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无双》观后感1200字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都知道周润发和郭富城都是名气非常大的明星,当这两个大腕一起拍电影时,我想应该是很轰动。而他们两就有合作拍了一部电影,在影片《无双》里他们两个再次联手,在影片故事中可算是精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电影《无双》观后感,希望你们可以喜欢哦。

电影《无双》观后感1

真、善、美,顾名思义,即真诚、善良、心灵美。看似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它的真谛,并且拥有它们呢?细细回味我前段时间观看的电影《无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电影主要讲述了一个伪钞集团老板“画家”李问在被警察抓捕受审时,编造了一个“天衣无缝”的“故事”:将一个押送自己的香港警察描述成“画家”,并将纵火抢劫变色油墨、酒店开枪杀人等一系列他自己的罪行都安在这个他描述出来的“画家”身上,而他自己在“故事”中则是一个为生活所迫,不得不为“画家”卖命的“可怜人”。

但俗话说:“假的就是假的,永远真不了。”谎言总有被戳穿的时候,当事情最终败露,警察准备再次对他实施抓捕时,一个被“画家”从大火中救下,并整容成他“梦中情人”模样的“阮文”——吴秀清,由于认清了“画家”的真面目,与他在一艘原本准备一起出逃的游轮上同归于尽了。影片也戛然而止,留给观众的是意味深长的思考。

很显而易见,“画家”李问不是真、善、美,而假、恶、丑。他虚伪,不仅仅是因为他制造假币谋取牟利,他还打着帮助欧洲贫困儿童的幌子,换取制作假币的用纸;让在大火中毁容的吴秀清整容成“阮文”,却从未对她有过真挚的感情,他用虚伪换来财富和感情上的慰藉。他可恶,人命在他眼中一文不值,押送变色油墨的工作人员、破坏行规的鑫叔、害死他父亲的“将军”、阮文的未婚夫等无一不惨死在他的手中。他心理扭曲,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理所应当,自己作为“主角”,可以主宰世界的舞台……

或许影片的结尾,正告诉我们,一切虚伪、可恶、丑陋终将会化为虚幻的泡沫。真、善、美可能会迟到,可终不会不来。

电影《无双》观后感2

好久没有看到这么让我欢喜的港片了,曾经的香港古惑仔系列,警匪系列,江湖武侠系列都曾经让我热血沸腾,可惜后来同类型的电影总是感觉没有那么精彩,后来有一段时间我都是几乎不看电影的。甚至这一次,也没有报什么期待去看的,没想到最后惊艳了我,真的很高兴又看到这么一部精彩的电影。

男主角李问,临摹的画作无比逼真,但赝品始终是赝品,无人赏识一幅幅赝品,而自己的爱人女主阮文创造的画作被人们争相抢购,女主为了帮助男主一直将两人的作品一直捆绑在一起,女主为了将自己和男主捆绑在一起甚至多次和自己的代理人发生争吵,男主无意中听到二人的争吵,甚至自己仿制的赝品被女主挂在自己的展会上被观众贬的一文不值,心灰意冷之时被祖传假钞制作人“画家”拉拢,在“画家”的威逼利诱和现实的压力之下加入“假钞制作小组”,几人合作力求制作最完美的假钞。为了保证制作出来的假钞完全可以以假乱真,不择手段去获取一切原材料,“画家”为了获得原材料血腥地杀人,甚至为了报父仇直接端了仇人的老巢,整个基地几乎无人生还,“画家”的冷血和疯狂让男主李问萌生退意。后来,“假钞制作小组”老成员鑫叔因为破坏行规,使用假钞购买了一个古董钟,被“画家”知道之后按照行规处置,鑫叔当场枪杀,远在澳门毫不知情的吴家四美——老婆孩子一家四口死于非命,如此冷血残忍的“画家”让李问决定退出“假钞制作小组”。终于,在“画家”绑架了女主阮文及其未婚夫,握着李问的手枪杀了其未婚夫,使得李问当场反叛,联合曾经在基地救下的防伪专家秀清击毙了制作小组包括“画家”在内的所有成员。此后,李问和秀清隐居在此前“画家”为其购买的度假酒店中,李问无意中看到报纸上说阮文将会为其未婚夫举行追悼会。决心回香港参加追悼会,在等候机票的途中被警方抓获送到香港警局,阮文带着律师团队前去保释,李问以为香港警方提供“画家”身份说明的方式被保释。结果警方根据李问的描述,抓到的却是自己人。

实际上,李问就是“画家”。

甚至李问所招供的一切一切,大部分都不过是自己的臆想罢了,根本没有李问这个人,从始至终“画家”就是“画家”,而且李问所描述的女主阮文不过是“画家”在加拿大制作假钞基地旁边的邻居罢了,李问爱上了女主,并且时常偷窥女主,将自己代入到女主的生活中,在救了烧伤之后的秀清之后将对方整容成了阮文的面貌。后来来警局保释李问的,其实是秀清,在保释出李问之后,二人计划逃亡至菲律宾,秀清在将消息透露给警察之后二人在香港海域被包围,秀清选择引爆炸弹和李问同归于尽,实现自己两人“在一起”的愿望。

其实,我感觉编剧还是对男主比较仁慈,在最后“画家”落网之后,警察拿着照片去询问真正的阮文时,阮文居然认出了照片上的男人,自己曾经在加拿大的邻居。其实,可以更残忍一点,真正的阮文觉得照片中的男人眼熟,却不记得这个人曾经在哪里见过。这样,一切从头到尾不过是“画家”的一出独角戏,所谓的女主不过是由一张陌生人的脸所臆想出来的罢了,这个女主甚至记忆里都无法寻到这样一个疯狂的男人的存在。男主惨上加惨,悲上更悲,女主,则是完完全全地遭遇无妄之灾,被一个自己都不记得的人毁了人生,恩爱的未婚夫被杀,自己的形象被一个陌生人臆想,可怜至极。

李问可能是“画家”仅存的一点作为普通人的认知所分化出来的角色,亦或者,李问根本就不是“画家”,这些前后矛盾又看似流畅的情节不过是混淆警察的假象罢了,亦或者,最后逃亡的游艇爆炸,不过是为了终结李问和“画家”以及秀清这两个人罢了,毕竟死亡才是一个人的终结,是时候换一个新的身份活下去了。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可是,真的其实不存在,存在的一直都是假的,那么,真真假假又该如何分辨?真假又有何意义?到底谁才是主角?谁才是配角?主角和配角是不同的人?还是同一个人?还是根本没有主配之分?

这些,或许下次再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会找到答案。但是下一次再看这部电影,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

电影《无双》观后感3

每个人都想要上天堂,但没有人愿意死。

一个声音说:天堂是美好的,我应该上天堂;另一个声音说:生活是美好的,我不能死。

两个都是我们的真实想法,但是…只有死了才能上天堂。出现这样的矛盾是因为,我们的大脑里,并非只有一个自我。

你说的是哪个我

赫拉利的《未来简史》中提到过一个细思极恐的实验。

一个小男孩患有癫痫,医生为了治疗切断左右脑之间的连接。脑科学家将这个小男孩作为实验对象。

我们知道,人的大脑分左右半球,各有分工:左脑控制右边的身体,右脑控制左边的身体;左脑主要负责语言逻辑等功能,右脑则主要负责形象思维相关的功能。

实验人员首先问这个小男孩,你长大了之后想做什么?小男孩(的左脑)回答说。

我想当制图员。

为什么说是小男孩的左脑在回答呢?因为右脑不会说话,而且左右脑之间的信息交流已经切断。制图员,是小男孩左脑的理想。

之后实验人员问了同样的问题,但换了方式:

把问题写在一张字条上,并且遮住小男孩的右眼,让他用左眼看这个问题。然后给了他很多带字母的卡片,让他用卡片拼出自己的答案。这次他的答案是——

赛车手。

一个声音说:当制图员吧,工作稳定,没有危险;另一个声音说:当赛车手吧,又酷又刺激,多棒啊!

要知道他只是有癫痫,并没有什么精神疾病。这个实验说明,大脑中本来就不只有一个自我,只不过正常人的大脑中,信息可以充分交流,总有一个声音最终胜出,做出反应。

我们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体会,面对一些重要选择,可能会纠结,可能会进退两难。但我们最终总会选择其一,做出决定。

那如果有一天,我们对这个选择,这个决定后悔了呢?如果我们对做出选择的那个自我,心生厌恶了呢?

这就是最近热映的电影《无双》想要探讨的问题。

逃避责任的自我剥离

之前的文章《什么是好的垄断》中提到过:有选择必有成本,成本是放弃了的最高代价。

电影里有一段台词是点睛之笔,正是为了说明这个道理——

想要得到什么东西,就必须付出代价;就算你现在说不想要了,也还是要付出!

我们的主角面临一系列的选择,换句话说,他需要付出一系列代价。

想要成功么,想要配得上你爱的人么?那就把你画的画卖出去,卖很多很多钱,成为世界闻名的画家。

没人买么?想要体验画画的快乐么?那就帮我作假,临摹大师的作品卖钱。

想要钱么?那就跟我们一起印假钞,一起干掉对手,一起枪林弹雨。

选择 = 获得 + 成本

每一个获得都是那么诱人,让他憧憬,于是他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但每一项成本又都是那么高昂,让他害怕,于是他在回过神后拒绝付出。

不,我是一个遵纪守法,有前途的艺术家。总有一天我会成功,会有很多人高价买我的画。我会住上大别墅,衣着光鲜,喝最名贵的红酒,在最有名的画廊办个人展览,我为什么要干违法的事?

什么?杀人?我这样的老实人,看到别人拿枪都会害怕,听到炸弹响都哆嗦,怎么可能会杀人!只有为了最爱的人,我才会鼓起勇气冲入险境。我不会为了赚钱冒这样的风险,就算有人拿枪指着我也不行!

什么?失去心爱的`人,却拿别人当替身?不可能,我不是这样的人,我做不到。

可你分明都做了,一步一步地越陷越深,做的时候,你的脸上甚至还洋溢着满足的微笑。

不不不,这肯定是另外一个人!都是他拉我下水,都是他自作主张,都是他逼我、骗我、误导我……才会发生这么多可怕的事。

可你分明在羡慕他的敢爱敢恨,雷厉风行,你时刻都想要变成他。

不,我可以给他一个名字,一个身份,一张脸。

别傻了,他就是你自己,你所厌恶的那个自己。

这就是一个人内心的挣扎:人不总是理性的,总会在诱惑面前做自己清醒时不会做的事。可以一生小心谨慎不做这样的事(比如老实人),或者做了之后承担责任,又或干脆放弃良知(比如连环杀手),都能达到自洽和平衡。

但如果良心未泯,又不愿承担应有的代价,那就只好否定自我,想要把那个自我剥离出去,就要受到最深的煎熬。

这才是这部电影真正的核心,是珍珠。其他的印假钞、杀人、剧情反转,都不过是装珍珠的盒子。说来说去都是人性,演来演去都是内心戏。

什么才叫抄袭

有人说《无双》抄袭了《非常嫌疑犯》,我觉得算不上『抄袭』。

有一部电影叫《十二怒汉》,后来国内买了剧本的版权,又翻拍了一部电影《十二公民》,非常好看。

请允许我斗胆定义一个『剧情重合度』,最高为 10 ,最低为 0。如果一个电影和另一个电影的剧情像《十二公民》这样完全重合,而又没有购买版权,那就是完全的抄袭,重合度为10;如果一个电影和任何电影都没有任何相似之处,重合度为 0 ,完全『原创』(这样的电影是不存在的)。

如果你认同前面的定义,那我要说与《非常嫌疑犯》比对,《无双》的剧情重合度顶多是 1 ,不能算抄袭。

现在的电影都是在讲故事,天下的故事套路就只有那么多,有一点出彩的改动就很不容易了。如果你拍一部电影,全剧任何地方都和其他电影不同,那这个电影没人会喜欢。因为喜欢 = 熟悉 + 意外,更招人喜欢的是那种老戏新唱,在大家都熟悉的故事里加一点变化。

有人说《无双》的故事框架和《非常嫌疑犯》一样,这没错。但故事框架这个东西,就像饺子皮,故事怎么讲,人物怎么塑造才是饺子馅,决定了电影的水平。

《无双》这部剧重点是表现主角内心的冲突,《非常嫌疑犯》里没有。其实比起《非常嫌疑犯》,这部电影更像《搏击俱乐部》、《我是谁:没有绝对安全的系统》,最后一段甚至像《穆赫兰道》。

《非常嫌疑犯》里,整个犯罪团伙根本就不存在,只不过是嫌疑人的捏造;《我是谁》里,双重人格只是嫌疑犯脱罪的障眼法;《搏击俱乐部》里根本没有犯罪行为,也没有什么道德上的挣扎。他们和《无双》都不是一回事。

即便是采用同样的故事框架,也没有任何问题,不叫抄袭。越狱电影在《洞》、《芭比龙》、《胜利大逃亡》之后,还有《肖申克的救赎》;拳击电影《洛奇》之后,还有《铁拳男人》、《铁甲钢拳》、《百万美元宝贝》、《勇士》;篮球电影有《光荣之路》、《卡特教练》;他们都是在同一框架下讲了完全不同的精彩故事。

即便你看过前面提到的所有电影,《无双》还是值得看,它有自己独特的东西,他比《非常嫌疑犯》好看十倍。

我看过两本小说,都是讲有一块石头,吸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通了灵气,去到人间了却前生恩怨。年少时冥顽不灵,稍有不如意就摔摔打打,还到处惹祸,经历一番世事磨练后,最终大彻大悟,皈依佛门。

是它们互相抄袭么?不是的,这两小说,一本叫《红楼梦》,一本叫《西游记》。

电影《无双》观后感4

今天第三次回味香港动作悬疑片《无双》,这部近几年不可多得的好电影。

《无双》讲述一个造假集团大佬吴复生诱惑落魄画家李问一起制造“超级美钞”,两人从曾经的合作无间到最终的反目成仇,由此引发了一场激烈厮杀。

这部电影的剧情很引人入胜,同时有些台词我觉得很经典。

1、“只看到黑和白的人,永远都是失败者。”当画家说自己是搞艺术的,家中三代都是做伪钞,而且只搞批发不做零售,他做的超级美金是全世界最多人喜欢的像真画.... 李问表示黑也不会变成白,然后画家就说了出了上面这一句话。很多较真的人、有原则的人,总是希望凡事都能分个是非对错,但是这个世界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如果真的计较下去就吃亏了。

2、“所有能成大事的男人,都是为了女人。放弃爱情的男人,没一件事干得好。”这句话说的就是一个责任心的问题。连爱情都放弃的男人,一说明你没有责任心,二也是能力有所欠缺。所以,为了承担家庭的责任,男人可以勇往直前地去工作赚钱。

3、“任何事件,做到极致就是艺术。”经纪人说李问的画算不上艺术,但是画家的观点完全不同。《无双》中对于伪钞的制作过程展现的非常全面,其中涉及物理,化学,美术等方方面面。伪钞集团对于“作假”这个事情真的是做到了极致,所以整个过程看起来就像是艺术创作。任何事件,做到最好、做到极致就是艺术,这句话绝对是真理了!

4、“死性不改,怎么做大事。”画家带着李问和假钞集团成员去抢变色油墨,画家被一个埋伏的押运员打了一枪,然后一发火把押运员打死,连同把没搬下车的变色油墨打没了。鑫叔说了上面这句话。无论自己有惊天动地的能力,还是一般人,都要心存敬畏,都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否则冲动就是魔鬼,就会产生不良的后果。

5、“ - 你以为我真的没你不行? - 不是我以为,是真的没了我不行。”李问想带秀清逃离画家的'魔爪,画家质问李问,然后就出现上面的对话。李问掌握了变色油墨的配方,画家是缺了李问的变色油墨配方的确不行。所以说,人一定要有属于自己的一技之长傍身,特别是独门绝技,绝对不怕没工作,肯定是争着抢人。

6、“行规就是行规,没有对错。”因为鑫叔用自己制造的假钞买了一个古董钟表,被国际刑警盯上了,画家处决了鑫叔,同时把鑫叔的家人给灭口了。在真实世界里,李问处决了鑫叔及其家人也是泰国酒店集团乱斗的导火索。现在的各行各业就是缺少了契约精神,或者说是缺乏了行规的制约。行规就是行规,遵守了行规,特别是高危行业,才能在这个行业平平安安,甚至做得长长久久。

7、“拼命赚钱吧,赚到钱你怕没女人。”阮文是李问的邻居,李问在造假钞的过程中,喜欢上阮文这个邻居,鑫叔跟李问说了上面这句话。当自己和世界上所有人一样是观众、主角没自己份的时候,努力生活、努力赚钱才是硬道理。

8、“其实我们做师傅的,手艺好最重要,心平气和就不会惹祸上身。”上面这句话是鑫叔对刚入行的李问说的。不但是做师傅,做任何行当都一样,手艺好才能立足是绝对的真理,但是无论顺境还是逆境,最重要的是始终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

话说回来,到了电影的结尾,反转得令人措不及手,没想到李问就是画家,李问所描述的画家则是李问另一个的人格,而这个人格是像画家一样的人。无论是制假钞的专业展示和枪斗的场景,还是反转的结尾,这部电影真的经典。

电影《无双》观后感5

自电影《无双》上映,好评不断,千言一直想进影院欣赏此片。奈何一直忙于生计再加上找不到影友,一直拖着。昨夜花了5块钱,电视点播,一人看至深夜。

看的很认真,突然想写点什么,尽量不啰嗦。

影片本身的剧情不多做叙述,无非就是烧脑悬疑、紧张刺激、环环相扣、峰回路转、引人入胜。确实算的上是一部用心的好电影,编剧质量过硬、演员演技更是到位。只是到了千言这等年纪,看电影早已不满足于看电影本身,总是不自主的从电影里看到人生。

电影进行中,最开始让千言思考的是发哥饰演的吴复生,如此风流倜傥、才华横溢还不差钱,为何一定要去做伪钞,就因为是祖传的吗?再难后他丧心病狂的杀了鑫叔全家、接着想置阮文、李问于死地。他想干嘛?做人做事一定要这么极端吗,纵使人生如戏,明明自己有风流潇洒的气质,为何还要如此拘泥小节、睚眦必报?看到吴复生穿着警服进入大楼被制服的前一秒,我是不理解他的。

再后来,他被抓了,事情峰回路转,根本没无复生这个人,不过是画家李问脑海里的.杜撰。或是他人格分裂的一面,又或是他所向往的形象。这样无复生的人生便不值得深究了,他如何天马行空都是说的通的,因为他根本不存在。至此才震惊的发现深藏不露的daboss画家李问的人性竟如此的惊涛骇浪,说他有才华吧,不会原创;说他没才华吧,模仿能力冠绝天下,钞票都画的出来。幻想自己不为情所困,却对爱情一眼钟情、至死不渝;幻想自己江湖义气,有生死相交的兄弟,却视伙伴如工具草芥,弃之如履·····人性扭曲至此,看着都累。只是想问,他的人生追求的是什么呢?芸芸大众所追求的金钱、爱情吗?或许他想成为自己生活的主角,能掌控一切、叱咤风云潇洒无拘的豪士,可惜的是始终摆脱不了他自己阴暗懦弱、癫狂如魔的性格。才是有才,人生注定悲剧。甚至都不敢去追求自己所认为的最好的,到头来也不知折腾个什么劲。

再想想自己,自己活明白了什么呢,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人生呢?能看透他人,却看不穿自己。岁月不饶人,努力吧,做自己认为对的,追求自己认为好的。人生不过一场酣畅淋漓、潇洒不拘!

电影《无双》观后感1200字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20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