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学生作文 >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余秋雨散文中国文脉读后感

余秋雨散文中国文脉读后感

若水0 分享 时间:

中国文脉,好大的气派。读完余秋雨先生的《中国文脉》一书,长时间沉浸在一种感动和震撼之中。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余秋雨散文中国文脉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阅读转发!

余秋雨散文中国文脉读后感篇1

8月份赴欧洲三国旅游,领队布置回国后的作业阅读余秋雨先生的《千年一叹》、《行者无疆》,老婆则一口气买回了余先生4本书。

先把领队布置的作业做完,这次回南京时,老婆在行李箱里放进了第三本书,闲暇时,取出来一看,书名《中国文脉》,不知是些什么内容,只是按照看前面两本书的习惯,计划每次阅读50页,刚开始有些费力,感觉内容繁杂,看十几、二十页,就想放下,想一想。

近两天,阅读的时候,顺畅了许多,余先生把先人、历史写的鲜活,写的生动,拉近了远古与当代的距离。

《诗经》是世界文明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以前觉得好,未认真阅读过,以后有机会,静下心来,认真拜读。

殷王迁都,竟是从奄(今山东曲阜),迁至殷(河南安阳小屯)。奄(今山东曲阜)距离老家只有区区60公里,自己家乡竟然在远古就有些大事件。

甲骨文,一直的了解仅限这字面三个字,现在知道它是祖先占卜的记录,在河南安阳小屯村出土,竟然有几万片,当时杀掉了多少只龟呀?!

李白、杜甫、屈原、王羲之、王献之、曹操、曹植、曹丕、李煜、韩愈、柳宗元、司马迁小时候读书时,或多或少读过些上述文化巨匠的诗、词、典故,余先生把他们放在一起,陡然间觉得还要回头再去读一读,范围也要再扩大一些,甚至还有要练练书法的念头。

孔子、孟子、庄子、老子、墨子诸子百家,肤浅的了解一些,《老子》好像见过,厚厚的一个大部头,印象里好像有些晦涩难懂,在学生时代读不进去,跟老婆商议买一本,现在再尝试着读一读,希望能有收获,体验老祖宗的思想精髓。

稷下学堂,战国时代的大学,独立于政治,世界文明史上最早出现,为老祖宗骄傲。

《中国文脉》,与我现在的工作没有直接关系,与我理科出身、高中作文很少及格相距甚远,无心读来,有些收获,他正走入我的生活。

余秋雨散文中国文脉读后感篇2

我平时读书,喜欢挑作者,喜欢挑书的封皮。

寒假里,阅读组推荐了几部书,我先上网搜了一下所有书目的介绍,打算选出自己比较喜欢的来读。第一眼,我就看到了余秋雨的名字,毫不犹豫先搜寻了他的《中国文脉》,屏幕上,黑色的封皮,厚重典雅,配以一簇大红的零星碎片在左下角,撩拨着我的心,所以当即拍下了这本书。这部书一共分三个部分:

一是中国文脉。余秋雨先生追溯到了我国古诗的源头——《诗经》,还谈到了诸子百家中的老庄孔孟,从体裁上来看还赏析了楚辞、秦碑、汉赋等;然后纵横大唐诗文,点评南唐李煜,盛赞了宋代豪放词风及爱国情怀。随后,他论元杂剧、明清小说,最后来到近现代,回望了王国维、陈寅恪等学者。这一路写来,就像一把梳子把中国杂乱的文学史按年代、体裁及历史作用清晰地梳理开来,让我的脑中的历史文学知识立即呈立体状。

二是笔墨历史。作者纵览历史,回望过往,从甲骨金文,一直写到清代和近代。那些写了汉字之于其他语言的不同之处。它的书写是一种集体人格程序,有风范和表情,不仅是集体的审美,更有韵致,推进了文化的美学品格。汉字千年,历久弥坚,汉语魅力,当并不只遣词达意,更须在用典引文、在修辞造境之上。

三是用了三个话题来说中国的上古时代,从猜测皇帝到感悟神话,然后写殷墟甲骨,考古记事。余先生回溯了黄帝和炎帝的时代,他列举了很多史家对于上古中国历史的质疑,认为华夏文明皆是外来,或者,认为上古根本不存在什么三皇五帝,都是后人的神话传说。

以我的学识,读起本书来觉得有些费劲,但却有一种“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感觉。我通过阅读本书,把上大学时期学到的古代文学史回顾一遍,又亲近了中国历史。在品读“中国文脉”的过程中,似乎能从余秋雨先生的文字中听到中国古人的呼吸,感受到他们身上的体温。循着这条脉络,我感觉自己好像在探寻自己生命和文化的源头。余秋雨先生说自己想通过梳理中国文化的脉络来重塑人格,我想他做到了,对于我而言,我读过他的这本书后就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精神像被一位高深的长者智者导引着,忘记了眼下的喧闹与物欲,忘记了世俗的纷扰,只想徜徉于中国文化的洪流中,去感受、去思索、去探寻、去收获,这不正是重塑自己人格吗?想来,在当今社会中能让人摆脱纷繁陆离的世界,精心潜读的书籍真的不是很多呀!

对于中国文字,我虽然每天都在教,但是它的演变、他的美、他的精髓我从未想过,读了本书,我刹那间发现原来汉字竟然是一种艺术,感谢余秋雨先生带我领略了一座如此令人目不暇接的艺术宝库,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还可以把这座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让他们也同我一样感受中国汉字的魅力,这是一件多么好的事情啊!至于最后的一部分内容,我只做了了解性的阅读,觉得他有很多历史的专业知识,我有些看不懂。最受益的还是前两个部分的内容。

余秋雨散文中国文脉读后感篇3

借着暑假这个空闲的假期,我花了7个小时把余秋雨的《中国文脉》读完了。总体感觉给自己的中国文学史复习了一下。复习过程比较轻松。有笑着感叹的地方,也有不甚满意的地方。

新意并不多,把冷饭热炒一遍,模模糊糊都是晓风明月的感觉。好在时间线索比较清楚,分类也比较明确。

最不满意的地方是他因为对曹操的偏爱,冷落了孔明,冷落了三国。对罗贯中缺乏足够的敬意。

其次是他对越是遥远的东西评价越高,越是接近现代的文人和作品,越缺少充分的评价。好像是文脉消失了一样。这个见解缺乏说服力。

第三是对百姓在文学史上地位评价的前后矛盾。前面说稷下学宫里不需要草民。后面又说只有百姓还记得屈原,好像给了屈原无上文学地位的是百姓。

最后是对红楼梦的解读评价,虽然很高,说这是人性生存与美好的幻灭,但是分析软弱无力,缺乏独到见解,又不敢在众多理论中阐明旗帜,不够给力。

为了可以追求语言的生动,很多地方做了一些想象,确实有效果,我往往就是被此逗笑。但是越到后面,越觉得写法出现模式化,就在笑不出来了。

《中国文脉》是一本很不错的书,在这我也推荐大家有机会一定要看下。

余秋雨散文中国文脉读后感篇4

早已耳闻余秋雨先生的大名,很有幸一次在超市的书架上看到余先生的这本书就痛快买了下来,但是能力有限距今断断续续读了已经半年有余才算初步读完。接下来谈谈读完这本书的感悟吧。

何謂中国文脉,“中国文脉是中国文学发展几千年来的一种最高等级的生命潜流和审美潜流。等级是文脉的生命。文学的等级没有像官阶、军衔、财富等这样的东西来界定,它由一种不太明显的东西来定,这种东西叫——品味”。什么是品味,这里我给大家几个品味对人产生影响的例子。我们常说一个人读过什么样的书在他的身上就会有这样的影子。例如他穿衣服的品味,做事的风格等。一个暴富的土豪他的汽车里肯定不会听着舒缓的softmusic。一个饱读诗书的学生也不会去带一条大金链子。

当今社会上某些“成功”人士扛着大师的旗号来以文炫已,以文训世的现象数见不鲜。如某丹在百家讲坛上讲《论语》多少人津津乐道,我当时就在老爹的要求下看了几次,甚至家里还买了他的书,最后听说因在北京大学演讲穿着暴露被轰赶下台。现在还有很多顶着无数头衔到处给人送去心灵震撼的“大师”,请大家一定擦亮眼睛,凡事要有自己的判断。

我发现现在很多小学生盲目的背着并不理解的发蒙文言,例如《三字经》里边有些东西已经明显是错误的、有些电视人永远在绘声绘色的讲述早就应该退出文化记忆的文化残屑、。

面对上述现象先生直言“文脉既隐,小丘成峰。健翅已远,残羽冲鹏。”因此迫切需要来搬开芜杂重新梳理中国文脉。

余秋雨散文中国文脉读后感篇5

从《山河之书》到《中国文脉》如果说前者是闪耀在中华文化长河上的亮丽一景的话,后者便是前者的缔造者。如果说我是一个从不懂历史,一向崇尚科技的理科女时,我却被余老师用那么通俗,简洁,干净而又赋予魅力的语言吸引着,我从来不知道浸着历史味道的散文,如此让人醉,你为我们讲述的不是那铁骑血腥的历史,娓娓道来的而婉诺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携着远古文化气息,那么亲切地走来了,你所有的怀疑,被她微微一笑征服了。

那种美是我从不曾目睹的,那种爱是迷失自我的岁月里,光辉的一笔,那是生命里的切切私语,是生存状态自然程现,就是她让我心里像点着了一场大火,让我的思考从平淡、消极、颓废,又回到了重新思考、平淡、感知、美好。

可灼伤感还是有的,有那么一天开始,我不那么热衷于我的工作了,那不怨我,因为我心底的渴求的,我掂着脚也够不着,我的心力憔悴了,心的火还在烧着,燃烧是一种让人睁不眼睛的吞噬。火焰以一种灼热而飘忽的狞笑,快速地推进着毁灭。那一刻,我这一边已经准备刹时化为灰烬,哪知有一双手伸了进来,把伤残的我救出。

我从梦魇中醒来,生命那么触手可及,连楼兰姑娘也在为我婉惜,我还是要重整旗鼓,高昂地走下去。

正像我对数理化的宣扬,那种数字美,那种简洁美,那种约定美,那种不用粉饰的美,那么高傲地推动着生产力。我想用我的力量,用我感召的力量,为我亲爱的祖国尽微薄之力,这是我的青春!踏着青的遗迹,我的人生带着年龄的冗余前进着,可时间已经付不起,匆忙的身影,让一种东西停止了,而让一种东西无力了,我没有自信了,带着的清高的外表,却感到了那种来自心底的弱弱,生活,你让我伤透了。

西天最后的一丝余光铺开了夜的序,我开始了我争渡的最礼相遇,不知道算不算爱上了你。

我的书房里,泛泛的灯光里,我席地而座的随意,散落一地的书,干瘪的水果,茶杯,酒杯,咖啡。你应该知道,我不想睡!

余秋雨散文中国文脉读后感篇6

读完了余秋雨先生的作品《中国文脉》,全文近三万字,共计425页,一气呵成,粗线条概括了中国文化(以文学为主径的小文化)的经脉。余秋雨先生的文化眼光、概括力和艺术感觉都是超常的,表达力更是一流,因此文章写得中气充沛、淋漓酣畅。而这种驾驭历史、囊括文化、指点江山、评判古今的做法,没有宏大的视野、敏锐的洞察力、鲜活的欣赏力与聪颖的表达智慧,也无法奏其功。

余秋雨先生是中国最值得尊敬的文化人物,他学风严谨,善思求真,具有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不凡气度和才情,二十多年前他孤身一人走遍中华大地,考察并阐释诸多被埋没的文化遗址,作品《文化苦旅》等著作轰动一时;十多年前他又不辞艰辛穿越全球数万公里,考察人类最重要的文明故地,对当代世界文明作出了一系列全新思考和紧迫提醒。在作品《中国文脉》一书里,他以“文脉”提纲挈领,生动解读中国三千年文化史,让那些隐没的高级生命潜流和审美潜流纲举目张。他以高视野、新角度和强烈的文化使命感写作本书,目的是“清理地基,搬开芜杂,集得高墙巨砖,寻获大柱石础,让出疏朗空间,洗净众人耳目,呼唤亘古伟布,期待天才再临”,期待中华文化的复兴。

余秋雨先生像一位画坛巨匠,以充沛的才情,饱蘸深情的笔墨,大气磅礴地勾勒出漫长的中国文脉画卷,流露对中华文学家园的满腔抚爱和关切之情,时而工笔重彩,绘声绘色;时而妙笔生花,汪洋恣意;时而清新点染,灵光流动……画卷从充满了稻麦香和虫鸟声的作品《诗经》开始,蜿蜒曲折,饱满生动:百花齐放绚丽多姿的先秦诸子;行吟在江风草泽边孤傲而烂漫的屈原;忍辱负重奋笔疾书“以史立身”的司马迁;丛林边上的文化望族曹家父子仨人曹操、曹丕、曹植;竹林里风骨飘逸、奇谲多才的魏晋名士阮籍、嵇康;在田园中气定神闲、流淌洁净淡远之气的陶渊明;在唐诗巍峨顶峰潇洒行走的几男子:李白、杜甫、王维;宋代数个同时足踏在文化巅峰和政治巅峰上瘦骨嶙峋的身影:王安石、司马光、范仲淹、苏轼;元代定国安邦的奇才耶律楚材;在酒和山水中浸润的怪才黄公望;明清六百年的郁闷中,一枝独秀的曹雪芹……他们是文脉画卷中俊俏的峰峦,余先生用诗意充沛的笔墨夹叙夹议,让那些在漫长历史长河中渐渐模糊的形象清朗而感人。同时,对影响文脉至深的科举制度进行了深刻批判和公正评价,并深入剖析文脉之根——精神之脉和人格之脉,于中国文明有重大意义的佛教文化,精辟论述其生命力、影响力和独特魅力;对玷污集体人格的负能量——小人,展开精细解剖和分类,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阅读作品《中国文脉》过程中,我总是忍不住会想起明朝文学家杨慎所作作品《临江仙》中的两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的,在中国文脉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苏东坡、关汉卿、曹雪芹……就像滚滚长江,呈现过一波又一波让人瞩目的璀璨,但是随着时间推移,终究会淘尽一些璀璨,有些璀璨也注定会成为不可复制的经典,就像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纪君祥等一大批文化天才合力创作的元杂剧,让中国文脉在元代突然超常发达,但是元代之后,风华耗尽的元杂剧,像一个衰落的英雄,完成了生命过程便轰然倒下,拒绝有人以“振兴”的说法来做人工呼吸、打强心针。尽管后世怎么投入力度,也无法追赶元杂剧的依稀踪影。对此,余秋雨评价说:“文脉,从来不是一马平川的直线,而是由一组组抛物线组成。要想继续往前,必须大力改革,重整重组,从另一条抛物线的起点开始。一切需要刻意“振兴”的文化,都已经与文脉无关。而且,极有可能扰乱了文脉的自然进程。现在社会上经常有人忙着要把那些该由博物馆保护的文化遗产折腾到现实生活中来,而且动静很大,我就很想让他们听听元杂剧轰然倒地的壮美声响。

余秋雨散文中国文脉读后感篇7

这是我第二次读这本书了,上一次是在高中。本以为还可以回忆些什么东西,但可惜,除了书上留下的些许印记可以佐证我曾看过,提起书名模糊的好看二字,再不剩其他。以前读书时觉得这本书是在讲中国的文化历史,被余秋雨先生飘逸脱俗、温润厚美、充满灵性的文笔所折服,看过了便罢了,作者的角度就是我的角度,作者对事物的看法就是我的看法,但现在我觉得,没有思考的看书是有量无质的,这次,我很庆幸我可以留下自己一些小小的思考。

这本书以时间脉络为主线,以夹叙夹议的散文形式对中国文化历史上的重要节点作出点评,我觉得本书其实算得上是文学评论,作者对文学作品及穿插在其中的历史人物都有系统点评,这是一项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的事情,因为全面点评需要系统的阅读和鉴赏,而查阅完中国从古至今结合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优秀作品足以见得作者对文学深厚的功底。

对阅读此书的背景介绍到此为止,下面来谈一谈我阅读本书时产生的一些小小思考。

1、艺术风格所折射的生命基调。

余秋雨先生笔下的中国文学背后的作者不再是一个个空洞的文字和符号,他们仿佛站在了人前,诉说他们所经历的喜乐伤悲。每一个伟大的文学作品离不开伟大的作者、画家、诗人、书法家,他们可以统一简称为创作者。但每一个创作者创作这些作品时都离不开特定的历史背景,或是战火纷飞的三国时期,或是一片繁荣国富民强的大唐盛世,亦或是外族入侵改朝换代的明末时期。不同时期的作者所投射出的作品读起来又有不同的感觉,他们可以是豪迈祥和,也可以是萧瑟悲壮,可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情怀,也可以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乐观豪迈。

不信?可以问问自己,你印象中的李白是否是一个英姿勃发,充满天真的侠客形象,他拿着酒杯,兴致所达之处,挥斥方遒,他仿佛永远都不会老去。

再比如写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的杜甫老先生,他站在破落的房子外,用悲凉的目光投向风雨飘浸下无依无靠的百姓,他已垂垂老矣,抚须长叹间留下这样一句诗。印象中的李白英姿勃发,无法想象他的年老。温厚纯良的杜甫恂恂然一长者也,可实际上,历史考证李白要比杜甫大上将近一轮。由此可见,艺术风格所投射的生命基调里,会在读者心中兑换成不同的年纪形象。

2、文化的传承断裂和延续。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历史是闪耀在蓝色星球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没有哪个国家的文化像中国一样,皑皑屹立千年而不倒,能传承至今而没有被泯灭的文化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事情,而这种文化本身,一定有其独到之处才可以不被历史所淘汰。

首先,我们可以把目光投到秦朝,我们要感谢一个叫做秦始皇的伟人。因为文明的割裂、分化、小化都与文字语言的不统一有关。如果没有秦始皇及时地以强权统一文字,让不同地域不同方言不同种族的人用同一种文字语言,也许中国文脉早已不复存在。文化的传承还带给中国一种集体心理,比如说修竹给人的风雅形象、晚霞给人的凄艳感受、滴水穿石给人的坚韧之意、长年累月给人一种真实,甚至比他们在天文学和植物学上的真实更有意义,这就是文化的传承。历史以来,汉族在政治上被很多民族侵略过,占据过,剥削过,但是,汉族也常常在被外族战胜之后却在文化上战胜了外族,这是历史上屡见不鲜的事情。与世界上其他古老帝国互相远征、互毁文明不同,历史上中国人内战再激烈,也不会自毁文明,即使是游牧种群落入中原,也迟早是华夏文明的一员,去瞻仰一些历史遗迹,去阅读中国传承才来的优秀文化,正是那些东西和那些地方,决定了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

读完这本书让我有一种在荒热沙漠上行走的旅人发现甘泉的感觉,余秋雨先生对中国文脉的思考由浅入深,启人思考,受益颇多。但是,他谈到的一些东西我不是那么认可。比如文中提到“在当代的电脑书法中,最丑陋的隶书被大陆诸多机关大量取用,连高铁的车名、站名也包括在内,结果,人民即便呼啸而至,也逃不过那种臃肿、钝滞、笨拙的笔墨”,但我觉得用隶书无伤大雅,我对此的感受没有余老先生那样深刻,往小了说,隶书这种字体似乎并不好看,没有楷书的方正气势,也没有行书的飘洒自如,但是它严谨庄重,好辨认,试想一下在高铁的车名上书写狂草,那么会不会有人坐错站呢?往大了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统一使用一种字体可以达成规范,维持秩序。就像高考只能用黑色来答题一样,制定者无法面面俱到,但终归是一件利大于弊的`事情。

因为本人知识储备和能力不足的原因,可能在一些事物角度上看法片面偏颇,看的少想的浅。这都是需要我不断地在阅读思考中去改进和学习的,所以非常庆幸以读书笔记这种形式来督促自己,在读的过程中理解,在写的过程中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发现。

118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