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800字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看了《一个都不能少》这部反映贫困山区师生学习、生活的故事片后,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憾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希望你们可以喜欢哦。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1

记不清是第几次看《一个都不能少》这部电影,每一次都有一种莫名的震撼。今天,当我百无聊赖的打开电脑,轻轻的点击着鼠标,这部影片,又再一次印入眼帘,我感到心里一阵阵的酸痛,在今天这个表面奢华的社会,谁又知道,有多少悲剧在一次次的发生呢?又有谁知道,有多少些孩子在承受着巨大的无奈。

"毕节事件”过去了一段时间,带给我们到底是怎样的启示,很多人,特别是我们老师,或许,他们压根就没有好好反思过。在今天这个极尽奢华的物质社会,竟有这般令人难以接受的现实。

如果不是媒体的曝光,很多发生了的事就真的永远停在那里,我们根本无从知晓,而偌大的社会,又有多少的悲剧为世人所无知?靠媒体来揭露阴暗,来主持正义的时代,我们不禁要问,人心的天平在哪儿?人性的良知都去了哪里呢?我们是否都习惯了麻木?看着今日教育之现状,看着我们今天条件下竟还有如此令人发指的事情发生,真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一个都不能少》,影片中的魏敏之,一个只有初中文化,却懂得用她单薄的力量守护着孩子们,而我们中的老师们,领着国家的工资却都在做什么?我不否认个别教师尽心尽力,可我们扪心自问,我们是否真的尽职尽责?恐怕我们自己都害羞啊!

这几年的乡村教学工作,让我有机会见证了织金教育糟糕的一面,有幸在城关最差的化垮小学一呆就是四年,这段灰暗的”革命”生涯,让我难以启齿,我在这无组织无纪律无上进的`环境中完成了——退化。这些以丑为美的团体,能将一个完整的人变得一无是处,这里是邪恶轴心,个个都是猛将,但却毫无用处,都是废才。

现实的差距总是太大,看着影片,不禁黯然泪下,记得当年立志到边远的地区从事教育,希望通过一己之力改变孩子们的命运,让他们有朝一日借助知识的翅膀飞向更加广阔的蓝天,而今,我感觉到我们教育生态是多么的脆弱,我们很多的老师已经不喜欢他们职业,不愿意把精力奉献在这个三尺的讲台,他们选择了麻木,他们对眼前的事端熟视无睹,横眉冷对,这就难怪织金的教育如此落后了。

《一个都不能少》,少一个就会产生无穷的后患,她/他也许是一个杰出的人才,我们却在摇篮中,在萌芽的状态扼杀了,我们在孩子们成长的时候不加以辅助、扶正,孩子们又如何一步步走向成功的未来?很多的老师,因为孩子成绩不好不想接受他,因为孩子这样那样的毛病不喜欢他,怕会影响绩效考核,这种自私和偏见会深深的影响一代人,或者说人的一生,你负责不起!看影片故事,剖析社会人生,我们从影片中得到什么,也许,是良心的觉醒,是对未来的深思。

还清楚记得,2003年陈老师特意安排我们观看了《一个都不能少》,很多年后,我才明白老师的深意,回想高中那段日子,那是我人生中最难以忘怀的,临近毕业,很多同学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老师他希望我们都能成才啊,现在看来,陈老师的一番苦心看到回报,我们一百多人,都考上本科,毕业后,大家都在国家单位服务,有的甚至特别出色。

2008年,在我即将离开我就读四年的大学的时候,我们的教授又一次让我们观看了这部电影,老师希望我们能在自己的岗位上踏踏实实的做事,他常对我们说,你们是贵州省第二届小学教育最正规的专业教师,你们的科研能力,教学工作能力,都将会成为教育改革的中坚力量,这一次,我可能让导师失望了。

来织金工作了四年,就好像做了一个很长的恶梦,我时常在梦里挣扎,醒后又不得不回到现实的火坑中, 前几天和一个老乡聊天,他是我们天柱第二批被派往支援毕节地区知识青年,曾担任织金县人民医院的院长,这些年退休后还不忘发挥革命的余热,目前还在县保健站支持医疗工作。据他所说,自20世纪50、60年代我们天柱派了几十批知识青年来支援毕节地区建设,当年有人曾到织金教育局担任局长一职,谈到当前织金所取得的成就,老人们流露出当年支边工作的艰辛。当前我们的社会在全面的进步,教育担当着为社会输出优秀人才的重大任务,我们教师不正视社会发展的宏观现实,企图逃避,后果将是面临淘汰。织金的教育还需要很大的提高才符合经济发展的现实,织金人不主动担当重任,不去改变家乡落后的面貌,只是一味的沉默、逃避,你们对不起自己的家乡,对不起父老乡亲,对不起自己的良心,更对不起手中的饭碗!

这便是看了《一个都不能少》这部电影后想到的,真希望老师们都积极的行动起来,将热血青春豪洒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用自己的绵薄之力慢慢的改变我们的教育,使之一步一步走向进步!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2

一部影片,一个故事,一份责任,一种感动。

今天,我有幸观看了张艺谋导演影片《一个都不能少》,它主要讲述是关于一个代课老师魏敏芝故事,她只是个小学毕业人,今年才十三岁。因为高老师请假回家探病才来到了水泉村小学,这个学校就有一个班,班里学生一到四年级都有,共二十八个学生……

在班里有一位名叫张慧科男同学,由于母亲生病,他家人带着他辍学到城里去打工。魏老师从学校一直到(知道以后,只身一人到)城里去找张慧科,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他,把他带回了家。其实她完全可以不用去找张慧科,因为她任务就是代好这一个月课,而她或许是为了高老师临走之前一句话:“这个班已经流失了十几个学生,再也不能少。!”我想:这就是责任所带来动力吧!

在这部影片中,最令我感动是魏老师为了找张慧科在街头上四处寻找,广播找人,贴寻人启事一幕幕……可惜都没有找到张慧科。她渴了,就喝街边自来水;饿了,就吃小店客人剩下食物。她偶然遇到一个好心人,告诉她应该去电视台……可门口登计人员处处叼难她,不准她进去。她没有就此放弃,在大门外等了三天三夜(一天一夜),而且她见到每个从里面走出来人就问:“你是不是台长?你是不是台长?”最终,她终于见到了台长,并上了电视,在圆圆镜头面前,她流下了眼泪,说了一席让人感动不已话:“张慧科我好想你,你在哪里?”

最终,魏老师找到了张慧科,一起回到了那个熟悉而陌生地方——水泉村希望小学。是啊,付出了或许才会有回报,可不付出注定一无所获。而这个世上又有多少人能像魏老师一样,为了一句话,为了一个孩子,付出那么多艰辛和劳累呢?

因此,我希望所有贫困学子都能过上幸福生活,也希望那些已经辍学孩子能够早日重返校园。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3

剧中讲的是水泉乡水泉小学高老师的妈妈病了,他要回家探望,于是便请了一位年仅12岁的魏敏芝做代课老师。高老师临走前再三叮嘱魏敏芝班里的学生要一个都不能少。可是不久,张慧科因为家里穷去城里打工。魏老师就千里迢迢来到城里找张慧科。最后在电视台台长的帮助下他终于找到了张慧科。

水泉小学的教室那么破旧,文具那么少,学生的'家境又那么贫寒。可是不管教室多么破旧,文具多么少,家境多么贫寒,他们仍然坚持学习。我们现在的环境不知道比他们好多少倍,所以我们应该更加努力的学习。

剧中的魏老师对她的学生那么好,我们的王老师对我们也不差。老师为了让我们长大有出息,无时无刻的为我们辛勤的忙碌着。同学生病了,老师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去看望同学,为同学补课。老师这样关心我们,爱护我们。我们要以优异的成绩报答老师。

虽然都是二十一世纪的孩子,可是差距为什么大呢?像有的孩子买一瓶可乐,没喝完就给扔了,但是,水泉乡水泉小学的孩子闷呢,买一瓶可乐,一人只能喝一口,还要留给老师,水泉小学的教室那么破旧,文具那么少,学生的家境又那么贫寒。可是不管教室多么破旧,文具多么少,家境多么贫寒,他们仍然坚持学习,而且成绩都很高。我们现在的环境不知道比他们好多少倍,所以我们应该更加努力的学习。 学习更好! 我想要是水泉乡水泉小学到城里来,也像我们一样有那么好的环境的话,他们是否还能品学兼优呢?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4

看过《一个也不能少》电影不知几次,每一次观赏之后,总是泪流满面。这并不是因为电影波澜壮阔的镜头与赅世惊俗的场面。它只是一部极其平凡的电影。没有名演员的参与;没有令人赏心悦目的场景;没有波澜起伏的情节;虽然导演是着名的张艺谋。

一位小学才毕业的13岁少女魏敏芝,在高老师离去学校的一段时间里,她被长领来小学校,毅然代起了课,当起了临时代课老师。依高老师的吩咐,她还能勉强维持上课。后来,她的高与她耳齐的学生,也不大听从她的管束。毕竟是年幼无知的小孩子,踩坏了高老师留给她的那几根粉笔,他们还不断打闹,还到处乱跑。

县少体校选拔学生,小红(明新红)入选。小魏就是不同意,因为高老师跟她有言在先:二十八个学生一个也不能少!还是长花了几块钱,收买了那个小子(张慧科),才找到了小红。少体校的车瞒着小魏开去了,小魏得知此事之后即忙抄近路飞追,终于无功而返。

张慧科不辞而别,搭车去城里,后来竟然在车站里走丢了。小魏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立马要去城里找他。可是哪来的路费呢?小魏采取了学生的意见,帮砖瓦厂搬砖赚钱充当路费。千方百计筹钱,却凑不足路费。后来全班同学齐帮忙,终让小魏趁乱挤上汽车。但近城时,她却被查出未买票,被推下了车。她就步行进城。

在县城的几天几夜里,她到处打听,到处寻找,想尽一切方法。风餐露宿,把仅有的六七块钱也花去,买了纸笔,书写寻人启示。在车站广播室寻人失败之后,她竟然走进了电视台,在台长的全力帮助下,她录制了节目,终于找到了她的学生。

电视台用两辆汽车送他们回乡。还送来了许多教具、图书、筹集了很多资金。乡村沸腾了。

我含泪在激动中看完这部电影,还有谁能不为小魏老师进城找她的学生这一情节所打动的呢?为了找回学生,她不惜含辛茹苦,率全班26位学生帮砖瓦厂搬砖;为了找回学生,她不惜冒险挤车,步行进城;为了找回学生,她吃残渣剩饭,睡当街墙角;为了找回学生,她几天守候台长,终于感动了县城,录制了电视节目,找回了学生。

我为这部电影喝彩,不仅因为它有动人的情节,而且人物形象的塑造,也是十分成功的。小魏老师:执着坚毅,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倔强性格,历历在目,学生的天真无邪,童稚无知,活泼淘气,栩栩如生;高老师、长等一帮里的大人,又是那么地纯朴、憨厚、叫人难以忘怀;县城里的台长、老板娘又是那么的关爱同情弱小,一切都是唯美的。人物形象的刻画是唯美的,心灵塑造是唯美的;人际之间的关爱展示是唯美的。

我还多次地被这部电影的配乐所感动。每当到了人物特别是主人公魏老师处于最为艰难的境地之时,那配乐便那么低沉、悠扬、哀怨地响起。一声声凄厉的哀鸣,正反衬出人物的无可奈何。这实在让观众声泪俱下,一片嘘声叠起。

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电影,我非常欣赏。它实在感动了我的心灵!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5

一天,我在电视上观看了《一个也不能少》的影片。虽然影片没有欧美大片那样惹人看,但它却有另一种强大的力量震撼着观众--那就是责任的分量。

片中主人公--乡村民办小学教师魏敏芝到水泉小学代课,学校里只有28名学生,她的责任就是在她代课期间保证28名学生都能上学。在她任教过程中,有两名学生由于家庭困难上不起学而退学到城里打工。魏老师凭着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竭力找回退学的两名学生。经历了千辛万苦:徒步走到城里,四处寻找,张贴寻人启事未有结果后,终于在电视台的帮助下找到失学的学生,并由此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我想,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在鼓舞着她。记的影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高老师在去省城办事老师正是牢记这一嘱托,激发了内心的责任感,才使以后一系列的“壮举”成为现实。前留下了这样一席话:“这里的28名学生是全村的希望,在我回来前,一个也不能少!”魏老师正是牢记这一嘱托,激发了内心的责任感,才使以后一系列的“壮举”成为现实。

影片放完了,而我依然沉浸在那一幕幕感人泪下的情节里。我为一名年龄几乎和我大小的女代课老师为了找回辍学学生历经千辛万苦的强烈责任心所感动;为60多岁的老教师为了贫困山区小学兢兢业业教学数十载的敬业精神作感动;为28名贫穷山区小学生在四面漏风的艰苦学习条件下依然刻苦学习的精神所感动;为帮助代课老师回找辍学孩子的社会众多好心人所感动。回想我们生活学习在舒适的环境中,有茅老师等这样一批耐心负责的好老师教我们,可我们却不能充分珍惜这良好的学习机会时,我的视线已被泪水模糊 。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800字相关文章:

电影《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范文五篇

爱国电视剧《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优秀范文5篇

《一个都不能少》电影观后感推荐

2020脱贫攻坚电视剧《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5篇最新范文

2020脱贫攻坚电视剧《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优秀范文5篇

2020电视剧《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有感五篇

电视剧《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五篇

红海行动观后感优秀作文800字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800字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35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