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学生作文 > 观后感 > 观后感范文 > 《复兴之路》观后感2000字五篇

《复兴之路》观后感2000字五篇

若水1860 分享 时间:

《复兴之路》观后感2000字五篇

  《复兴之路》这是一部能够让我们真正深入的了解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的巨片。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复兴之路》观后感2000字,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复兴之路》观后感2000字<一>

  &ldquo;为了一个民族的梦醒,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hellip;&hellip;&rdquo;1840,对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一个不可忘怀的数字。这一年,英国的战舰轰开了国门;这一年,外国商船开始出现在中国的内河;这一年,清政府失去了关税的自主制定权;这一年,《南京条约》宣告着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一段屈辱的历史,《复兴之路》的导言中,指出这部政论片存在的意义,那就是&mdash;&mdash;用历史感悟未来。

  片子从辛亥革命开始。但是辛亥革命的成果很快由拥兵自重的袁世凯所窃取。辛亥革命是一场不彻底的革命,他只赶跑了一个皇帝,他的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并没有完成。1912年,皇帝倒了,辫子剪了,但是帝国主义的压迫还在,英租界,法租界还在。为了支持,日本的支持买了丧权辱国的&ldquo;二十一条&rdquo;,时人感叹&ldquo;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rdquo;。1916年,袁世凯的皇帝梦做了83天以后破灭,北洋政府连东周周天子那样的的形式上的统一都维持不了,辛亥革命以失败告终。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莽莽神州,已倒立狂澜待挽;茫茫华夏,中流之砥柱依谁。

  20世纪早期,中国到了国将不国的地步,军阀混乱不断。相界与占领区一如从前,外国人在华特权原封不动,外国战舰仍在中国内河耀武扬威。中国该何去何从?在这摇摆不定的时刻,十月革命的炮火烧到了中国。于是,有了那&ldquo;忆往昔峥嵘岁月稠&rdquo;。

  在康乾盛世中,在一片阿谀赞誉之声中,爱新觉罗沉醉于天朝上国的迷梦之中。而与此同时,英国的工业革命正在轰轰烈烈的进行中。西方船坚炮利,朝发夕至。而清朝军队还是红缨枪,马背上前进。可见,政府的腐败,军队的软弱招来了豺狼虎豹。军队保护着国民,维持着安定。有人说在如此一个和平年代,国家花这么多纳税人的钱去养这么一群人去当兵,研发先进武器,这不是为了战争而是为了和平。今年的国情月饼也花费了很多的资金,但是这是为什么呢?为了震慑境外的反华势力。国家的高端武器是国家的机密,可是为什么要亮出来给世界看?歼十战斗机和九九式新型主站坦克和战略、战术导弹集体亮相,给世界以如此的震撼,必定会引起各国军事装备专家的研究以及针对性的防御。可是。这仍旧战士给了世界看。着说明了什么?说明中国有能力有底气应对全世界均被挑战,证明我们已经不是1840年的中国,我们有准备应对任何一个国家的军事行动,并且我们绝对不会吃亏,对我们动武前,请三思。和平时期,军事演习是为了让军队保持战斗力,而月饼则是国家使用的不流血的军事行动。这是展示能保护自己的核心利益和领土完整。

  《复兴之路》第三集起,告别了屈辱的近代史,进入了当代史。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在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问题解决之后,中国的第二个任务出现了,就是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新生的共和国用半年的时间稳定物价,继续农村土改。成立第三天,苏联成为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两个多月后,毛泽东前往莫斯科,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正在这时,东北边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了保家卫国的战斗。

  1977年的北京工人体育馆中正在进行一场足球比赛。它之所以被载入史册,是因为在公众视线中消失了两年的邓小平在这场比赛中公开亮相。据日本共同社描述:数万观众撇开比赛,霎时全部站立起来,向他报以热烈的掌声。美国新闻周刊的评论认为,在经济事务方面预计他将逐渐发挥关键作用。当时刚结束十年动乱,百姓生活几乎没有改善,而这时,中国的大陆四周出现了亚洲四小龙。中国何去何从?以为88随高龄的老人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定。中国的复兴治理上,推翻封建帝制的孙中山,为中国打开思想进步的阀门;简历新中国的毛泽东,让中国从此站了起来;而挽救了社会主义的邓小平,为中国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

  20世纪是个变革的世纪。2002年11月8日,胡锦涛当选为总书记。2002年12月5日新一任的领导人冒雪赶往西柏坡学习考察。这是新一代党中央对人民的承诺:我们将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居安思危是我们的传统,忧患意识不会消失。

  曾记否,2008年&ldquo;5&middot;12&rdquo;汶川地震时那位耳鬓斑白的老人的背影;曾记否,那位老人的眼泪;曾记否,那老人在废墟中一个个件事的脚步;曾记否,那一夜间花白的青丝;曾记否,那&ldquo;多难兴邦&rdquo;的四个大字,激励着多少中华儿女推动中华民族的再次腾飞。

  犹在眼前,那鸟巢内澎湃;犹在眼前,那水立方魅力身形;犹在眼前,那雄壮国歌的奏响;犹在眼前,那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犹在眼前,那喜极的泪水;犹在眼前,那对伊辛巴耶娃、博尔特&hellip;&hellip;的真诚的欢呼与祝福。

  2009,由美国引发的金融海啸冲击着世界经济;冰岛已然&ldquo;国家破产&rdquo;;而中国却保持着8%的进京增速。潘石屹说:&ldquo;外国人,7、8月在干什么?躺在沙滩晒太阳。而中国人在干什么?干工作,正在努力地付出自己的汗水。有这样的国民,害什么经济危机。&rdquo;是的,有这样的手足兄弟,怕什么经济危机,怕什么反华势力,怕什么台湾问题!中华民族可以淡然一笑,你敢!这小雨,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知兴替而后何为?正如开头的那句话&mdash;&mdash;用历史感悟未来!

  《复兴之路》观后感2000字<二>

  当20世纪进入倒计时的时候,信息革命已全面来临,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中国的社会变革也在提速。在19_年6月,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带领着改革开放的中国迈向新世纪。此后的13年,每个关注中国发展的目光都注意到了中华民族释放出的惊人活力,世界见证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给中国带来的全方位的变化,这个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崭新构想,是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上正式提出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在一起,既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么,这样一种经济体制将如何建立?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又将开启怎样一段新的航程?

  上海浦东:今天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国际金融贸易区,它像一只头雁,带动着整个长江流域地区,共同经历了中国经济高速成长的黄金年代。然而,在17年前,被宣布为国家级开发区的时候,这里还是一望无际的农田,1992年,浦东开发的战略目标被写进了党的十四大报告,这是党的代表大会第一次具体部署一个城市的经济建设工作,从此,这个中国最大,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开发区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浦东开发和许多同样发端于1992年的经济事件一道成为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中国全力起飞的写照。

  正是在1992年上海宝山钢铁集团扩建工程建成投产,宝钢成为中国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王均瑶在浙江创办国内首家包机公司被誉为&ldquo;胆大包天&rdquo;。刘永好在四川成立希望集团,这是中国第一个经国家工商局批准的私营企业集团。王选在北京研制成功世界首套中文彩色照排系统,他领导的北大方正集团成为推动信息化的先行者。

  从这一时期开始,中国的出口呈现高速增长,&ldquo;中国制造&rdquo;开始走向世界,同时,一批大型跨国公司逐渐成为来华投资新主角,1993年,世界500强之一的摩托罗拉公司把全球董事会从美国搬到中国来召开,董事们乐观地认为中国将是摩托罗拉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给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的同时也为政府解决发展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而一次由十多亿人共同参与的伟大变革注定不会一帆风顺。1992年8月5日,一个重达18公斤的包裹寄到了深圳市,包裹内是2800张身份证。五天之后,150万股民汇集了2000多万张身份证,从全国各地南下深圳抢购新发行的股票,最终酿成了中国股票发行史上的8.10事件。这次极端抢购事件的背后,透露出1992年独特的经济温度。伴随着普通百姓对市场经济的热情,从1992年下半年开始,通货膨胀的问题出现了,钢材、水泥、木材的价格比上一年上涨50%以上,全国消费品价格平均上涨了13%,如何才能让过热的经济冷却下来,同时又保持发展的活力呢?

  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开始发生转变,三年后,通货膨胀率从最高时的24%降到了1996年的8%,同时依然保持了9.7%的经济增长率,人们形象地把这次利用市场规律进行的宏观调控比喻为&ldquo;软着陆&rdquo;。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实现了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打开了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崭新局面。到20世纪末,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的实质是利益格局的调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创的年代,那些曾经支撑着共和国经济大厦为新中国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国有企业有很多在市场竞争中举步维艰,许多国有企业的从业人员因此经历了一段难忘的日子。

  下岗,这个词汇开始频繁出现,根据劳动部门公布的资料,1993年,全国下岗职工累计达300万人,此后逐年上升,到1997年时突破1000万人,在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上海也有百万工人相继下岗,其中纺织工人就有27万。

  在经济体制转型中,广大下岗工人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为改革的顺利推进做出了重要贡献,面对短时间内出现的成千上万的下岗工人,党和政府没有坐视不管,而是想尽办法加大再就业的培训力度,积极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经营机制,强化企业管理,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10多年前的中国,处在一个极为特殊的时期,新体制正在建立之中而旧体制仍在运行。20世纪90年代中期,无论是国有企业改革还是民营企业的发展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的积极探索,使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一步步深化。

  《复兴之路》观后感2000字<三>

  1997年2月19日,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去世,联合国为这位老人降半旗志哀,百姓们自发前来送行,感谢他为国家和人民做出的卓越贡献,感谢他带领中国人走上富强的道路,这一年全世界都听到了一个坚定的声音,中国将沿着邓小平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

  我们这次大会的灵魂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十五大将无疑以这一点为标志坚持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这个理论,这是党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同志的庄严历史责任。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道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修改后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也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

  十五大更进一步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明确了中国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部署,并对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等问题作出了新的论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努力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这是意义深远的重大战略决策。

  经过五年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1997年时的中国人拥有了许许多多值得珍藏的记忆,这一年中国创造了15000亿的国内生产总值,外汇储备也纪录地达到近1400亿美元,并成为世界排名第十的贸易大国。这一年,中国告别了短缺经济,人们开始体会几千年来所向往的小康生活。这一年,中国国旗在香港冉冉升起,这片一百年前被迫割让的国土重新回到祖国,两年后,澳门也顺利回归祖国,作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越来越成为国际舞台上一个重要而积极的力量,在一场不期而遇的危机中这份力量更是赢得了世人的尊重。 1997年7月2日亚洲金融危机暴发,这场金融危机迅速波及东南亚各国和日本、韩国等地,为了扩大出口,缓解危机,不少亚洲国家的货币大幅度贬值,这使得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高出,外贸出口遭遇巨大的压力。此时,如果人民币贬值中国商品就能加大国际竞争力,但这将会使整个亚洲地区的危机升级,世界注视着中国。中国承诺:人民币不贬值。中国领导人向世界传达了坚定的信号,这让许多外国观察者对负责任的中国刮目相看。就在亚洲金融危机的余震还未完全消散的时候,考验就接踵而至。1998年夏天,中国遭遇了又一次严峻的挑战,那是一场来自自然界的灾难。长江爆发全流域性大洪水。

  20世纪末,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再次提速,世界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小,市场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变大,全球竞争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激烈态势。如何才能尽快完善国内体制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巨大挑战呢?早在1986年,中国就开始了回复关贸总协定缔约方的努力,十几年过去了,世界贸易组织取代了关贸总协定,中国的复关申请变成了&ldquo;入世&rdquo;谈判,但距离成功却依然路途迢迢。面对入世将会付出的代价,国内也不时传出忧虑的声音。

  1997年10月26日江泽民访问美国,对于渴望到世界市场游泳的中国经济这是一次肩负使命的远行,在嗅觉灵敏的国际观察家眼中这是一次将会影响世界的对话,一时间,美国总统克林顿举行的欢迎晚宴的请柬成为最热门的入场券,正是这次访问,确定了中美两国将共同致力于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访问也加快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步伐。

  北京时间2001年11月10日23时38分,随着击槌敲响,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此时,距离中国递交复关申请已有15年,有人说中国从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到加入世贸组织这一刻,实现了一次历史性的跨越。

  中国的确变了,变得自信和从容了,中国又没有变,细心的人们发现经过市场洗礼后,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的国有企业,不仅在国内市场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而且已越来越多地在国际竞争中崭露头角。

  而这一变化的背后,也离不开法制的不断完善,有人说:市场经济也是法治经济,从1992年到2002年的10年间,中国的法制建设快速推进,全国人大共修订法律167件,其中,涉及市场经济的有61件。

  世纪之交,中国人不仅在市场经济的风浪中强壮了筋骨,初步展现出一个发展中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而且还创造性地践行了&ldquo;一国两制&rdquo;的伟大构想,赢得了举办世界上最重要体育赛事的荣耀。2002年秋天,中国共产党再一次表现出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ldquo;三个代表&rdquo;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么建设党的问题。在党的十六大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进了《中国共产党章程》。

  十六大不仅总结概括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而且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新世纪的晨光中,人们发现中华民族燃烧了整整一个世纪的复兴之梦,获得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和明确的目标。

  100年是漫长的也是短暂的,在人类告别风云变幻的20世纪时中国告别了这个世纪曾经的苦难,经过100多年的求索与奋斗,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中国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世纪跨越,中国人跨越的绝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节点,伴随着国家一起迈入21世纪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

  经过十多年的创新和实践,中国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开启了一段新的奋斗征途,获得了充分自信的中国人站在了新世纪新阶段的起跑线上。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将薪火相传。

  《复兴之路》观后感2000字<四>

  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了为挽救民族危亡而奋起抗争的五四运动。三千多名大学生开始举行游行,游行的起因是正在召开的巴黎和会,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巴黎和会决定由日本继承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而对于日本强加给中国的&ldquo;二十一条&rdquo;则置之不理。5月4日学生游行之后,工人罢工,商人罢市,中国的各种力量都行动起来,汇聚成自1840年以来涉及范围最广,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爱国运动。中国为什么会爆发如此大规模的群众运动,辛亥革命后,中国人对国家命运的思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新青年》杂志创刊发表的新文化运动就此发端,《新青年》主编陈独秀提出要想救中国,建共和首先得进行思想革命。新文化运动中,西方的各种政治学说和社会思潮纷纷涌入,中国人在各种各样的&ldquo;主义&rdquo;中寻找着各自的信仰。中国已经醒来,但是正如鲁迅所指出的人生最痛苦的事就是梦醒了发现无路可走。20世纪早期的中国,军阀之间为争权夺利混战不断,百姓生活在兵荒马乱的恐惧之中,一个迫切而又迷茫的问题是中国该往何处去,在这个众多的主义和思想中,哪一个能给中国带来光明。1919年,梁启超来到欧洲,贫富差距和尖锐的劳资矛盾让他十分震惊。一位记者告诉梁启超,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了。这使得向西方人学习的中国人感到困惑,中国还要沿着这条路再走一遍吗?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中国的先进分子在反复的比较中坚定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一些倾向于社会主义的知识分子开始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集合起来。1920年2月9日,从北京通州到天津的路上,因传播革命而被北洋军阀通缉的陈独秀和李大钊正在筹划组建中国共产党。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在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革命纲领救被旗帜鲜明的提了出来。刚刚成立的中国共产党虽然看上去还十分弱小,但站在它身后的却是越来越多的正在将目光投向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中国人。然而,中国太难改变了,新生的中国共产党将如何改变中国,怎样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呢。1922年1月开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组织和推动下,中国掀起了第一个工人运动的高潮,13个月时间中,有30多万人参加了100余次罢工,显示了工人阶级的力量,扩大了党在全国的政治影响。也让国民党的领袖孙中山决心与共产党合作。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第一次国共合作就此开始。1925年,孙中山因病去世。1926年,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和组成的国民革命军从广州出发开始了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北伐战争,农民工人被彻底的动员起来,史称&ldquo;大革命&rdquo;。1927年3月,国民革命军攻占上海和南京,完全控制了长江中下游以南各省,北伐形式大好。但是,蒋介石勾结中外反动势力积极策划反革命政变,4月12日,蒋介石在南京发出密令,已光复的各省一律实行清党。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开始捕杀共产党员,此后共有26000和30多万群众被杀害,工农运动被镇压下去。

  大革命失败了,现实给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上了残酷的一课。毛泽东意味深长的说:&ldquo;枪杆子里面出政权。&rdquo;经过艰苦探索,中国共产党逐步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毛泽东将武装革命形容为&ldquo;逼上梁山&rdquo;。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8月7日中共中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1927年,毛泽东在井冈山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中的实际领导地位。1936年,纵横十余省跨越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胜利结束。

  中国的问题就是农民的问题,当中国共产党深深植根于农村的时候,国民党正在城市发展资本主义,以蒋介石为代表的一批国民党高官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榨取和掠夺,逐渐成为新的官僚买办的资本家。而占人口85%的农村,普遍贫穷,而到1937年时,杂税名目竟高达1700多种。国民党统治的十年,经济垄断,政治独裁,没有能够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社会依然矛盾重重,危机四伏。就在这10年间,世界局势发生了急剧变化,苏联通过实行计划经济,迅速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资本主义世界却从1929年起遭遇了一次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被失业、饥饿笼罩着的人们陷入恐慌之中,欧洲上空,战争的阴云开始凝结。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在亚洲,日本军国主义加紧实施其既定的侵华政策。1931年,日本入侵中国东北,国民党政府却仍将兵力用于围剿工农红军,对日本则实行不抵抗主义和妥协退让的方针,致使1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沦陷。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分别担负正面站场和敌后站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中国共产党以自己的坚定意志和模范行动在全民族的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中国取得了自1840年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自1895年甲午战争后被日本占领的台湾省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牺牲和突出贡献,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和美国成为世界两大阵营的首领,在社会主义阵营不断壮大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将以何种方式建国,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共和国成为各种力量关注的焦点。1945年10月10日,国共两党签署双十协定,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1946年1月10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开幕,会议达成五项协议,提出要建立国民政府委员会。政治协商会议结束仅仅5个月后,1946年6月,国民党挑起内战。中国共产党面对一场不得不打的战争,国民党的兵力是共产党的3倍,控制着几乎所有的大城市和主要交通干线,几乎全部的现代工业以及全国76%的土地和71%的人口。但是,最终的胜利者却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凭借什么赢得了胜利?在1945年,人心的天平就开始倾斜,国民党在抗战中赢得的支持却在接收大员的腐败中一点点消失,国民党的高级官员向蒋介石进言说,这是在一片胜利声中埋下了一颗失败的定时炸弹。但蒋介石并没有认识到,人心向背将成为国共两党较量的核心。

  《复兴之路》观后感2000字<五>

  &ldquo;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ldquo;纵观中国历史,我们可以从中明白一件事:志当存高远。因为人是为什么而活?又是什么在支持着人们奋发向上?其实不过就是两个字&mdash;&mdash;信念。

  当国人在&ldquo;天朝上国&rdquo;的美梦中沉醉不醒时,在欧洲,许多西方国家却在悄然发展壮大着,他们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志向远大而又有着令人惊诧的行动力。当本国的资源不能满足时,他们把目光看向了传说中&ldquo;遍地黄金&rdquo;的东方国家。当英国派出使者向清朝请求通商时,乾隆却以&ldquo;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rdquo;为由一口拒绝了他。那时的清朝已经在安逸中消弭了意志,不求上进,在自己自足的满足中一醉不醒,浑然不知外面的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于是,中国与世界发展的潮流擦肩而过,没有抓住这难得的发展机遇。

  清朝的闭关锁国,孤立了自己,使自己在世界上落伍。结果曾经的东方大国,被欧洲国家的尖船利炮打开了国门,从此步步沦丧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蒙受了百年屈辱。

  &ldquo;志当存高远。&rdquo;我们不能只看到眼前的繁花似锦,不能奢望能一劳永逸,不能满足于眼前的一点点成就,而是要树立远大的志向,并为之不断奋斗,最终才能成功。

  &ldquo;请您用大理石,汉白玉,青铜和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屋架,披上绸缎,缀满宝石,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放上神像,饰以琉璃,饰以黄金,饰以脂粉,请诗人出身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请您想象一个人类幻想中的仙境,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rdquo;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1860年10月18日,英国公使额尔金下达焚毁圆明园的命令,其理由是&rdquo;在人们脑海中留下不易泯灭,永远保存的痕迹......圆明园宫殿为之要地,人所共知,毁之所以予中国政府以打击......警醒其迷梦&rdquo;这一行动得到了英国首相巴麦尊的同意,他还暗示额尔金烧毁紫禁城。

  为了给予中国政府以沉重的打击,破灭中国人民的信心,这座耗费了150多年时光和数不尽的人力物力才建造起来的万园之园,被一把火和一个野蛮的命令所毁,只给百年后的世界留下了断壁残垣和不绝于书的愤怒。

  &ldquo;志当存高远。&rdquo;如果当时的王朝统治者能目光远大,立志高远,或许这梦一般的园林不会被毁得如此令人心痛。可是世界上不会有&ldquo;如果&rdquo;,我们必须以此为鉴,从伤痛中走出来,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ldquo;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rdquo;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通过光绪帝进行了资产阶级政治改革运动&mdash;&mdash;戊戌变法。虽然变法最后失败了,但是它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它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扩大资产阶级政治权力,符合近代中国发展的历史趋势,它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和新思想,批判了封建主义旧文化,旧思想,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ldquo;志当存高远。&rdquo;这是一次资产阶级的觉醒,志向远大的仁人志士在中国一步步滑向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深渊时勇敢的站了出来,希望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为此奔走奋斗。其中尤其是&rdquo;戊戌六君子&ldquo;中的谭嗣同,在戊戌变法失败时拒绝了逃生机会,表现出了大义凛然 ,视死如归,甘为变法流血牺牲的大无畏精神,以这种捐躯的壮烈行为,来唤醒民众的觉悟。但是树立了远大的志向,还需要脚踏实地的行动最终才能获得成功。

  由于变法的失败,中国失去了一批倾向在原有体制下实行改革的精英和支持者;代之而起的是主张激烈变革,最终使一场千年巨变&mdash;&mdash;辛亥革命爆发了。辛亥革命给了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它推翻了统治中国近代长达270多年的腐败屈辱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辛亥革命也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无论谁想做皇帝,无论谁想复辟帝制,都在人民的反对下迅速垮台。张勋复辟帝制的闹剧和袁世凯的83天皇帝梦都是警醒他人的例子。

  &ldquo;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心信不可行,则反掌折枝之易,亦无收效之期。&rdquo;被称为&ldquo;国父&rdquo;的孙中山先生曾经这样说过。这句话告诉了我们意志的重要性,我们要用正确的思想来指导我们的行动,软弱与退缩都不是革命者应有的,我们要勇于面对困难,愈挫愈勇。因为&ldquo;虽然试了不一定能成功,但是不试的话一定会失败&rdquo;。很多时候成功都是一扇虚掩着的门,就看你有没有勇气去推开它。或许困难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难以解决。

47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