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霹雳娇娃最新电影观后感影评精选_看霹雳娇娃有感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霹雳娇娃》根据ABC电视台70年代的同名电视剧《霹雳娇娃》改编,讲述了新一代火辣美女天使“暮光女”克里斯汀·斯图尔特、娜奥米·斯科特、埃拉·巴林斯卡霸气组队强势打击危险势力的故事。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霹雳娇娃》的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2019《霹雳娇娃》观后感

  考虑到诞生于60年代的《碟中谍》已经在大银幕上结结实实地打到了第六集,客观地讲,《霹雳娇娃》远不是陈芝麻烂谷子的电视IP里最成功的一个,存在感也并不特别突出。

  一方面,《霹雳娇娃》将女性主角引入了传统上为男性的侦探故事,与同年代的《神奇女侠》一样,成为了第二波美国女权运动的旗帜;但另一方面,动作/侦探类型依然是以男性观众为主要收看群体,富有魅力的女主们和花样翻新的变装元素,依然保持着具有时代特点的物化女性特征——夸张点说,这类电视的本质与三点式打拳击的foxy boxing其实无异。

  就连21世纪初,由McG打造的两部《霹雳娇娃》,也没有脱离这一范畴。McG将富有个人风格的剪辑和运镜发挥得一塌糊涂,加上时兴的港式武打(袁祥仁任武术指导),充满性暗示的紧身皮衣,异域风情和邻家甜心一网打尽。然而,漫画式的夸张情节过于简单幼稚,角色性格单一缺乏深度,令其快餐属性暴露无遗,作为快速消费品的命运也在第二部之后迅速偃旗息鼓。

  作为幕后操盘手的德鲁·巴里摩尔,早在2011年就想在小荧屏重启,但剧情之糟糕,动作之冗余,选角之失败,让这套重启剧连一季都没坚持下去。而现在,迎上了第四波女权运动风潮的“查理的天使们”,能够飞得起来吗?

  具有新时代“多样化”特征的演员阵容,伊丽莎白·班克斯自编自导自演,试图让《霹雳娇娃2019》拥有更强的女性赋权属性。理想自然是很美好,但最终,毫无创新也缺乏实感的故事与人设,花架子也懒得摆的动作设计,让这一理想仅仅停留在了“看上去很美”和“想起来很美”的程度上。

  究其根源,首当其冲的就应当是导演/编剧自己。尽管同样是女性编导,伊丽莎白·班克斯和她的小鸡电影,与硬核的凯瑟琳·毕格罗,甚至派蒂·杰金斯都相去甚远。她在《霹雳娇娃》乃至动作电影类型的认识上,也存在着令人震惊的脱节与错位。

  这一点从影片开头莫名其妙的混剪可见一斑:且不说与影片的情节/场景完全无关,还有着一股廉价的MV范儿。而无处不在的,喊口号式的硬直台词钩直饵咸,时尚大片一样的服化道一尘不染,让电影在强烈的架空感中,走到了另一个毫无实感的极端。

  而《霹雳娇娃2019》对女性角色充满臆想而又缺乏个性的塑造,更是当今好莱坞愤世嫉俗的不良风气的集中体现:女性完全可以毫不费力地轻取传统情况下的由男性主导的工作。但这种无比光鲜的“花样童话”,忽略的是“看上去毫不费力”背后的“必须非常努力”。

  这样的“好莱坞新女权”,与上个世代《霹雳娇娃》的卡通化女性并无本质区别,而将这些纸片角色和荒谬故事置于更具现实感的背景之中的做法,要比前者更加危险。

  前者至少知道自己吸引的是多多少少带着性别偏见的couch potato和钢铁直男;后者则对这一群体有着原生的鄙夷,对类型电影大加政确改造而面目全非,当遭到传统观众抛弃的时候,又能和布丽·拉尔森站到一起说,“这不是为他们拍的电影”。

  那《霹雳娇娃2019》到底是为谁拍的呢?如果说IP电影制作的目的,是保留原有粉丝流量的同时,去吸引新观众入场的话,那么《霹雳娇娃2019》和以其为代表的新“女权”类型电影,其目标则是所谓的,woke掉的观众。她们甚至不在乎这些观众是真的woke还是被迫woke,只要这些人能够和她们一起,在好莱坞创造出来的“空想女权主义大陆”上,手拉手唱《Kumbaya》。

  当这些电影始终被一小撮人的问题和矛盾所把握的时候,这种比鸵鸟还要鸵鸟的行为,又怎么能在真实社会里产生真正的共鸣呢?无非是在小圈子里弹冠相庆罢了。再好的花言巧语和冠冕堂皇,再正确和政确的指导思想,都无法掩饰这些电影在创造性上的无能为力。

  花架子喊口号,写真大片也想打救世界?显然还是异想天开。

  但回到《霹雳娇娃2019》,无论是伊丽莎白·班克斯,还是德鲁·巴里摩尔,又或是克里斯汀·斯图尔特为代表的三位主演,她们并没有犯下什么不可原谅的大错误。抛去本身有限的实力和水准,她们全部都是妄图搭上女权运动便车的牺牲品。她们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做什么——尽管就职业属性来说并不缺乏目的性——只是在迎合风潮的时候迷了眼。

  事实证明,仅仅靠着女权运动的口号,或者LGBT字母圈的(伪)光环(伪)加成,是不足以让二线三线加过气的组合一跃成为时代先锋,也无法将模糊的女权主义推及和扩展到真正的个人主义。倘若以为喊喊口号摆摆造型,递个可乐就能解决社会议题的话,那么她们所理解的运动本身,也未免太过儿戏了。

  2019《霹雳娇娃》观看有感

  在这个档期拥挤、佳作云集的11月,如果要选一部最“好看”的院线片,我的选择会是与北美同步上映的新版《霹雳娇娃》。

  当然,这里说的“好看”,也有几层不同的意思。

  第一层,也是最直观的“好看”,是全女性阵容带来的秀色可餐。

  作为最著名的女性动作片经典IP,老版《霹雳娇娃》在近20年前开启了一场席卷全球的女性动作片热潮。在此之前,人们最多只能想象女性在《007》这样的电影里作为配角稍展拳脚,如果说要让一位甚至多位女性担任一部动作片的主角,且扛起主要的动作戏,恐怕会被认为是天方夜谭。

  但《霹雳娇娃》就敢为人先地做到了这一点。片中的三位天使,都是一边妩媚妖娆,一边彪悍凛冽,上一秒还把你迷得死去活来,下一秒就恨不得把你揍得满地找牙。

  正是从《霹雳娇娃》开始,我们在电影里见到越来越多的“打女”。这种“女子联盟”式的设定,也被大洋彼岸的港片借鉴了去,以《夕阳天使》《赤裸特工》为代表的一批电影,都可以算是跟风的产物。

  新版《霹雳娇娃》当然继承了老版的这一特质,像老版一样,新版也刻画了三位代表着不同地域文化的美女作为主人公——拥有亚裔血统的娜奥米·斯科特(前阵子《阿拉丁》里的茉莉公主就是她)饰演的埃琳娜机敏睿智,拥有黑人血统的埃拉·巴林斯卡饰演的简身手不凡,而小K克里斯汀·斯图尔特饰演的萨拜娜则像是以上两者的结合,只不过性格里多了一丝任性和嬉皮。

  从三位主人公的人设上也不难看出,三个人的性格特点互为补充,而整个故事的一条主线,也就是原本素不相识的三人如何在一系列艰难的任务中互相了解,互相信赖,成为彼此的依靠。这组“天使姐妹花”,可一点也不塑料。

  人物好看了,相应的一切场景、服化道、以及动作场面,自然也得与之匹配地“好看”起来。

  作为为数不多会让女生感兴趣的动作片,《霹雳娇娃》少不了要在几位主人公的服饰装扮上下一番狠功夫。

  整部电影从始至终,就没有让这三位天生的模特在大银幕上穿着各种华服走秀。既有妖冶动人的晚礼服,也有英姿飒爽的骑手装;既有bling bling的热舞短裙,也有男子式样的皮裤和西装。要想一一细数片中的衣饰,对于我这样一个男人而言恐怕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相信我,只要你看到片中那令人眼花缭乱的“天使衣橱”,里面的各种衣物和首饰任凭挑选,你一定会觉得这个衣橱连带整部电影,满足了所有女性的梦想。

  当然,“天使衣橱”里的衣服首饰,远不仅是供穿戴的衣饰,而是用高科技材料制成的各种装备。这个应有尽有的装备库,也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前几年人气极高的《王牌特工》里科林·费斯为我们展示的英伦绅士衣橱。

  事实上,新版《霹雳娇娃》还真的在各方面都与《王牌特工》颇有相似之处。在原版的故事设定基础上,新版做了一个全方位的升级,把“查理的天使”从原来的小规模工作室,一举升格成为覆盖全球的非政府性的特工网络。整部电影的风格,也从老派的动作片,摇身一变成了新式的间谍特工片。这样的升级设定,无疑更符合当下主流观众的审美偏好。

  在动作戏的编排设计上,新版《霹雳娇娃》走的也是紧张刺激中不失诙谐幽默的路线,一方面为几位主演量身定做了适合女性身段的徒手格斗(开篇第一场小K先色诱再捆绑的好戏,就把这一点发挥到淋漓尽致),一方面也恰到好处地以智取胜,并非一味简单粗暴地比拼蛮力。收尾阶段的高潮戏里,最终击倒对手的方式,简直像是一出神奇的魔术。

  以上种.种,是新版《霹雳娇娃》的另一层“好看”。

  最后,不得不提的一点则是,作为一个天然的女权主义文本,《霹雳娇娃》实在太适合在这个女性日渐觉醒的时代被作为一个范本来重新认识和解读。

  在这一点上,新版也比老版走得更深更远。不但主人公是清一色的红粉佳人,导演也是在喜剧片中浸淫多年的伊丽莎白·班克斯,而且她自己也在片中当仁不让地扮演了一位“波斯利”,还把她的男性同仁给比了下去。

  在真刀真枪的动作场景上,班克斯丝毫没有让女性示弱的架势,无论是徒手近身格斗,还是枪械互射,又或是跑马追车开飞机,天使们没有一样逊色于男人。

  此外,班克斯还有意在片中设计了不少场景和镜头,讽刺男性对于女性的轻蔑和物化。像开场戏里强尼对萨拜娜的垂涎,又或者是像埃琳娜的上司和老板对她的轻蔑,都是生活里此类态度相当常见的写照。即便是在“女权”被不断强调的今天,这样的事其实仍然在我们的眼皮底下以某种人们见怪不怪的心态在发生。

  班克斯想要的,无疑是用一种幽默戏谑的姿态把这一切呈现出来,然后再又一种举重若轻的手法,把这个严肃的命题在故事中融化并消解。片中的各种高级梗和冷笑话总能有效地撩拨观众,而抓内鬼的悬疑戏,也总是能出其不意地给人惊喜。

  最终,班克斯就这样把一部典型的间谍动作片,妆点成了一部女性特质浓厚的时尚动作喜剧片,前者的酣畅淋漓和后者的精致讨喜,都一并奉献给观众。

  就像预告片里那句醒目的口号所说——“战斗天使,无所不能”,我猜,每一个银幕前的女性观众,应该都会暗自点头的吧。

  (友情提示两个彩蛋:1.在帕特里克·斯图尔特饰演的波斯利退休的场景里,快速闪过的照片里有他和老版《霹雳娇娃》里的三位天使卡梅隆·迪亚兹、德鲁·巴里摩尔和刘玉玲的合影。2.班克斯在片中提到的一部老电影《阿尔卡特兹的养鸟人》,是一部相当好看的经典杰作,强烈推荐大家观看。)

  2019《霹雳娇娃》观看心得

  好莱坞专门有一种影视剧,名曰“chicks”,翻成中文大概就是“小妞儿片”,无论哪个版本的《霹雳娇娃》《海滩救护队》都是标标准准的小妞儿影视剧。对于这类作品,正确的打开方式或许应该参考《老友记》里的乔伊和钱德勒:他们讨论《海滩救护队》的重点永远只有一个——慢跑长镜头。是的,纯爷们哪有空关心剧情。

  自然,如此贩卖春光在如今这个时代是绝对“政治不正确”的,补救的方法不外乎两个:一是再配上一众肌肉阳光男;二是喊喊女权主义口号。

  比如最新一部《霹雳娇娃》(Charlie's Angels),开场就是一通尬聊,围绕着拜金、交易、男女之间的选择与被选择,以此点出本作主题——女力至上——姐姐妹妹们在新千年上天入地无所不能。这种开篇就打着苹果光,透着玫瑰紫,装点粉红心的小妞儿片,观者肯定也不会期待片子能拗出什么造型出来,反正只要不太做作,就算合格了。

  片中有一个明显特供中国市场的植入广告,“裹裹”两个汉字让我会心一笑,也让我突然意识到自己找到了打开这部电影的钥匙——没错,只要用《撒娇女人最好命》里“怎么可以吃兔兔”的语气,采用“AA”型叠词方式来解读这部电影,就会感觉自己好棒棒哟!

  在2019年版《霹雳娇娃》里,大部分男生都好坏坏,也很蠢蠢,不过都好笨笨,当然也有几个小鲜肉超级憨憨又MAN MAN。

  妹子们都好赞赞,功夫棒棒,打起架来漂漂亮亮,逃起命来也潇潇洒洒……

  笔者完全没有想要贬低《霹雳娇娃》,尽管这部电影确实有点像是在过家家,所谓的反转,所谓的悬念都像是怀春少女的心——全都写在脸上。

  很明显,2019年《霹雳娇娃》有着巨大的野心,它在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内,连接起剧版《霹雳娇娃》(1976-1981)、影版《霹雳娇娃》(2000)和《霹雳娇娃2》(2003),同时吸取了2011年失败的重启剧版《霹雳娇娃》的教训,努力想要打造属于自己的“霹雳娇娃”宇宙,目标大概就是奔着最少三部曲的节奏去的,因此在2019年版《霹雳娇娃》里处处埋下线索,设置神秘人物,架构庞大组织形态,但项目能否顺利进行下去,还得看这部影片在中美两个市场的票房了。

  “Charlie's Angels”直译成中文就是“查理的天使”,无论如何重启这个IP,都是围绕着“查理的天使”这五个字在打转:一个名叫查理的神秘人开了家私人侦探社,通过变声话筒遥控指挥着侦探社,查理有个代理人名叫Bosley,他直接指挥着三个既漂亮又能打的小妞儿们解决一系列棘手案件。

  小妞儿们有个称号叫“天使”,套用一句用烂的话来说,这三个妹子都是“天使的脸庞,魔鬼的身手”。无论是1970年代的杰奎琳·史密斯、切瑞·拉德和凯特·杰克逊,21世纪伊始的卡梅伦·迪亚兹、茱莉·巴里摩尔和刘玉玲,还是现在的克里斯汀·斯图尔特、娜奥米·斯科特和埃拉·巴林斯卡,她们在片中的人设一成不变,永远是那样的楚楚动人、清纯可爱、芳华绝代。她们尽管也会有小女生之间的小情绪,但说到底都是姐妹淘,是一辈子的好姐妹。

  重复是难免的,2011年剧版《霹雳娇娃》的失败正是源自毫无新意,仍然在延续上个世纪的搔首弄姿。

  很显然,伊丽莎白·班克斯肯定是注意到了炒老IP的风险,身为本片导演兼编剧,又出演了一个女Bosley(这里的Bosley是一个职位,相当于军中的某个高阶军衔),她努力想要跟上如今特工片的发展潮流:剧情里必须要有无间道,装备上必须得是高科技。插科打诨也不能少,1974年出生的班克斯专门为此做出“牺牲”,贡献了一个有关于她到底有多老的梗。

  不过结果就是《霹雳娇娃》像是女版《王牌特工》、女版《007》、女版《谍影重重》、女版《碟中谍》、女版《极限特工》……

  事实上,现在的小妞儿片越来越找不到方向了。当新版《霹雳娇娃》最后一场大战结束之际,大堂里的每一位女嘉宾都亮明了自己的“天使”身份,那种感觉有如《惊奇队长》突然放出了大招,《复仇者联盟4》里所有的女超级英雄们排成一排,与其说是在彰显女性力量,不如说这是一种商业考量——电影上映之后,片方自然会把这一段单独拎出来,配上诸如“姐妹加油”之类的标题上传到各大网站上。

  以《霹雳娇娃》为代表的小妞儿片仍然需要解决一个问题:它们的目标受众群到底是谁?想要通吃全部人群,结果,“打架”的“打”显得不够激烈,“打扮”的“打”又没能火力全开。或者再进一步说,如果《霹雳娇娃》能够不要处处考虑女性特质,纯粹从特工片的基本规律出发做电影,那或许才叫做实打实的男女平权。

  2019《霹雳娇娃》观看体会

  好莱坞的女性商业电影风仍然没有减弱势头,除了把之前一系列男性为主的IP翻拍变成女性版外,原本停滞不前的纯女性IP也借机还魂,新版《霹雳娇娃》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自然成为炙手可热的项目。

  新版的《霹雳娇娃》由女演员出身的伊丽莎白·班克斯编剧、执导并主演,在三位女主演的选择上,策略与老版完全不同,更有一种现代意识,而不是传统意义的甜美、艳丽。从女性形象上,就试图营造出一种“女人我最大”的质感,压迫观众认可。

  伊丽莎白·班克斯作为整个电影幕后的灵魂人物,也是故事中天使们的上级,她似乎也没有找准这个A级商业制作应该呈现出什么样的风格。小聪明有很多,开头色诱的飞天瑜伽捆住敌人,到结尾大战放在时尚派对上,力求创造出一种女性心理出发的动作叙事空间。通过对前作电影、电视剧的致敬元素,确立了这一个新版本的位置,不是翻拍,而是一种延续,并彰显出创造一个“天使宇宙”的野心。

  但是,动作片不是过家家,不应该加上女性头衔,而更改了整个类型片的本质。市场所接受的动作片,第一先决条件在动作,如果选择让动作片更女性的拍摄思路,也就削弱了这个类型的本身的优势。同时,反而也更像是一种性别歧视,为什么女性拍动作片,就要减轻动作的复杂度?是觉得女性不能做得和男性一样好吗?

  在2000年之初,曾经有过一次女性动作片热潮,大概持续了5年时间,散点式的推出过一些系列作品,像是《猫女》、《古墓丽影》系列、《杀死比尔》系列等等。这个女性动作片热潮有一个基本特点,没有办法形成像《碟中谍》那样更具生命力的系列电影。这也是上述所说“让动作片更女性”的创作思路,决定了这类动作片无法在市场走远。

  中国观众本身对于《霹雳娇娃》系列有一定的情感,因为当中三个主演之一是华裔女演员刘玉玲。刘玉玲出演这部电影的时候,也正好通过参演成龙电影《上海正午》在中国打开知名度,在2002年还引进过她和安东尼奥·班德拉斯主演的《对垒特工》,可见对于这位好莱坞华裔面孔的重视。

  2000年的《霹雳娇娃》后,也引发了华语电影的模仿热潮,2001年的《绝色神偷》、2002年的《夕阳天使》,以及2002年的《赤裸特工》等,都有很明显的跟风痕迹。但和好莱坞女性动作片命运一样,它们都没有延续成系列电影。

  反之《第一滴血》系列、《碟中谍》系列等,这些男性为主的系列动作片,可以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经久不衰地持续拍摄,并且始终没有换过头号男主角。这当中暗藏了更多的社会结构历史问题,不仅仅是男性作为动作片主角会更受市场欢迎,本身似乎男性主演的电影就更容易获得好的市场回馈,从而又进一步带来了男性女性演员的薪酬不平等问题,再来进阶到女性明星主演主流制作的年龄限制。

  明星制是好莱坞电影的重要元素,在2000年初的女性动作片热潮中,唯一站稳动作片女星地位的是安吉丽娜·朱莉。她本身也是以性感偶像形象出道,在《古墓丽影》中有效地将原本性感形象与动作部分相结合,从而助力她的影响力进一步扩散,成为一线国际巨星。在后续的电影中,大众对她的期待视野也集中在了动作片的表现。

  但如上述所说,女明星在动作电影中有先天性的劣势,从创作者到市场,包括女明星本身的职业形象规划,让女明星领衔主演的动作片有极大的局限性。从安吉丽娜·朱莉的职业发展也很明显的可以看到,随着年纪增长,她更愿意去出演一些复杂的戏剧性角色,包括自己做导演,她选择的项目也是更有人文情怀,而非动作片。

  新《霹雳娇娃》的不尽如人意,背后所呈现的其实是好莱坞百年来郁结而成的问题。单靠一个安吉丽娜·朱莉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尽管可以一定程度上兴奋市场,但非常短暂。在安吉丽娜·朱莉之后,女性动作片更是难以寻到新的突破口。尤其进入到超级英雄片时代,女性超级英雄力量被夸大到失真。当好莱坞真正镇定下来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现实的女性力量,可能才有机会看到下一个“安吉丽娜·朱莉”和女性动作片的崛起。

  2019《霹雳娇娃》观看感想

  今年下半年最有魅力的华人好莱坞女演员,绝对非刘玉玲莫属,美剧《致命女人》的播出让很多以前不了解这位华人女演员的观众纷纷承认自己终于“get”到了刘玉玲的致命魅力,也让越来越多的观众自发地寻找刘玉玲以前的作品进行观看。

  21世纪的《霹雳娇娃》是刘玉玲初次在好莱坞被大众所熟知,刘玉玲、卡梅隆·迪亚兹、德鲁·巴里摩尔三位“战斗天使”在大荧幕上英姿飒爽的身姿和别具特色的魅力在观众心里深深的烙印下痕迹。

  可惜的是广受好评的《霹雳娇娃》系列电影只出了两部就不了了之,成为了无数影迷心中的遗憾,直到2015制作公司年宣布重启《霹雳娇娃》,历经四年《霹雳娇娃3》终于于11月15日上映了。

  在《霹雳娇娃3》中延续了经典系列的故事内核,战斗天使受命于老板,为客户们排忧解难,顺便来一场浪漫又撩人的“美人救美人”。

  电影一开场就是新一代天使萨拜娜(克里斯汀·斯图尔特饰)的经典色诱场面,画面一转妩媚动人的小K拉下假发掏出了绑在腿上的手枪,开始了一场全方位碾压式精准打击。

  让没有看过前两部电影的观众在短时间内就能了解到“战斗天使”的工作方式和内心准则。与以往的好莱坞动作片一样,《霹雳娇娃3》电影重点也是大段酣畅淋漓的马路追击枪战。

  战斗天使萨拜娜(克里斯汀·斯图尔特饰)和简(埃拉·巴林斯卡)为了守护好委托人埃琳娜(娜奥米·斯科特饰),在狭窄崎岖的德国街头与杀手数次交火,摇摇欲坠的汽车上相互喷射出密集的子弹和炮火,每一次颠簸都让观众心惊胆战。

  这样的一部电影,说不上剧情多么完美,甚至是有些粗陋的,但它绝对算得上是一部合格的爆米花电影,实在是太适合结束一天劳累工作后不带脑子去观看,给疲乏的神经来一次彻底的放松。

  《霹雳娇娃3》这部电影虽然剧情稀碎,但是完美的电影选角拯救了这个巨大的BUG,首先是万众期待的“小K”克里斯·斯图尔,鼎鼎大名的暮光女绝对是好莱坞20代女演员里的扛把子,这次她在电影中饰演的战斗天使萨拜娜也是电影中的一大亮点,在这部电影之前,我从未想到有人可以戴上假发是女神、脱掉假发立刻化身沙雕,真是妩媚与脱线浑然一体。

  还有埃拉·巴林斯卡饰演的战斗天使简,打戏干脆利落,哭戏也是脆弱又惹人怜爱,大概是黑人种族天赋加成,大长腿得有两米,漂亮姐姐打架时,一个侧踢上去,仿佛踢中的不是反派,而是观众们一颗荡漾的少男少女之心。

  再加上好莱坞新秀,凭借《阿拉丁》崭露头角的娜奥米·斯科特,她在片中饰演的呆萌又固执的研究员艾琳娜,一双天生的弯眉配上灵动的大眼睛,把高智商研究员那种特有的小偏执演绎的活灵活现,也把初出茅庐的菜鸟特工的笨拙和小心展现的十分到位。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霹雳娇娃3》这部电影的剧情确实存在许多硬伤,对于女性英雄的过多刻画以及相对弱化男性角色也让很多观众觉得不爽,于是这部电影在内地上映三天仅斩获5000万票房,在豆瓣开画只有6.0分,实在是算不上特别好的成绩。

  在一些差评中,有观众认为这部电影是在“拔高”女权,“反对”男权,我个人觉得把一部本来就定性为“女性英雄主义”的电影的立意拔高到“男权、女权”的高度,其实大可不必,因为大场面的动作电影本就适合捧着爆米花放松观看,就算这部电影突出了“女性英雄主义”,打破了对女性的刻板定义,这有什么不好呢?

  世界在进步,天使也可以无所畏惧地去战斗。

2019霹雳娇娃最新电影观后感影评精选_看霹雳娇娃有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4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