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流河》读后感读书心得1000字五篇
推荐文章
我们通过阅读,可以了解不同的人生际遇,可以懂得一些道理,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巨流河》读后感1000字”,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
《巨流河》读后感1000字1
阅读齐邦媛先生的长篇回忆录《巨流河》,我突然想起法国思想家福柯的这个观点。福柯认为,身体打满历史的烙印,身体是历史铭刻的媒介,福柯关注身体是如何被社会分隔、重建和操纵的。
《巨流河》真实在再现了二十世纪的滚滚洪流对个体生命的冲击、裹挟、分隔、重建和操纵。
生于世宦之家的齐邦媛本应有着相对平稳的人生经历,然而,特定的时代特殊的身世把她一次次推入性命攸关的抉择路口,而孜孜不倦的学习为她的人生之舟找准了航标,在一个个离乱的十字路口,她以自己的柔弱之躯驾驭着生命的小船,在阴霾中不放弃,在湍流中不迷失,八十高龄时仍然擎起如椽巨笔,写下二十世纪百年风烟对一个民族,两代人生命的冲击、分隔与操纵。
家在辽宁铁岭的齐家两代知识分子,是如何被卷进历史的洪流,在血泪崩溅的时代夹缝中从辽宁的铁岭漂到山城重庆,又从重庆流落台湾,隔着台湾海峡,隔着哑口海、南海、东海、渤海回望巨流河的?这,是中国近现代史。这,是一道20世纪的中国人心灵深处不可缝合的伤口。
“散文面对大地和事实。”《巨流河》是用散文笔调记述的史诗:一个民族的血泪史,一个家族的苦难史,一群知识分子的反思史,一群离乡游子的怀乡史。
20世纪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百年风烟,硝烟弥漫,血泪流离,被民族灾难与权力规训异化了的国人,很少能发出自己真实的声音。
但《巨流河》是个例外,那是一曲激荡着深沉的家国情怀的巨流,那是一曲被作者宏阔的人文视野滤过的清流。深沉的情思裹挟着淡淡的惆怅,清晰的记忆承载着高贵的灵魂……
《巨流河》为读者打开的是一本百年册页:那英挺而胸怀大志的父亲,那在烽火中颠沛流离的母亲,那初识文学滋味的南开少女,那唱着《松花江上》的东北流亡子弟,那含泪吟诵雪莱和济慈的朱光潜先生,那性情率真宁可杀头也不说假话的吴宓先生,那家破人亡后投身抗日战争以身殉国的飞行员张大飞烈士,那从东北漂泊到北平,从北平流落到南京,从南京辗转到重庆,又从重庆流亡台湾的一个个中国人,他们的血泪情仇,他们的家痛国恨,他们的死里逃生……
对于大陆读者,透过《巨流河》,还能了解一段段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东北郭松龄兵变的内因;抗日战争初起时二十九军浴血华北,牺牲的壮烈;南京大屠杀,国都化为鬼蜮的悲痛;民心觉醒的抗争……齐邦媛先生是这些重大事件的亲历者,见证者,记录者和反思者。
齐邦媛先生在自序中写道:“二十世纪,是埋藏巨大悲伤的世纪……书写前,我曾跟着父母的灵魂作了一趟返乡之旅,独自坐在大连海岸,望向我扎根的岛屿。回到台湾,在这间人生最后的书房,写下这一生的故事。”真实是这本巨著的特点,真诚是作者秉持的基本原则。
无法忘却的家国之痛,无法选择的个人遭遇,无法回避的心路历程,这样的文字往往沉痛,令人不忍猝读,但在齐邦媛先生的笔下,《巨流河》为何有一种巨流落川之后的岑寂?
横贯东西文化的国际视野。能够穿越二十世纪的百年风烟,本身就是一个奇迹。能够在巨大的政治漩涡中保持知识分子的清醒与卓然,将个人际遇、家痛国难放到世界大舞台上去体认去回望去反思,宏阔的视野让大陆读者读到不一样的历史。
齐邦媛六岁随母踏上寻找参与地下抗日工作的父亲,后曾随父就读多个小学,在南开中学幸遇民族教育家张伯苓,结识了一群满怀教育救国热情的先生,在武汉大学学习期间,受教于学贯中西的朱光潜、吴宓等,初淋世界文学雨露的润泽,树立了大视野大文化的学者胸襟;在台湾从教的近四十年中,以教授英美文学为主,能够从文学关怀人类终极命运的普世情怀出发看待个人遭遇与家痛国难;她本人曾多次参与台湾对外文化交流活动,能够站在全人类的角度审视二十世纪的世界风云与家国巨痛,文字中自有一种穿透风烟后的澄澈。
超越政治偏见的学者立场。二十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难免不被卷进忽左忽右的政治旋涡,丧失独立的价值观。齐邦媛因“生性敏感”,虽然生长在家庭背景显赫的齐世英家,但自从青年时代把心灵交给“基督”后,一生都在有意远离政治斗争的中心地带,专做学问。这使她能够对政治保持相对清醒,从而客观真实地再现历史画面和历史人物。朱光潜、吴宓、张伯苓、钱穆、胡适、戴镏龄、田德望、袁昌英、哈耶克博士、Sister Mary……在她的笔下,大师音容可鉴,从他们手里传递的是文明与真理的薪火。耳濡目染,受大师影响,齐邦媛的一生,都在竭力保持着人格的独立与学者的尊严。
创痛深重血泪流离的家痛国难。巨流河原是一条母亲河。迫使游子踏是不归路的是一场接一场的战争:郭松龄反抗军阀的兵谏行动、九一八事变后挂在城门楼上的头颅、家破人亡后走上抗日征途的张大飞、七七事变后“战争血淋淋的大刀切断了我病弱的童年”,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把古都变成了鬼蜮,从南京逃往汉口的难民“成千上万,黑压压地穿了棉袍大衣的人,扶老携幼都往月台上挤,铺盖、箱笼满地,哭喊,叫嚷的声音将车站变成一个沸腾的大锅。”被日军轰炸过的重庆“那一具具焦黑的尸体,绵延十里,是我半生的噩梦。”……
然而,即使在流亡途中,青年学子仍然满怀激情地进行千人大合唱。生命中有不可缝合的伤口,生命里亦有奔涌不息的河流,正是这激流激励着人们,奋勇向前。比起那些铺陈战争场面的小说作品,《巨流河》因为溶入了作者的人生体验,更能打动人心。
寻找故土家园的游子心结。回不去的家园叫故乡。近乡情怯,这对于被迫流离的齐家两代人而言,是最好不过的心灵写照。齐世英青年时代留学日本和欧洲,归国后心怀匡国济民之志,加入国民,致力于文化救国活动,日盼夜盼盼到抗战胜利,却因站错了队伍被迫流落台湾,命运似乎和这群人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
然而,比起大陆那些曾在“文化革命”中受尽折磨的知识分子,这些人却有些不幸中的万幸。齐邦媛童年被迫离开故土,一直到她白发苍苍七十多岁,才踏上归乡的路。然而,故乡已不是她记忆中的故乡。战火熄灭后,家国依旧,故园不在,他们漂泊的心将在何处安放?
惆怅如烟的个人际遇。齐邦媛与张大飞美丽而短暂的情缘是贯穿“巨流河”的一支温馨而又凄美的支流。齐邦媛十三岁时遇见青年张大飞,他刚刚遭遇了家破人亡的重创,两颗敏感而年轻的心凭借一本《圣经》靠近。
在此后的六年中,等待来自云端的信成了齐邦媛步向青春的桥驿,一个“在云端,在机关枪和高射炮火网中作生死搏斗”;一个“在地面上逃警报,为灾祸哭泣”。长达六年的鸿雁往来,见证了那个时代特有的巨变。这条布满荆棘的空中鸿雁之途持续到张大飞以身殉国,然而,这份刻骨铭心的记忆一直沉淀在齐邦媛心灵的深处。
当巨痛终于淀成清流的时候,齐邦媛回眸历史时蓦然发现,“四个月之内,罗斯福逝世,陈纳德解职,张大飞战死。这一场战争带着无数人的憾恨落幕。”个人的遭遇放在时代的洪流中如浪花般一闪即逝。
齐邦媛七十五岁时回到南京,参观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后拜谒航空烈士公墓,手抚刻着张大飞名字的石碑,怀想那些在“骨岳血海”中抗争的岁月,回忆那份特殊时代里的回音,轻轻地说:“张大飞的一生,在我心中,如同一朵昙花,在最黑暗的夜里绽放,迅速阖上,落地。那般灿烂洁净,那般无以言说的高贵。”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用凄婉而深情的笔调回忆横贯她一生的美好情愫,读者怎能不为之动容?
《巨流河》读后感1000字2
初闻《巨流河》,是在去年的一次读书分享会上,对这本书充满了无限的好奇,后来在书城随便翻了几页,得知作者乃台湾作家,文字情真意切,朴实无华,一股强大的力量把我吸引,此次能从图书馆借来这本书,也是在长久的等待之后,耐心的寻觅才偶然得之,如此机遇,如此幸运。
这是一部巨著,也是个人传记文学,用鸿篇巨著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作者齐邦媛先生用一种虔诚、谦虚、忠于事实的态度叙述自己一生的经历及所感,从出生于东北辽宁,回望家乡的的巨流河,到接受教育,在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的苦难环境中成长而来,然后去往台湾,定居长达六十余年,走过一路风风雨雨,齐先生都是娓娓道来,宛如发生在昨日的故事,十分的真实和明朗。
巨流河是辽宁百姓的母亲河,以此为书名一方面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与慰问,同时又蕴含深意,在我看来,齐先生整部回忆录就像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向前,显得宏伟巨大。
我们有理由相信,齐先生用缜密通透,深情知性,字字珠玑的叙述,以个人及其家族的经历描绘了纵贯历史长河,横跨海峡两岸的大时代故事,不正是一条巨型的河流,充满着波涛汹涌与生命力。
然而,渡不过的巨流河又成为齐先生心中的惆怅与症结,也是中国台湾与大陆遥海相望不能回归的苦楚与事实。从一开始郭松龄没能渡过巨流河,其父亲齐世英因此到处流亡,后更因为遭遇日本的侵略战争而颠沛流离,最终流亡到遥远的台巨流河读后感湾,并因历史缘故长久回不到大陆,回不到拥有巨流河的家乡。同时也有一种憾恨于东北,隐恨于流亡到台湾的意味。
于此,齐世英是有明确反抗的,但又如奈何,不过是满腔的热血不得志,最后充满愤慨的郁郁而终罢了。齐先生在台湾几十年,经历了相夫教子,踏足校园,留学海外,大学从教,编纂教科书等重要过程,看似顺利却也经受很多波折与磨难,这一切在齐先生写来皆平淡无奇,但又令人心生感想,念念不忘。
到最后,齐先生回到了大陆,见到了阔别已久的巨流河与家乡的亲人,印证了其一生不管经历多少风雨,最终得到了回归,也为那渡不过的巨流河作了一个了断,具有深远的意义。
全书穿插了许多珍贵的图片,且配上了简单准确的文字,为本书增添了不少的色彩。从扉页的图片垭口海,太平洋波涛汹涌至此,音灭声消,多少包含作者从胸怀大志,却平息于台湾过着平淡从容生活的不甘。
然后有许多的人物合影,有其小时候表现的灵动,青年透出的飒爽,中年散发的睿智,老年带来的祥和。以及很多历史人物的留影,更能展现其回味的真实,突出其社交的广泛,体现其为人的诚恳,这对于年过八十的齐先生来说实属不易。
最后一张图片回归垭口海,与她的小儿子坐在垭口海畔的礁石上,注视着无边的海际,我想这是对生活的顺应,对下一代的传承作了最后的交代。诚如书中最后所言,一切归于永恒的平静,这真是经历丰富大彻大悟下空前的平和!
看完此书,感想颇多。首先对我的帮助,对中国的近现代史有了更多方位的认识,对台湾的一些历史事实有了多角度的认知,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苦难有了更深重的体味。
其次是感动,读到有许多环节心里颤动不已,特别是穿梭的悲伤情境,总是在那不经意间,触动那本就容易感动的心弦。
最后是对我的启发,人生可以这样过。没有过于浮华的悸动,没有悲天悯人的宣泄,没有惊叹奇闻的契机,甚至没有太多大悲大喜的际遇,有的仅仅是在这历史洪流中,在现实的驱使下,对生活点滴的珍惜与把握。我想这正是我所需要的归于本真,驱于向上的一种生活意境。
在时代的大背景下,寻找适合自己的道路,过那属于自己最有力的生活。过去了如实记录总结,未来的努力争取向往,那么即使你的生活中没有所谓巨流河,你也可以留下自己的痕迹,在历史的长河中绽放最简朴的美丽。
感谢那些曾经相伴左右,至今不会联系的人;感谢那些生活中擦肩而过,并不相识的人;感谢那些在户外相遇相识,只有一面机缘的人;感谢那些未来时空,即将与我相见的人。生活如此真实,如此厚实与你们脱不了干系。感谢有你,如此愉悦,如此期待,如此神往……
《巨流河》读后感1000字3
巨流河,承载了一个人一生的悲欢离合。
巨流河 ,见证了一代人一世的苦辣酸甜。
我默默合上书,轻轻地舒了一口气,个人的命运紧紧地与时代相连,二者不可分割,任凭个人再如何挣扎也无法摆脱命运的魔爪,就像一块棉布上密密麻麻织好的一根根纱线,而纹路已经被设定好。
作者及其一家人,从巨流河到哑口海,从东北到西南到台湾,从20世纪跨越到21世纪,不仅是时间和空间上的转变,更是一场颠沛流离和心灵的流浪。国家局势风云变幻,诡谲莫测,最终国民党兵败,退守台湾,便安于一隅,从此,故乡是他乡。
这一代人经历了中国近代历史上最动荡的岁月,战争的残酷,政治的无情,分离的折磨,这一湾浅水,割断了多少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和爱情,家与国,应该如何割舍和选择。有些人,一转身即是永别。
这样的际遇,对一个在新时代和平岁月中成长起来的人来说,是无法想象的。
作者前半生随着父亲和学校的转移从东北流浪到了西南,后半生蛰居台湾,始终是家庭和睦父母双全衣食无忧事业有成,终至桃李满天下,未经历太多的苦难和挫折,还有机会远赴美国进修,且一生未被卷入复杂的政治斗争之中,相比于同时期的大陆人,不得不说是一种幸运。
作为一个国民党高官的子女,她自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能够专注于文学和教育,做一个简单的书呆子,与政治没有太多的联系,也是符了她自身的脾性与坚持。
全书行文流畅,语言朴实沉稳,端庄大气,平白冷静地叙述其一生的故事,自带民国专属气质。从最简单的语言中,窥探出作者最真实的感受和最真挚的感情。后面如文学教材般的知识,可看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修养。
历史已渐远去,巨流河的水还在流淌,故事仍在继续。
《巨流河》读后感1000字4
《巨流河》是台湾文学家齐邦媛在80岁时花费4年时间写下的回忆录。2010年在中国大陆以简体中文出版,三年间增刷10次。喜欢这本书的不仅是作者同年代的人,还有很多可以称作者为祖母的年轻人。
书中讲述了齐邦媛和她的父辈两代人波澜壮阔的人生。齐邦媛的父亲齐世英是国民党元老,早年留学日本德国,回国后投身革命,追随郭松龄兵谏张作霖、战败巨流河后被迫流亡。后来受到蒋介石的重用,在国民政府内从事教育文化工作,曾创办东北中山中学。
抗战爆发后,领导东北地下抗日。后来带着700多东北流亡学生从北京、南京辗转到汉口,经云南、贵州到重庆。齐邦媛六岁离开巨流河流经的辽宁铁岭故乡,曾就读于南京鼓楼小学,重庆南开中学,武汉大学,在战乱、躲避日本飞机轰炸中读书。
在那场战争中长大成人的她,心灵上刻满了弹痕。同时在流亡中她师从朱光潜、吴宓等名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1947年大学毕业,为躲避内战,专心致学,23岁赴台湾大学外文系任助教。她毕生从事教育,在台湾有“永远的齐老师”之称。
读过这本书,难以忘怀的是齐邦媛与东北少年张大飞的荡气回肠的爱情。张大飞的父亲原是沈阳县县长,因掩护同胞被日本人在广场烧死。张大飞放弃学业报考空军,成为一名飞虎队员,“生命中,从此没有眼泪,只有战斗,只有保卫国家”。
在整整七年的时间里,张大飞都与少女齐邦媛保持通信,直到二十六岁战死。齐邦媛说,“我十二岁认识他,看到两代东北人以身殉国的悲怆,那不是美丽的初恋,是尊敬、亏欠、患难相知的钟情”。
读过这本书,受到触动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国民党领导下的大批青年的爱国热情。当时重庆南开中学的口号是,“中国不亡,有我”。
在齐邦媛的大学时代,很多同学响应国民党“十万青年十万兵”的号召,主动放弃学业走上战场,甚至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当时国民党领导下的青年和共产党领导下的延安青年一样,有相同的国恨家仇,有相同的赤胆忠心,只是投奔了不同的党。
而在我们过去学过的历史课程中,共产党的这段历史代替了中国当时的历史。更悲惨的是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很多国民党将士,又死于四年国共内战。
作为一名共产党党员,看到这些过去没有记忆的历史,心情是复杂的。希望永远不要有战争,不要有同胞之间的相互残杀。但古往今来,似乎这种内战推动着中国历史的进程。很茫然。
有人说,齐邦媛是台湾乡愁文学最后的守夜人。从6岁起她就永远地成为了外省人,辽宁铁岭只是纸上的故乡。齐邦媛非常坦率地讲与大陆作家的交往,“虽然彼此认识一些可以交谈的朋友,但是‘他们’和‘我们’内心都明白,路是不同的了。诚如佛斯特《印度之旅》结尾所说 : 全忘记创伤,‘还不是此时。也不是此地。’(not now,not here。)”这种强烈的历史隔膜如冰难融,与亲切的乡愁形成强烈的反差。
《巨流河》让我深思。什么时候去南京,很想去看看在紫荆山上的航空公墓,为张大飞献上一束花。
《巨流河》读后感1000字5
读《巨流河》,我仿佛看到了那个战火纷乱的年代;读《巨流河》,我仿佛也置身于动荡而激烈的社会,为自己将来何去何从而感到忧愁;读《巨流河》,我仿佛听到了一声声遥远壮阔的呼唤……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数百万人殉国,数千万人流离失所。生者不言,死者默默。齐邦媛在那场战争中长大成人,亲眼看见“挂在城墙上的人头”“洒满石灰的房间”幼年曾独自在西山疗养院,目睹了一条条生命走到尽头。
后来,齐邦媛上中学了,更是辛苦。日本轰炸机忙忙碌碌,中国大地上投下一颗颗炸弹,连有月亮的夜晚都不会间歇,学生们一路向南方撤退,路上伤亡之人不计其数。
读到这里,我心中涌起了浓浓的悲哀,为祖国所受的屈辱,也可怜当时的学生,他们与我们都一样,都是普通的中学生,但抗战时期,学生们“不知明天是否还活着”的感觉是当今我们无法体会到的。
除了敌机轰炸,学校自身条件也是非常艰苦的,学生们男女分开住一间大宿舍,冬天水是结冰的,气温很低,他们用厚厚的棉被裹住自己;夏天,蚊子,臭虫,跳蚤满地都是,他们只能一边躲避虫子的袭击,一边学习,仰头便能看到从灯绳上顺势而下的臭虫。
在这种条件下,几乎每个人都十分认真地学习,比起今天成为娇嫩小花的我们,那么他们是不是太困难了?而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努力地学习,因为若我们虚度光阴,岂不辜负了这么好的条件。
哈佛大学教授王德威曾评价过巨流河:如此悲伤,如此愉悦,如此独特。书中,齐邦媛从小开始便经历种.种挫折,但书中,她的语气平稳缓和,却透露出一种对生活的希冀。她那胸有大志的父亲,牧草中哭泣的母亲,公而忘私的先生,含泪朗诵雪莱和济慈的朱光潜,那盛开铁石芍药的故乡,那波涛滚滚的巨流河,都给人带来一种壮阔波澜的感情,如此沉重的史诗,她却能写得如此云淡风轻,展现文学的惊人之美。
如今社会的发展是我们渐渐遗忘了昔日的鲜血,重读这份历史,不是生气,不是哭泣,应该从这之中吸取教训,为中国的不断壮大提供帮助。
如此悲伤,如此愉悦,如此独特。
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2.五篇优秀读后感
3.美文读书笔记摘抄
5.好的书籍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