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老残游记》的精选观后感范文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老残游记》是清末文学家刘鹗的代表作。这篇小说以一位走方郎中老残的游历为主线,对社会矛盾开掘很深,尤其是他在书中敢于直斥清官误国,清官害民,独具慧眼地指出清官的昏庸常常比贪官更甚。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老残游记》的精选观后感范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有关《老残游记》的精选观后感范文1

最近好象有点懒,只是草草地读几页书,有时连字都没认清,就过去了。可还是一股子热情地在那里读。没办法,在这个世界上,书这个朋友不想抛弃我,尽管我多么地一厢情愿。

《老残游记》到底说什么,序言便有天下一哭之说,我要说这本书是刘鄂先生对社会,对人生,对儒道佛三家的一点感悟,那只从日边来的破船不就是日渐没落了大清帝国吗?正所谓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世,那个老残先生不想做官,却含情脉脉地奔走于官民之间,起着所谓救民于水火的作用。法纪乱了,一个郎中也成了改变官民关系的纽带。唉!一个老残,就是三头六臂,你又能救得了谁呢?

书中所谓与姑和黄龙子的一段大论,还是让人耳目一新的:有道,有儒,有佛,很开人耳目。只是世人看世事,只看到了问题的方一个面,忽略了另一方面,好了坏了,兴了衰了,吉了凶了,死了生了,多了一个做梦的好由头。心静了,什么事情看淡了,就什么也没了。

美中不足的是,狗尾续貂,刘鄂先生在续集里又加了阴司一游的'话头,劝人向善的初衷令人敬佩,只是那十殿阎王总让觉得象光头上带的假发,多少令人有假的一种感觉,前脚还信誓旦旦地说儒学的门面大,而佛道总拿出些鬼神来吓唬人,言尤在耳,后面就弄出磨人的石磨来,好不可笑。

书中那个可恨的玉太守和刚弼官长,还是给我的警示作用最大,一片“好心”,多少坏事,一个拿民命换官,一个拿民命显智。“你们都是小人,就我一个正人君子。”不走群众路线,往往走上历史的反动,成了孤家寡人。太刚,太柔,都不是处世良方。

有关《老残游记》的精选观后感范文2

寻踪晚清风土,踏迹官场沉浮,追逐侠客视野,畅饮百态人生 , 《老残游记》和《葬花海》《二十年目睹之怪状》《官场现形记》并称晚清四大谴责小说,《老残游记》作者刘鹗( 1856——1909 )乃晚清才子,博识甚广,本书深挖晚清社会矛盾,小说直观的展示了晚清的风土民俗,官态时弊。 一个孤胆郎中铁英(老残)的梦境开始,以老残的行踪为线索贯穿全文。 蓬莱仙山湖光山色诱人,老残同友前往却发现危船,好心救船反遭暴击,船毁人溺,老残从梦中惊醒,梦之所向,行之所至。老残前往济南观湖光楼阁,泉景水色,在一次出诊时无意结识济南名流,为宫保(官职)赏识,时值黄河水患,欲留老残得治水良策,奈何老残忘却名利,推官辞礼,夜走曹州。曹州扶台玉尊为酷吏,虽清廉却施暴政,苛政之下曹州虽无盗案,却也民不聊生,人人惶恐自危,玉尊所抓盗犯十之七八乃是良民,冤或重刑,衙门十二台牢笼,月月饱满,日日死尸,奈何这玉尊在外官名却极好,宫保欲推荐其升值,老残至此,慨曰:官员无才便是德,妄有才之人,为名利而做官,国乱强盗作案有三四,酷吏做案却有七八,遂修书至宫保劾之。

时遇以曹州县官,与其辩进退,出治盗之良策,寻退世江湖高人以威名震盗。老残回省城路过齐河县,巧遇黄河冰凌,无法渡河,住店之时又遇见省中官吏,交谈欢悦,吏要二妓,与老残弹唱取乐,此二女却泪如涌泉,诉其故,原来黄河大水,家破人亡,为生计去青楼为娼,吏欲赎之,却是官名在身难以现身,老残只好代为效劳,吏有心,却也成全老残一桩没事,嫁为残妻。 此事之后又道齐河冤案,大户贾家一十三口被灭门,唯有一女幸存,原来此女与外人有染,自残全家,却嫁祸给已故哥哥的嫂子魏家,案情重大,省府派酷吏刚弼审案,刚弼自持,重刑魏家妇女,女不忍其父受刑,签字画押,即等凌迟,老残闻之,夜信宫保,祈明官重审,不日,明官白公半日断冤案,其后老残又助县官巧擒元凶,遂携妻游走江南。

念今日时政,名曰法制,实为人治,官僚吃喝嫖赌比封建社会有过之而无不及,冤案非一把手批示,难以昭雪,与封建又是何等相似,虽无酷吏,却有暴政,官员为盗,乱国乱政者十有89。古之翰林之学士,虽未愚忠却深悟孔孟之道,书生意志,乃属初生牛犊,而世下文人墨客莫不是拍须溜马,剽窃抄袭,丹心孺牛之辈何其罕见。

《老残游记》中妓女有言:文人在妓女面前作诗非怀才不遇,即风花雪月,想今日文人官报作唱莫不是大唱赞歌,拍须求职,为政者却也沉溺其中,何如娼妓?此乃粪青偏激之言,可做笑谈。

有关《老残游记》的精选观后感范文3

《老残游记》是一部颇具读书快感的小说。薄薄一本小册子,二十来回篇目,读完之后仍有意犹未尽之感。小说吸引读者之处,有的在情节,有的在语言,有的在环境氛围塑造,有的在作者独特的叙述方式。而《老残游记》这本书吸引我的地方则在人物的描写。

老残是一个浪迹江湖二十多年的老郎中,不图钱财也不沉溺于美色,没有什么特殊嗜好和理想,仿佛人生的乐趣就只有四处走走与看看。当然,这样的身份,也是作者为了叙事需要而安排的。不求钱财酒色,故能随遇而安;身有几样本事,走到哪里也都有安身立命的地方;交际广泛,便处处皆有故旧照应;和官场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既不为官场所累,又能在必要时借助政府的力量;性格温润平和,走南闯北“吃得开”,古道热肠却尽力而为,终不致成为晚清的愤青。

种.种对主角身份的安排和描写,将一个洒脱自由的江湖人形象建立在了我们心中。而同样的翠环这个角色也由作者之笔活跃于纸上。翠环这个女子,也是有些意趣的,看她十三回里对于做诗的议论,一段警世真理,偏从天真混沌大字不识的妓女口中说出,别有一番大俗大雅的味道。这样一个女子,若能调教出来,给铁兄作一风尘小侣,倒是好看。只是老残似乎对她并不太上心,成婚后教她认字,大约也不很认真,所以翠环上泰山时仍是文盲或半文盲。不过,翠环的好处在于天真烂漫,倘若一经刀斧变成饱读诗书的大家闺秀模样,只怕连本来那点味道也丢了。

老残和翠环这一段,很有“江湖味”。“江湖”这个词,原是出于庄子的“相濡以沫,相嘘以湿,不如相忘于江湖”。缘到了便在一起,缘尽了便各自分头走。翠环还多少有些恋恋难舍,老残却似不大在意,或许因为本就没有上心。他们两人,不像夫妻,不像朋友,不像情侣,倒像是人生路上,搭伴走一程,同路便合,岔路便分,谁也不曾真对那个人动过情。

整本书中最令我难忘的一句描写是“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这段描写着实奇妙,古往今来描写人的眼睛有多种比喻,但把人眼睛描写成水银的却是第一次见,但却又十分具有画面感,仿佛一读完自己的眼前就有一双圆润发亮的眼睛。

续书篇末写到了阴司地狱,第七回里,老残对申东造说,“先往东昌府访柳小惠家的收藏,想看看他的宋、元版书,随后即回济南省城过年。再后的行踪,连我自己也不知道了。”数月之后的人事际遇皆无法预计也不做考虑,未来的一切好似有计划却又好似手中沙般把握不住,最后心如清风,卷沙而走,这样朦胧而又随遇而安的人生状态也不错。

有关《老残游记》的精选观后感范文4

这本书看了很多遍了。最早是语文书里面的《大明湖听书》这个编目。年少时哪里知道这文章的好处,虽然描写白妞的说书是那样的极尽渲染之能事。

后来有了几本书在肚子里面打底子,再于暇时认真的从头看起,细品下来,滋味竟是那么的悠远绵长。

老残,这名字便有一股子不流于世俗的孤傲,萧然。不是在世道上经历过几个起跌的,哪里能够如此?

其实这本书并不是我们真正意义上的游记,最著名的有《徐霞客游记》在那里呢。其实他可以和《格列佛游记》相类比。对现实的不满,《格列佛游记》可以天马行空到幻境之中找到寄托,但是老残,还是现实的,他没有神游天外,他想在夹缝里面找到生存的空间。

老残其实不是避世的,他是入世的,虽然摇着串铃,不愿意做官,但是摇串铃的时候看到的是国计民生,虽然没有入仕,但是交接的都是官场上的人物,谈的都是治国平天下的策略。说实在的,在这篇所谓的游记里面,看到最后,心痛的成分多,灰心的成分更多。

作为一个山野之人,有济世之心,那是最苦的。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即便是想尽一切可想的办法,又能解决几何?最后,往往只剩下一肚皮的不合时宜。所以老残最后还能尽享隐居之乐,那真是上苍的眷顾了。

有关《老残游记》的精选观后感范文5

今年暑假我读了一本很棒的书——《老残游记》,这本书是取原著里的精粹而著,比起原著更容易理解,情节也更紧凑明快,所以我很喜欢这本书。

《老残游记》,一听名字就应该知道,这是一名叫老残的人旅游时所写的东西。本书作者刘鹗,字铁云,笔名洪都百炼先生,清末江苏丹徒人。他很喜欢科学,一心希望国家富强,但他那些谋求革新的主张,并不能被当时顽固的守旧派接受,最后受诬陷,流放新疆而死,书里的主人公老残,就是刘鹗的化身。其实,《老残游记》并不全算游记,他是通过描写酷吏的主要政绩,暴露出清代末年政治的黑暗与残暴,表现出民间生活的惨痛。

在这本书里,老残是以医生的身份出现的,总是摇着一串铜铃满街逛,遇见不公事,就上去打抱不平、为民申冤。老残的第一站就是山东的蓬莱山,老残也是在此地出的名。他走到一处地方,有个大户,姓黄名叫瑞和,得了一种怪病浑身溃疡,每年都要犯几次病,谁也治不好,那日,老残正好摇着铜铃经过此地,说自己能治,说这是大禹传下来的方子,别的都不管用,黄家半信半疑,就勉强答应试试,结果,还真的药到病除,一直都没再溃疡,老残的医术就此传开。

他接着开始云游四海,遇到了玉贤和刚圣慕两位“清官”,办案从来雷厉风行,但生性残忍,采用严刑峻法,冤枉了不少良民,刚圣慕还危害两条人命,有的当地老百姓胆大,就给老残说说这酷吏的暴行,有的怕招祸上身,就什么也不敢说,老残也是心里着急却什么也不能做,只得干着急。后来老残还帮助了一位妇女翠环,因为黄河闹水灾,她的家园被淹没了,被沦为妓女,后经老残相助,逃出了火坑,随老残回江南。

我很喜欢这本书,让我了解到了当时社会政治的实况,以及清末那些酷吏“清官”敛财害命的所作所为,这些“清官”描边以清廉为名,实际上却用血腥手段统治和欺压人民。这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书,很值得一读。


有关《老残游记》的精选观后感范文相关文章:

小说《老残游记》的观后感精选范文5篇

有关小说的观后感范文精选500字6篇

有关南京旅游的精选观后感范文5篇

精选关于张富清老人事迹观后感范文【800字】

观看电视剧的个人精选观后感范文5篇

关于张富清事迹观后感范文【精选5篇】

关于电影观后感范文5篇精选

关于轮椅上的梦的观后感范文精选5篇

有关诚信的精选观后感800字范文5篇

有关《死亡诗社》的精选观后感范文5篇

有关《老残游记》的精选观后感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85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