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案

若水1152 分享 时间:

、下面是小编Wie大家准备以下的内容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案,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案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识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相互关系原理;能结合实例,分析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转化的道理;以正反两方面的实例,阐释抓住重点、统筹兼顾的工作方法;并能用主次矛盾及其相互转化关系原理,分析当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说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

②识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了解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含义;理解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能结合实例分析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转化的道理;并能根据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主流和支流的观点,对当前某一领域的形势发表见解。

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①辨证思维的方法、比较分析的方法②矛盾分析的方法

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

通过教学①引导学生进一步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引导学生处理好“以学为主”和全面发展的关系,认识学会“弹钢琴”的工作方法的价值②初步学会正确分析形势的方法,正确评价人和事。

第三部分:教学过程

情景设置

一见义勇为者从水中救起一人,发现他有以下情况:(1)喝了不少水,肚子膨胀;(2)腿部严重划伤,流血不止,且被严重感染;(3)衣着非常单薄,急需保暖;(4)已经不能自主呼吸。他该怎么办?

同学们讨论,救人者者首先应该解决哪一种情况?

这件事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遇见的往往是复杂事物,同时包含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这时,我们就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善于从中抓住重点。

一、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板书)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板书)

(1)含义:主要矛盾: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同时包含着许多矛盾,其中必然有一种矛盾,它的存在,决定或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主要矛盾。

次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存在的前提条件:

①复杂事物中同时存在多个矛盾(矛盾个数≥2)

②主要矛盾、次要矛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主要矛盾只有一个,次要矛盾可以有一个或多个。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辨证关系:①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主要矛盾解决得好,可以带动次要矛盾的解决;但次要矛盾解决的好坏又会反过来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

?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例如:第二次国内革命时,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等其他是次要矛盾。抗战后,中日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阶级矛盾是次要矛盾

(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①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要善于抓重点(中心、关键)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俗话说:打蛇要打七寸;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牵牛要牵牛鼻子;就是指想问题办事请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而眉毛胡子一把抓;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指办事请不分主次、颠倒主次。

思考:有些同学认为:在一个班级中,抓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主要任务、主要矛盾,这关系到每个学生的未来前途。因此班主任没有必要抓班级的纪律、卫生。你同意吗。

②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

因为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主、次矛盾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次要矛盾解决得好有利于主要矛盾的解决。

比如: “一个篱笆三根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荷花好看也要绿叶扶持

分析辽沈战役,此战役是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在战略决战中既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的典范。

设计问题:(1)回顾历史知识,谈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为何把三大战役的第一战放在东北?

(2)在辽沈战役中毛泽东为什么提出首先攻打最难攻克的锦州?

(3)在攻克锦州前后辽西的地位是如何变化的?

1948年9月前后,我军增至280万,正规军149万,军政素质和战术水平都大卫提高;蒋军365万,正规军198万,士气低落,总决战时刻到来。

纵观全国形势,东北战场上我军占据优势,在五大战场上唯一兵力超过蒋军。日军投降后,经过3年战争,我军在东北的根据地连成片,敌军孤立分散在各个大城市,补给非常困难,或撤或守,举棋不定。

1948年8月4日,国民党进行南京军事会议,议论过“撤退东北,确保华中,坚守沈阳至10月底,以观时局发展。原则上不放弃沈阳,但作好撤退的准备。集中优势兵力重点防御。”

若这样,敌人力量撤至关内集中到中原或江南,我军就增加了以后作战的麻烦。所以,党中央决定提前进入实力决战,先后组织了辽沈、淮海、平津战役。

在三大战役中,先选辽沈战役,就抓住了主要矛盾。为什么不把作战方向先放在华北或华东呢?因为若先打华北,可使东北之敌迅速撤退至关内,易受华北的傅作义集团和东北的卫立煌集团的夹击而陷于被动。若先攻华北,也会使东北的敌人迅速撤退而实现他们战略收缩的意图。

当时,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率30万人驻守沈阳,东北“剿总”副总司令郑洞国率10万人驻守长春,东北“剿总”副总司令范汉杰率十五万人驻守锦州,以确保与关内的陆海联系。

从全国战局来看,主要矛盾在东北,但在抓主要矛盾的同时,次要矛盾也要兼顾,以利于主要矛盾的解决。为了保证辽沈战役的顺利进行,中央军委命令华北野战军二、三兵团于9月14日发起察绥战役,以牵制华北的傅作义集团,使其无暇东顾;命令华东野战军发起济南战役,生擒国民党第二绥靖司令长官兼山东省主席王耀武,歼敌11万。有效地牵制了华北、华东之敌。察绥战役和济南战役是辽沈战役的组成部分。

从辽沈战役来看,主要矛盾在锦州。因为锦州是联结华北与东北的一个战略要地。迅速拿下北宁线,控制锦州,不仅割裂了傅作义、卫立煌两集团之间的联系,便于我军向两翼机动作战,而且把卫立煌集团封闭于东北,形成“关门打狗”之势,置敌于死地。且攻打锦州,就能把龟缩在几个要点的不好打之敌,变成好打之敌,实现攻锦打援的计划。那么为什么不打长春或沈阳?因为那样可以使锦州之敌迅速撤退至关内,等于在敌人的屁股上踢了一脚。且使长春、沈阳之敌龟缩于城内,不敢出来,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不多。

但打锦州不好打。打下锦州,会使敌人失去整个东北,他们会疯狂反扑。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过高估计了敌人的力量,不敢南下到敌人的侧后方作战,不敢打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到新立屯后徘徊不前。毛泽东很生气,说:“让林彪来中央,我去东北指挥好了。”在毛泽东的严厉督促下,林彪才勇敢地南下北宁线。

拿下锦州,是主要矛盾,但为了保证这个主要矛盾的解决,其他次要矛盾也得兼顾。林彪的战略布局是:用一个纵队和7个独立师围困长春。两个纵队置于沈阳以北,切断沈阳与长春之敌的联系,并阻止长春之敌的突围。三个纵队置于锦州以东黑山、大虎山地区,狙击沈阳敌军驰援。三个纵队置于锦州以西的塔山、高桥和葫芦岛一线,狙击华北敌人的驰援。以六个纵队、1个炮纵和1个坦克营围攻锦州。

蒋介石这时也错误地估计了形势,原以为解放军会攻打长春。当发现解放军在锦州城下时,9月30日飞北平,调动华北五个师及锦西、葫芦岛4个师组成“东进兵团”。10月2日飞沈阳,调动了5个军11个师及3个骑兵旅组成“西进兵团”。但都遭到了解放军的顽强狙击。其中“塔山狙击战”打得最为惨烈,阵地几易其手,林彪曾下了死命令:“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

次要矛盾解决得好,有利于主要矛盾的解决。10月9日起,东北野战军经过五昼夜的战斗,扫清了锦州外围的据点。10月14日发起总攻,激战31个小时,全歼了守敌。

锦州的解放威慑了长春之敌,在我方的争取下,第60军军长曾泽生于十七日率部起义,十九日郑洞国率新编第7军等部投诚,我军解放长春。可见,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迎刃而解。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板书)

(1)含义:不论是主要矛盾还是次要矛盾),每一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又是不平衡的,其中

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矛盾双方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

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矛盾双方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

(2)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辨证关系:

首先,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对立:二者相互排斥、相互分离

统一:二者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其次: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矛盾统一体 矛盾主要方面 矛盾次要方面 我国所有制结构 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 中华人民共和国 大陆社会主义 港澳台资本主义 核 能 能量密度高、污染小 放射性污染 是药三分毒 药 毒 丹晶硅,优良 的半导体,集成电路的主要成分。只允许电流向一个方向流动而不许回流。但生产厂家绝不允许参观,因为生产丹晶硅要求环境特别干净,若其中混进0。01%的杂质,就会使半导体的性能急速下降,不能再做集成电路。工人走路快了不行,摘下帽子耢耢头更不行,99.9%主要方面,0.01%次要方面,前者决定仍然是半导体,但后者影响了其性能。

3、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板书)

唯物辩证法关于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原理,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哲学依据。

所谓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案二

一、设计思路

本节课理论性强,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这两个概述极易混淆,学生理解困难。我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置各个教学情境,组织探究活动;结合教学内容特点,设置课堂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主动参与情境当中,在参与中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二、 教学 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主次矛盾及矛盾主次方面的含义、关系的原理及其方法论。

(2)运用矛盾分析法——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学会从错综复杂的事物中抓主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对具体问题进行具 体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是学生坚信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两点论和重点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难点: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

四、教学策略

情景陶冶式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策略、协作式教学策略、探究式教学策略。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水调歌头》

诗词中蕴含着怎样的哲学道理?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既立又统一的,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用古诗词导入新课 情景(一):

?李某受伤案例

材料展示:

国庆放假期间,李某出了车祸,失血过多、皮外伤和骨折。

1、作为主治医生对于伤者身体的这些问题,应当首先解决什么问题?为什么?

2、该伤员输血之后脱离了危险,其他的伤情还要不要治疗?为什么?

?教师展示主次矛盾的含义及其关系

表格展示:

主次矛盾的区别

展示

主次矛盾原理方法论

古语 ?

学生积极回答问题

失血过多,它会威胁到伤者的生命。

皮外伤处理不当可能会危害到生命。

理解主次矛盾的含义及其关系

学生填写表格

学生识记 贴近生活,让课堂生活化,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在体验中理解主次矛盾及其关系。

培养学生动脑能力

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景(二)

微信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

提出问题: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案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探究分析,分析一个复杂事物中所包含的各种矛盾,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

2.能力目标

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的矛盾分析法来认识和解决问题,避免思维片面性和行动的盲目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坚信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解决矛盾的关键。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来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通过对立统一观点学习,理解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两点论和重点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教学难点

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好,非常高兴能来到我们学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liuxue86.com我们认识了矛盾,知道了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它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那么要想使事物能够更好的发展,我们就必须要用矛盾的观点问题,找到正确解决矛盾的方法,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用矛盾的观点,即对立统一的观点来看问题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程——《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板书标题】

(二)新课教学

让我们把首先把视线回到65年前,在65年前的10月份,在我国的东北地区正在进行着解放战争中的第一场战役——辽沈战役,这场战役的胜败将关系到整个解放战争的全局。

展示幻灯片

同学们面前现在展示的正是当时的作战地图,其中,红色代表我军,蓝色代表国民党军队,从地图上看,要解决东北问题,需要攻克沈阳、长春和锦州三个堡垒,但是,在首先要解决堡垒的问题上,毛泽东同志和林彪就产生了分歧,并进了激烈的争论和交锋。林彪认为应该优先攻打长春,毛泽东认为应该攻打锦州。那么,最后决定攻打哪里呢?

学生回答:锦州

问:为什么要首先攻打锦州呢,这是由锦州的什么决定的?

学生回答:从地理上看,锦州是通向关内的咽喉,是东北敌人撤回关内的唯一陆上通道。

师:所以,锦州战争成为辽沈战役的决定性和关键性的战役。

从哲学上看,在辽沈战中,存在着我军与锦州之敌、沈阳之敌、长春之敌三对矛盾,但是,为什么我们要优先解决我军与锦州之敌的矛盾呢?

学生回答(是主要矛盾)

师:相对于锦州而言,我军与沈阳、长春之敌的矛盾是次要矛盾,这就是哲学上所讲的主次矛盾的内容。【板书】

这三对矛盾中,占支配地位和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我军与锦州之敌矛盾。就是我们哲学上所讲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称为次要矛盾。主次矛盾的地位和作用是不一样的【板书】所以打锦州是由主要矛盾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因此,在面对复杂事物的众多矛盾时,一定要抓住重点【板书】

问题二:能不能把全部兵力放在解决锦州的问题上呢?(全体回答)

林彪在攻打锦州的同时,分部分兵力去牵制长春和沈阳的国民党的援军。

这是因为,长春与沈阳的敌人虽然是次要矛盾,次要矛盾虽然不起决定作用但并不意味着不起作用,所以我们在解决主要矛盾时候也不能忽视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板书】

问题三:我军攻克了锦州之后,是否意味着辽沈战役结束了呢?

结论:解决了我军与锦州之敌这个主要矛盾,我军与长春、沈阳之敌的矛盾就会突出起来,成为主要矛盾。这又表明了次要矛盾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主要矛盾,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板书】。

(过渡)毛泽东抓住了主次矛盾。成功的取得了辽沈战役的胜利,其实我们要成功的学习,成功的生活,也要学会用主次矛盾的原理办事情。其实人生也是一场复杂的战争,尤其是我们青春的年代,高中的阶段,我们会面临很多的矛盾和问题让我们纠结,迷惘。下面请同学们谈谈你在高中阶段有什么纠结的事情!

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总结

对老师很信任,今天 你们谈了许多的困惑和纠结,这其实正是我们青春的困惑,如何让我们的青春更精彩,我们就应该抓住主要矛盾,又要处理好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使我们的青春更加精彩。

(过渡)同学们,你掌握了吗?

现在,我们目光从历史的车轮转回到现实的生活中,有这样一部动画片,它创造了中国动画史上的奇迹,通过一群羊和几只狼的给我们讲述着一个又一个的故事。你们喜欢看《喜羊羊和灰太狼》吗?你是如何评价这部动画片呢?

探究活动二:评价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

问题一:你最喜欢其中哪个角色呢,为什么?

学生回答(回答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全面分析人物的性格,优缺点,让学生明白任何事物都是存在两点,而不是一点)

师:通过大家的回答,我们发现不管是影片中的正面人物还是负面人物也好,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这就是哲学上所讲的矛盾的主次方面【板书】,其中必有一个方面是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哲学上我们把它称为矛盾的主要方面,例如喜羊羊的优点,而其中处于被支配地位的,不起主导作用的,我们称之为矛盾的次要方面。它们的地位和作用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对于一个人物的评价,我们既要看到他的主要方面也要看到他的次要方面。要坚持两分法,两点论,【板书】但事物的性质还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评价事物的时候应该抓主流【板书】尽管灰太狼有优点,但主流是反面的,喜羊羊虽然有不足,但主流是正面的。

根据这个原理,你们喜欢这部动画片吗?它最成功的地点在哪里?

在教育价值的引导上无疑是成功的,那是不是真的这么十全十美呢?你们看到了主要方面,又看到了次要方面。请看央视调查视频《央视批喜羊羊与灰太狼》

教师总结:央视就是看到了它成功后的不足,它最大的不足在哪里?暴力,那现在你是如何评价这部动画片呢?

问题二:现在你是如何评价这部动画片呢?

是否否定了他的成功和优秀呢?

结论:事物的性质主要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问题三:广电要求对这部影片进行修改,为什么需要对这部动画片进行修改呢?

不修改会如何 ?暴力因素势必会影响这部动画片的成功与优秀。由此可见,矛盾主次方面也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板书)

再思考,如果我们修改的方向变了,加重了暴力的份量,使整个动画片充满了暴力血腥,这部片子还会如此成功和优秀吗?

由此可见,矛盾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使它从优秀变成烂片。

我们通过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的学习,可以看出两原理都启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同学们,这两点是什么两点,重点是什么重点,请同学们阅读课本

展示幻灯片,讲解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

学以致用,来做几个题目测试一下

提供一张表格让大家在复杂问题中找到答案

(过渡)接下来,我们如何来区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呢?

展示幻灯片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学习到这里,我们这节课就接近尾声了,希望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让同学们找到正确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案相关文章:

1.高中政治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优秀教案范文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62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