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热门电视剧《小欢喜》优秀观后感影评5篇,小欢喜观看感想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小欢喜》该剧改编自鲁引弓的同名小说,以方圆、童文洁夫妇的视角,讲述了方家、季家、乔家等几个高三考生家庭在高三这一年的故事。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2019《小欢喜》观后感

  作为一名普通观众,我恐怕并不是教育题材影视作品最“刚需”的受众;站在评论者的视点,这类作品的文化和美学探讨,其实也远弱于对其“现实主义”关切的价值。

  “过于真实”的《小欢喜》

  都市情感剧《小欢喜》由汪俊执导,黄磊、海清、陶虹、王砚辉、咏梅等主演,讲述了方家、季家、乔家等几个高三考生家庭的故事,于2019年7月31日首播。

  但恰恰是这样一个貌似“事不关己”的立场,我也有了或许并不在我身份之上的一些思考。当现实中的“家长”和“子女”对一部教育题材剧集各执一词,它天然存在的两面性,究竟投射出怎样更“社会向”的启示?

  正在浙江卫视播出的电视剧《小欢喜》,就是这样一个值得被商榷的样本。今年其实是教育题材剧的大年,但上半年无论是《带着爸爸去留学》还是《少年派》,似乎都没能在这种类型中真正做到独当一面。作为“小”系列的续作,《小别离》的成色已经不错,《小欢喜》能否出彩在开播前还画着一个问号。眼下剧集即将进入尾声,我们似乎已经可以对这部剧形成一些初步的判断。虽然部分桥段可能存在过于戏剧化的建制,但瑕不掩瑜,《小欢喜》的亮色不少,更重要的是,它对当代中国式教育多方立场的“撩拨”,是有逼近性的,是耐人寻味的。

  逻辑很简单,因为它“过于真实”。

  当然,这个评价本身并不意在讨论艺术真实性的问题,而在于《小欢喜》切中了当代社会现状里某些具体侧面的肯綮。带出的相关思考,我们完全不必用二元对立的价值判断。但这些看起来不言自明的现实状况,却在这部剧的放缩中引发了观众的丰富讨论——这是教育题材剧的价值所在。“一地鸡毛”不是最终旨归,剧里的三个家庭也不会是所谓的代表性缩影,重要的是让大家意识到从来没有什么解决成长问题的“万全之策”,于家长、于孩子、于老师都是如此。听别人的故事共自己的情,最惊天动地的感慨不过就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比起此前很让人后怕的那部韩剧《天空之城》,同样聚焦高三、对准升学议题的《小欢喜》在气质上则会显得温暖明亮不少。方家、乔家、季家,一组群像、各有确幸和困境。看《小欢喜》的过程,体验上是轻松愉快的,不时有方一凡、林磊儿撑起的“名场面”逗趣荧屏另一端的普通观众;但随之而来的观后感却并不会那么一身轻松,至少在这个故事的情境里,太多人事都被我们曾经目睹或正在经历,然后无可奈何。

  这部剧以上帝视角尽可能代入了较为丰富多元的教育观和家庭观。也是因为这样,如果不涉入在自身立场身份上的太多主观共鸣,这部剧释出的价值起到了对“纠偏”的一种普遍性照拂,这种厘清体现在三个要点上。

  其一,是一个真正需要去承认和平视的现实。在具体的社会语境中,教育这个话题本身就意味着各种“烦恼”,家长的、孩子的、老师的。所以,其实大家都缺乏成熟、都会犯错,也都在一同学会成长。中国的文化传统里总是过于倚赖“过来人”的经验,于是,家长和老师在孩子面前的话语往往被奉作圭臬(哪怕不是自愿的),这种能量的输出并不一定站得住脚,甚至可能是一种过度期许。《小欢喜》里,主流的家长/老师或激进或温和,不论风格气质差异却大都缺乏一种最基本的对于子女/学生真正的体察和尊重,即便有,也几乎呈现出一种想象性的力量。由此,大人和孩子之间的矛盾张力随着时间推移不会被真正弥合,反而在反复拉扯里让嫌隙变得越来越大。

  剧中方家的父亲方圆或许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反思视角,他会有自我审视,即,“不是我们,我们为什么要用自己的评价标准来要求他们”,又或者,“我们总是看到儿子做不到的我们的好,但却也会忽略他做到的我们做不到的好”,等等。但比较戏谑的是,如此温和看待家庭和子女的角色,自己也正面临着失业难寻方向的中年危机,面对属于自己的“成长”,他其实也束手无策;乔家在原生家庭层面的破碎,让父亲乔卫东和母亲宋倩走出了两条全然对立的教育思路,一松一紧,但却殊途同归——最大的问题是,乔英子在他们的眼里是“女儿”、是“高三考生”,却始终不是“乔英子”;季家的知性母亲刘静通达人情,就连别人家的女儿都要跟她来说体己话,可儿子季杨杨需要的不是心平气和,反而是一点横冲直撞的狠劲,她没有真正理解,作为官员的父亲更是无从谈起。

  “过于真实”的《小欢喜》

  《小欢喜》给出了一个前提性的启示,无论长辈或者小辈,真正缺乏的“美德”在于,多问一句“你怎么样”,少强调一句“我怎么样”。这个世界上并没有那么多感同身受,高三也不会仅仅是一个孩子的“人生战役”,是一家人、一群人的,每个人都在学习长大。

  其二,也是《小欢喜》试图输出的比较集中的一种价值观:这个世界上的任何身份角色不会有完美,也做不到完美,残酷的现实是我们要用漫长的时光来接受各自的平庸,并且与之和解。

  这样的话语听起来很“丧”,但比起我们正在经历的诸多无所适从或者强人所难,我认为反而是积极阳光的。剧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组家庭关系——大概也是大家最侧目的那组——宋倩母女。她们对应试教育太过谨小慎微的追寻,害怕一步踏错步步踏错。宋倩跟童文洁不同,并不是实质上的“强势”,相反是一种“低到尘埃里”的对规则的“甘于”服从。中国式的“以爱之名”,在宋倩和乔英子的身上最典型。一个是坚定不移遵循一条必然造成不可逆伤害的强势逻辑却又对日常情感关系有极高期待的母亲,一个是一定程度上“被迫”遵循这种逻辑却又无时无刻不想逃离的女儿。她们彼此是热爱的,却没有办法去化解这种绕不开的不安。为了“完美”,她们都痛苦无比,哪怕这种结果可能会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可是,我们反过来看看,她们之间害怕伤害却又不断在彼此伤害,很纠结也很反复无常的焦虑,游走在压抑和释放里的微妙气氛,这样的“草木皆兵”怎么也挥散不去。

  她们过不去的“坎”是在所谓尽善尽美的追求里,忘掉了这个世界上其实从来都没有什么尽善尽美。

  这或许也是值得我们去反思的所谓“优良传统”。在现实逻辑里,对美好生活富于掌控力,希望自己变成一个更好的人,这是值得憧憬的世界观;落实到方法论,却是不尽相同的,甚至是另一条完全不同的路径。缺点也是“更好的人”的一部分,宋倩也好、乔英子也罢,她们身上缺的那一点“快乐”,才是在这个家庭共同的“人生转折点”里最需要去补全的东西。

  最后,追《小欢喜》的过程也是重新理解中国式教育的一段心路。站在理性审慎的立场上看,中国式教育当然有结构性的共性问题可以被普罗大众“提炼”然后“化约”;但更多数没被引起重视的难题恰恰是非结构化的,散布各处的。换言之,在教育的问题上,没有“大家”,只有“自己”。方一凡回怼母亲童文洁的“名场面”里有一句耐人寻味,“各个家庭状况不一样,这根本就没有可比性。”从一个孩子的嘴里蹦出这个“真道理”,不免有些唏嘘;孩子都懂的道理,大人何尝真的无动于衷?然而反观现实,所谓的“起跑线”、所谓的分数,永远制掣着我们“做自己”的真正能量。

  听过很多道理,却总是越来越不懂道理。

  某种意义上,现实中的小朋友们可能过得远比电视剧里更不快乐,这种不快乐的代价从长远看又是乏于意义的,是一个过两年就记不起的分数。但成人都明白,这些执念本身远没有一个独立、自洽、勇敢的人格更值得。教育题材电视剧的落脚点是要能有所纠偏,不是简单镜像;得有意识地相应唤起,就是比起这些所谓的领先和落后,18岁的快乐才是不能重回的意义。

  我更乐于看到,当人们在观看《小欢喜》时想到的,不是“喏,你看别人家的高三比你苦得多,你为什么还不更努力”,而是“嗨,比起他们剪不断的烦恼,我希望自己负责任、很快乐地走过这一段特别的人生经历”。

  2019《小欢喜》观看影评

  继《少年派》之后,有一部高考家庭大戏《小欢喜》上映,我本来就爱看家庭伦理剧,正好里面有我喜欢的演员,黄磊、海青、陶虹。于是义无反顾的追了。

  其实电视剧折射出了现实的生活,像极了我们每一个家庭,回想起来自己高三的时代的悲催,从中不得思考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这部剧是以高考为切入点,用三个典型的中国家庭为样本,向观众呈现了一个“原汁原味”的中国式家庭教育。家庭的情况不一样,孩子也自然不同,但是父母都有一颗同样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高三,最重要的一年,人生的转折,于是就像抓住最后一根稻草一样,他们苦逼孩子,学习学习学习,分分分。一切都围绕这些转动。于是,各种鸡飞蛋打,为了让孩子能考个好大学。各种斗智斗勇愈演愈烈。

  这部电视剧几乎完整地还原了现代家庭教育的现状和痛点,宝妈们不防去看看,我们应该深思,我们希望的孩子是什么样子,而孩子希望自己的人生又是什么样子呢!曾经看过一段话,孩子认为父母指手画脚干涉自己的生活,一直等待着父母的一句对不起,而父母却因为自己的管理让孩子少走了很多弯路,而等着孩子的一句谢谢。

  怎么才算有一个不遗憾的人生,只有时间知道!

  2019《小欢喜》观看心得

  看这部剧,很多的时候都是流着泪看完的,虽然三个家庭都不相同,但是其中折射出来的道理都是一样的。这和我们大多数的家长都一样。为什么会看的流泪,那是因为在他们的身上我们也看到了现在的自己或者是当时的自己。很多的时候,我们的心也会很疼,一方面觉得和父母反抗是不孝,觉得很对不起他们。但是更多的时候,我们想要得到的是父母也会尊重我们,听听我们的想法,遵从我们最开始的心。就这样,活在两者的纠结之中。总有一天,是会爆发的。

  我的妈妈也是同样,虽然已经过了学生的年代,但是很多的事情都是一样的。在我找男朋友想要结婚的时候,我妈不同意,想要我在家里,因为我家两个女孩,怕我嫁过去受委屈,也怕以后没人给他们养老。所以我想要带男朋友回家,我妈都是一口拒绝我。

  我妈嘴上说的是为了我好,在家的话,就算以后两人吵架了,也有人帮我。说我不懂。当时我的心里真的是好难过。我也想要我妈能够理解我的感受。虽然是为了我好,但是我也想要和他在一起,不想和他分开。我妈都不听我的想法,就把她的想法强加到我的身上。

  我从这部剧中,看到了我妈的影子。真的希望家长也能够听听自己孩子内心真是的想法。而不是把自己的意识强加到自己孩子身上。沟通能够让两个人的关系变得更好。相反的话,可能会害了自己的孩子。所以说,和孩子做朋友,什么事情都商量,也就不会有代沟这些问题了。

  2019《小欢喜》观看有感

  汪俊执导,海清、黄磊、陶虹、沙溢、王砚辉、咏梅等人领衔主演的《小欢喜》正在热播。目前剧集已经快要收尾,该剧愈发显露出一部好剧的底色来。

  虽然这两三年,国产教育题材的电视剧很多,尤其是这个暑期档,之前已经播出了《少年派》《带着爸爸去留学》,但《小欢喜》不必露怯。只要不烂尾,它应该会是近些年来国产教育剧的一个代表作。甚至从社会效应上说,《小欢喜》比起前作《小别离》还更大一些,因为《小欢喜》关注的高考议题,比起低龄化留学更具普遍性。

  《小欢喜》好在哪里?

  真实与准确

  从剧本模式上看,《小欢喜》倒是挺套路化的。几乎所有教育剧都如此,以几个家庭作为横切面,以小见大,反映整个社会的教育焦虑。剧集聚焦了三组家庭,方家、乔家和季家,三个家庭的孩子正在读高三,高考迫在眉睫。

  方家,虎妈猫爸式。母亲童文洁(海清 饰)是典型又非典型的中国式妈妈,这个角色既是《小别离》中童文洁的延续,也是国产剧其他虎妈的一个进化。典型是,她会竭尽所能地为孩子付出,但也因为“恨铁不成钢”,脾气着急暴躁,动不动就大声嚷嚷,虽然很多时候嚷嚷也是“虚张声势”。非典型是,她并不走极端,与孩子的关系平等,并且相对地“从善如流”。

  方圆(黄磊 饰)是既典型又非典型的中国式爸爸。典型是,失业前,他在儿子方一凡(周奇 饰)学业上并不太操心,是儿子与妻子之间的润滑剂,妻儿矛盾升级了,他得中间调停。非典型是,他的高情商,他的温和、包容、开放,是绝大多数油腻的中年男性并不具备的。不过,像他在职场上浑水摸鱼结果中年失业的,也少见。

  这样的家庭环境也影响了儿子方一凡的性格。方一凡性格好、脾气好、心地好、情商高、朋友多,哪怕超级学霸表弟林磊儿(刘家祎 饰)到来,他也不会因为成绩被比下去而自卑,或者妒忌林磊儿分走了爸妈的爱与关注。但也因为家庭氛围宽松,他不热衷于学习,性格活泼过头,鬼点子虽多,却不怎么花在学习上,还曾考过年级倒数第一。

  乔家,是虎妈猫爸+离异家庭式。乔卫东(沙溢 饰)与宋倩(陶虹 饰)离异,乔卫东是小有成就的商人,宋倩是金牌物理老师,女儿英子(李庚希 饰)由宋倩抚养。乔卫东怕前妻,自带喜感,唯唯诺诺。宋倩则是比较极端的“虎妈”,与今年初爆款韩剧《天空之城》里那些极端的妈妈有一拼。她将自己全部的希望寄托于女儿身上,对女儿非常严厉,实行严格“监控”,强势规划着女儿生活的每一步。

  宋倩对女儿要求非常高

  女儿英子对于宋倩的控制感到压抑。但她鲜少反抗,一方面是知道宋倩强势,反抗无效,另一方面她明白宋倩对她的付出和牺牲,妈妈将她拉扯大,爱她也只有她。因此,宋倩与英子的母女关系既靠近又疏离,彼此有一种有距离的“客气感”;英子并不想告诉宋倩她的心里话,俩人之间始终存在矛盾,只是都隐忍不发。

  季家,是一个官员家庭,并因为工作关系,让孩子一度成为“留守儿童”。在国产教育剧里,这个家庭是非常少见的。季胜利(王砚辉 饰)现在是一个区的区长,曾外调长达6年时间,妻子刘静(咏梅 饰)也跟着丈夫走南闯北。季胜利官职上去了,但6年的陪伴缺席,让儿子季杨杨(郭子凡 饰)内心有疙瘩,性格叛逆,与父母关系不免有些紧张。

  季胜利一开始并不知道如何与叛逆的儿子相处

  虽然都是“几组家庭、一组突出,塑造群像、反映百态”的剧本模式,但《小欢喜》还是要比《少年派》《带着爸爸去留学》高明不少,主要在于少概念化,多生活化,避免为了戏剧冲突的离谱情节设置。教育剧包容性广,可以囊括中年危机、代际冲突等话题,但时下不少电视剧过于追逐话题本身,哗众取宠、喧宾夺主。比方说中年危机,一定得有个“第三者”,比如说代际冲突,孩子动不动就寻死觅活。像《少年派》最后林妙妙“人设崩塌”,《带着爸爸去留学》更是因狗血垮得一塌糊涂。

  《小欢喜》由黄磊担任总编剧,这回黄磊值得夸,他没有偷懒,少了狗血,但在剧本结构上下了功夫,比如第20集三个家庭在酒店泳池的闹腾,第30集方家、乔家因为误会孩子谈恋爱的对峙,这样的群戏既好看、有戏剧性,又不浮夸,相当精巧。

  并且,《小欢喜》的人物刻画,从始至终都在一个逻辑链条上。很多电视剧的人物个性会反转得非常突然,比如原本控制性很强的父母,一下子就顿悟了,不懂事的孩子,一夜之间就成熟了。但人哪里是说变就变的,人之所以复杂、很多问题之所以难解,就在于人“本性难移”。

  像第28集,宋倩和童文洁聚餐,俩人各自检讨教育方法上的不足,想像孩子爸爸一样,跟孩子成为好朋友,痛下决心要改。童文洁一回去就向方一凡道歉,痛哭流涕地说,不该打他,只要是方一凡提的正当要求,她都答应!可当方一凡试探性地问了一句,艺考答应吗?童文洁让方一凡换个要求。看,改变就是一时冲动,童文洁还是原来的童文洁。

  宋倩也不例外。平时一向嫌弃外面的食物不干净,破天荒地带着英子去意大利餐厅,推心置腹地对英子说,自己作为母亲也知道自己在教育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并且愿意改正,希望英子能像对乔卫东那样对自己,把她当成朋友。可当英子说出想报考南京大学时,宋倩依旧固执己见。

  这些细节乍看非常普通,但它却关系到人物刻画的准确性。

  理解每个人的难处

  教育剧播出后,常常会在网络引发“父母皆祸害”的讨论。就像《小欢喜》中,陶虹饰演的妈妈,网络上到处流传着她与英子吵架的截图,网友们也顺道回忆起自己成长过程中的那些“恐怖体验”。

  对于个体的成长体验,自然应给予充分的尊重,但作为一部大众化剧集,如果只是片面地传递出类似“父母皆祸害”等观念,那么它是媚俗的,也是不负责任的。优秀的作品,应该是对人的困境有宽容、有体恤、有温柔的拂照,这不是和稀泥式的“大家都不容易,忍一忍”,而是善意提醒,问题改善的可能。

  宋倩错就错在,她以恋爱式的思维来处理她与英子的关系。因为离异,她将所有情感都投注在英子身上,也希望英子能够给予她同等的情感回馈,英子一违背她的意愿,她就琢磨着女儿是不是不爱她了,英子与别人亲近一点,她也会隐隐吃醋。而最新的剧情,英子背着宋倩报了南大夏令营,宋倩的反应的确让人个感受到这份爱带来的一种“窒息感”。

  父母需要检讨,但导向的不该是“父母皆祸害”的结论。极端的爱的另一方面也是极端的付出。像宋倩爱英子,她为英子做出了诸多牺牲。比如为了方便照顾女儿,她辞去春风中学老师的职务。与女儿虽时不时闹别扭,但事后也会多少让步,自我检讨。当然,更关键的是,她作为一个单亲妈妈,多年来独自照顾女儿的衣食起居和学习,实在是很辛苦。

  网上有声音认为,中国的孩子不能既要自由,又要父母无条件的爱与支持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爱林大为、乔卫东这样的爸爸,温和、开明、尊重自己的意愿,这难免给大家一种感觉:爸爸更好,妈妈就是不可理喻。实际上这非常片面。笔者曾撰文指出,真实的情况是:在绝大多数家庭,是妈妈一个人操持着孩子的衣食住行,接送孩子上下学,给孩子补课检查作业。妈妈承担得更多,她必然念叨得更多。而爸爸常常是可有可无的“配角”,下班了陪孩子说说笑,节假日带孩子出去玩,偶尔孩子告状了说妈妈几句。爸爸缺席了孩子的学习生活,他没有念叨不见得是他“开明”,而是他根本就不知道从何念起。若让爸爸妈妈互换一下角色,让爸爸一天都围着孩子转,“猫爸”也会变“虎爸”。

  所以宋倩抱怨乔卫东,英子小时候没发挥啥作用,孩子大了,每周见一次,带她吃喝玩乐,反倒显得他开明了。《小欢喜》有几处细节,是主创者借剧中人物,体恤了宋倩的难,体恤了很多主外又主内的妈妈的难。闺蜜童文洁一直站在她这一旁就不必说了,第16集燕窝风波后,乔卫东说他作为一个父亲没得说,方圆则说,这些年英子是宋倩含辛茹苦带大的,乔卫东现在做得再多,只能叫锦上添花。

  理,就是这个理。一味指责宋倩式母亲是容易的,但如果乔卫东曾多分担一点,也许情况就能改善许多。很多“妈妈爱咆哮”的家庭也是如此,爸爸多分担,妈妈就会少咆哮。看远一点,就能看到人的难处。

  高三的孩子往往反感于父母施加在自己身上的压力,他们爱听一些空大的道理,什么“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小坎”“没考上大学,不代表人生就是失败了”。话是没错,但我们又得承认,从概率上来说,高考顺利了,之后的人生路可能会更顺,太多的机会,只有顺利考上大学才有资格争取。

  童文洁的说法虽然绝对了,但从概率上说,有很大一部分人的人生因高考而改变

  就像龙应台所说的:“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考大学,是为了孩子日后的人生少一些“被迫”。

  《小欢喜》以三个家庭的焦头烂额,体恤了父母的用心良苦,也体恤每一个孩子高压下的辛苦。观众可以从剧中人物看到对方,不是为了相互指责,而是理解各自的难处,多哪怕一丁点的惺惺相惜。至少剧中人物所走的那些弯路,他们或许会有避免重蹈的意识。

  建设性现实主义

  《小欢喜》的三个家庭,都住在同一个叫“书香雅苑”的学区房里。假若按照韩剧《天空之城》的路线,它完全也可以拍一部《书香雅苑》。

  但《小欢喜》的风格与《天空之城》截然相反,事实上,这也是社会问题剧的两种完全不同的走向。

  《天空之城》是批判现实主义风格的,它是暗黑的,偏激的,极端的。那些教授、医生的太太们,哪怕学历很高都辞掉工作成为全职太太,全部生活重心只有一个:让孩子考上理想大学。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她们无所不用其极,用一个词形容,就是“疯狂”。这也造就了补习班老师金珠英这种恶魔的存在。

  《天空之城》以近乎黑色寓言的极端凸显批判价值,如果不是突然反转的结尾,它堪称经典。批判是必要的,像匕首、像短刀,戳中时代问题的脓疮,让每个人在惊诧体验中反省自身处境。每一个时代都需要匕首式的作品,但经典的作品,并不只有这个面向。

  有人负责批判,也得有人负责建设。如果说,《天空之城》是批判式思维,那么《小欢喜》则属于建设性思维。不同于天空之城里人与人之间的妒忌、猜忌、隔阂、算计,书香雅苑里有着动人的夫妻情、兄弟情、闺蜜情、同学情,有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它也看到了《天空之城》所揭露的普遍存在的教育问题和社会问题,但它试图寻找纾解之道。

  如何纾解?除了理解作为人的弱点、体恤彼此的难处,还有尤为重要的一点是,爱孩子,而不是工具化孩子。

  《天空之城》中那些贵妇们,要求孩子一定得上名校医学院,更多为的是家族的荣光,是自己的颜面。《小欢喜》里,季胜利一开始觉得自己是个区长,孩子成绩也得好,“虎父无犬子”嘛。但后来季胜利也顺着妻子说,支持孩子的赛车梦,但得好好高考,梦想的实现需要知识储备。方圆支持方一凡的艺考梦,因为方一凡有这方面的潜质,而他自己也喜欢。哪怕宋倩不支持英子去南大,她也愿意支持女儿的航天梦。《小欢喜》的三个家庭,并未将孩子视为“工具”,虽在意成绩,也能做到以孩子兴趣为主、因材施教。

  另外一点是,沟通。沟通是一个说滥了的词,但《小欢喜》具象化、可操作化了。剧中目前有两处道歉戏让人印象深刻。一处是第20集,大家在泳池折腾完,季胜利向所有家长道歉,并就自己失手打儿子一事,在众人面前向儿子道歉。一向拽拽的季杨杨也用浴巾蒙住头,哭了起来。多少父母与孩子的心结,就是源于一次又一次类似误会的堆积,但打开它并不难,比如一次诚恳的道歉。

  另外一处是第22集,方一凡期中考试不理想,童文洁和方一凡在补习中心大闹一场,回家后两个人都气呼呼的。方圆以其三寸不烂之舌,以一套横竖理论让方一凡向童文洁道歉,方一凡照做后,他又以同一套理论劝说童文洁,让童文洁向方一凡道歉。

  绝大多数普通的中产父母,都会为孩子的教育而焦虑,知道再多的大道理,在自己身上也常常是失效的。就像剧中咏梅饰演的刘静,温柔贤淑,英子羡慕季杨杨有这样一个好妈妈。刘静则告诉英子,每个母亲对自己的孩子都一样,不知道如何去表达,对别人的好孩子都是羡慕。《小欢喜》并不会立竿见影改变什么,很多父母该焦虑还是焦虑,跟孩子有矛盾还是会有矛盾,但它至少让观众看到了焦虑之余的小欢喜,并给予了观众一些暖心的鼓励和启示,一些可供参考的方法论。难题的解决无法一蹴而就,一部剧能促使观众观念上有“小”进步,就值了。

  《小欢喜》是一部能带给人力量的好剧,它让人联想到劳伦斯的一句话:“现在没有一条通向未来的康庄大道,但是我们却迂回前进,或攀援障碍而过。不管天翻地覆,我们都得生活。”

  2019《小欢喜》观看体会

  爸爸方圆(黄磊饰)、儿子方一凡(周奇饰)和妈妈童文洁(海清饰),宋倩(陶虹饰)、女儿乔英子(李庚希饰)和前夫乔卫东(沙溢饰),妈妈刘静(咏梅饰)、儿子季杨杨(郭子凡饰)和父亲季胜利(王砚辉饰)。每个人都有心事重重的时刻,但终究会满怀希望地笑对生活。

  现实主义题材剧《小欢喜》在东方卫视播出以来不仅收视连续第一,豆瓣评分高达8.1,剧中各种话题也轮番登上热搜榜。该剧围绕三个中国高考家庭的故事展开,聚焦家庭教育、亲子关系、升学压力等社会热点话题。日前,新京报专访导演汪俊,对于剧中母亲形象引发了网友关于“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妈”的大讨论,汪俊坦言,妈妈是最重要的“家庭推动机”,中国家庭一般也都是女的说了算,“而且写妈妈比较好看,妈妈可以撒开来写。”

  剧情

  不表达教育理念的对错

  高三,是人生的重要节点,无论对家长还是孩子。正如《小欢喜》中海清饰演的童文洁所说的那样:“熬过这九个月,你的人生就一帆风顺了,熬不过,你就抱憾终身。”《小欢喜》的编剧通过数百位考生家庭的采访,提炼出三户为子女备战高考的家庭,将高考面前孩子的考试压力与家长焦虑一一展现。

  在汪俊看来,《小欢喜》与《小别离》同样,都没有表达教育理念的对错,人人都有他(她)的道理,还是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汪俊称拍这部剧不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或提出什么观念,“我们只是把现实呈现给观众,让大家自己去讨论。我经常看到网友说,跟爸妈在一块儿看,然后彼此会心一笑,这里面就有思考在,我们不想给观众一个现成的答案。”

  据汪俊透露,在戏外,演员们聊到自己的孩子共同语言也很多,“他们都是爸爸妈妈,经常在私底下聊自己的孩子,海清、陶虹、沙溢、黄磊他们聊得最多,我看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近两年的荧屏,关于高考教育类题材的作品不少,近期就有《少年派》《带着爸爸去留学》等剧。汪俊认为同样的题材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戏剧形态,关键是故事、人物的不一样,而一部教育题材剧的成功更在于细节,“我们这个戏有很多都是采访来的一些素材,也有很多是黄磊自己的亲身经历。不怕大题材的雷同,就在于故事、人物和细节的不一样。”

  《小欢喜》以轻松幽默的风格描绘出了一幅“中国式家庭教育图谱”。有个鬼机灵学渣儿子的方家,代表了大多数家庭,他们的相处方式也跟大多数家庭一样,“虎妈猫爸”式的父母角色分工明确,好说话的爸爸方圆是家里的润滑剂,方一凡是个调皮捣蛋的后进生,妈妈童文洁恨铁不成钢,和儿子之间味甚浓,方圆对待孩子的教育却很佛系,甚至帮儿子在妈妈面前打掩护;离异家庭的乔英子,母亲宋倩严谨负责但是非常强势,一心扑在学霸女儿身上,有着极强控制欲,前夫乔卫东吊儿郎当,但是非常开明,爱女心切;而季胜利、刘静身为官员家庭的父母,因工作长年在外不曾陪伴儿子的成长,而导致亲子关系产生了裂隙。叛逆的儿子面对突然“空降”回到自己身边的父母产生了诸多不适,这一家的矛盾也最为棘手。

2019热门电视剧《小欢喜》优秀观后感影评5篇,小欢喜观看感想

《小欢喜》该剧改编自鲁引弓的同名小说,以方圆、童文洁夫妇的视角,讲述了方家、季家、乔家等几个高三考生家庭在高三这一年的故事。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2019《小欢喜》观后感 作为一名普通观众,我恐怕并不是教育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2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