怒。过了一会儿,他又说:“给你们橡子,早上四个,晚上三个,这该够吃了吧?”猴子一听,一个个都趴在地上,非常高兴。

小学五年级语文《朝三暮四》优选教案模板三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3个字。

2.了解“朝三暮四”的寓意,感受祖国语言的丰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积累来源于古代寓言故事的成语。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成语的意思。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备课人:初鹏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过程:

一、理解文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会背《三字经》、《弟子规》吗?《三字经》、《弟子规》是古人用当时的书面语言写的文章,我们称为文言文,也叫古文。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文言文,题目是《朝三暮四》,这也是一个成语。成语的来源主要是:古代寓言、历史故事、古代诗文语句、群众口语等。我们这一单元选编了三篇古代寓言:《朝三暮四》《相濡以沫》《买椟还珠》。这三篇古代寓言故事的题目就是三个成语。

二、熟读感知文言文特点

1、这是我们在课内第一次接触文言文,同学们预习得怎么样啊?

2、指名读文,其他同学要认真听他读得是否正确。

3、古文的朗读要稍慢一些,要读出节奏,一般是以词为单位进行停顿,请听老师读一读。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

4、指名读课文。

5、齐读课文。

三、教给方法,理解文意

1、课文中带着小圆圈的数字表示的是什么呢?

2、那我们就先自己对照课下注释用心地读一读课文,看看你能不能自己把课文内容读懂,如果有问题可以和周围的同学研究研究。

3、谁来说说你读懂了哪句话?你是用什么方法读懂的?

1)《朝三暮四》选自《庄子》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学说为“老庄哲学”。著作有《庄子》,亦称《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52篇,但留下来的只有33篇。其中内篇7篇,一般定为庄子著;外篇杂篇可能掺杂有他的门人和后来道家的作品。《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名篇有《齐物论》《养生主》等,《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等尤为后世传诵。

朝三而暮四。朝:早晨。暮:晚上。这句的意思是:早晨(给猴子)三个(橡实吃),晚上(给猴子)四个(橡实吃)。

2)狙公赋芧。赋:给。芧:橡实,橡子。曰:说。这句的意思是:狙公给(猴子)橡实(吃)。

3)众狙皆怒。众:许多。皆:都、全。猴子们都不高兴了。

4)然则朝四而暮三。然则:古汉语虚词,“然”表示“如此”,“然则”实际上等于说“如此,就”的意思。这句的意思是:那么就早晨(给你们)四个橡实,晚上(给你们)三个橡实。

众狙皆悦。悦:高兴。这句的意思是:猴子们都很高兴。

4、完整地讲一讲这个故事?(同桌间先讲一讲,然后指名讲)

四、深入体悟,狙公的骗术

1、再读课文,你认为文中的狙公是个怎样的人?从哪看出来的?

2、学习这则寓言你有什么体会?(从文言文和白话文的区别,寓意上来说)

五、熟读成诵,拓展阅读

1、背课文。

2、出示书后拓展与运用

这段文字中的“朝三暮四”和课文中的“朝三暮四”意思不同。

这段文字之中的“朝三暮四”是临时凑在一起的短语,就是早晨做三件事,晚上做四件事,没有什么实在意义。而课文中的“朝三暮四”已经凝结成一个成语,而且意思已经固定下来了。这个故事原来的意义,是揭露狙公愚弄人的骗术,告诫人们要注重实际,防止被花言巧语所蒙骗。但是后来,这个故事的意义有了些变化,被引申为反复无常,用来谴责那种说话、办事经常变卦、不负责任的人。

六、布置作业:从学过的成语中,找出几个出自古代寓言故事的成语,了解内容和寓意。

板书设计: 朝三暮四

朝三而暮四 皆怒

朝四而暮三 皆悦

朝三暮四小学语文教案范文相关文章:

1.小学五年级语文《朝三暮四》优选教案模板

2.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优秀范文大全

3.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三借芭蕉扇》精选教案范文范文

4.《从军行》小学语文教案范文

5.《春望》小学语文教案范文

6.小学四年级语文《出塞》教案范文

7.小学六年级语文《论语四则》教案范文三篇

8.关于小学语文《天鹅》教案范文

9.小学四年级语文《捞铁牛》教案范文

10.《野草》小学语文教案范文

朝三暮四小学语文教案范文

这则寓言故事的意义是揭露狙公愚弄人的骗术,告诫人们要注重实际,防止被花言巧语所蒙骗。后被引申为反复无常,用来谴责那种说话、办事经常变卦、不负责任的人。下面就是小编?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72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