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语文故都的秋教案优秀范文

若水1152 分享 时间: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对故都北平秋景的细腻描摹中流露出内心的眷念和落寞之情的抒情散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了故都的秋教案,希望你们能喜欢,

  2020高中语文故都的秋教案优秀范文一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是怎样紧扣“清”“静”“悲凉”来写故都的秋的,又是怎样通过联想来把故都的秋与南国的秋进行对比的。

  2、理解本文的脉络结构。领略故都的秋声、秋色、秋味。

  教学重点:

  体会本文“情景俱到,既细且清”“真切灵活”的散文特色,进一步体会散文“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教学设想:

  通过阅读体会散文中作者的情感,领会并学习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骚人墨客。从古到今,关于“秋”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历代名家描写秋的名篇和佳句是举不胜举。有哪位同学能就这些名篇和佳句略举几例?(展示幻灯)这些名篇和佳句,有的描写秋天的萧杀和凄凉,抒发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了秋天。有的刻画了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故都的秋》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一种景象?“秋”景如何?“秋”意怎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板书课题、作者)

  导入新课2:“我爷爷小的时候常在这里玩耍,高高的前门仿佛挨着我的家。一逢衰草,几声蛐蛐叫,伴随他度过了那灰色的年华。吃一串冰糖葫芦,就算过节,他一日三餐窝头咸菜就着一口大碗茶……”这首歌名叫《前门情思大碗茶》,歌中唱的是我们国家的哪个城市呢?对,北京。(歌曲可以放录音替代)

  导入新课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也是写北京的散文,不过,它写的不是北京的冰糖葫芦,也不是北京的大碗茶,而是北京的秋。大家知道,北京现在是我们国家的首都,历也曾是几个朝代的都城,但是,在郁达夫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北京已经不是任何朝代的都城,也不叫北京,而是叫北平,因此,郁达夫把它叫做故都。(板书课题)

  导入新课4:春天到处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充满鲜花、充满美丽,因而许多人都喜爱春天,不少人写过赞美春天的文词,如“春来江水绿如蓝”、“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等,与春天相对的秋天,在人们的眼中往往充满枯黄、充满悲凉、充满萧瑟、充满哀伤,我们今天就在郁达夫的笔下领略北国之秋的那份清静,那份悲凉。

  二、释题及作者简介

  明确:“故都”两字表明描写的特点,带有深切的眷恋之情,“秋”字明确描写的内容,题目很深沉。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的小说家、散文家。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熟读唐宋诗词和小说杂剧。1913年赴日本留学。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发起成立创造社。同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巨大影响。1923年发表(春风沉醉的晚上)。l923__1926年先后在北大、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1930年3月参与发起成立“左联”,1932年12月发表《迟桂花》,1933年移居杭州后写了不少山水游记和诗词,1935年发表《出奔》,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流亡苏门答腊,坚持抗战。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郁达夫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三、理清思路,划分段落

  课文分四个部分:思秋、绘秋、议秋、恋秋。

  “绘秋”部分有五幅图画:破屋秋色、街头落蕊、室内蝉鸣、桥头秋雨、庭院秋果。(依次出示投影片2、3、4、5、6。学生找出有关段落)

  提问:1作者主要通过哪些景物来写故都的秋的?破屋秋色、街头落蕊、室内蝉鸣、桥头秋雨、庭院秋果。

  提问:2这些景物的共同特点是什么?清、静、悲凉

  ①牵牛花:“静着时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是在写“静”;“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一椽破屋来住着”、“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既写“静”同时也写“清”;“疏疏落落”的衰草,体现了“悲凉”。

  ②槐树落蕊:整段都渲染了寂静的气氛,突出了“静”。“扫街的树影下的一阵扫后”几句,给人悠闲的感觉,突出了“清”。“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几句,抒发了悲凉之感,正是紧扣“悲凉”。

  提问3、故都北京,即使是在郁达夫那个时代,秋天里,明艳之色有,繁市之境在,作者为何避而不写?

  点拨:由于作者当时心情不好,因此不喜暖色,不好热闹。“是白色恐怖,使郁达夫心境不好;他心境不好,所以喜好冷色调,总想找宁静处”。这就点名了“时椙闂景”三者的关系,感时生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写自然之秋,抒内心之愁,便是这篇散文突出的特色。

  提问4、作者为何将“淡红色”的牵牛花视为最次?

  点拨:因为“红”的暖色调不符合作者悲凉的心境。

  提问5、枣子熟了不也是红的吗?作者又为何喜欢呢?

  点拨:作者欣赏的是“全盛时期”的秋(“七、八月之交”),这时的枣是“淡绿微黄”,色调依然同作者的心境吻合。

  提问6、雨后话秋有一句,“唉,天可真凉了”,作者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是出于什么目的?

  点拨:目的在于渲染“清、静、悲凉”的气氛。“了”字音抬得高,拖得长,好比是对着无边的大森林呼唤,呼唤的越响,回荡得越远,森林越发显得空寂。

  提问7、作者为何要写故都之外的南国之秋?

  点拨:为了对比,两者的比较点都是“秋味”,突出北国之秋更够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由此可见,为了突出景物特色,鲜明的对比是有效方法。

  提问8、思考第12自然段的议论有无必要?(试从议论的落脚点上考虑)

  点拨:这一段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而中国的文人最突出,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属”,还是为了突出北国之秋。这就使整个文章的情、景、理交融起来,充实了内容,深化了主题,同时也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

  提问9、作者在文中展开联想,体现在哪里?其作用是什么?

  点拨:作者由故都的秋写到江南的秋,由故都秋中的槐树、蝉声、果树写到南国秋中的“二十四桥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由现实中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感受,写到外国诗人、中国古代诗人对秋的描写。

  作用:在对比、映衬中,突出了故都的秋之“清、静、悲凉”的特点,表达了在这一时期作者的苦闷、忧愁的思想感情。

  提问10、大家这堂课心情怎样?

  学生答:老沉浸在“清、静、悲凉”之中,心里感到压抑。

  点拨:就要这个感觉!有了这种感觉,你才真的读进去了,品尝到了故都的秋味。但又必须走出这种感觉,因为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是那个特定时代的写照,今日的北京、今日的中国早已进入改革振兴时期,崭新的时代,激发我们的当是壮志豪情。

  提问11、故都的秋景可谓丰富多彩,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上述秋景来写呢?试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

  分析:的确,作者所写的秋景的“清、静、悲凉”的,他所写的秋色是冷色,秋形是使人觉得有点儿落寞的,秋声是衰弱的残声,秋味是都市闲人雨后话秋凉的情韵,秋实也是淡绿或微黄,而不是红熟了的时候。之所以这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从客观方面来讲,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从主观方面来讲,也有三个因素:第一,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致他思想苦闷,逃避现实;第二,也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郁达夫早年(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第三,还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因此,上述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就决定了作家会选什么样的景来抒什么样的情。

  提问12、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秋花、秋槐、秋蝉、秋雨、秋果五幅故都秋景,那么,作者在记叙上述秋景时,是以时间为序来记叙的呢,还是以空间为序来记叙的?

  分析:既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以空间为序,应该说,是无序的,这正是散文形散特点的体现。作者所写的这些秋景在文中的位置并不是必然的,但是我们读起来却觉得很自然,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这是因为这些景物都具有了“清、静、悲凉”这么一个共同点,作者正是以“清、静、悲凉”这个景物的共同点把这些景物组织在一起的,这就是文章不散的“神”。

  秋花——色秋槐——形秋蝉——声

  秋雨——味秋果——实

  北国的秋——清、静、悲凉

  南国的秋——慢、润、淡

  提问13、课文结构是怎样的,文章怎样前后呼应?

  2.教师点拨和学生讨论相结合解决思考题

  本文能反映感情基调的词语是“清”“静”“悲凉”,作者是通过选取不同景物,从不同侧面同时加以渲染和刻画的。

  3.体会文章写作特色(学生归纳分析)

  ①衬托的手法:写江南之秋的作用。

  ②景物的选取:能体现作者主观情绪。

  ③语言的特色:句式整散结合,节奏感强。

  4.归纳鉴赏散文的一般方法

  ①诵读,朗读,便于深入领悟语言和情感。

  ②联系背景,便于深入理解。

  ③分析思路结构。

  ④鉴赏文章写作上的特点。

  ⑤深入体会作者的感情。

  有彩色是指红、黄、蓝、绿等带有彩色的色彩。无彩色是指白、灰、黑等不带彩色的色彩。

  红、橙、黄等颜色称为暖色系,

  绿、青、蓝等颜色称为冷色系

  2020高中语文故都的秋教案优秀范文二

  目的:

  1. 初步了解郁达夫。

  2. 领略本文的意境的美丽和写作手法。

  3. 扩大阅读面,体会优秀诗文的美丽和深刻。

  4. 完成作业,巩固基础知识。

  一、学生熟悉课文(2课时)

  (一)介绍郁达夫(见参考资料)

  (二)朗诵熟悉课文,几个字:不远千里(意动用法,以……为远)、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细腻的,不明显的)、颓废(不积极的)、回味不永(远,久)。

  (三)思考课后练习题目

  (四)写自己读了这篇文章的感想

  二、 教师分析课文(2课时)

  (一)导言:

  时间是秋天,地点是北京。不同季节不同地点的景色不一样,给人的感觉也不一样,春天妩媚夏天炽烈,秋天沉稳冬天肃杀。每一个季节的典型景观也不一样,像春天的江南“草长莺飞”,夏天的海滩幽山,秋天的北京香山红叶,冬天的东北林海雪原等等。本文讲的是故都北京的秋天。

  旅游有季节性,分淡季和旺季,后者又称“黄金季节”。春秋两季是绝大多数旅游景区的黄金季节。

  旅游又有主观性,看你当时的心情,看你的审美趣味,看你对旅游对象的感情,即它留下了多少你的生命的痕迹。

项目

春天spring

夏天summer

秋天autumn

冬天winter

定义

夏历正月、二、三月,又指立春到立夏

四、五、六月,又指立夏到立秋

七、八、九月,又指立秋到立冬

十、十一、十二月,又指立冬到立春

特点

万物苏醒,春光明媚

夏日如火,万物茂盛

万物成熟,天高气爽

万物肃杀,瑞雪兆丰

典型的地点

江南

海南

北京

东北

典型的游记

〈与朱元思书〉

 

郁达夫〈故都的秋〉

 

对应人生

少年儿童

青年

中年

老年

典型的活动

踏春

游泳

登高

晒太阳

  __请学生写出含有“秋”字的成语:秋风扫落叶、秋毫无犯、秋毫之末、秋扇见捐、秋水伊人、秋荼密网、一日三秋、一叶知秋、春华秋实……

  (二)第1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1. 远:意动用法,以……为远。本段的修辞手法有:对比,排比。

  2. 第一句在思想内容上就体现了作者对秋天的情有独钟,在语言形式上朴素自然,口语化,很亲切。其中已有了对比,不是好与坏的区别,而是好与更好的区别。同时,这一句里,作者概括了北国的秋的特点是:清、静和悲凉。

 

味、意

北国的秋

悲凉;十分的秋意

江南的秋

多雨

 

一点点秋味

  3.后一句体现了作者对故都北平(北京叫北平〈1928-1949)非一般的感情,不远千里去相会,也体现了作者的非凡的雅兴,令人刮目,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看完全文,我们会发现,最能体现作者对故都的感情的也就是这一句,其次是全文的最后一句——愿为故都的秋少活很多年。

  4.那么,作者这此游览北平收获又如何呢?文中没有直接写,文中写的是作者回忆里的北平秋天。《荷塘月色》是现场报道,而《故都的秋》则是零零星星地回忆,是回忆里才有的艺术化了的梦境化了的一个个片段。我们知道,回忆里的东西是经不起去实验的,所以,作者没有直接写这次游览的情况。

  (三)细节之中留真情,显真趣。

  俗人爱大观,去北京必然去广场故宫和长城,此为好名,去大商场,此为好利,去新建筑新娱乐中心,此为好奇。但是,真正的旅行者是去体验不一样的生活,到未经过特意包装和宣传的胡同里巷去,呼吸当地那些最普通的气味。《故都的秋》写的就是这些最简单的生活细节:一个破院子啊,一棵普通的树啊,蝉声哪,枣子哪,还有一阵秋雨啦,但正是这一些却是呈现了一个完整的故都的秋气氛。当然,由于我没有在北京长期呆过,文中的一些感受,我们只能想想而已。

  (四)第9段写出了秋的文化含义,秋天与古今中外文人的深厚渊源,使人联想广远。作者又一次指出了秋的意境——深沉、幽远、严厉、萧索,并且进一步指出,只有北国才能彻底地感受到秋味。

  (五)对比和衬托

  文中南北的秋的对比非常明显,2和10段都是。那么衬托在哪里呢?就是用声音来写北平的秋的安静,声音有蝉声、雨声、鸽声。

  2020高中语文故都的秋教案优秀范文三

  【教学目标】

  1.品味郁达夫的秋天,揣摩其对故都清秋的赞美和眷恋的情怀。

  2.解读秋天的郁达夫,领悟其对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独特感受。

  【教学重点】

  理解本文“客观色彩”与“主观色彩”的自然融合。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独特感受。全文感情基调

  【课前准备】走近郁达夫,了解写作背景,声情并茂朗读文本。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互动设计1] 激趣导入

  一年四季,各具风味:春有妩媚,夏有妖娆,冬有庄重,而秋呢,更是千姿百态,风情万种。古往今来咏秋名句有几多?

  (学生吟诵咏秋名句)

  这咏秋的佳作实在太多太多,在他们的笔下,不仅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而且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不仅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而且哀怨悲喜,委婉含蓄——秋有情。(板书)

  但大体而言,古人多哀秋怨秋。那么今人对秋呢?下面,让我们共同走进郁达夫《故都的秋》,来品味他笔下独有的秋味。(板书:课题、作者)

  二、整体感知

  [互动设计2] 梳理文本

  昨天大家对文本进行了预习,你从文中读到了些什么?请说说自己初读的感受。

  三、以学激思

  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四、合作学习

  这是一篇关于秋天的散文名篇,我们的阅读将围绕两个话题展开:一是品味郁达夫的秋天,揣摩其对故都清秋的赞美和眷恋的情怀;二是解读秋天的郁达夫,领悟其对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独特感受。(板书)

  [互动设计3] 郁达夫的秋天(小组合作)

  1.在秋天的故都,郁达夫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点拨:秋景——芦花、柳影、夜月、碧天、牵牛花、秋草、落蕊、闲人、秋枣……(看)

  虫唱、钟声、飞声、扫地、蝉声、雨声、人语、风声……(听)

  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想)

  2.能否将看到和听到的景物构成不同的图画?

  图景——静对秋花、轻扫秋蕊、细听秋蝉、闲话秋雨、喜看秋枣

  3.这五幅图是怎样将自然景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感受(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来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的?

  点拨:(以第三自然段为例)只是在生活的底片上对自然风物稍加点染,把它自然地再现出来,碧绿辽阔的天空,作了画背景;地面上,爬着五颜六色的牵牛花;天地之间,间或出现一两只白色或瓦灰色的驯鸽,点缀在一大片的空白中,显得疏密得体,浓淡相宜。坐在院子里的人,手捧浓茶,举头望碧空,俯身看牵牛,耳边不时传来驯鸽的飞声。这里静中有动,绘声绘色,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之秋的质朴美和原始美完全溶合在画面之中。但是,画面上笼上了一层作家内心的主观感情色彩。“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牵牛药的蓝朵”,而且认为牵牛花是“蓝色或白色为最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我们知道,蓝色和白色属于冷色:蓝色,宁静、深远;白色,素雅、纯静。它们与高阔的蓝天形成了和谐的秋的基调,给人的感觉是清凉疏朗的。可见作家内心的孤独、冷静与淡淡的悲凉。画面中底色都是青蓝灰白等“冷色”,“驯鸽的飞声”反衬出秋晨的寂静。由此可见,这段文字能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情”与“景”达到完善的交融与统一。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此句不仅概括了秋景,而且表达了郁达夫对此的情绪体验。
 

相关文章:

1.故都的秋原文

2.故都的秋原文

3.高中语文郁达夫《故都的秋》赏析

4.《故都的秋》习题精选及答案

5.高中语文《故都的秋》疑难解析

2020高中语文故都的秋教案优秀范文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对故都北平秋景的细腻描摹中流露出内心的眷念和落寞之情的抒情散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了故都的秋教案,希望你们能喜欢, 2020高中语文故都的秋教案优秀范文一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是怎样紧扣清静悲凉来写故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4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