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南京!南京!》的个人观后感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南京!南京!》通过一名普通日本士兵和一名普通中国士兵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的经历,揭示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南京!南京!》的个人观后感,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有关《南京!南京!》的个人观后感1

《南京!南京!》,读这个片名,像是读一份加急电报:捧着电报的双手在不住颤抖,心跳激烈加速,浓浓的不详兆预感在撞击心鼓。当然,史实要这个譬喻残忍无数倍、紧急无数倍、恐怖无数倍,绝望无数倍,伤心无数倍。那种兵临城下的岌岌可危,那种家破人亡的深悲剧痛,那种辱妻杀子的莫大污耻,那种朝不保夕的极度忧惴,那种茫无涯际的杳渺切盼……是今人尽最大所能仍无法完全感受的。今人能做的是,静静坐在影院里重温记忆,劳劳记住曾经的腥风血雨,时时鞭策己身以国难家仇……

果真,这是一部叫人倍感沉重的影片。黑白的胶片、剧烈抖动的镜头,增强了影片的真实感。你安静地坐在放映室的角落里,阴郁的氛围立刻席卷全身,将你拉回七十二年前那惨绝人寰的争战里头,然后你开始了观影之旅,因为身临其境的错觉,你随着片中的人物(中国百姓们)一起紧促呼吸、心惊胆战、悲痛哀凄。日军面对古城墙惊呼时,尚有一丝民族自豪感,但是眨眼间,随着震天动地的炮响,美好的感觉飞灰湮灭,转而为死亡逼近的惊恐不安占据。这是影片带给观众的,其实更是惨痛的历史留下的不灭印记。所以,真正为《南京!南京》赢得惊人票房的,不是导演陆川,不是宏大的演员阵容,不是独特的视角,也不是高水准的制作,而是南京大屠杀题材本身。架设在如此严肃、如此沉痛、如此宏大、如此刻骨铭心史的基础上,影片想不成功都难,想不叫座都不可能。

有关《南京!南京!》的个人观后感2

沉重的心情溢于言表。曾经那一部震撼的电影《南京》还历历在目,而这部《南京!南京!》给我的更深的感慨。两个突兀的感叹号!屈辱,愤怒,心痛,已无法倾诉我心底的声音。振聋发聩的影片将战争的丑陋在脑浆崩裂的那一刻毕现无疑。强暴,这种罪行,是人类的耻辱。

《南京南京》不可避免的点燃中华民族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刻骨仇恨。1937年,30万中国人被屠杀,国殇,2009年,《南京南京》重启了这段伤痛记忆,我们不能没有危机意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想,这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不二法门。

血淋淋的黑白色,听到的是寂静中的枪炮声!日本人进城了,中国的大部队开始逃跑,陆剑雄和他零零落落几个不甘投降的弟兄手挽手地组成一堵人墙,阻止逃兵的去路,他们不肯投降,一直在城里偷袭日军,直到一个个死去。日本人说:你们中国军人真是厉害,我们进入南京城后,四处都是冷枪,我们不的不把很多建筑物都炸平,但是没有一个人走出来!不屈与坚韧的因子一直存活在中华民族儿女的血性之中,极端环境下的反抗,是所有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中国人用鲜血和牺牲构筑的中国精神。

历史可以宽恕,但不能遗忘。

对于那样一段历史,已经成为了整个民族的死结,不是谁想颠倒和抹杀就能颠倒和抹杀的,但想要记住同样不容。一种空洞的仇恨,没有可以附着的支点,这场屠杀已经离去了72年,当初幸存的人们也逐渐被时间带走,但我希望那些鲜血淋漓的伤口不要随之消亡,我们未必需要一部片子来激起某种仇恨,然后去手刃仇人。最好的方式,不是哭诉,不是煽动,而是展示,还原那些被遗忘或者被忽视的点滴细节,然后让看到的后来人叩问自己的心,至于会得到什么样的回响,伤痛不能被继承,更不能被强行灌输,只能靠自己去直面,哪怕你看到的是一部被复原的电影,只要它够真诚。

有关《南京!南京!》的个人观后感3

南京大屠杀已经过去70余年了,《南京!南京!》影片上映时,久违的黑白画面依然清晰地挖掘出人们记忆深处的沉淀。这次与以往的纪录片或者电视不同,我们看到了一个全新视角的战争和屠杀。黑与白,简单的对比如同大脑里面尘封的记忆,清晰而又持久;失去了色彩,却增加了想象的空间;失去了血色的恐惧,却增加了对战争的恐惧。黑与白,不在乎视觉上表现战争的血腥,而在于通过战争的原态趋引领大家对战争的思考。

所谓立意,往往是一部艺术作品的灵魂,是一部作品所希望表达出来的内在含义,立意高下,直接影响到作品的格调高下,《南京!南京!》从一个日本兵的`眼中来观察这个战争,通过战争的表现,去挖掘战争的实质:一个施暴者尚有痛苦和崩溃,那么受害者的痛苦更有多少呢?  假若是从一个受难者角度来看这场战争,我们是不是会被悲情所缠绕,被屈辱所充满,忘却对战争本身的反思呢?影片通过表现施暴者的痛苦、绝望、崩溃,反差形容受害者的极度痛苦和灾难。

第一次拿着刺刀刺死手无寸铁的人,会有紧张和不适,当看到尸横遍野,习以为常以后,神经麻木了,杀人变成了一种习惯。但总有醒来的人,总有麻木后醒来的时候,看到人如此轻易的被杀死,对人生存的意义便会开始怀疑,这个人类固有的道德力量虽然弱小,但尚未泯灭。

“活着比死难受”角川自杀前跟自己同僚的最后一句话,反映出一个普通人在战争机器的驱动下,草菅人命后对生命的反思。

如果说,它仅仅是掀开陈年的伤疤,仅仅是在控诉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仅仅停留在展现三十年代末中国人不堪忍受的屈辱,那么,电影在立意方面便容易出现缺失

然而所幸的是,这部片子的导演恰好在立意和新意方面表现翘楚,令人回味,将这部悲情作品升华到了新的高度,用新的视角俯瞰了这个历史的剧痛:我们不再停留在控诉和仇恨的层面,我们不再胶着在屈辱和反抗上面,我们从人性的内在良知面前重新看到人类自身道德的力量,正如小豆子生生不息的顽强生命力,人类的道德的力量虽然弱小,却始终活着,并希望有一天强大起来,有足够的勇气和力量拒绝所有的战争!拒绝所有的残暴!

有关《南京!南京!》的个人观后感4

南京!南京!连续两个感叹号像急切的号外在耳边炸响,将人生生拽回到那段血淋淋的耻辱岁月。

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中旬,淞沪会战失败的国民政府决定坚守当时的首都:南京。十一月二十日,蒋介石任命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司令官。十二月八日,日军全面占领了南京外围阵地。十日,南京城垣阵地遭到日军的猛烈进攻。十二日,南京卫戍司令部下令弃城突围。十三日,南京失守,彻底落入日军手中。

随着几片苍白无力的明信片,《南京!南京!》拉开了序幕。漫天的阴霾夹杂着浓厚的硝尘在天空中缓缓蠕动,砰砰的步枪射击声断断续续的在街角巷落里响起,宣示着残存中国军人的抵抗。

高墙上,一架重机枪对准下方的残破建筑,日军官兵娴熟地装填上子弹链,视角切到下方的瓦砾中,一双双坚定的眸子死死盯着上方的侵略者,干到破裂的嘴唇微微颤抖,手中紧紧攥着膛线都被磨去的枪杆。

哒哒哒!尘土四起,砾石横飞,抵抗终归于无声。

这样的场景,在南京城中此起彼伏地重复着。

视角再切,一支寥寥数人的日本小队端着三八大盖,警惕的走向一座教堂,推开门的瞬间,门里门外都吓了一大跳。

足有数百的南京市民惊恐的看着眼前闯进来的日本士兵,不断地打着寒战,完全没看到对方只有区区数人。

带头的日本军官不停地咽着唾沫,硬着头皮走了进去,所到之处,人群纷纷裂开口子。

日本军官小声地吩咐手下去叫援兵,自己不可思议的看着眼前这足有上百的人群一个个举起双手,其中不乏一杆杆步枪。

一个骑在父亲脖子上的小女孩看着周围的大人一个个举起双手,做出了人生中第一个决定,慢慢的将稚嫩的小手举过头顶。

这些投降的市民与士兵做梦也不会想到,更凶残的还在后面!

南京已死,彻底沦为人间炼狱。奸淫烧杀、打砸哄抢等等牲畜般的行径被日军贯彻的淋漓尽致,残存的民众不得不向最后一块净土“安全区”聚拢。

安全区是德国人拉贝以其纳粹身份建立的,保护了一批难民。然而日军的凶残远远不止这么简单,由最开始的索要一百个女人到公然强抢,最终连拉贝也被逼回国。

安全区,陷落!

在这残酷的炼狱之中,陆建雄、小江、唐先生、姜老师这些象征着伟大中国人的缩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抵抗着日本侵略者的凶残暴行。

“中国必胜!”是陆建雄坚定的信念;“shoot me.”是姜老师不愿受辱的请求;“我老婆又怀孕了。”是唐先生死前的无畏。

在这炼狱般的城市,又有什么比活着更恐怖?在这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中,又有什么比死亡更痛快?

《南京!南京!》这部电影全篇黑白,没有一抹血腥,但却弥漫着一股近乎令人崩溃的压抑与绝望。

电影还原了南京大屠杀下的部分场景,让我们这些后辈看到了当时落后的中国被日本侵略者肆意的践踏。南京大屠杀这道深切的伤痕,始终在每个中国人心头滴血。

所幸,我们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建立了今天的新中国。尽管现在我们衣食富足,国泰民安,我们仍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砥砺前行!

有关《南京!南京!》的个人观后感5

看了《南京!南京!》我深有感触。虽然只有1个小时40分钟,但是我深感压抑。

刚开场的时候,枪声、炮声。惨不忍睹的杀戮,生灵涂炭,血流成河。

上百名妇女举手自愿牺牲自己做慰安妇,为安全区的民众换取过冬的物资那个震撼人心的场面。每一只上扬的手,都像一支灼灼扑动的火炬,放射出民族尊严的光辉。每一个举手的妇女,燃烧自我,救助他人,令70多年后的我们动容、惊心、泪流满面。她们的牺牲与毅然走入刑场、高喊“中国不会亡”的中国士兵的牺牲一般高贵而沉重,像两记重锤捶打在历史的鼓面,动人心魄,回音荡荡。教堂妇女举手一幕是《南京!南京!》继中国军人江边就义后的第二个高潮。令这部灾难电影,回肠荡气,渐入佳境。

很多人跟我有同样的质疑:姜淑云居然没有举手?尽管她声音颤抖,泪落双颊,但是如果她也能举手,是不是能和妓女小江一起携手走进那片神圣的光辉里去?是不是能给角色一个更加完美的收场?举手,还是不举手?牺牲,还是苟活?电影继续在进行。我的问题也终于有了答案。在教堂百名妇女举手时,姜淑云已经做出了选择。在我们的文化里,更容易被牺牲的壮烈感染,而对“理性的拯救”感到陌生。在教堂小江等妇女选择“牺牲拯救”时,姜淑云选择的是另一种“拯救”,尽管她最后的牺牲同样令人黯然神伤。我们应该感谢电影《南京!南京!》,她让我们对历史的解读了一种可能。

我不会再去看第二次,不是不想,而是不忍。《南京!南京!》里透露死亡讯息的场景之多,尤其黑白画面的处理更让每一种形式的死亡都让人身临其境,这种真实的氛围已经让你觉得内心超出了对残酷的负荷,因为每个中国人都曾看过那些触目惊心的老照片。但最可怕的还是那些没有直观画面的死亡讯息。女儿被日本鬼子从窗口扔下去,观众看到的只有唐先生奔去窗口的崩溃呼喊,还有一车车从军营运出去的女子裸体。日本士兵杀人时的表情,走向死亡的人群的眼神,在黑白不见血的银幕上,你只能读到两个字,绝望——这是地狱最底层的绝望。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个穿长褂戴瓜帽的男人被推到土坑活埋的那一刻,他紧紧闭着眼睛,没有反抗,也没有歇斯底里。如果看过那些老照片,你会相信这就是真实的地狱。

唐先生一句:“我老婆怀孕了!我老婆又怀孕了!”之后,英勇就义了。这句话,透露了生命的气息,还让那些侵略者知道“中国人杀不尽!中过国人的生命是顽强的!”我深深感动了!

铭记国耻很重要,比铭记国耻更重要地是认识你自己。最后我还想说,它就是一部电影,因为只有电影才会以那样的方式结尾,留一点阳光与希望,并且浓妆重彩地将小豆子的照片放那么大,题注下他还活着。这静止的画面远比那句中国不会亡来得更有力量。

身为中国人的我们,不能忘记国耻,我们要自强不息,勇往直前,强大我们的祖国!


有关《南京!南京!》的个人观后感相关文章:

关于《南京!南京!》观后感600字五篇

《南京!南京》电影观后感800字五篇

《南京!南京!》观后感精选范文600字

南京南京观后感精选5篇

南京南京观后感范文5篇800字

南京南京观后感精选5篇范文

南京南京观后感精选-5篇

南京南京观后感精选范文五篇

《南京南京》观后感范文分享

南京南京观后感范文五篇

有关《南京!南京!》的个人观后感

《南京!南京!》通过一名普通日本士兵和一名普通中国士兵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的经历,揭示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南京!南京!》的个人观后感,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有关《南京!南京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35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