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读后感600字范文_《傅雷家书》读书心得五篇

若水1164 分享 时间:

  《傅雷家书》久负盛名,在教育子女方面算得上少有的佳作,那么《傅雷家书》读后感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傅雷家书》读后感600字,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傅雷家书》读后感

  与大多数父亲不同,傅雷的大儿子傅聪,向他的父亲一样选择了艺术这条路。文艺是条羊肠小道,不好走。可傅雷父子竟然双双在这条小路上走出精彩。并且获得极大的共鸣。他们的关系由父子变成朋友,再到两个惺惺 相惜艺术家。如果说傅雷凭借的是时代造人,在那个动乱的年代抓住“天时”,经受磨砺之后,终见光辉。那傅聪这个伟大的音乐家。

  可完完全全依靠“人和”。有那样一位知性的父亲,不成功怎么说得过去呢?“艺术特别 需要苦思冥想,老在人堆里。会缺少反省的机会;思想、感觉、感情,也不能好好地整理、归纳。”一位老人竟然能如此客观清晰的看待艺术,丝毫没有迂腐偏见,这样的老人,即使在所谓“新社会”的今天也是凤毛麟角。 可在那个年代,傅雷的艺术修养达到如此境界,不得不令人为之赞叹。

  傅雷的视角是从国际出发的,这与傅雷多国游历是密不可分的。这提醒着我们现在很多人记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条祖训。“腹有诗书气自华,人有阅历礼自直”。一个人,特别是一个男人,如果没有什么阅历、 城府的话,是永远不会成熟的。

  傅雷夫妇在浩劫中遭受身体与精神的蹂躏,夫妇二人于1966年9月3日晨在家中双双自杀而亡。在傅雷夫妇留下的遗书中,注明自己的后事交由妻子朱梅馥的胞兄处理,并将事项一一列出,其中还包含保姆的生活费与 他们夫妇的火葬费,傅雷夫妇不畏死亡,而世人为他们的遭遇深感惋惜。傅雷夫妇生前所留下宝贵的书信,不仅影响了傅聪的一生,更是感动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

  我想,不论我们处于哪个时代,这些都是我们最该珍惜和挽留的精神财富。

  《傅雷家书》读后感600字

  不知为何,每当我打开这本书时 ,我总是倍感亲切。是因为傅雷叔叔,一个作为“父亲”对儿子的深情所感染吗?他循循善诱,教导儿子处世为人,在字字句句中我也领会到了许多做人思想。

  重在平时

  在儿子傅聪,参加音乐会的前几天。傅聪一如既往,每天“疯狂”练习几小时。而父亲却语重心长督促儿子:“孩子,你真有这个劲儿,大家说还是像我,我听了好不flattered[得意]!不过身体还得保重,别为了多争半小时一小时,而弄得筋疲力荆从现在起,你尤其要保养得好,不能太累,休息要充分,常常保持fresh[饱满]的精神。好比参加世运的选手,离上场的日期愈近,身心愈要调养得健康,精神饱满比什么都重要。”如若想要一个饱满的精神, 我们定要平时努力,不然临时抱佛脚,弄得手忙脚乱,适得其反。记得学校举行一些竞赛,例如体育节,平时空旷的操场上才顿时变得拥挤,人人摩肩接踵。到处都是狂跑狂跳的同学们的身影;各科竞赛,一颗尘埃都不沾染的 新课本,才变得有一丝陈旧,空白整洁的练习本才有了斑斑字迹。哎!早知今日如此辛劳,何必当初如此逍遥!我们就乖乖的 平时多多练习几分钟。

  积累

  在儿子的 艺术道路上,父亲傅雷总是不时给予指点。即使儿子已有了卓越的成就——在国际上获奖,父亲依然坚持让儿子在更多的艺术种类中,汲取更多的“营养”。这就告诉我们要不断地积累,才是成功的基础!

  积累在我的生活中,从小妈妈严厉的教导下我更早的成熟。而在遇到许许多多困难逐一去克服的同时去积累,积累教训。再次遇到此类事情时,我总是比别人更加冷静,沉着,更加清楚自己的行动将会带来怎样的后果。积累在我的学习中,我们总是羡慕别人文字写的比自己好,与其干瞪眼还不如抓紧时间去好好积累一些好词佳句,读读唐诗宋词,坚持下去迟早有一天你能超越别人的!

  虽然这本是由许许多多封普普通通的信组成,却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成为一本影响广泛的中国名著!

  《傅雷家书》读后感范文

  读完《傅雷家书》后,给我的感受是这不仅仅是家书,更是一本教人育人的书。在这里,傅雷不只是一个父亲,同时也是儿子的好友、老师。书中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一个父亲对儿子的爱,朋友的关心勉励,老师的谆谆教诲。

  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傅雷在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为此,他不断寄送大量中国本土文化的学习资料,生怕儿子离开故土后把本土文化淡忘。

  《傅雷家书》凝聚着傅雷对党和国家的爱以及对儿子的深切期望。信中,傅雷告诉儿子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对待生活的问题,对儿子进行了引导,如在学习上应该劳逸结合,先学习乐理,切不可操之过急。还有母亲的无微不至的关心,如在婚恋方面。都像是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

  从“在公共团体中,赶任务而妨碍学习是免不了的,这一点我早就料到,一切只有你自己用坚定的意志和立场,向领导婉转而有力的去争取。否者出国的准备又能做到多少呢?特别是乐理方面,我一直放心不下,从今以后,处处要依靠你个人的毅力、信念与意志——实践的意志。千叮咛万嘱咐,父母心放不住。傅雷希望儿子少走弯路,避免重蹈覆辙,体现了对儿子深沉的爱,同时也告诉我们应该理解父母的苦心,他们都是为了我们好,希望我们有所建树。傅雷对儿子的理解和希望也是天下父母所想的。

  家书涉及各个方面,内容富有哲理。告诉年轻的一代做人做事要有条有理,不能激进,要学会如何做人,在学习上更要刻苦下功夫,不负众望!

  《傅雷家书》读后感

  任和田

  一封封质朴的信,蕴含着父子间最真挚的感情;一句句感人至深的话语背后,是父亲包容又严苛的爱;一次次不厌其烦的教诲,是父母望子成龙的殷切希望。这就是钢琴家傅聪与父亲傅雷书信的点点滴滴。这是一部充满父爱的苦心孤诣的教子篇,一部呕心沥血的成长记录。

  《傅雷家书》是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期间傅雷夫妇与在波兰求学的长子傅聪的书信。记录了傅聪由钢琴学童到世界瞩目的钢琴家的成长过程。书中有傅雷夫妇对身在异国他乡的儿子的千个叮咛万个嘱咐,有亲情间的心灵沟通,是傅雷夫妇留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当时,通讯根本不发达,远隔重洋的他们,只能凭家信慰藉思念之情,“家书抵万金”,见字如面,书信让他们近在咫尺。这些纸上的家常话如涓涓清泉,滋养着这个学童;如冬天的阳光,温暖着这个学童。让身在异乡的他,感受到亲情的温度。

  提起傅雷,我们的心情是沉重的。在那一场浩劫的开始,这位有个性的翻译家,孤傲倔强的傅雷,在被误判为“右派”之后,不堪其辱,撇下了那个叫他心碎的世界,夫妇双双撒手人寰。杨绛说:“傅雷爱吃硬饭,他的性格也像硬米粒儿那样僵硬、干爽;软和糯不是他的美德,他全给朱梅馥了。”傅雷为人耿介,以秉性乖戾著称。但他热爱祖国,嫉恶如仇。抗战爆发时,傅雷身处孤岛上海,他立下“东不至黄浦江,北不至白渡桥”的规矩,不能消灭敌人,他连看都不想看到日本人。1955年,傅聪在第五届钢琴大赛上获得第三名的好成绩,成为第一个在国际性比赛上获奖的新中国音乐家。傅雷给傅聪的信中写到:“但愿你做新中国的——钟声,响遍世界,响遍每个人的心”。在傅雷的影响之下,少年傅聪就有一颗赤诚中国心。在波兰钢琴独奏会之后的傅聪写信给父母:“能够让人家对我最爱的祖国产生这种景仰之情,我真觉得幸福。”傅雷给傅聪的做人原则是:“先要学做人,次为艺术家”。《傅雷家书》突出体现“傅雷精神”,傅家门风,是傅聪成长必要的精神钙片。在这样的家风中,走出了一位世界级钢琴家,可以说是水到渠成。严苛的家庭教育让傅聪养成勤奋的好习惯,同时他也有常人不具备的品德和毅力:一个人独自在海外生活,每天坚持练琴至少十二小时;在荣誉和成功面前,不骄傲自满,所以造就了这位世界级的钢琴家。

  傅雷夫妇也是典型的“中国式家长”,他虽然没有像郎朗的父亲那样坐在孩子身边陪伴孩子弹琴,但精神上是陪伴的。他隔空跟孩子探讨音乐、艺术以及为人处世等问题,书信中细致到跟孩子探讨舞台上应该保持什么样的面部表情。更能以“真诚待人,认真做事”的“傅雷精神”去影响孩子。以他的才智和博学,深刻的思想,让孩子“取法乎上”,用心亦良苦矣!所以《傅雷家书》成为素质教育的范本,傅雷夫妇成为中国父母的典范。

  成功的家长家家相同。每一个优秀的孩子后面都有一双默默奉献的父母。我们周围有一大批父母舍弃工作,舍弃舒适的环境,奔波在另一个城市,陪护在孩子身边;也有一些年轻妈妈,栖居在两个城市之间,平衡孩子与工作,事业与家庭。中国式家长在孩子教育的层面上,真的做到了可谓“鞠躬尽瘁”、“呕心沥血”了。如果说傅雷对傅聪的所作所为,是中国家长的典范,那么当今中国式家长面临挑战更大了,包括学识与才华、精力和阅历,还有财力与实力。中国式家长实为难矣!

  不管我们的父母是多么平凡,抑或普通,他们一生都在勤勤恳恳地为孩子们付出。寸草难报春晖啊,你看,每一个热气腾腾的早晨,每一桌丰盛的晚餐,每一次披星戴月的上下学接送……都有父母忙碌的身影。作为孩子,我们能做的就是要理解并接受父母的唠叨,“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把父母对你的种.种唠叨当做爱的絮语,不要辜负父母对你的无私奉献,不要荒芜了这份爱。

  也请父母相信:您付出了,定会创造一个世界。

  读《傅雷家书》有感

  魏梓桐

  一九五六年,傅聪回国度假,为上海音乐会做准备,父子在琴旁切磋。

  明眸皓齿,最迷人的是一双清澈透亮的大眼睛。二十多岁的傅聪爽朗地笑着,右手潇洒挥离琴键半悬在空中,干净的白色衬衫衬出他修长的脖颈。仰头,望向父亲。

  这么多年一晃而过,傅先生还是一如往常。严肃,甚至不苟言笑。但无论儿子成长到什么岁数,有过多少游历与见解,在他眼里,他还只是个孩子,只是一个只身求学异乡,使他迫切渴望与其书信往来的聪儿。

  从未动笔写过一封家书,更甚,也未曾读过一篇。《傅雷家书》于我是启蒙读本,字里行间流淌着家庭的细腻与坚强。这部由各个连贯的图块拼合而成的漫漫长卷,令人震撼地描绘了四年来一对父母不曾间断的兴奋与焦灼共生的情感。从第一篇,到最后一篇,炽烈燃烧的牵挂之情从未熄灭,它无畏时局的动荡与翘首相盼的煎熬,远渡重洋,时刻为他乡学子的一颗赤心蓄柴积薪。细细读来,更像亲手铺展开一幅画卷,无论是工笔细描还是泼墨写意,都入木三分。

  印象最深的还是傅聪比赛前后半年中父子的往来书信,两人几乎站在对立面上,对彼此的音乐见解持以反驳态度。字面不显,却能在笔下窥见一斑。在傅聪对于李赫特盛赞不绝的一笺长信中,不难读出一个正值人生巅峰辉煌时期的青年幸逢知己的狂热与惺惺相惜。他的情感就像他的音乐、琴法一样,像水,江河之水,只滔滔不绝地流出来,完全是自然的,而且是没有终结的。他写信,感叹人心神秘莫测的力量。

  或许在读者看来,那神经敏锐的血统未尝不是一次少加思索的情感冲动,但最重击心灵的还是傅雷在信中深厚而娓娓到来的答复:

  “中国哲学的理想,佛教的理想,都是要能控制感情,而不是让感情控制。假如你能掀动听众的感情,使他们如醉如狂,哭笑无常,而你自己屹如泰山,像调度千军万马的大将军一样不动声色,那才是你最大的成功,才是到了艺术与人生的最高境界。”

  你会发现傅雷一方面和我们的父母一样,唠叨、牵挂、敏感、苛求、大事小事都不肯放心,另一方面,他又和绝大部分父母不同,他有着超凡的悟力、渊博的学识、澄明的人生哲学,他不只是询问、敦促、鼓励,而是用这一整套丰富的修养来爱和培养自己的孩子。从家国情怀到为人处世细枝末节,竭尽父母职责,表现了正直的知识分子的道德和良知。

  或许教育也是一件难事。傅雷常常懊悔自己对儿子“过于严厉而低估其本身水平”的“失败的教育”,但在这346通家信中,我读到了作为父亲对儿子充分的启发教育: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

  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是的,傅雷的教育,“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如他本人一样,如他的妻子一样,如他的两个儿子一样。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家庭濡染”吧!
 


《傅雷家书》读后感相关文章:

1.推荐2019年高中生读傅雷家书心得五篇

2.精选的初二学生读傅雷家书心得五篇合集

3.推荐最新的傅雷家书心得体会借鉴五篇

4.分享2019年推荐的傅雷家书读书心得体会五篇参考

5.分享2019推荐的傅雷家书读书笔记五篇

6.借鉴2019精选的《去年的树》读后心得五篇

《傅雷家书》读后感600字范文_《傅雷家书》读书心得五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26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