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学生作文 > 读后感 > 读后感大全 > 爱弥儿读后感作文

爱弥儿读后感作文

若水3636 分享 时间:

《爱弥儿》是一部教育小说,卢梭通过虚拟了一个贵族子弟爱弥儿,自己扮演爱弥儿教师的角色,讲述爱弥儿从出生到成人的教育历程,小编特地准备了爱弥儿读后感作文,欢迎借鉴学习!

爱弥儿读后感作文1

当合上这本书的时候,仿佛看到了爱弥儿怀抱着他与苏菲的孩子,回想起了当初那个刚出生的爱弥儿,如同与他经历了一段二十二岁的人生。不得不说,教育真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为人父母在培养一个孩子长大成人的过程中要付出多大的心力,要有多么坚韧的耐心、毅力与智慧的眼观。

这本书又断断续续地花了很长时间才读完,其实我早已迫不及待的想把我那瞬间即逝、天马行空的想法写下来。不过在此之前还是先让我谈谈关于这本书的其他问题吧。

“爱弥儿”这个名字多好听啊,如此的惹人怜爱。最早知道这本书是大一的时候法理学老师在讲卢梭时提及的,她说“人知道自己被异化,却不能拯救自己”,那时候她的只言片语让我感觉这像是一本小说,不曾想是一幅教育的理想蓝图,更不知《爱弥儿》最典型的意义在于它奠定了近代西方教育学的基础,它向世人所阐明的教育观念对教育改革产生的深远影响,只是感觉连严谨遵守“闹钟时间”生活的康德先生也因微笑着读这本《爱弥儿》而流连忘返打破散步的时钟规律就可知这本书所应当具有的魅力了。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本来都是好好的,可一到人的手里就全坏了。”卢梭是崇尚人的这种自然属性的,他认为自然、人、事物都是我们教育的来源,人的教育应当受之于此,三种教育需要配合一致才能是成功的教育。人不应当受世俗的偏见、权威、欲望、惯例和社会制度等影响而扼杀天性,不应当将原本自然的事物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改造。

于是“爱弥儿”便诞生了,我想这应该算是卢梭的一次大胆的理想尝试。爱弥儿不是真实的存在,而是基于一次伟大的教育探索的需要而诞生的孩子模型。他智力正常而普通,因为这样教育才有普遍意义;他出生温带而身体健康,或许是因为法国正处于温带地区,只有这样设计卢梭才便于驾驭;他生于富有之家,需要自然的教育,须知穷人事实上是不可能具备理想教育的基本条件的;最后爱弥儿需要是一个孤儿,以便卢梭能以家庭教师的身份对爱弥儿进行教导,并因承担抚养教育之职使其具备服从这位家庭教师的管束和教诲的先决条件,至于为什么卢梭不直接想象成自己是那孩子的父亲或给爱弥儿构造一个完整美满的家庭再来设计教育,我就不得而知了……我推想或许一旦结下亲情的羁绊就不可能再如站在家庭教师这个似局外人的角度客观的看待和引导一个孩子的发展了吧,这也是我猜测为什么卢梭把自己所有的孩子都送进孤儿院的一个原因,这样的教育设计在我看来或多或少有些无情,关于这点我是难以理解的,就像我很难理解卢梭这个人物一样,或许世界上才华横溢的“疯子”都有些与众不同之处……

说完我们的主人公爱弥儿,就不得不提到这本书中其实最关键的一个人物,那就是卢梭自己。在这本书里卢梭化身成爱弥儿的专职家庭教师,对爱弥儿从出生到结婚都起着奇妙的引导作用。或许从某种角度我可以这样说,这位家庭教师的意义不亚于“上帝”,是他创造培养出了“完美”的人“爱弥儿”。所以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卢梭也不再是卢梭,这位家庭教师同样是个理想化的人物,在这本书里他自始自终都没有标注过自己的名字,甚至连家庭教师的字眼也很少提及,相反他好像尽力想隐藏自己,弱化他的影响,以教师做第一人称叙述讲爱弥儿的故事引导读者将眼光集中关注在剧目主人公爱弥儿身上,而他只是旁白。

作为上帝自然的杰作,爱弥儿需要保持和遵从着他的天性,他的教育自然也需要符合这种天性。《爱弥儿》从婴儿期谈起,分童年期、少年情、青年期不同的阶段就爱弥儿所应当接受的教育进行了设想。他之所以如此划分,很容易能够理解,因为随着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他的感官、智力发展水平是存在差异的,每一个时期有每一个时期的特殊需求,每个阶段依自然和社会所应接受的教育业是不一样的。大人们不能够越过这样的规律,而根据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学习的内容。如果是从成人的角度和需要出发来自小教育孩子,一定会产生副作用的,这样的教育一定是不成功的……

爱弥儿读后感作文2

读完了第二本书《爱弥儿》,又一次了解了卢梭的教育思想。能够在那个时代有如此的思想觉悟实在不易!

《爱弥儿》是法国思想家卢梭的代表作。卢梭是一个自学成才的思想家,卢梭从自身成长的经历告诉人们,真正的教育应当是什么样子。爱弥儿是他假想的学生,一个他要真心教育、成就的学生。

卢梭认为,对人的教育可以分为三种:人的教育、物的教育、事的教育。只有三种教育的有效结合才可以说得上真正的教育。按现代教育的观点就是,教师、家长等人的教育、客观环境的熏陶和学生自身的观察、思考。

卢梭也认为,教育中存在着别有用心的教育,存在着试图把人教育成某些人奴隶的教育,这要值得我们警醒。教育要先把人培养成为人,让他懂得人的权利,人生而自由和平等,谁比谁也不高贵,谁比谁也不低贱,人首先要做一个身体和心理健康的自由人。高兴就是高兴,不高兴就是不高兴,该哭就哭,该乐就乐。压抑孩子的自然需要,压抑人的自然需要是违背教育道德的。不承认人的自然需要的合法性的,一定是伪道德,一定是欺骗性的道德。

卢梭认为要培养人的感受美的能力,道德、技术、艺术无不是自然界中美的化身,在人的一生中追求事业、家庭和人生价值的成功过程,就是追求美的过程,人是不断追求完美的、打造完美的。

教育的重要目的,还在于能够使人善于比较各种关系,在比较中抓住要害关系。

总的感觉,人生真正的学习是四十岁以后的事情,才能够看懂一些过来人的真实体会和感受,才懂得一些道理的珍贵。记得上大学时,教心理学的老师让大家读读这本书,但怎么也读不进去。今读爱弥儿,一下子就吸引住了,感觉心有灵犀,卢梭的想法与现代社会教育理论竟有很多不谋而合之处,不得不佩服啊!

爱弥儿读后感作文3

卢梭倡导的教育突出“自由”,但是是“有节制的自由”。自婴儿诞生起教育便开始了,他强调要让孩子能感受到一种自由。例如,不需要把小孩子裹在襁褓里,尽量给他穿宽大舒适的衣服,让他不要感觉到有所束缚。他还强调不要让孩子从小就获得权势和奴役的观念,孩子啼哭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不用吓唬他或是打他。让孩子多接触自然,最好把孩子带到农村教养,远离城市的污染。在保护幼小孩子的同时,又要注意不能让他把周围的人都看作成了工具,“利用周围的人去追求自己的欲望,并逐渐形成依赖心理,就会感觉到奴役他人的幸福与舒适。一旦这种感觉扎下了根,即使长大后也不会消亡。”卢梭是认同人生下来就是有欲望的,这源于人的自然,并无所谓好坏与善恶。他相信孩子的天性还是善良的。在孩子还没学会说谎骗人前,要认真研究他的语言和动作,辨别他的哪些欲望是源于自然,哪些是出于内心。不要一味的溺爱,满足孩子所有的欲望和需要。给孩子自由,让他从小就有独立的精神,能自己动手的自己动手,不依赖他人。

对孩子婴儿期和童年期的教育不可操之过急,而且需要一份必要的镇静。孩子摔倒了,要懂得自己爬起来。小伤小痛不要急忙安慰,不要让孩子有什么事情就大惊小怪,当孩子看到父母镇静的样子,也会学着镇静起来。勇敢的精神要自小培养,因为爱弥儿不仅要能忍受轻微的痛苦,他还要渐渐学会忍受更大的痛苦。关于痛苦,卢梭认为超过能力的欲望是痛苦产生的根源,“人的一生是幸福和痛苦交织的一生…减少超过能力的欲望才能使能力和欲望得到充分的平衡。宁静致远,生活才有幸福可言。…对自己感到满足的人,就是强者;不量力而行,就会感到柔弱。”这段话不禁让我想起了古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其实教育真的是一门至深的学问,我们又何时何地不处于教育的自我思考中呢?

教育孩子要秉持着真诚而拒绝虚伪,既要避免过分严格也要避免过分放任。孩子在童年期对很多理念性、道德性的东西还没办法明白,儿童自有儿童理性的境界,过早的给孩子讲道理只会让他对“道理”产生反感。在这一阶段里教育的重点应在于防止爱弥儿的心灵沾染罪恶的思想,在此基础上遵行着基本的原则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去教导孩子(如通过经验获得教训)放手地让爱弥儿自由地去追寻着他的快乐,同时达到这一时期锻炼的目的——让孩子锻炼身体和感官,使他拥有强健的体魄和优良敏锐的观感。

我想说的是,依我所感幼年教育尤其是童年期的教育,是大众普遍所忽视的。这里所说的忽视,并不是说父母和教育者们对幼年的教育漠不关心,而是说望子成龙的家长们往往忽视了孩子的童年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如何培养才是真正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为了跟上社会日新月异的强烈竞争节奏,我们是否失去的太多?给孩子减负,还孩子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一直是我们的口号。但是深怕自己的孩子竞争不过其他孩子的大人们,迫不及待的把书本、特长放到了孩子的跟前。可是究竟有几个这样高压下来的孩子长大后成了响当当的人物?违背上天赋予孩子童年阶段自然能力接受的范围,孩子对读书、学习特长会感觉到吃力和厌恶,即使最后畸形的接受也丧失了对它热爱的原动力,当他长大成人之后很容易感觉到这是一条别人早就为他选好的道路而不是他自己的选择。最好的结果是他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接受并产生了兴趣和喜爱之心,可是即便是这样,我依然觉得这种操之过急的选择是不值得的。因为它造就了一个“早熟”的没有童年的孩子,在那本应充满欢笑洋溢着天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时光里,他却成了书本的“奴隶”。远离了小伙伴,他丧失了学会与其他同龄人交往的机会,也失去了体验友谊美好滋味的机会。长时间呆在屋子里,他失去了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感悟阳光、风对地理、物理产生兴趣,观察小蚂蚁、蝴蝶、丝瓜藤对生物产生兴趣的机遇,此外他也不会经常在路边跑来跑去,在操场里追逐嬉戏,参加“跑步比赛”、打球等体育运动。看看我们失去的有多少,无与伦比的创造力、对大自然的亲密感和洞察力、交往能力与纯真的友谊、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以及强健的身体素质…这些是我们以后花再多时间和精力都难以重新获得的。

爱弥儿读后感作文4

《爱弥儿》这本书讲了卢梭作为一名导师对书中假定的一个正常孩子“爱弥儿”从婴儿期到结婚的自然培养过程,体现了卢梭崇尚自然教育,崇尚自由人的教育方法。

首先阐述了教育的意义,教育产生于自然、于物、于人。当三者趋向于共同的目标,生活就会变得有意义,这种教育就是好的。因此,他认为,这种教育的手段就是生活和实践,让孩子从生活和实践的切身体验中,通过感官的感受去获得他所需要的知识。自然教育密切相联的,卢梭还主张对儿童进行劳动教育和自由、平等、博爱的教育,使之学会谋生的手段,不去过那种依高官厚禄的寄生生活,不受权贵的奴役,自由自在地享受大自然赋予的权利,人人平等,互助互爱。我比较感兴趣的是爱弥儿的儿童期,当看到这独特的教育方式带来了我期待已久的成果时,我很兴奋。12岁的爱弥儿开朗大方,眼神中依旧流露着天真明静,成规和习惯对他来说没有意义,更没有命令和服从,在他看来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工作和游戏对他来说都是一样的,他的游戏就是他的工作。

读到这里,想象一下爱弥儿游戏时如同工作般的认真严肃的状态,是多么令人陶醉的画面啊!这样的成果很是令人欣慰,因为他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到了读书的年龄多么的厌恶书本,把它们当作束缚,他更没有因此失去美好的童年。现在再回顾其“教学”过程,也并没有发现是件多么困难的事情,只是顺着自然规律走,不给孩子强加任何不必要的束缚。

但是,教育的确是一门深奥艺术,实现好的教育并不简单,我们往往会在不经意间违背教育的规律。书中有一例子说到,我们一直想把孩子培养成诚实的人,可是当你不恰当的问法却使他撒谎。当我们不在时,孩子干了一件坏事我们不应该向孩子问出“是不是你干的?”这种草率的问题。如果是他干的,如果他认为你已经知道是他干的,还在设置陷进问他,那么,他就会与你对抗。如果他认为你还不知道是他干的,那么,他就会自问:“我为什么要承认自己的错误呢”?这样一来,你的不谨慎的提问就促使他撒谎。正如书中所说“如果你是一个聪明人,你必须首先仔细的观察你的学生之后,才能对他说第一句话。”因此,我们要学习的还很多,不过我们应该满怀信心去接受挑战。

爱弥儿读后感作文5

爱弥儿里总归来说吧,在孩子婴儿、童年时期,不要剥夺了孩子自由的快乐,但要注意保持孩子纯洁不受污染的内心(道德教育),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沟通而不用自己的方式,教育的着重点是锻炼身体和感官(触觉、视觉与绘画;听觉、味觉、嗅觉与第六感,这里还潜藏着学问哦)。在这一阶段只让孩子从他能理解的理性世界教起,所以体育运动、绘画、音乐、自然现象(涉及物理、地理、生物、几何等方面的表面与常识)是可以教给爱弥儿的,语言可以稍微迟一点(这与先教音乐不矛盾,因为音乐常与感情结合比语言更容易理解),至于历史和政治这个阶段没有让孩子接触与明白的绝对必要,套用马克思原理,那些是“上层建筑”的东西,离这个时候爱弥儿接受的世界还有距离。这个时候就放心大胆的让孩子无知吧,养成勇敢而活泼、诚实而真纯、对事物充满兴趣、又善于学习等方面的品质以及保有优良的身体素质比拥有知识不知重要多少倍。

不知不觉已经花了这么多时间和文字在阐述我对本书关于儿童期及以前教育的理解,现在终于要开始谈谈少年期了。卢梭认为当孩子到十二三岁的时候就差不多步入少年期,是开始用有限的人生学习无限知识的时候了。但是卢梭首先强调了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问题不在于孩子学到的是什么样的知识,也不管孩子最终学到的有多少,而在于所学知识是有益处的。”因为还是必须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把教的知识限制在与现时有紧密关系的范围内…抛开那些需要成熟的理解力的,牵涉人际关系的,容易使孩子产生错误想法的知识。”另外,我觉得卢梭的另一句话也很有道理“无知不可怕,可怕的是谬误;要记住,人之所以误入歧途,并不是因为无知,而是由于他自以为是。”还需注意的一点是,在知识选择与判断上,一定要树立孩子独立思考、自主判断的能力。“你不能告诉他答案,要让他自己去理解。学问不是教出来的,而是自己掌握的,绝不能让你的学生被他人的见解所左右。”

在具体教导孩子学知识的方式方法上,我十分推崇卢梭所倡导的科学研究精神。有多少耐心的老师通过带着学生看日出日落,让孩子在为自然壮美景色惊叹不已的同时燃烧起学习的热情,如此渴望明白太阳东升西落的道理?有多少家长曾带着孩子看大熊星座,让孩子想要破坏星象的神秘?有多少煞费苦心的教师在教学生看地图前先带学生观光游览让学生饶有兴致的画一幅专属于自己的地图?其实教育的确是不拘泥与方法的,不管分析还是综合,不管是书本还是实务……“亲力亲为取得的成绩,肯定比从他人学来的观念清楚得多。同时,他会养成不轻易迷信权威的习惯,把自己的思想融会到学习中去。”这是多么好的想法,的确,纯理论的知识一般而言并不适合孩子,探索从最普遍、最明显的现象开始才是更正确的选择。

“实用法则”,是本于自然卢梭倡导的一大法则,它对爱弥儿养成好学精神、独立思维以及自然状态下的价值判断有重大的影响。而在职业的选择上,“卢梭”这位家庭教师在将爱弥儿引导去“鲁滨逊”漂流的那个岛屿探寻了自然的法则之后,又把爱弥儿引导回现实世界里来。

而到十六岁,爱弥儿步入青年期了。这个时候爱弥儿开始有了第二性征,他慢慢的要成熟为一个男人,在这个时间阶段里要教导好爱弥儿处理男女两性之间的关系,要让爱弥儿逐渐树立起博爱和信仰,要开始用成人的方式与他交流,他会渐渐接触和体验到纯真、幸福和爱情。最后遇到如苏菲一般的女子,经受住爱情的考验,然后有能力承担起一个作为公民的责任,并步入婚姻的殿堂。至此,这位家庭教师便可以功成身退了。

关于少年期和青年期爱弥儿的教育由于篇幅限制,我就不做过多介绍了。其实这本书不只可用于教育孩子的成长,对任何时期人的教育都会有启发的。



爱弥儿读后感作文相关文章:

关于爱弥尔读书心得

爱弥儿读书心得体会

爱弥儿读书心得800字5篇

关于儿童的阅读心得5篇

关爱自闭症儿童主题演讲稿5篇

让幼儿都爱听你说读书心得5篇

以平庸为话题的满分作文

读《当美拯救我们:星期二的哲学课》心得感想3篇

个人读书学习计划

青春励志文章短篇精选

96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