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读后感大全800字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每一个人的一生,都在不停的追着风筝,追到了,只为让身后的人开心,欢乐!人生短暂,容不得一点马虎,生活,需要朋友的支持与鼓励,更需要无私的付出。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追风筝的人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

时针旋转,又缓缓离开,无数个午后时光相连接。终于,我翻过了书的最后一页。

阿米尔和哈桑,同父异母的兄弟,却因种族歧视被赋予了不同身份:一个是被贵族少爷,另一个却成了卑贱的仆人。哈桑善良忠诚,他可以为阿米尔付出一切甚至生命。阿米尔呢,童年的他过于懦弱了。童年里的最后一次追风筝比赛,阿米尔和哈桑赢了,在大家都为阿米尔欢呼的同时,哈桑却久久不能安定。不是因为喜悦,而是恐惧与自责。那个夜晚,哈桑为夺回本属自己和阿米尔的战利品,甘受何塞夫一伙人的侮辱。懦弱的小阿米尔,离他们不远,始终未敢上前半步,那雪地上暗黑的血迹格外刺眼……哈桑的离开,让他更难以面对自己,最终他移民美国。

战争将阿米尔的祖国蹂躏地面目全非,残忍的塔里班人嗜血成性,以杀人为乐。成年后的阿米尔重返家乡,亲眼见识了塔里班人的阴恶,知道了哈桑的艰难。往昔不断重现,他和哈桑间的故事一直在脑海里重播。“十多年了,你对自己过于苛责。”拉辛汗如是说道。

终于,他下定决心,他必须面对自己,要为曾经所为担起责任,不敢再懦弱下去了。

阿米尔会见了何塞夫——那个从小就和阿米尔作对的阴恶之人,如今是塔里班的同伙,也是奈拉博——哈桑唯一孩子的控制人。可怜的小奈拉博,他对每个人都怀有莫名的恐惧感,走路时总低着头;当得知阿米尔要带他离开,小奈拉博拒绝了。阿米尔又怎忍心他继续受这非人对待。他和何塞夫谈判:进行一场生死搏斗,或他死,或我亡。

在那个幽暗的空间里,何塞夫戴上了不锈钢手套,眼神中流露着蔑视与嘲笑。毋庸置疑,阿米尔不是他的对手。可阿米尔咬紧了牙继续搏命,被打倒在地,断裂的肋骨已支撑不住他的身体。何塞夫岂是善罢甘休之人,尽管角落旁的奈拉博哭着哀求别打了,他仍往阿米尔肚子捶上重重一拳,后者嘴角再次流血。终于,奈拉博拿起了弹弓,以与他父亲相当的娴熟技术,拉满,对准了何塞夫的左眼,弹珠飞出。

可怜的小奈拉博,战争夺去了他享受美好生活的权利。重获自由的日子,他重复着洗澡,一洗便是一小时,为赎罪,为恐惧,令人心酸。当得知可能会被送回孤儿院时,他哭着、哀求着,可是希望渺茫……

好在后来,阿米尔和奈拉博间的坚冰渐渐融化,他们回到了美国,捡了个天气不错的日子,放起了新的风筝……

为你,千千万万遍!我的脑海中总萦绕着这句话。

合上书本,闭起双眼,你能想象吗?我仿佛看到了两个男孩追起了风筝,另一个小小男孩,手举黄色风筝悄悄跟上来,嘴角微微上扬。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2

当别的小朋友欺负我的时候,你总是挡在我的前面,即使是一对对六;当我为了赢得父亲的爱,让你去追那只蓝色的风筝时,你毫不犹豫转身就跑;当我们被那些霸道的孩子拦住去路时,你勇敢得举起弹弓说,放我们走;当那些孩子堵住你那风筝的去路时,你默默的承受了他们对你的强暴,口中喊着:为你千千万万遍。

他是哈桑。阿米尔家仆人的儿子。

正因出生在富贵家庭,他从来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他和自己家仆人的儿子从小长大,一齐拥有最快乐的童年,但是当父亲对那个和自己从小长大的哈桑露出友爱时,他内心充满嫉妒。正因是少爷,他一次次理解着哈桑对自己的保护,并觉得理所应当。直到他亲眼看着哈桑为了自己而受别人欺负,却没有上前阻止时,他意识到这是他骨子里的懦弱。正因无法承受悔恨,他一错再错,用冤枉哈桑的手段将其赶出自己的家门。所有这一切,这让他背负悔恨26年。

他是阿米尔。哈桑的少爷,同时也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追风筝的人》,一部将人性透明化的书,那些人性的弱点,人性的善良,以及那个年代的阿富汗的历史,所有这些都会让你陷入深深的思考。

没有谁这辈子不犯错,当把罪行化为善行的那一天就是你赎罪的时候。世间一切皆有因果。当遭遇灾难的时候是否就应反问自己一声,我是否曾将同样的伤害带给别人?

每种罪行最后都能够归结为盗窃。欺骗是盗窃别人知道真相的权利,杀人盗窃别人生命的权利,那么是否就应经常反问自己,是否盗窃了什么东西?

那里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没有什么能够无法弥补,我开始坚信每种错误都有补偿的机会,虽然在这其中,是的,你要付出更多的代价。

坦诚,让沟通更加有效。将罪行埋在心里是最愚蠢的做法,没有愿意尝试说出来的那一刻感觉是多么棒!

伤害,从出尔反尔开始。即使是一个小孩子,也会将你对他所做的承诺记得一清二楚,何况你周围的人都和你一样聪明。如果不能做到,请不好轻易地承诺。

很琐碎、很平淡的东西,才会构成人世间的最完美最温暖的东西,比如,亲情、友情、阳光、写作。正如我在那里将我读过这本书后的感想分享给大家一般。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3

说起《追风筝的人》,我已经不是第一次开始看了,前面几次,每次只读几页,就会被别的事情打扰,故事断断续续的看了一些,终究是没有看完。其实这些年看书,纸质书真正没有读过几本,电子书也是因为坐火车无聊才看的,没有好好的看过书。这次的读书跑步活动酝酿了好久,就是想让自己获取知识的途经回归本源,不再是网络上手机上碎片化的获取,希望通过活动,促使自己坚持下来。

作者卡勒德胡塞尼是旅居美国的阿富汗人,作品出版时正值“9.11”恐怖事件发生不久,作者“立志拂去蒙在阿富汗普通民众面孔的尘灰,将背后灵魂的悸动展示给世人”。小说写了12岁的富家少爷阿米尔和仆人哈桑情同手足,一场风筝比赛之后,发生了一些故事,让两人从此天各一方。成年后的阿米尔为了赎罪,踏上了离别20多年的故乡……

风筝是象征性的,它既可以是亲情、友情、爱情,也可以是正直、善良、诚实。对阿米尔来说,风筝隐喻了他人格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追到了,他才能成为健全的人,成为他自我期许的阿米尔。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风筝,无论它意味着什么,让我们勇敢的去追。小时候唱风筝歌,是在初中的上学路上跟着一个学长学的,现在依然依稀记得,“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

自己能记起来的放风筝就在上技校的第二年,全校去烽火台放风筝,记得当时汪国真的诗歌流行,放完风筝回来,自己即兴写了一首风筝,只是现在不记得具体的句子了,那时候写在一个本子上,感觉挺臭美的,后来几次搬家再也找不着了,因为这首诗发生的故事也都记不清楚了。

看了战乱里国家的人颠沛流离,看看现在的叙利亚,我不想说太多这些,其实没有对比就没有这些感觉。我没有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只是幸好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这样我才可以跑步,才可以读书,还可以跑步又读书。珍惜当下的生活,好好追逐我们自己的风筝。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4

“我追。”读完最后一句,我合上书本,静静地感受泪水湿润眼眶的余温。我无法形容内心复杂的感受,就像迷失在纵横交错的叉路口,不安的旋晕;像飞虫落入蜘蛛网,无力的挣扎;像踩在玻璃碎片上,穿透脚心的疼痛,像望着地平线埋下最后一缕光明,不舍与惋惜。第一次那么靠近一个陌生人——阿富汗。不再是45°低头,睁开双眼,瞧,塔利班,本·拉登和恐怖主义。而是站到了它的左边,离心更近的地方。45°仰望天空,微笑,看,那些以前飞扬在阿富上空的风筝,那些执着的单纯的追风筝的人。

追风筝的人——哈桑

哈桑,他是追风筝的好手,他追风筝的时候从来不用看着天空,大家经常说他追着风筝的影子。其它他只是……知道。是的,他知道。他知道风筝飞向哪里,他会拼了命地去追,甚至愿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为你千千万万遍。”哈桑的这句话在书中反复出现,每一次都充满了震憾力与感染力。我爱极了这句话。那么真,那么纯。他会毫不犹豫地吃泥巴来表示对小主人的忠心,他会掩饰恐惧站出来保护他的主人,他会拼了命的为主人去追最后的风筝,他会深埋主人的背叛,他会重回战火弥漫的喀察尔守护主人空落落的房子。他会为他的主人——千千万万遍。在我看来,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紧紧追着他的风筝——真诚,忠心,善良。直到生命的终结。他的一生注定会是杯具,幸运的是他选对可风筝,并义无反顾地追随。他用天使般的眼睛看待这个不公的世界,用整日的微笑去招待这冷酷的世界。他活得那么完整,那么独特。

其实世界从来都是不公的。公平,是自我调节,自我给予的。不幸的人,应不断追着那乘着不幸之风步步高升的风筝,只有追到了他才能找到人上的支点。

追风筝的人——阿米尔

阿米尔,哈桑的小主人,哈桑眼里的朋友,哈桑同父异母的哥哥。他生性懦弱,为了得到真正的父爱,他背叛了哈桑,借机赶走他们,将一个谎言隐埋了四分之一个世纪。良心的不安使他踏上那条再次成为好人的璐,去追寻他的风筝——勇敢,诚实,正直。他放下了美国安逸的生活,重回故土——战后惨不忍睹的阿富汗,只为寻找他的侄儿——哈桑的儿子。他要给他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更为了解放一颗获罪的心。最终他还是追到了,尽管伤痕累累,但那是他人格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缺失了四分之一个世纪后,他最后成为健全的人,成为他自我期许的阿米尔。$o-R%`3G。[#F6D

人们总说世上没有完美的人。悲观的看来,我觉得连完整的人也不多。谁能说自己没有遗憾过,后悔过。也正正因遗憾和后悔才趋势人们不断地追寻他们人生中所缺失的风筝,只有追到了,他们才能成为健全的人。

追风筝的人——卡勒德·胡赛尼

出于对这本书的喜爱,我将前言,后记,作者简介,世界各大名报杂志的评论反复阅读。其实作者自身也是一个追风筝的人,他与小说主人公有相似的经历:同是阿富汗人,同随父亲逃往美国。当他在创作此小说后,世贸大厦倒塌了,但他在妻子的鼓励下还是勇敢地将书稿投出。为的是让世界看到一个不一样的阿富汗。是的,他追到了,追到了远比他想象中还巨大的风筝。

或许我们都是追风筝的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风筝,无论它意味着什么,让我们勇敢地追。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5

湖蓝色、天青色、灰白色交杂的清冷且广阔的阿富汗的冬天的天空里,一只蓝色风筝在趾高气昂的飞舞过后猛然扎下,“像轮胎从高速行驶的轿车脱落”。于是,一群孩子欢快地奔跑,追逐着风筝……电影里的万千的画面让书里的`文字更加鲜活了,可在读了书本以后再来看电影,总觉得那短短127分钟所表达的缺失了些什么……

书里的哈桑,追逐的不仅仅是阿米尔的战利品——一只宝石蓝的风筝,更是忠诚、友情、勇气以及宽容博大的少年的心。堆满破铜烂铁的小巷里哈桑那羔羊的神色、阿米尔怯懦的逃离、暗夜里将雪地染成黑色的血滴、哈桑被逼走、阿米尔同父亲逃往美国……原本和谐的生命节奏被种族间的摩擦和战争的梦魇打乱。可是在任何混乱且无助的时候,其实大家都没有放弃自己世界里的追逐。我们每一天都在离属于自己的港口更近一点点,因为自从你驶入人生之海,你的航船至今尚未停歇片刻,这片海洋太深了,总是你想找到一个抛锚停泊之处也难以求得。因此,在驶入港口之前,你无法稍作休息。”我们一直在路上,从没有停歇片刻;我们一直在追逐,从没有丝毫懈怠。

敏感、缺乏安全感却在不断成长的阿米尔;善良、忠诚、勇敢的哈扎拉兔唇孩子哈桑;多层次性格、尽力用后半生去赎罪的父亲;逆来顺受却善良又可怜的阿里……忠诚与血缘串联起这关于恩典与救赎的生命圆满循环的故事。大风中猛烈晃动的风筝预示着情感关系的脆弱,可一开始,单纯的孩子哈桑没有意识到这点,他以为阿米尔是他的朋友,他以为阿米尔把他当朋友。

这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这是一个残忍又美丽的故事。多年以后,中年的阿米尔踏上了艰辛的赎罪的路,可赎罪并不必然等同于幸福,当事实与真相被一层层剥开展现在他眼前时,他的灵魂被善良的鞭子无情的抽打,可拯救自己的脚步没有停止,他仍在追逐。在书中最后一个镜头是阿米尔奔跑在美国的土地上为哈桑的孩子索拉博追一只风筝,他对索拉博说了当初的哈桑对他说过的同样的话“为你,千千万万遍。”阿米尔获得了灵魂上的深深的安宁与幸福。

文中的风筝是象征性的,它可以是一切美好且善意的东西。我们每个人的世界里都有色彩斑斓的各式风筝在飞舞,他们便是生命里的光,指引了我们奔跑的方向。无论他是什么,亲情、友情、爱情……或是善良、忠诚、勇敢……我愿用一生去追逐……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大全800字相关文章: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读书笔记800字五篇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范例800字5篇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800字优秀范文分享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500字5篇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500字五篇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500字

2020追风筝的人读后感范文800字

2020追风筝的人读后感大全【6篇】

2020追风筝的人读后感范文6篇

追风筝的人读书笔记900字范例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大全800字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23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