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活着》有感700字5篇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生活就是人生的田地,每一个被播种的苦难都会长成为一个希望,他们就是我们的双手。不管身上承受着什么,不管脖子上套着什么,不管肩上负载着什么!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活着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着读后感1

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讲述一生的故事,有点凄惨,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中国人两千年的封建传统是为别人而活,父母为孩子而活,孩子为亲人而活。当就剩下自己时,我们又为谁而活呢?

《活着》发生在哪里,作者没有交代,但是从文中的细节和作者的背景可以推断是在浙北农村,那是中国封建文化的精髓所在,也是中国的鱼米之乡,鱼米之乡的生活一定很惬意吗?

福贵,小说的主人公,一个很“旧社会”的名字,大福大贵,人们的愿望总是那么美好,而现实总是喜欢和我们开玩笑。从抗日战争,国共内战,土改,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之初,主人公的一生就是浓缩的中国现代史。

年轻时候的福贵有着封建阔少的一切品性,吃喝嫖赌样样精通。根本不是我们六十分万岁的标准,如果大学开这些课程的话前三项福贵一定可以拿满分,最后一项天生的白痴吧。家珍,小说的女主人公,具有中国封建社会妇女的一切美德,贤良、隐忍、任劳任怨。福贵的家珍的结合,用我们的话就是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

抗日战争时期,浙北很安静,日本兵没有打到这里,福贵和他的爹,一对的败家子,依然过着悠闲的生活,老袓宗二百多亩的家产到福贵他爹这里就只有一百多亩了,抗战结束,终究由于福贵的赌而住茅草屋了。福贵的阔少生涯结束。人生一劫。

国共内战时期,彻底悔悟,一家五口,随苦,也其乐融融,刚看到点生活的曙光,却被人抓了壮丁,九死一生,回到家乡和家人团聚,女儿凤霞却因病成了哑巴。人生二劫。

土改因为输掉家产而没有被划成地主,因祸得福?分的五亩好田,一家四口,日子安定。

大跃进,浮躁的年代,人民公社,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全民大炼钢,超英赶美,三年自然、人为的灾害,险些饿死。人失去理性,是多么的可怕。家珍落下病根,人生三劫。

摧残人性的年代,变-态的社会,扭曲了的灵魂,永载史册的悲哀,可怕的岁月啊!儿子有庆人为夭折,人生四劫。

凤霞产后大出血不治身亡,医德的丧失是人类最大的悲哀,是对灵魂的亵渎。人生五劫。

一生的好女人家珍病逝,传统女性在中国大地逐渐消失,女强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社会进步的表现。人生六劫。

女婿意外死亡,全家只剩福贵和外孙苦根两人,一老一少的背影,有点苦涩。人生七劫。

外孙苦根早夭,福贵啊,福贵,一个人的福贵。人生八劫。

改革开放之初,福贵一个人活在乐观的世界里。

人,最重要的是活着。人生百态,各得其所。

活着读后感2

读过不少余华的作品,曾经被《在细雨中呼喊》深深折服。今天用了整整一个下午读完了《活着》(自己很早买过这本书,被人借去未还,前天在F同学家借来了该书),却没有收获预期的精彩。说实话,读着这部公认的悲情小说,我没流一滴眼泪,那种沉闷、略显失真的情节,让我在躺椅上几度犯困,有些章节我是跳读过去的。之所以足读,一是出于对余华同志的敬重,二是逼迫自己做一番思考,再写一篇读后感上传博客,否则,我对它的一点点感觉很快就会烟消云散。

这是一部史诗般的作品,它借一位老农之口,用平平淡淡的语言,叙述了一个家庭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之间所遭遇的灾难,读者可以从中看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大跃进时代、时代、改革开放初期等历史背景。主人公福贵的一生也是现代中国的演变史。

回头浪子福贵经历了人生最大的痛苦,父母、妻子、儿女、女婿、外孙等所有至亲至爱的人相继死去,他的心底其实在滴血、在哭泣,但他仍然奇迹般地一次次挺过来了,依然乐观豁达地面对人生。在风烛残年之际,依然快乐地与老牛为伴,没有一丝的沮丧。在他的脸上,你看不见生活有多么的艰难,看不到对世道人间的厌倦,有的只是岁月留下的沧桑,有的只是他带给你的`人生取向。

福贵老人也是广大中国农民的一个缩影,他的身上遗存了太多的优良品德,勤劳善良、任劳任怨、乐观坚韧。正是无数像福贵这样的老百姓,我们的国家才能在那无尽的灾难中挺过来。他们为国家付出了太多太多,而得到的呢?唯有几餐温饱与一丝怜悯。

福贵没有因为亲人的全部离去而结束自己的生命,在历经了那么多令人难以想象的苦难之后,他学会了忍受,忍受生活的重压。他也许并不知道什么是活着,他只知道活着就是为了让死去的人安心,只是很纯粹地为了活着而活着,活着就是这么简单。而世上却有许多人始终不明白,他们总以为活着只为了幸福,只为了金钱,只为了名利,只为了爱情……当他们达不到目的或改变不了命运时,就轻易与世界说再见。

《活着》是一面人性的镜子,它让我们懂得了人为什么活着?“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无论生活多么悲惨,人都要坚韧地活着。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只要活着,就是胜利。

活着,为自己,为爱你和你爱的人。

活着读后感3

赤色的晚霞染透了半边天,夕阳的余辉也为广阔的田地和田地上的人镀上了一层金红。一位看上去并不出众的老人在树下将他的往事为我娓娓道来。感谢余华的《活着》,借着他的笔我接触到了福贵,接触到了他堪称悲剧的一生。余华用他朴实无华的文笔,带给了我极大地震撼。仿佛乘着一叶扁舟在狂风暴雨的大海中心无助的摇曳,天空一片阴霾,没有他人,无法呼救,受着暴雨无情的摧残,但仍然没有翻船,依旧飘荡。当看似没有活着的希望时,刹那,暴雨停止,阳光遍撒,风消云散。

福贵的一生堪称悲惨。少时嗜赌如命,败光家财,气死父亲,为重病的母亲买药却途中被抓壮丁,家中还有一个贤惠的妻子,一女一子。几番辗转,终于回家后,母亲早已病逝,女儿也因病失语。更加悲惨的命运一次次降临,福贵的儿子、女儿、妻子、外孙相继死去,终余一头老牛与福贵相依为命。看到福贵在这种苦难的巨大打击下,我想再铁石心肠的人也会为之动容吧。或许我们惧怕苦难,厌恶苦难,但不论我们愿意与否,它仍会来访。

认为苦难对灵性的生活大有裨益,他们愿意像耶稣一样经历苦难,愿意背着十字架前进,他们以苦难为甘甜,遇到打击依旧乐观,认为是上帝的磨练和恩赐。也有人认为人生就是该好好享受,无视更憎恶痛苦。所以一遭遇苦难,就唉声叹气,厌恶一切,包括自己,他万分懊恼,会这样想:为什么当初我要那样做,若是这样的话就会怎样云云。他们不愿正视痛苦,一味埋怨,又将在陷入悲剧的漩涡。更有甚者,抛弃生命,踏上黄泉路。

记得富贵曾经的战友,春生在中被批斗得奄奄一息,他在死前向福贵诀别。福贵劝他,死人都还想活过来了呢!福贵不懂大道理,但是他知道生命是宝贵的,活着不容易但仍要坚持。

我一直在想,在接二连三的打击下是什么支撑着福贵活着的念头,一次次灾难为何没有将他击倒。是坚强的心?是不死的信念?又或者是其他?又一次纵观全文,现在想来,活着仅仅是活着本身罢了。余华似乎在向我们传达着消极的思想,在末文福贵与老牛在夕阳下相随而行似乎也在这样昭示:人与牛不过一样只是活着罢了。然而,只是当当活着的话,这样的福贵与当下如陀螺旋转般麻木机械的重复生活着的人又有何不同呢?只是福贵遭受的苦难大于常人所以才带给我震撼吗?是余华煽情的功底深厚的缘故吗?我细细地寻着答案,于是福贵的妻子家珍这样告诉我:“我不想死,我想能天天都看见你们。”是了,我想这就是我要寻找的答案了。

一个人活在世上,必定要经历这样的课题:自己活着为了什么?若我们刻意回避这个话题而不去思考的话,我们必将迷惘的活着。一些志存高远的人把爱国、崇高、成功、立业当成活着的目的。他们认为“高尚”的目标更能顺理成章的成为活着的理由。然而我们真的明白那些所谓的主义吗?国之本,为人也。我们才是国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谓的主义只会让我们在舍本逐末的漩涡不断盘旋罢了。

而福贵这个年轻为阔少爷,中年耕田至老的人也许一生都不会去思考这个问题,然而他却在苦难的接二连三打击下,仍承受下来。这在我看来简直不可思议,这看上去被苦难压着喘不过气的人,却仍然乐观。

我们可以把高官厚禄当作成功,可以把身价百万当作成功,可以把扬名立万当作成功,然而,我们唯一不认可的成功——家庭的和睦。而当家庭的完整也成了福贵遥不可及的奢望时,福贵仍然活着。他是想像曾经的祖辈那样小鸡变鹅,鹅变羊,羊变牛,而光复家产吗?不,在我看来,活着只是活着罢了,我们一生中有很多羁绊,它可以是金钱,可以是事业,可以是爱情、可以是亲情,但绝不会是自己。即为了自己而活着。为什么需要那么多理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活着,去度完人生,这不就是最简单最率性的原因吗?我想福贵晚年一定很快乐,即使他早年遭受巨大的打击,即使他爱的家人一一逝去,他仍然乐观的和着老牛一起迈向夕阳的尽头。这一定也是他所喜欢的活着的方式,在所剩无多的岁月里,在自家的田里,和着自己的老牛一起耕田,一起老去……

活着不仅仅是活着,活着也仅仅是活着罢了。

活着读后感4

上了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之后,开始对余华有点产生兴趣。课间同学还不停的讨论着。不知谁说他的小说《活着》很有味道,太好看了。于是我抱着一丝好奇借了这本书。10月5号下午,本着无聊便看了起来,谁知道一看就是一下午,知道把它看玩。

《活着》是一个名叫福贵的老人用一天时间对其一生苦难的叙述。在近四十年里,他经受了人间的很多苦难,面临了与一家四代人的生离死别,他本应该死掉,可他活着,甚至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正如作者余华自己所说的那样

活着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福贵的不死,让人很是迷惑,可是他活着,有着自己存在的价值,有着自己活着的意义,有着自己的不死。

作者只是用了普通的叙述方法,但却有种特殊的渲染效果。越读越有沉重感。而这种沉重感并非故事情节本身所造成的。而是作者用最普通甚至于冰冷的语气去描述不寻常的事情。而这种沉重以至于难以自拔的感觉就悄悄地潜入我心里。也正因此有人描述说余华他就象一个熟练的外科医生慢条斯理地将生活的残酷本质从虚假仁道中剥离出来一样。

起初,他吸引我的只是福贵的经历,即小说的故事情节。然后是作者的写作风格和特点。直到看到最后,看完了一本书,再回过头来看看作者的简介、别人的评语。我又有了新的感觉。

回到本质,我一直在想《活着》的目的何在。仅仅只是为了写小说而写吗。各种人有各种人的说法。有人说他只是为了让人们就对此书留下深刻了印象。因为阅读是一次心理的恐惧经历。而还又人说:实际上,这又暗示了中国文学的另外一个事实:以现实主义做口号的现实主义其实是最不敢面对现实的。比如:本质上,人活着本身除了活着以外,并无任何意义。那么如果一定要赋予意义的话,那么唯一可以算作意义的,恐怕只有活着本身了。《活着》的伟大感可能恰恰源于这里。

也正因如此,《活着》就明确了一个内容,活着在一般理解上是一个过程,但是,活着本质上其实是一种静止的状态。

余华想告诉读者:生命中其实是没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活着,静静地活着,有一丝孤零零的意味。

活着读后感5

读完这本书,我哭了好几次,泪水打湿了一大片枕巾。第一个让我流泪的地方是有庆给他老师输血时被活活抽死的地方。多么懂事、可爱的小孩,每天上学前、放学后都去割草放羊,羊就是他的另一半,而且还那么孝顺好学!这不仅让我想起了我的童年生活。我的童年也是和羊一块长大的。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有庆被活活愁死的悲剧呢?我想可能是这个社会现实造成的吧!作为当时的医生,能救活县长夫人是能得到好多好处的,而救不活却可能招来祸患!而一个平常农家孩子的命能值几个钱?臭死了大不了赔几个钱!在他们看来有庆的命就像一只羊、一头猪,用得上已经很好了!这不仅有让我想起了几年前看的一篇报道。同坐一辆车的农民和工程师一块出车祸死亡,工程时被补偿了几十万,而农民却只有5000!难道工程师的命是命,农民的命就不是命了吗?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距?为什么要分等级?为什么法律上写着平等公平,而一边又做出违背自己诺言的事?我并不是崇洋媚外的人,可在许多方面我们的'确应该向西方国家学习!

综观全文,当富贵的父母、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和外孙相继一个个去世时,他还活着!但它的活着比死更难,活着在那时需要胆量和勇气!因为只要你活着就要承担责任履行义务,忍受贫困生活与精神的折磨!面对贫困的生活与亲人去世的事实,我敢说有90%的人会失去活下去的勇气,会像县长春生一样选择死亡。其实她那点打击相比富贵又算得了什么?而现实生活中,受到打击挫折如工作不顺利、高考落榜、爱人趋势等而选择死亡的有多少人!他们不知道或者才是勇气、才是胜利!他们的命不只属于他们自己,还有父母等等!他们在这个世上还有未尽完的责任与义务!福贵亲手埋葬了六个至亲至爱的人。不知是命运对他的特别眷顾或是另一种惩罚,他活了下来。在历经了那么多另人难以想象的苦难之后,他学会了忍受,忍受生活的重压。他只是很单纯地为了活着而活着。

记得有那样一句话:

生活就是人生的田地,每一个被播种的苦难都会长成为一个希望,他们就是我们的双手。不管身上承受着什么,不管脖子上套着什么,不管肩上负载着什么!

所以或者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煎熬!但不管怎样,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宝贵的!我们要像富贵一样,不管发生什么,都要坚强的---------活着!


读《活着》有感700字5篇相关文章:

《活着》读后感700字左右5篇

活着读书笔记700字范文5篇

2020活着读后心得700字五篇

《莺莺传》最新读后感范文5篇700字

《活着》读后感800字大学范文5篇

活着读后感700字高中优秀范文赏析

读活着有感600字范文

优秀读后感700字五篇

读活着有感500字范文

中学生读活着后感范文

读《活着》有感700字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79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