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观后感心得5篇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整个故事围绕的是一个人类历史上可怕的一次灾难性自然灾害,一个母亲在带着自我的孩子如何经历这次灾难,如何在最困难最无奈的时候面临着人生最痛苦的抉择,在只能选择放弃一个自我的骨肉的时候那种无奈,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

无论是在网上、报刊上、人们的谈话中都对《唐山大地震》赞不绝口,说是“23秒的地震,32年的思念和痛苦。”

昨天晚上,我、妈妈、外婆,乘着老爸的车子去电影院,一路上老妈说“这部电影非常地伤感情。”老爸开玩笑地说:“把这些餐巾纸带去,免得我们家醒醒哭得惨。”我说:“放心吧,我不会哭得很惨的。”老妈说:“不用担心,那里有餐巾纸发的。”外婆说:“我们家醒醒看《金刚》时最后被那只大猩猩感动得流了许多泪,不知这次会怎样?”我说:“这次肯定不会的。”

车到电影院,我提前调整了心态,变得开开心心的,蹦蹦跳跳地向前走着,看到了《唐山大地震》的电影广告,上面画着的是一个小女孩站在一堆尸体上,四处张望着,眼神里充满着迷茫和痛苦。我们来到影院里,刚坐好电影就开始播放了。

电影播放的是1967年7月26日晚上,唐山出现了地震的预兆,昆虫、蛇都爬出来拼命地逃,鸡飞狗跳,连池塘里的鱼都要蹦出来逃生了,一会地光出现了,接着就发生了短短的23秒大地震,一霎那间,房屋成片成片地倒下,道路成块成块地塌陷,还在睡觉来不及逃生的人被石头压在废墟下,跳楼逃生的人许多被砸死,哭叫声、呼喊声、呻吟声响成一片,只有少数人幸存下来。这短短的23秒就使唐山变成一座埋葬了二十多万生灵的废墟,死气沉沉,惨不忍睹。

有一位母亲为了拯救孩子,在废墟里用手不停地挖着石头,砸伤的手臂上不停地流着鲜血,突然,工人们发现了她的女儿和儿子,问她救哪个,她说道:“两个都救,两个都救!”那位工人说:“只能救一个。”因为救姐姐会压死弟弟,救弟弟会压死姐姐。这苦涩的选择,令这位母亲十分痛苦,最后妈妈狠下心来说道“救弟弟。”这几个字让姐姐方登原来在用石头敲击地面的声音突然停了下来,眼里闪动着泪花,这个场景真令人心酸。过了一会弟弟被救出来了,可是那位母亲还在哭,大声斥责老天爷“你混蛋!”工人们劝母亲快带着孩子去医疗站,否则两个孩子一个都得不到。母亲绝望地把姐姐的“尸体”抱出来放在她爸爸的尸身边。过了一会下起了滂沱大雨,从死亡边缘醒过来的方登爬起来,看了看四周,发现全部都是尸体,她一个人走出这个地方,她站在门口,望着走来走去的军人,希望有一个人能收留她,一个军人走过来问她:“小朋友,你的父母呢?”她摇了摇头,那位军人便把她收养了。

32年过去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姐姐和弟弟都来到了抗震救灾现场。在一次偶然的时候,姐弟俩相聚了,弟弟谈起了唐山大地震和姐姐被压在一块石头底下只能救一个人的事,这才使姐弟俩相认。到了最后,母女相聚的场面更是非常感人,坐在我身边的大姐姐在那里偷偷地抹眼泪,我也是不停地在抽泣着。在这间厅里有不少人在抽泣,有的还大声地哭了出来,因为他们的心被绞痛了,我也深深地感触到了这厂地震的悲惨和这部电影的感染力。我深深地体会到: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家园,所以要好好珍惜它。我们一定要为祖国繁荣富强作出应有的贡献,不要让大自然重演这痛苦和悲惨的一幕。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2

这注定是一个无解的难题。母亲难以逃脱自责的负罪感,女儿也无法面对母亲放弃自己的心灵创伤。这里的无解,并不是故事的无解,而是人性的无解。人类如何才能修复这种因灾难或苦难带来的人性扭曲?这是冯小刚拍摄这部影片,一直在真正面对的难题。父亲死了,眼睛永远的闭上了;母亲和女儿虽然活了,但内心的伤口却一直张开着。人们在电影院中留下的泪水,不仅是为这对母女,更因为灾难对生命和人性的伤害与扭曲。

在观看这部电影时我流下了泪水,很多年没有这种观影的感觉了。但同时冯小刚最拿手的幽默元素依然存在:除去对于植入广告的些许不满外,儿子的那句“这里鸡不缺,蛋也有的是”还是让人忍俊不禁。但电影更多的是渲染了情感的力量,无论是对故事、画面节奏的把握,还是对观众情绪的驾驭,冯小刚都显示了他娴熟的功力。对大地震的灾难表现,也处理的恰到好处,既形成了对故事发展的推动和压力,也没有过度的渲染,电影在意的是如何让观众能设身处地走进角色的情感中,一旦与之呼应、合拍了,你自然会与角色一起深入到那复杂的人性世界中。人们流下的泪水,其实是对自己人性的一次净化,流出的不过是那些遮蔽人性的杂质。

近百年来,中国有太多的苦难和灾难,被遮蔽在人们的记忆之外。除了前两年看过一部国产的反映台风的灾难片以外好像国内没什么值得记忆的灾难片了。人们几乎已经遗忘了该如何用电影来表达苦难对人性的伤害。苦难在公共话语中的失声,使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了直面不幸与悲伤的能力。天灾人祸是我们无法避免的,就像《2012》一样。天灾在世人眼里承担了一个恶的角色。其实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让经历苦难的人发出声音,不仅是对那些受难者生命的尊重,也意味着将那些个体的苦难记忆,转化为民众可以用来自我教育的公共记忆。它其实也是民众间寻求文化认同的一种方式。这种记忆对一个民族,是最为重要的精神财富。因为对历史的苦难记忆越深刻,就越能警示人们提放这种苦难的再度发生。当08年发生汶川大地震的时候,电影中显示的救援场景和唐山地震有了天壤之别,整个民族对待灾难的态度日臻成熟,灾后的心灵重建是比实体重建更重要的一环,温总理的一句“大难兴邦”道出了其中的真谛。

现在的科学水平还无法准确预报这种大的苦难和灾难在何时何地发生,它往往在人们毫无提防的时候突然来临,就像唐山、汶川、玉树地震一样。不愿面对伤疤和苦难的人们,却要以这种更残酷的方式,来面对历史的苏醒。苦难的受害者,并不只是那些受伤害的个体,而是所有人的共同人性,所以对苦难的揭示和记忆,也是一种对创伤的安慰和人性的追寻。《唐山大地震》就是这样一部寓言,它用一个带着体温和血泪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苦难重压下人性的尊严。

那些死亡者的生命不会回来了,那些受难者的青春也不会回来了,但这种对于苦难的聆听和见证,会让我们对现实始终保持一份清醒。实际上,在这个麻木迷茫的年代,做一个对苦难历史的记录着和见证人,也是一份人性的行动和责任。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3

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电影,它为我们再次呈现了1976年唐山那场可怕的大地震,描写了当时灾害的无情,人们的无助,亲人的难舍,以及心灵的创伤。淋漓尽致地表演让我们似乎回到了三十多年前的唐山,回到那座曾被死神笼罩的城市,让我们了解到生命的脆弱与珍贵。

故事发生在“重男轻女”的七十年代,描述了文强、元妮、文达、文登一家人经历了唐山大地震及32年后的故事。1976年7月28日的凌晨3点多钟,文强、元妮两人刚刚办完事回来,正在卡车上亲热着。天有不测风云,猛然间,天空发紫,乌云密布,房屋与卡车了起来,俩人觉得不对劲,便起来张望。忽然,地动山摇,是地震,两人意识到。这时,文达,文登两个孩子还在家里,文强赶紧与元妮去救孩子。文强不顾生命危险冲进屋子里,可是无济于事,文强也死了,兄妹俩也被压在同一块水泥板下。这时,元妮过来了,救援人员问道:“救妹妹还是救弟弟?”元妮答道:“两个都救,两个都救!”可是上帝就是不允许,只能救一个,错了时间两个都没了。都是身上掉下的一块肉,救哪个呢。元妮思量万千,一边流着眼泪,一边回答回答:“救——弟弟!”妹妹绝望了,弟弟救了出来,但少了一只胳膊。上帝有时不公平,但有时他不会放弃任何一条生命。本以为已近死了的方登竟然在死人堆里爬了起来,之后又被一对解放军夫妇收养。

一场地震风过波去了,元妮觉得自己很对不起女儿,在女儿遗像前放了许多女儿最喜欢吃的西红柿。23秒,短短的23秒,使唐山夷为平地,使24万人遇难,使无数个家庭破碎。“救弟弟”这句话也一直在姐姐方登耳畔回响。32年,母亲愧疚了32年,姐姐对妈妈的憎恨持续了32年。23——32两个电影的主线,两个触目惊心的数字!32年后,四川汶川大地震,身在加拿大的姐姐方登不想看到更多的人遇难,于是回国参加了唐山救援队,身为企业老总的弟弟方达也参加了救援队,于是姐弟相认。姐姐原谅了母亲,第一次回到唐山家里,看到了母亲为她准备的'水泡西红柿……母亲也看到了32年都以为死了的女儿,顿时百感交集,一种说不出的愧疚涌出心头,母亲跪下了,这样感人的场面令方登哭了,也深深地感染了我,我的眼泪也情不自禁的流了出来。方凳哭着问妈妈她这32年怎么过来的。妈妈说:“我过得挺好的,我要是过得花红柳绿的,就对不起你和你爸爸了!”听到这句话,我再一次哭了,我明白了什么是母爱,母爱是多么伟大!

看完这部电影,我深有感触。在大灾大难面前,任何东西都可以割舍,唯独一种东西割舍不断,那就是——亲情!亲人永远都是亲人!我更明白了面对无情的天灾,我们要做的只是坚强的活下来,乐观面对。

人说,生命像玻璃,一撞即碎,不可复原。所以生命很可贵,一定要珍惜不能让它浪费。《唐山大地震》中一句很经典的话语: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是啊!真的没有了,玻璃撞碎了,谁又能重修与好呢?生命的破碎,谁又来替你平复呢?仅仅23秒的时间,也许就是你一个转身、你一句话的时间,就可以让二十四万人丧失生命,从此永安于地下!人们却用了漫长的32年的岁月,重建家园,重新抚平心灵的创伤!23秒的毁灭,32年的等待和重建!生命需要爱护!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4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有三点我有三点感触:伤痛、亲情、希望。一种只有灾区人民才能体会那伤痛,知道亲情的可贵,但电影给了我们希望。

伤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多少人为了工作不顺心、感情不如意、生活的不愉快而想不开,去做一些损害自己、伤害他人的事情,但在这里面有多少人的伤痛能与唐山人所受的伤痛相比呢?

唐山人不但瞬间没了工作,有些还面临着肢体的残废,失去正常工作的基本条件;我们拥有着工作,拥有着能正常工作的基本条件,工作中的小小不顺心我们更应该勇敢的去面对,因为这确实是我们人生中一件小事情。

唐山人看着自己的至亲至爱在自己面前死去,已无法对自己所爱的人弥补了,他们的遗憾可是一辈子的;我们都是活着的人,在追求感情时应该勇敢的跨出第一步,对方的爱我们应该更加的珍惜,双方的缺点我们应该宽容一点,我想这样一切的不如意将会海阔天空的,一切的遗憾将会消失。

唐山人的家园在短短23秒的地震中移为平地了,他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没有了。目前的我们至少还有个完完整整的家,不愉快的事情就当作是生活的调味剂吧,酸甜苦辣我们都不怕,起码我们的主菜——家园还在吧!

亲情——在影片中,母亲在生命的选择题前选择了弟弟而放弃了姐姐,这是作为一位母亲多么无奈的选择,里面经历了母亲多少次的挣扎啊,这是需要如此大的勇气作出的选择啊!我想,每一位父母都深爱着自己的子女,都会把无私的爱给予自己的孩子。哪位母亲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失去宝贵的生命。也许父母做的决定不一定都是正确的,也许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无数次和对自己严格要求的父母争吵时,会怀疑自己是否是他们亲生的!甚至在青春期的叛逆阶段,想过离家出走,想过断绝父子(女)关系。但是,不论我们如何不理解我们的父母。我们的父母最后都会宽容和原谅我们。

“弟弟能活着,多好!”这也许是方登明白了真相,理解了真相之后,真正成长的开始。也许从那以后,她才懂得了“亲人”的含义和分量。亲人,终究是亲人。互相付出,互相关爱。共享天伦,共赴患难。并肩前行,同生共死。我想,这是每一个人都应该记得的。

希望——《唐山大地震》表现了人在灾难面前的脆弱,同时也关注了灾后人们如何释怀并摆脱心灵的枷锁。最后脆弱的人民在各界的关爱下站起来了,没什么困难可以难到我们,我们坚信团结就是力量,关爱可以克服一切;从唐山到汶川方登理解了自己的父母,心灵的枷锁也解开了,我想世界上本没有锁,只要我们敞开心菲,换位思考,宽以待人,一切的枷锁将为我们打开。因此通过唐山人的跌倒与站起来这个过程当中,我想世界还是充满着希望的,这么大的一个困难面前我们都可以站起来,那还有什么可以怕的呢!

当然,“唐山大地震”带给我的`震撼也远不止这些,甚至那些在影片中,一次正脸也没有露的满身淤泥的解放军叔叔们,也是同样值得我们尊敬的,他们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有的伤了,有的还奉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却没有一个人发出怨声,都是无比坚强的冲上前去,与大自然勇敢地搏斗!自然灾害是可怕的,也是很难预料的,但只要所有人一条心,就一定能战胜困难,赢得胜利!

这使我想到了一句宣传语:灾难只会让我们更加团结,团结必定使我们战胜灾难!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5

今日,我观看了《唐山大地震》电影,看完后,使我感受颇深。

里面讲述的是:主人公是姐弟俩,方达和方登,他们一家生活得很欢乐。突然一天晚上,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使他们的爸爸为了救妈妈而被死神拽走了,使妈妈活了下来。

方登和方达被压到了一块水泥板下,有人发现了他们,如果救弟弟,便压住了姐姐,救姐姐,就压住了弟弟,只能救一个,妈妈选择了弟弟,弟弟被压断了一只胳膊,而姐姐竟然奇迹般的活了过来,被好心的解放军夫妇给收养了,方达用自我的努力和奋斗当上了大老板,几十年后,姐弟俩都当上了汶川志愿者,相遇了。

令我感动的是:当妈妈明白只能救一个时,那种撕心裂肺的叫声:“两个都救、两个都救、两个都救。”还有他们的爸爸,本来自我能够逃生,可是他把妈妈拉在了一边,自我却闯进了快要倒塌的楼房里救他的孩子,可是不幸压在了废墟下。当奶奶要把方达带到济南时,妈妈是泪流满面,最终奶奶心软了,让方达留了下来,他们母子俩是抱头痛哭。

这时我想到了我自我,做事老是半途而废,有一次,我做奥数题,一个“拦路虎”出现了,我怎样也做不出来,于是就放弃了。方达却靠这一只手坚持不懈的精神创造了大企业。

看完了这部电影,我怀着沉重的心境,想:“我以后要学习方达的努力和奋斗,好好学习,不能在半途而废。”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心得5篇相关文章: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心得5篇750字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心得5篇700字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心得5篇650字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精选5篇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范文5篇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五篇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五篇500字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5篇500字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五篇550字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范文5篇2020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心得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92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