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养生方法技巧介绍

若水1167 分享 时间:

在冬季六个节气中,古人似乎更在意小寒节气,有“小寒胜大寒”、“小寒大冷人马安”等说法。下面是小编收集推荐的小寒养生方法技巧,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小寒养生方法技巧

三九进补熬制膏方

到了小寒时节,也是老中医和中药房最忙的时候,一般入冬时熬制的膏方都吃得差不多了。到了此时,有的人家会再熬制一点,吃到春节前后。

虽然小寒时节是“进补”的最佳时期,但进补并非吃大量的滋补品就可以了,一定要有的放矢。按照传统中医理论,滋补分为四类,即补气、补血、补阴、补阳。

1.补气主要针对气虚体质

如动后冒虚汗、精神疲乏,妇人子宫脱垂等体,宜用红参、红枣、白术、北芪、淮山和五味子等。

2.补血主要针对血虚体质

如头昏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萎黄、嘴唇苍白、妇人月经量少且色淡等,应用当归、熟地、白芍、阿胶和首乌等。

3.补阴针对阴虚体质

如夜间盗汗午后低热、两颊潮红、手足心热、妇人白带增多等体征,宜用冬虫夏草、白参、沙参、天冬、鳖甲、龟板、白木耳等。

4.补阳针对阳虚体质

如手足冰凉、怕冷、腰酸、性机能低下等体征,可选用鹿茸、杜仲、肉苁蓉、巴戟等。阴虚阳盛的体质更宜选用冬虫夏草、石斛、沙参、玉竹、芡实之类,配伍肉禽煲、炖汤水进补。

坚持锻炼血脉通畅

俗话说,“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如跳绳、踢毽子、滚铁环,挤油渣渣(靠着墙壁相互挤)、斗鸡(盘起一脚,一脚独立,相互对斗)等运动都是不错的选择。如果遇到下雪,则更是欢呼雀跃,打雪仗、堆雪人,很快就会全身暖和,血脉通畅。

民谚曰:“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到懒一懒,多喝药一碗。”这说明了冬季锻炼的重要性。在这干冷的日子里,宜多进行户外的运动,如晨早的慢跑、跳绳、踢毽等。还要在精神上宜静神少虑、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心态平和,增添乐趣。

小寒养生注意保暖防流感

小寒穿衣讲原则

穿衣要讲“衣服气候”。衣着的过少过薄、室温过低既易感冒又耗阳气。反之,衣着过多过厚,室温过高则腠理开泄,阳气不得潜藏,寒邪也易于侵入。理想的“衣服气候”是指衣服里层与皮肤间的温度应始终保持在32℃—33℃,可缓冲外界寒冷天气对人体的侵袭。

小寒节气注意暖脚

其次,要注重双脚的保暖。中医认为,足部受寒,势必影响内脏,可引致腹泻、月经不调、阳痿、腰腿痛等病症。市民可在睡前用温水洗脚,并搓脚心100—200次,以补肾健脑。

小寒谨防心脑血管病

寒为阴邪,常伤阳气”,人体阳气好比天上的太阳,赐予自然界光明与温暖,失去它万物无法生存。现代医学也认为,患有心脑血管病的人,应注意防寒,避免诱发病症,如冠心病因寒冷易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等。

小寒节气应节欲

小寒节气,人们应节制房事,《寿世保元》中指出:“精乃肾之主,冬季养生应节制房事,不能恣其情

欲,伤其肾精。”

小寒节气注意情绪调节

冬季尤其要注意情绪调节。中医认为怒则气上,扰动阳气。因此,在冬季要防止季节性情感失调症的发生。所谓季节性情感失调症,是指一些人在冬季易发生情绪抑郁、懒散嗜睡、昏昏沉沉等现象,并且年复一年地出现这种现象多见于青年,尤其是女性。预防的方法是多晒太阳以延长光照时间,这是调养情绪的天然疗法。

小寒饮食减咸增苦多温热

根据中医“秋冬养阴”“无扰乎阳”“虚则补之,寒者温之”的原则,在冬季膳食原则中应多吃温性的食物进行调理,以提高人体的耐寒能力。肾主咸味,心主苦味,咸能胜苦,故冬季饮食之味宜减咸增苦,遵循“少食咸,多食苦”的原则,以补心气、固肾气。

元代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曰:“……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也就是说,少食生冷,但也不宜躁热,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

民谚云:冬朝勿空心,夏夜勿饱食。因此,早上可煨生姜服少许,以驱风御寒。对于身体虚弱、慢性病患者,冬季也是运用中药汤药或膏方调理的好时机,俗语云“冬天进补,春来打虎”。小寒因处隆冬,土气旺,肾气弱,因此,饮食方面宜减甘增苦,补心助肺,调理肾脏。

小寒节气不可大补

民间有谚语谓“三九补一冬”,但小寒时切记不可大补。在饮食上可多吃羊肉、牛肉、芝麻、核桃、杏仁、瓜子、花生、松子、葡萄干等,也可结合药膳进行调补。


小寒养生方法技巧介绍相关文章:

小寒养生的四个原则分享

小寒养生的五个注意事项介绍

小寒时节养生习俗指南介绍

小寒时节应该如何养生分享

小寒时节的养生知识介绍

小寒养生如何注意保暖防流感

小寒节气吃什么食物养生

小寒时节的最养生食物

小寒节气如何防寒保暖方法

小寒养生方法技巧介绍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42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