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著《白鹿原》的读后感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白鹿原》是作家陈忠实创作的长篇小说,该小说以陕西关中地区白鹿原上白鹿村为缩影,通过讲述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国名著《白鹿原》的读后感,希望能帮到各位。

中国名著《白鹿原》的读后感1

终于把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看完了,结尾令人有些震惊。思绪随着故事情节的波动有些纷乱,白鹿原上的生活百态随着白鹿两家的主线而展开,在中国大地上描写的这一小块儿地方折射着整个社会时代的变迁。

岁月的风霜雨雪,风和日丽一遍又一遍,一茬又一茬地涉足这片古老的平原,精灵的白鹿跃动着人们记忆中久违的传说,不管经历多少坎坷风雨,生活的轮子依然不分昼夜地滚动前进,这是岁月蕴含的冷酷而坚实的力量。《白鹿原》的主人公白嘉轩、鹿子霖两大家族有形或无形的较量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展开与深入。为了生活而争,为了脸面而争。当然书中并无直接而露骨地描写两大家族的斗争,而是从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出来。最终以鹿家惨败结局。性格决定命运或许是条真理。白嘉轩是中国传统男人的写照,墨守陈规、自力更生、谨小慎微、兢兢业业地生活。因此,他没有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始终以一个威严族长的身份立信于白鹿村,恪守明哲保身的理念。鹿子霖的性格与白嘉轩不大一样,他追求功利,争强好胜,作风不谨,却又有胆小怕事的一面。他一生虽然也经历了起伏的官场,但终究也没创造些什么辉煌,最后也以悲惨收场。我觉得性格变化最大的有两个人,一个是白孝文,一个是黑娃。白孝文经历了一场饥荒的打击之后,由软弱变得坚强起来,这也多亏他鹿三叔的话语刺激的作用。他从原来的唯命是从,规规矩矩,优柔寡断的性格中走出来,变得桀骜不驯,急功近利了。而黑娃的性格可谓一波三折,先是小时的胆小羞怯,后又勇猛剽悍,最后又归于知书达礼,学为好人。其实性格与环境的关系是辩证的,环境塑造了某人某种性格,而某人凭着某种性格来重新塑造环境。

《白鹿原》作为矛盾文学奖的作品,它向我们生动地展示了一个平原,一个族群的生活画面,读进去,我们仿佛身临其境。随人物之悲而悲,随人物之喜而喜。我们往往被小说中的人物感染,这大概就是大师笔下写实笔触的力量吧!

书中的生活生命人生跌宕起伏,而我们的呢?

希望用青春奋斗的热情搅破生活的'波澜不惊,用我们的双手与智慧打造自己的未知前程~

中国名著《白鹿原》的读后感2

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陈忠实在这部四十多万字的小说开篇引用了巴尔扎克的这句话,而在读完《白鹿原》后,我真切的感受到了此话的贴切,黄土塬上的一段历史,借这部小说充分展现。

起篇的情节是神奇甚至有些荒诞的,配角冷先生借独特诡异的治病方法、男一号白嘉轩借连娶七房女生的壮举、关键人物朱先生借游学南方的奇趣经历、故事主场景白鹿原借有关白鹿的神妙传说闪亮登场,抓人,一下子将我拉进小说。

之后,作者着力描绘的便是原上人们的生活,家庭的纷争、家族的争斗、改朝换代的动荡一一上演,人物众多,事件繁杂,各种人物的性格特征逐渐明晰,看这一段,我感觉是在观赏一幅渐渐展开的塬上风情画卷,但,作者的用意绝非如此简单,在一个个故事的推进中,他已经将小说中的人物按信仰、按人生观进行了自然的划分,同样出生在那片黄土塬上的人们,开始渐行渐远。

清廷倒台、军阀混战、民国建立、国共合作、合作破裂、两党相争、抗日卫国、解放、“”,一系列的历史事件将小说情节逐级推向高潮,故事的重点似乎也从老一代逐渐转移到新一代的已经走出白鹿原的青年身上,他们或国或共、或由共变国、或由国变共、甚至由土匪变国又变共,起伏跌宕,好不热闹,其间有情爱、有亲情、有义气、有传奇、有历险、有机缘、有命运,有的东西太多,太重,重的让我渐渐觉得托不动这32K的印本。

到了最后,这些走出黄土塬的人又以各自不一样的方式回到了原上,或发达、或落魄、或存活、(lz13)或死亡。白嘉轩老了独眼了、鹿子霖疯了死掉了,大剧落幕,戛然。

中国名著《白鹿原》的读后感3

读完白鹿原已经是上个月的事了,心想着要写一篇感想,却拖拖拉拉了这么久。能让我在阅读中思考的书,我认为便是一本不错的书。白鹿原就是这么一本书。

那天在谈论到这本书,朋友说,陈忠实就是一个农民,他讲故事也跳不出他农民思维的框架,尽管他在竭尽全力书写一部史诗。那么,有哪一部书才是中文书中的史诗呢?朋友推荐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这个我还真没看过,有时间得拜读下。

而《白鹿原》,朋友给出的评价是,叙事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书写一个家族的历史时,在遇到瓶颈的时候便借助魔幻现实主义的写法来弥补。确实,书在一开始便有几分民间神怪传说的意味,而写着写着便逐渐回复到真实生活,而当写到田小娥死后的种.种怪异又开始运用这些神鬼的意象。常有人讲《白鹿原》与《百年孤独》相比,颇有几分嫌弃前者“画虎不成反类犬”的讥讽。但《白鹿原》成为近代一部颇具名气的小说也不是没有原因,其中,必定是因为它写出了多数人心中的历史。或许,这也是作者心中的历史,真实的故事,不仅仅是那些发生过的人和事,还有飘荡在这片土地上的那些传说,已经与土地融为一体。在那片广袤的土地上,任由时间的冲刷,任由无知的人们厮杀,最终物与事皆面目全非,只有那片土地依旧在。

也有人说,这部书的成功之处,在于每个人都可在其中寻到自己的立场。的确,这本书并没有对近代中国政治的各个派别做喜恶分明的描写,若非要说,也许就是对儒家学说的尊崇,但更像是一种对民间智慧的崇敬。白嘉轩就是这片土地的化身,那些关于他的传说,还有他的坚毅朴实又有狡诈,都是这片土地的具象。当朝代更迭,白嘉轩就算被打弯了腰,但依然守候在家园,守卫着他终身为之操劳的土地,还有他朴素的信仰。

联想起最近看的书,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这也是因为看了白鹿原,心里生出想了解土地与农民的想法之后去看的书。让土地贫瘠的或许不再是四季变幻,而是人为的强行改造。这片土地上没有那位腰挺得特别直的白嘉轩,时代任意地改变着村庄的面貌,再多的爱与思念也改变不了它日益衰弱的事实。土地,它再被赋予多少拟人的神圣意味,他也没有人的意志。而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再卑微再愚昧,事实上也仍是土地命运的主宰者(不只是那些受苦的耕田的人们,还有那些统治他们的人)。主宰者是愿意相信这片土地的永恒,愿意守护着,还是在命运的变迁中背弃使命,只求一个生存。

从书中跳出来时,想了很多东西。当回到书中,又想起一开始讨论的“农民思维”问题。这并没有错,但一个人的思维维度,就决定了书的高度。但我们并没有比作者高明多少,所以我在这书中找到了我可以思考良久的观点。又想,是土地山川值得敬畏,还是人值得敬畏?假若相信前者,我们的思考便有了底线,假若相信后者,我们便有了改变一切的勇气。只选其一的话,或许,只有时间才能回答。

中国名著《白鹿原》的读后感4

有人称这本书为中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巅峰之作,有人说它是最伟大的小说,由于我的认知水平有限,我只是觉得这是一本近代中国农村人民生活面貌的百科全书。读它,试图进入那个对我来说遥远又陌生的世界,一个个生动的形象跃然纸上,真实而又饱满。

故事围绕白鹿两家的兴衰和社会的巨变,讲述了前后四代人的生活和奋斗历程,其中情节的悲欢离合、生离死别再加上语言的轻松戏谑,读时很是畅快。

由于实在繁杂,分条写:

白家,白稼轩是一族之长。他性格正直朴实。相对于思想落后的农村,他的先进的思想和豁达的气度实属难能可贵。他把原上的人们管理得井然有序。尤其是饥荒和瘟疫,都能坚持下来。然而他并不是完人,在对待女儿和儿媳的事情上,那不可避免的落后保守的思想又禁锢他,是他犯了愚蠢的错误。

我甚至设想,假如没有革命,没有列强争夺这片膏腴之地,没有“人民当家作主”的思想进入这里,会是什么样。如果村村都像白鹿原这样秩序井然,和谐和睦,开明的族长和完善的乡约,不是很好吗?试看革命给他们带来了什么?先是共产党被当成“白狼”搞破坏,然后是国民党征收赋税。百姓根本无从得知即将面临的生活,他们关心的不是姓“国”还是“共”,只要有饭吃,处理好娃子的成家大事,他们别无他虑。

倘若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无知,那就让他们保持这样的状态有什么不好呢?

其次,我想到共产党走过的艰难道路。是什么使那些地下党员在暗无天日的兢兢业业的工作中鉴定自己的信念呢?初一看,选择“国”和“共”只是一念之差,两党合作时亲如兄弟,一旦翻脸,等待力量薄弱的共产党员的便是残酷的屠杀。当白灵和鹿兆海在猜硬币企图改变对方志向的时候,有什么可以暗示哪个对,哪个错?显然爱情都无法改变自己的信念,这是何等的强烈的感召力!

鹿家,鹿子霖,把所有伪君子的丑态发挥的淋漓尽致。他狭隘的心胸和贪财好色的弱点使他在白稼轩面前甘拜下风。就是这样的暴发户在乡里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的,他的地产令人垂涎,他的风流韵事成为笑柄,可是他无论如何也达不到白稼轩那样的境界。

他的大儿子兆鹏是个传奇人物。他的机敏和睿智、勇敢果断都是一名优秀的党员所具备的。他光明磊落,是那个动乱的年代典型的英雄。

弟弟兆海,可悲地扮演着人偶的角色。选择国民党,作为杀人工具与共产党自相残杀。这群热血青年不怕付出,只是怀疑自己的牺牲是否有意义。他们并没有傻到不分敌友,然而服从命令的军人却无法主宰自己,他们多想自己刀下的人头是鬼子们的,可是某人的独裁导致了无数人的悲剧。

白稼轩的女儿白灵,是我十分佩服的人物。她拥有用不完的斗志和激情,我被她那单纯的信念和奉献的精神感动。

她也会惧怕被装进麻袋填井活埋,她也会在抛砖头后担心被枪毙,可是她把每个任务都完成的干脆漂亮。从那个拒绝缠足的任性女孩,到一名优秀的动产党员,再没有比一个“光荣烈士”的称号更适合她那不羁的性格了。尽管我为她年轻早逝感到惋惜,为她甚至没有一个本该属于她的安定生活感到遗憾,但是我由衷地佩服她,可以抛弃自己的一切,投身到自己的信念中。她犹如那个跳跃在白鹿原上的白鹿精灵,保佑着原上的人们。

朱先生,是个伟大的儒士、先知。他学识渊博却并不顽固守旧,面对动荡的社会,他不单拥有满腔报国热情,还会正确配合,选择应走的道路。其中不免夹杂对他“神通广大”的盲目崇拜,没想到这样一个闭塞的原上还如此藏龙卧虎。

其次还有一些令我影响深刻的人物形象,可爱却被冤死的小娥,改邪归正的黑娃,还有兆鹏的媳妇,这个传统观念下的牺牲品……其中一些封建的想法和禁忌现在读来甚至有些难以置信,然而那鬼魂附身,建塔镇妖等故事很是带劲,想到曾经在那片白鹿原上发生过如许多光怪陆离,惊心动魄的事情,也有过繁荣的景象,而后世事变迁,社会进步了,那个世界也不复存在。

很遗憾这样卷帙浩繁的著作想要说清些什么对我来说很难,总有些意犹未尽,然而真正的乐趣在那阅读中的遐想。或许某天,人们在阅读它的时候,也同我一样,想象这曾经存在过的“桃花源”,也会喜爱这片原上热情的人们和那些奇妙的故事。

中国名著《白鹿原》的读后感5

白鹿在原野上跳跃,倏而闪现,又倏而不见。这个原野,既是白鹿原,又不仅是白鹿原,中华大地的任何一角,都有白鹿在跳跃。当我合上书卷,印象最深的便是这一点。

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是一个比先前任何乱世还要乱的乱世。封建统治的终结、资本主义的探索、军阀的割据混战、国民政府的黑暗统治、日本的侵略战争以及共产主义的燎原星火都在这一时期有规律又无秩序的逐一登场。白鹿原经历了从未有过的大变革,而革命就意味着要流血。

之前固有的模式一经打破,必然意味着利益的再分配,而被触动利益的集团势必会拼死反扑。白鹿原的资源只有那些,引起了白鹿两家人的明争暗斗。而后,国民革命军、军阀、土匪、国民党、共产党都在此展开了资源的争夺战。白孝文、鹿兆谦、鹿兆鹏、鹿兆海和白灵,还有田福贤和鹿子霖,都卷入了这场持久战中去了。除了关中大儒朱先生,和中医堂的冷先生,或许只有白嘉轩能够冷静下来,任外面风雨交加了。但这也是一种无奈,一种面对事态剧变的无奈,比如那次交农事件。

整部小说出现了两个地方的神话、鬼怪成分。一个就是白鹿、白狼。第一次出现白鹿,是白嘉轩的意外发现,由此引出了后文跟鹿子霖交换土地,这也是他唯一一次见不得光的事儿,这里白鹿代表的是风水气运;而后的白狼则是代号,也是共产党的象征,颇有种替天行道的意味;白灵死时竟然也化成白鹿来跟白嘉轩告别,这就有些意思了,这里白鹿应该是白灵革命精神的一种化身了;及至朱先生化作白鹿仙去,白鹿的形象算是圆满了,它成为了所有精神精华的体现,既有儒家正统思想,又有改革创新精神,俨然成为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生动体现。

另外一个就是小娥附体鹿三这件事。《聊斋志异》曾书鬼怪以警世,这里倒也有这样一番韵味。小娥的塑造,我觉得是明贬实褒的。她在那个女子没有丝毫地位的年代,以常人讲述的水性杨花来向封建制度宣战、反抗,可最终却被自己的公公捅死。可即便做了鬼,她依旧是不甘心的,于是她附体鹿三不断叩问她跟大家无怨无仇,为何偏偏要置她于死地呢?她的这种反抗是至死没有停止的,从这一点上讲,她的反抗精神比孙悟空还要彻底。

通过这些真实与虚化的事件,剖析了各个人物、各个事件的阳光与阴暗,也真正展现了变革巨大情况下的大浪淘沙。而这些最终汇聚的,虽然不一定是我们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但整体是走向良好的,而那些糟粕也必将会在后续的日子里逐渐被沉淀。因为那些鄙劣的人性、风俗和文化必然不会成为白鹿那般圣洁的存在。

泱泱华夏,千年积淀,不知有多少个白鹿原的荣辱兴衰才构成中华大地浑厚的文明。历史的车轮从不止步,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奋进,继往开来。

十九大这只白鹿已经再现原野,一个新的白鹿原故事正在展开。


中国名著《白鹿原》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中国著名小说《白鹿原》观后感700字5篇

观看《白鹿原》小说的个人最新观后感800字5篇

白鹿原读后感初中范例500字

《西游记》优秀读书心得范文5篇650字

《草房子》读后感精选范文800字

观看名著个人优秀观后感300字范文7篇

有关小说的观后感范文精选500字6篇

《王阳明》读后感

《水浒传》读书心得精选范文750字

中国名著《白鹿原》的读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37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