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京华烟云》小说的优秀观后感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旅居巴黎时,于1938年8月至1939年8月间用英文写就的长篇小说,1975年,林语堂凭借《京华烟云》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京华烟云》小说的优秀观后感,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有关《京华烟云》小说的优秀观后感1

昨天晚上终于读完了《京华烟云》,很厚的一本名著。有多久没有完完整整的读完一本厚厚的书了?自问自答:“好久了。”真的好久了,就到记不起来上一本读的是什么,在什么时候。当我看完这本书的最后一行字时,我莫名叹气。而后的一天时间里,仿佛还是在那段乱世之中,扎下根出不来,也不想出来,多呆一会儿,总是好的。

如今,我的脑袋里有了两个木兰的存在。一个木兰,巾帼英雄称豪杰,不惧强敌勇向前,是我们朝朝代代赞扬的对象,古书记载,励志故事,动画形象,让国人无人不知,家喻户晓。而另一个木兰,只是存在于林老的笔下,存在于读过《京华烟云》的读者心里。机灵活泼,端庄大方,时髦新派,抛弃旧习,思想自由奔放,敢作敢当,是当时整个时代的先锋。书中的前言是林老之女林如斯所写,她说林老当时说过:“若为女儿生,必做木兰也!”可见林老对于木兰的钟爱。此处的木兰,没有巾帼的英雄奇迹,更现实更生动,让人不禁大声感叹:“不做巾帼此木兰,必做书中彼木兰”!

书中的人物和关系结构是我读过的所有书中第二复杂的,第一便是《红楼梦》了。很巧,林语堂先生终生痴迷《红楼梦》,对于庞大的人物体系细化之分,想必当时也受益于《红楼梦》。书中只是描述了曾,姚,牛三个富贵家庭的起落和变迁,仅仅三个家庭,伴随着时代的变化,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当时封建落后又努力挣扎的中国。

姚家,一个不参与政治的生意人家,产业遍布江浙。姚思安是道家的追崇者,这位老先生在整个过程中是唯一一个让我想不出缺点的人,人无完人,也许我没有参透看到。姚先生的思想的极度自由的,在看书时我就在想,如果他再年轻十岁二十岁,会不会和他的女儿一样,积极适应新社会,崇尚新思想。也许是因为年纪,姚先生的这种自由思想没有明明白白的说出来,但是在儿女身上,得到了最明显的体现。即使到最后先生云游四海十年,我没有不理解,一个灵魂自由的人,即使山河破败炮火连天,又怎么能扰他清净?

有关《京华烟云》小说的优秀观后感2

《京华烟云》也名《瞬息京华》,它是著名文学大师林语堂所写的一部经典之作,整本书构思巧妙、思路清晰、结构完整,人物形象更是贴合时代背景所设,所以读起来很有贴合感、韵味感和真实感。更加让人流连忘返、爱不释手的地方是,这本书巧妙地展现了中华民族风云变幻的人文情怀、社会发展、文化演变和家族变迁,是一部可以让人窥探、解读、感受历史风味的绝妙佳作。而且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京华烟云》先后获得了四次诺贝尔文学提名奖,这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绝无仅有、浓墨重彩的一笔。

林语堂先生的文笔是绝佳的,《京华烟云》的创作更是成为了近代文学史上难以一见的亮色,而我最喜欢的就是他笔下熠熠生辉的木兰一角,因为从这个女性身上我看到了独立自主、智慧超群、坚强不屈、自强不息、宽容大度、感恩知恩的闪光点,而这正是现代女性需要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林语堂先生曾言:“若为女儿身,必做木兰也。”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先生对木兰的欣赏、喜欢和肯定来,而事实上书中的木兰也的确是一个有胆识、有气魄、有智慧、有才华、有胸襟、有骨气的新时代女性。木兰出身名门世家,这就注定她要走向一个不平凡的人生,所以她除了要做一个知书达理、温柔美丽、善解人意的大家闺秀之外,她也必须要做一个有担当精神、有牺牲精神的好女儿。

是啊,木兰是幸运的,因为她有一个好的家庭氛围,好的生长环境和好的成才背景,所以她可以识别甲骨文、可以掌管大家族、可以投身抗战事业,这都是可以理解的。可是木兰也是不幸的,因为她要做一个识大体、懂规矩、知孝顺的好女孩,那她就得放弃真爱去嫁给一个不爱的人,她就得忍受孤独将自己锁在一个深宅里,她就得装大度去抚养外室的孩子,她就得真勇敢去抗击侵华的日军。

但是不管怎么样,木兰都是一个值得颂扬的新时达女性,她的得体、大方、勇敢、坚韧、担当、气量和风骨都是足以让我震撼和感动的,所以我要将木兰当做自己学习和效仿的榜样,以此来鼓励自己成为一个更加优秀、更加卓越的人。

有关《京华烟云》小说的优秀观后感3

京华烟云是大家林语堂的作品, 《京华烟云》以曾、姚、牛三大家族从 1901 年义和团 运动到抗日战争 30 多年间的悲欢离合和恩怨情仇为主线,并在其中安插了袁世凯篡国、张 勋复辟、直奉大战、军阀割据、五四运动、三一八惨案、“语丝派”与“现代评论派”笔战、青 年“左倾”、二战爆发,全景式展现了现代中国社会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京华烟云作为一部 长篇小说,内涵丰富,引人入胜,实际贡献也颇为显着,几十本关系中国的书,不如中国书来得像西方国家介绍中国有效。此书介绍中国社会,可算是非常成功的,而虽为小 说其中的真实性又无法抹杀,所以说京华烟云值得一读。

其中令我感到最真实的存在就是姚木兰,木兰是一个为理想而活的人,她很浪漫,但 又不失庄重,有她的生活会平填许多花絮;她又很现实,礼教家规是她的行为准则。浪漫加 现实,难怪有人说她是最理想的女人。木兰的爱情同样也是曲折,她的婚姻是一场纠结的演 绎,她因为冲喜嫁到曾家,阴差阳错嫁给了妹妹所爱之人,而丈夫却对她更是冷冷冰冰,在 曾家妯娌之间的矛盾,与所爱之人周立夫更是只能爱埋心底,丈夫的外遇,曾家的衰落,她 的爱情婚姻之路走得很是艰难,虽然最后,她的丈夫荪亚爱上了她,周立夫和她的妹妹也有 了圆满的结局,但个中酸楚旁人岂能体会。 我在文中最为同情的便是牛太太马祖婆,她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反面角色,她的榜样, 就是那个慈禧太后,呼风唤雨,专横跋扈。她相信“有钱能使鬼推磨”的人生哲学,可到了, 这哲学却破灭了。在她的身上,体现出了恶女人的自私、贪图、冷酷和狠毒等特征。真是误 人又误己,害人也害己。但她的确是可怜的,错误的价值观,被世人所唾弃与不齿,身为一 位母亲却误了自己的亲身骨肉,何其可悲啊。

文中最幸运的便是木兰的丈夫曾荪亚了吧,有一位贤良淑德的妻子,成功男人的首要 要素他便就具有了,可是他却不懂珍惜,外遇,脸色,不断的招呼着她的妻子,还好他足够 了悟,最后应了木兰的感召,看到木兰人性的光辉。 这部小说向人们表述了很多东西,爱情,婚姻,家国,战争,上半部分爱情婚姻为着 重,书的后半部分是在战争的大环境,从军阀到抗日,乱世之中,随波逐流,没有人能完全 主宰自 己的命运。

小说时间跨度几十年,也是很多种人生的缩影。各有各的悲欢离别,各有各的苦乐哀 伤,可是总是有茫茫的希望,让人不忍放弃,平淡,动荡,人生也就这般了。 读本小说,品段爱情,懂得悲喜,人生总要无奈,人们总要成长。

有关《京华烟云》小说的优秀观后感4

姚家有很多人,电视剧里编剧将曹丽华合和银屏并为一个角色——荪亚的女友。导致了电视剧失去了一段精彩。银屏无疑是悲剧的一个角色,是当时大家庭等级制度下的产物。姚家不允许儿子和一个丫鬟结婚,银屏被逼无奈才做出后来的事情,体仁最后也没能好好走到最后;红玉有人说是林黛玉的另一个形象。那阿非要比宝玉强多了。阿非也许受了两个姐姐的影响,正直善良开放,再加上有着英式的绅士风格,让人读到最后最让人印象深刻。

再来说第二个家庭——曾家。对于曾家,我说得最多的便是曼娘。曼娘,一个传统而伟大的女人。尚在花龄就嫁到曾家,受了一辈子活寡,没有自己的亲生的孩子。令人庆幸的是,曼娘和去世的平亚是相爱的,即使封建的婚约这个牢笼囚禁了曼娘一生。曼娘遵守妇道,裹着小脚,忍气吞声,搭理家事,是典型的中国旧社会妇女状态。我以为,曼娘的一生也就那么平平淡淡的度过了,殊不知后来发生的一切让这位旧社会的女子也不堪屈辱站起来反抗!全中国的妇女有大多半是“曼娘”!固守礼教,没有地位,没有生活的意义,只为了顺从,一味的顺从。后来,姚先生说“中日大战,曼娘说打就打,说不打就不打。”书里的木兰很疑惑,我也很疑惑,为何?到最后,看到曼娘的结局,我突然明白,林老想说:连曼娘这位传统女性都要站起来反抗了,中国人的民族意识是时候觉醒了!曼娘最后上吊了,看到这一节时我的心一阵一阵的发麻难过。

曾家的另外的人,曾家的曾先生,也许出于官场的缘故,总是不想承认时代的变化,极力维护旧秩序,和木兰形成对立。但是在家里,曾先生即使意见不合,但是还是很爱木兰的。书中对于荪亚着墨较少,和木兰伴随出现,林老后来写荪亚变得尚金钱。我觉得他即使这样也不让人讨厌,代表了那个社会随机应变的中年人们。经亚显得平庸的多,我想他最勇敢的事情也许就是和素云离婚吧。曾家,因为木兰的加入变得精彩万分,有了素云的加入变得动荡不堪。曾家,我觉得真正的才像红楼梦中的贾家,曾经辉煌,最后落魄不堪依然骄傲。

有关《京华烟云》小说的优秀观后感5

最后一个家庭,牛家。一个存在于整本书的反面家庭。牛思道唯利是图,马祖婆尖酸刻薄,牛怀瑜卑鄙龌龊,牛素云蛮横无理。唯一拯救了他们的是最不起眼的黛云。牛素云的一辈子,骄傲着活着骄傲的死去。在曾家和木兰比上比下出言不逊,离婚后跟哥哥误入歧途,成了当年的“白面儿皇后”。风光又讽刺。最后素云的一段描述很深刻,想活命,想要钱,就得做为日本做不正当勾当,谋害同胞。欣慰,庆幸,素云最后的选择为她干过的所有坏事一笔勾销,有什么比幡然醒悟改过自新更值得庆幸的事情?牛家没落理所应当,也代表了当时的政府官员家里的斗争有多激烈。100个人里不可能全是傀儡,总要有一个“黛云”!

书里还有很多小人物,比主角们的生活更加丰富。陈妈,一个乡下老婆子在姚家做事,当我看到她自从儿子丢了以后每年都做大一号衣服不禁鼻子反酸。可怜天下父母心。后来陈三找到了,可是陈妈却又没了。这一对母子的阴差阳错,让人想起,那时那日的战场,有多少母子生离死别;小小的银屏,引起那么大波浪;暗香的巧合相逢让人相信命运之轮的转动;陈三、环儿、博雅、阿瑄……太多太多,每个人代表的一个世界,代表着一类人,代表的那个时代的一股强心力!小人物的辉煌造就了整本书的辉煌。林老细腻的笔触没有丢弃他们任何一个人,有生有死,让人欣慰让人安心。

书中有一段说老北京的语句,说的很好:“满洲人来了,去了,老北京不在乎;欧洲的白种人来了,以优势的武力洗劫过京城,老北京不在乎;现代穿西服的留学生,现代卷曲头发的女人来了,老北京不在乎……”老北京的人,在战火中依然在茶馆挺细喝茶聊天,生活之计,永不停息!也许就是这种精气神儿,让北京撑到了最后,撑到了如今。

姚家,曾家,牛家,三个同样的家庭以不同的方式宣告没落。唯一庆幸的是家里的人还是站在向着未来的大队伍里,带着精神,勇敢的活下去。

整整一本书,荡气回肠,把我带回那年代,感受那时那刻的精彩!

感触颇深,读后感叹,谨以为念。今后重读感悟又将是另一番。


有关《京华烟云》小说的优秀观后感相关文章:

林语堂小说京华烟云的观后感700字5篇

《京华烟云》观后感范文1000字3篇

观看《京华烟云》的优秀观后感700字5篇

有关小说的观后感范文精选500字6篇

小说《双城记》的优秀观后感700字5篇

看《城南旧事》小说优秀观后感700字5篇

有关《边城》的小说个人观后感心得5篇

观看《背影》优秀观后感作文700字5篇

小说《四世同堂》的优秀观后感500字6篇

小说《倾城之恋》个人优秀的观后感5篇

有关《京华烟云》小说的优秀观后感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旅居巴黎时,于1938年8月至1939年8月间用英文写就的长篇小说,1975年,林语堂凭借《京华烟云》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京华烟云》小说的优秀观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85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