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观后感学习感悟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30年,披襟向洋,浦东从昔日阡陌纵横的农田,变身现代化国际新城,这位不折不扣的“90后”书写了传奇,让世界感受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强劲脉搏。下面小编整理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观后感学习感悟5篇,欢迎阅读。

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学习感悟1

浦东开发开放引领了一场长江中下游城市的开发区建设热潮,带动了许多沿江城市开发开放,引进外资,调整产业模式,使得长江中下游城市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协调和融通。在浦东开发开放带动下,至1990年8月,江苏省批准新建的127家外商投资企业中有106家是设在长江三角洲的苏州、无锡、常州、南通等城市。同年10月,800里皖江两岸也掀起一轮开发浪潮,安徽省委制定“抓住机遇、开发皖江、强化自身、呼应浦东、迎接辐射、带动全省”的决策,加快沿江经济开发。至1992年底,浙江先后建设宁波北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钱江投资区、温州、嘉兴、湖州、绍兴、舟山、椒江等较大经济开发区。就上海市内来说,也形成一些局部的小开发区,例如1992年起步的徐家汇商业区。

开发区建设之后,不仅是城市规模的扩大,更重要的是经济结构的调整。浦东将原有传统的棉纺、毛纺织业缩小比例,大力开发电子产业、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金融产业等新兴产业。浦东作为标杆,带动了长三角城市经济结构的优化,开发区纷纷招商引资,其中也包括长三角其他一些城市与浦东、上海之间的投资、贸易、合作开发,以及以浦东为平台的跨国贸易。经济转型对上海产业的影响也扩散至长三角区域。比如,浦东成立一个地区总部及研发中心,将订单中心、采购中心、物流中心、技术服务中心等功能放在浦东,将生产制造转移到苏浙皖的城市,逐渐形成头脑机构和利润中心在浦东、制造加工外移的产业链。

在浦东的对内、对外双向辐射开放带动下,截至2000年,全国有400多家上市公司在浦东的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1700多家外地企业在浦东的长江流域产权共同市场实现跨地区产权购并和重组。1992年,长三角14个城市拟在浦东联合兴建科技协作中心,后来制定了《长三角科技合作三年行动计划》。至1993年,以上海浦东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建立起上海漕河泾、浦东张江、南京浦口以及苏州、无锡、常州、杭州等七个国家重点高新技术开发区,形成高科技产业带。1995年浦东功能开发出台新的政策,各地可到浦东设外贸子公司,实现跨地域经营。

无论是发展第三产业还是先进制造业,上海的经济转型给长三角乃至更广阔的地区都带来有益的影响。从这一角度来说,浦东开发开放对长江中下游沿江城市,尤其是长三角区域内的城市经济结构调整起到了很重要的带动作用。

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学习感悟2

浦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和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在这片热土上,气象人凭着冲劲、韧劲、干劲大步走在潮头浪尖,创造出气象领域一个个“第一”。

20世纪90年代,面对浦东开发开放蓬勃涌现的气象服务新需求,上海气象部门大胆提出,在浦东新区气象局率先探索建设“三点三化”气象站。1998年,浦东新区气象局引进申城第一套世界先进的自动气象站,短短两年间迅速在浦东大地上建起一张缜密的自动气象监测网。同年,浦东新区气象局在全国率先建立远程可视会商系统,首次实现区县气象局与中心气象台每天“面对面”的天气会商。

2001年,浦东率先建成集大气探测自动化、预报会商可视化、信息服务网络化一体的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分中心,并逐渐成为气象业务现代化的基点、科普教育的站点、市民旅游休闲的景点。“三点三化”建设的“浦东样本”,很快在上海全市乃至全国进行推广复制。

进入21世纪,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成为世界共同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多次强调,要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城市管理要像绣花针一样精细。

上海全面启动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建设,气象部门主动融入其中,于2019年成功研发“智慧气象先知系统”,并将其作为“上海市城运系统”的核心插件之一,全面融入“城市大脑”。而浦东新区气象局,又成为上海第一个将先知系统接入区城运系统的区局。

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学习感悟3

浦东开发开放30年间,不断刷新着人们对它的认知。发展成果与群众共享,精细管理打造高品质生活。浦东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加快探索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征的超大城市治理之路。

变化从“过江”开始

“刚搬来时,这里还是大片农田。几十年来,变化实在太大了!”家住浦东新区周家渡街道上南三村的包永虎感叹。周家渡,这个浦东新区最“年长”的街道,近十年迎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搬来浦东的时候,这里只有83路和84路两条公交线,晚上七八点车就没了。”包永虎回忆道,当时的周家渡交通极为不便。去上海浦西南市区上班要先坐公交车到南码头,再换乘轮渡,最后再换乘公交车。

如何消除黄浦江对浦东浦西的自然阻隔,解决“过江难”,既是上世纪十年代上海城市发展的需要,也是浦东开发开放的首要课题。

浦东开发从基础设施入手,“第一仗”就是架起越江大桥。1991年6月20日,南浦大桥铺上最后一块桥面板,中国第一座叠合梁斜拉桥建成。自此,从浦东到浦西,坐车过桥只需要7分钟,为浦东的开发开放创造了条件,让浦东居民生活的变化走上了快车道。

便利的交通环境为浦东的经济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如今,平均不到3公里就有一处越江设施,桥梁、隧道、地铁、轮渡将黄浦江两岸紧紧连接在一起。今年3月,黄浦江上第13座大桥——昆阳路越江及配套道路工程按下“复工键”,预计年内将基本建成。

从“锈带”到“秀带”

今年,浦东有一条巴士专线成了“网红”。这条名叫“初心之旅”的专线,带着乘客从浦东开发开放的原点——浦东开发陈列馆出发,一路了解小陆家嘴地标背后的故事,感受国际金融中心的崛起,回顾浦东30年的发展历程。

自2017年底黄浦江两岸公共空间贯通开放以来,22公里的浦东东岸滨江焕发出勃勃生机,由跑步道、骑行道、漫步道组成的滨江“三道”慢行系统深受市民喜爱。在黄浦江东岸,22座望江驿成了“网红”新地标。“周边邻居都喜欢结伴来滨江跑步、打太极拳,我更愿意找个安静的角落,看看黄浦江上来来往往的轮船。”家住陆家嘴街道的退休教授陈仪佳是这里的常客。

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以工厂仓库为主的生产岸线转型为以公园绿地为主的生活岸线、生态岸线、景观岸线。未来,浦东滨江还将成为世界级滨水复合功能带,还将聚集重点项目,打造文化商务走廊和特色文化地标,成为全球首展、首秀、首演及首店聚集地。

开启“未来之城”

“我们要打造一座现代化海港城市、一座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临港新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朱芝松告诉记者,新兴产业在这里落地生根、制度创新在这里开花结果、高端人才在这里安家落户,城市功能日臻便利完善……增设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是党中央交给上海的三项新的重大任务之一。这不是简单的面积扩大,而是根本的制度创新,是深化改革开放的再升级。同时,也将为市民未来的生活描绘一幅新图景。

已经在临港新片区工作3年的上海中车艾森迪海洋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斯塔福斯切实感觉到,临港新片区不再只是过去那个工业区。商业综合体、图书馆、剧院等接连投入建设,休闲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大厅里还有个‘小临通’,实在太方便了!”在上海临港新片区国际人才服务港,来自乌克兰的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员工娜斯提娅兴奋地说。娜斯提娅说的“小临通”,是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设在出入境接待大厅的服务窗口。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小临通”窗口,他们只需告知自己的情况,办事人员就会针对性地推荐最为合适的政策,提供“保姆式”服务。

面对未来,浦东承载着更高期许,将不断用点的突破带动面的盘活,用制度性的创新积蓄内生动力,用更高水平的开放拓展未来发展的想象空间。

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学习感悟4

从城市史的角度来看,区域内城市开发区建设带来中国传统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化模式的改变,并初步形成以长三角主要城市为主体的城市体系。浦东开发开放不仅是国家战略,还是上海城市发展的一次突破。

20世纪90年代,上海城市发展面临土地资源紧张、功能分区不明、经济结构老化等问题。浦东开发开放以后,上海城市结构调整,功能分区更为优化,尤其是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和张江高科技产业区成为上海新的闪亮名片。浦东的开发开放对当时的浦西来说也是一个契机,浦西的建筑业、纺织业开始更多地转移到浦东,产业工人的集聚也逐渐发生转移。整个上海的经济、社会版图都在发生变化。1992年起,浦西的许多厂房、企业开始东移,原有的浦东旧房进行改造。1995年,浦西纺织厂迁往浦东,建立许多工人新村。同时,以南浦大桥为标志的一大批重大市政工程建设、道路规划,给浦东城市面貌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

1990年6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未来浦江东岸的“新上海”》,指出开发浦东,中心东移,建立合理的城镇体系,建设现代化的新上海,是国务院制定的上海城市发展战略方针。浦东开发改善了城市功能区分配,这一模式影响了长三角其他城市开发区的建设,推动这些城市将旧城改造与新城建设相结合,使得长三角主要城市的面貌为之一变。

此外,借助浦东的国际开放平台,长三角主要城市间也初步形成合理的分工,长三角区域内城市化的模式整体改变,逐渐形成一个较为紧密的城市体系。从20世纪90年代起,长三角主要城市间高速公路、城际铁路陆续贯通,沿海、沿江联动协作的航运体系初步形成。在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背景下,虹桥商务区内飞机、高铁、地铁等多种交通工具汇聚,不仅服务上海,也有效服务了长三角地区,成为整个区域的商务中心和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对长三角地区的贸易、物流等一系列服务业产生重要影响。

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学习感悟5

浦东开发开放以后,外省劳动力流向上海,形成上海近代以来第二次移民浪潮。同时,长三角其他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这两个流向带来中国人口大规模的潮汐式流动,也带来人口结构的变化。人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上海与长三角大规模人口流动不仅将人口迁出区的地方文化、习俗带入上海,也将上海的一些社会文化带回当地,推动了长三角区域内民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1992年起,大批外来农民工涌入上海,为浦东建设注入新的劳动力。至1994年初,上海的外来流动人口有近300万,形成“流动的常数”,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了“新移民”,赋予“上海人”以新的内涵。对于外来人口,浦东在“拆围墙”的同时全面启动“国际人才创新试验区建设”,不受学历、身份、职称、户口限制。浦东新区还率先在街道、镇层面建立来沪从业人员的就业保障服务平台,免费提供相关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劳动保障部门还为符合来沪人员职业介绍条件的首批中介机构办理职业介绍许可证。

这一时期,许多原来分布在浦西的外来劳动力也转而来到浦东,甚至一部分浦西的上海人也被动员迁往浦东。上海市民的迁徙方向实现了历史性的转变。自1990年4月18日浦东宣布开发开放至1992年8月,浦西市民已有2万余户、共计6万多人跨江东迁,“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观念正在发生改变。对于浦东本身来说,开发开放之前原本是“一片乡野”,这就面临着本地农民的身份转化问题。从1995年起,浦东新区开设了浦东农民工转岗培训、成人教育、夜校、补习班等,帮助他们进行职业规划。从本质上说,浦东城市化过程还涉及农民的现代化过程,在开发开放过程中他们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伴随着人口的流动和迁徙,长三角各地的文化也在区域间流动、交织。现在的长三角包括苏浙皖沪三省一市,四地的文化分属淮扬文化、吴越文化、徽派文化、海派文化,存在同质性与异质性。但是,以浦东开发开放为契机,来到上海打拼的外来人口,将上海新的消费形式、消费观念等带回当地,也带去了其中蕴含的现代城市生活观念和思想文化,这一过程推动了长三角区域文化的融合发展。


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观后感学习感悟相关文章:

关于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观后感作文

2020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心得体会

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心得体会范文

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心得体会范文五篇

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作文素材

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观后感学习感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51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