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5篇

若水1873 分享 时间: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

“我们是两代人,中间隔个三十年。我们也是两国人,中间隔个东西文化。我们原先也可能在他十八岁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样各自荡开,从此天涯淡泊,可是我们做了不一样的尝试——我努力了,他也回报以同等的努力。我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他也第一次认识了自我的母亲。”《亲爱的安德烈》的主人公之一龙应台,作为一个母亲,她这样说。

看了这本书,我不由自主地跟随他们书信的印迹,开始了一段心灵之旅。

这本书感动了无数被“亲子”之间隔阂与冲突深深困扰着的读者,为两代人沟通交流带来了全新的思维和方法。

是啊,在我们的周围,有多少人像他们母子一样无法聚在一齐。有的母亲为了生存离家弃子,外出打工赚钱,孩子成了留守儿童;有的母亲因为意外事故或是疾病缠身,离开了孩子,亲人再也无法相守;有的孩子尚未成人便外出打拼,早早地脱离了母亲的陪伴。所以,此刻的孩子与母亲之间的相处时间越来越少,距离也越来越远。渐渐地,母亲已不再是最懂孩子的那个人,她已经渐渐远离了孩子的心。

母亲龙应台与儿子安德烈共同找到一个透着天光的窗口,透过36封电子家书,两代人开始了“打开天窗说亮话”。他们经过书信诉说着自我的生活、学习与工作,有玩笑话,有关心与在乎,但更多的是相互坦诚的交流。

我想,对于许多人来说,书信也许是最好的交流方式。在36封家书里,让我最有感触的是第四封信——《年轻却不清狂》。这封信是安德烈写给龙应台的,里面讲述了他十八岁的生活。他的十八岁也正是我们所向往的自由、无忧无虑的生活,那是一种没有大人管教的有些放纵的时光。对此,龙应台在回信中给予了理解:“玩,能够说是天地之间学问的根本”,“玩,也同样是在达成一个团体的意志”。但她也同样给予了提醒:“走进人生的丛林之后,自由却往往要看你被迫花多少时间在闪避道路上的荆棘。”——深沉的母爱渗透在每个字眼之中。

爱,这个字眼对我们来说,无非就是家人、朋友给予的温暖与体贴,它更多的来自于家人。在看完《亲爱的安德烈》之后,我才明白,当两个无法经常待在一齐的母子,对爱的理解也是完全不一样。

并且,即使是长久相处在一块的母子,其中的代沟也赫然存在。就如此刻的我和妈妈,我们每一天都会见面,这样的无间无疑是件让人羡慕的、异常幸福的事情。有时我也会惹妈妈生气,平时别看我大大咧咧的,但每当事情过后,当时觉得理直气壮的我,内心其实还是很后悔,都期望下次自我有更好的表现,让妈妈觉得欣慰。

是啊,随着时间的流逝,成长中的我们渐渐明白,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可我们却总是忽视他们的辛苦,把这些无私的奉献看成理所当然。扪心自问,我们为父母做了什么?时间的变迁,带走了父母还来不及挥霍的年轻,留下的却是无尽的沧桑。感恩,理解,支持,帮忙……趁我们此刻还与母亲在一齐,好好沟通,别让母子关系再次生疏。

在人生这个过程中,尽管我们要遭遇未知的艰难险阻,尽管不可能一帆风顺,但我们要珍视亲情,善于沟通,把父母丰富的人生经历分享,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生命中的真、善、美!

爱,只是十个笔画、两个拼音拼成的一个字,只是四个字母组成的一个单词。但正是这个简简单单的字,却蕴涵着很深的含义。不能轻易看待任何一个平凡的事物,或许就是因为平凡,才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不再平凡。

爱,是一场心灵之旅。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2

陆陆续续的最终读完了《亲爱的安德烈》,给我的最大震撼是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沟通的描述,那些在我这样的中国孩子看来新奇无比的教育且见解独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个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书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再来看看我们学生时代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学、没完没了地做作业、上不完的各种补习班……,即使偶尔也有短暂的放松和娱乐,也大多是来去匆匆,蜻蜓点水,从来无法尽兴,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惬意差得何止十万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妈妈龙应台来安慰他,而当我们遇到这种情景时,却往往收获的是家长和教师的联合斥责;安德烈成功时,妈妈、弟弟和朋友会为他送去衷心的祝贺,但我们取得的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不足为奇,甚至在教师和家长眼睛里永远是那样微不足道,与他们的期望相距甚远。这难道就是东西方教育理念的不一样吗。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十分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教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可是,中国的家长和教师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教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永远不能得到尊重,永远只能选择服从。难道在中国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成人们随身携带的物件。

中国人之所以不肯尊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仅仅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就是中国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别以为对方是“小孩”就能够剥夺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资格获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对待,难道所谓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适用了吗!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3

“妈妈,你和我说话的方式,还是把我当作……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理解我是个……成人,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你明白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予’,你并不觉得那是我本来就有的天生的权利!对,这就是你的生态啊。也就是说,你到今日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拿起《亲爱的安德烈》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这样一段话,瞬间一种强烈的共鸣扑面而来。的确,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总是会有很多自我的思想,想着走自我的路,选择自我的品味,在搞自我的游戏,并总是在心底高呼:“妈,你能不能理解,我们要自我出去探索。”这便是我们心中的独立。

而我是从何时开始变得上述般反叛的,具体自我也说不清楚。或许是我产生“这么大的人同母亲还太亲近,代表着本身人格独立性不够完整”的观念开始的。只记得去年自我当选“蠡中年度十大人物”后,家里没人明白,直到颁奖的前一天晚上,母亲才因我的一句话“明天的颁奖典礼我是获奖者之一”而得知。“什么你!你申请了怎样没和我们商量”那一刻望着母亲惊愕的表情,心底却莫名地涌起一种快感,这是这么多年来我第一次自我做决定,并且是一次成功的决定。于是每每当我想起这一经历,嘴角便会情不自禁地扬起一丝得意的笑。然而当我读到书里第三十四封信中龙应台应对儿子的独立宣言时的“惨状”,这抹浅笑满满的冻结、封存。

从未想到原先作为母亲的她们,应对这样的言语与场面是这般“无法应付”。那一刻,我首次于她们的角度开始试想。一开始的自我,只是个柔软地躺在母亲怀里的小婴儿,大声地啼哭,傻气地笑,流着口水亲切地叫着妈妈。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悄然成长,一点点地变得成熟,一点点地追求独立,然后毅然地奔向那个未知的世界。这一切都在母亲的眼里,而她只能远远地站在身后,惆怅地望着我的背影,在遥远的`地平线上变得越来越小……或许,在她心里依旧清晰地记得,那个柔软地躺在自我怀里无助啼哭的婴儿时代的我,而我却仿佛一夜之间变得亭亭玉立,说话干脆,做事自信,又不拈人,并且叛逆地表示,我没话想和她说。这个时候,一旁的母亲真得会很心痛吧。

此时再回想自我,在这羽翼还未丰满之际,就早已想方设法地追求“独立”,是否的确疏忽甚至在无形中伤害了有着中国“保护式”教育心理的母亲。

一番沉思之后,目光再一次回到手中的书上。书的封面,是英俊的安德烈沉思的样貌。蓦然发现再叛逆的孩子,在母亲面前,其实仍然只是一个孤独成长的少年,一个应对学习、情感、生活常常困惑,却努力地去适应和排解的少年,一个拥有和自我一样血液的优秀、感性、率真、诚实、幽默的可爱少年。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4

告别了多情的雨季,告别了留恋的往昔,拨动七彩的琴弦,我们踏上了青春的界域,却离开了父母这个温暖的港湾,与他们越走越远。

读了《亲爱的安德烈》,我才明白,与母亲即使分隔两地,也能够互相认识彼此。书中的龙应台女士和他的儿子安德烈,不仅仅是两代人,还是两国人。母子不能时常团聚,并且分隔千里,但他们却能够用书信的方式来互相了解对方,龙应台女士在书上写道:“我们原先也可能在他十八岁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样各自荡开,从此天涯淡泊,但我们做了不一样的尝试——我努力了,他也回报以同等的努力。我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他也第一次认识了自我的母亲。”而我呢,自从升上初中起,就作为一名住校生住在学校里,与妈妈见面的机会变少了,但我们两个人之间并没有代沟,每个星期天回家到家后,我总有千言万语要对她说,和她谈论学校里的事情,我的学习情景,我的学校生活,甚至于我未来的志向,她经常给我鼓励,让我好想一向留在她身边,永不分离。

今年夏天,我怀着憧憬与不舍离开了初中,也离开了她,成为一名高一新生,依然继续着我的住校学习生涯,由以前的一周回一次家变成了一个月回一次家,我对妈妈的思念日日增加。读到龙应台女士写给安德烈的一段话:“孩子,在这个台北的清晨三点,我的窗外一片含情脉脉的灯火,在寒夜里细微地闪烁。然而母亲想念成长的孩子,总是单向的;充满青春活力的孩子奔向他人生的愿景,眼前热切的望着前方,母亲只能在后头张望他越来越小的背影,揣摩那地平线有多么远,有多么长,怎样一下子,就看不见了。”我便想起了妈妈送我坐上回学校的公交车的情景,她的眼睛直视着公交车,那是一个母亲爱与不舍的眼神,可是她只能静静的看着,因为她明白,为了孩子的未来,她只能选择放手。

明白了安德烈与龙应台女士的交流方式之后,我开始和妈妈频繁的交流,但我们用的不是书信,而是微信。妈妈总在微信上给我发一些她认为重要的,对我有帮忙的学习方法,资料等。我每次都找借口和她聊一会天。为了不让她担心,我会和她聊一些我最近的情景,告诉她我的欢乐。开学第一周的周测中,我没有取得好的成绩,这对一向关心我的她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但她没有责骂我,而是帮我分析原因,鼓励我,让我下次努力。我在她的面前快要哭了出来,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回到家后,她发微信给我说,要坚强,我永远是她的骄傲。就像安德烈的妈妈对安德烈说:“我也要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期望你将来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的、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我就是被妈妈这样用鼓励来培养成长起来的。

书中写道:“人生其实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走平原上同伴能够结伙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相濡以沫;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情形就变了,个人专心走个人的路,寻找个人的方向。那推推挤挤同唱同乐的团体情感,那无忧无虑无猜忌的同侪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仅有少年期有。”我也曾像安德烈一样面临过与伙伴的分离,我的妈妈也用同样的道理开导我,教育我,鼓励我,让我去交一些新的朋友。其实妈妈就像我的朋友一样陪我一齐度过了欢乐的童年,紧张的初中,对于未来的高中三年,我期望她也将和我一齐度过。

读了《亲爱的安德烈》,我看出了母亲对儿子那种深深的爱,也体会到了妈妈对我的爱。我要告述她,我“心中有一个小镇,在我驶向大海远走高飞之前”......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5

这本书是我去表姐家玩,在她家的书柜里看到的,姐夫是一个高中的语文教师,极力推荐这本书,说他的学生看了都很有感触。拿回来看了之后还真有不少收获。

这本书主要是讲安德烈十四岁的时候,龙应台离开欧洲,回到台湾,就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长。等她卸任回到儿子身边,安德烈已是一个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十八岁的小伙子,坐在桌子另一边,有一点“冷”地看着妈妈。他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三十年;他们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没关系,但龙应台必须要认识成熟的大学生安德烈。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时间互相通信。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我的母亲”。收入此书的的三十多封书信,感动了无数被“亲子”之间隔阂与冲突深深困扰着的读者。本书为读者弭平代沟、跨越文化阻隔、两代人沟通交流带来了全新的思维和方法。

平时生活中也听到很多w家长在抱怨自我的小孩不懂事,不努力,而孩子们也抱怨家长不理解他们,甚至觉得自我的父母都落后了,跟不上时代,从而引发了一些不愉快的家庭事件,有的孩子还离家出走。

在我身边就有一些很真实的例子,所以看到这本书我就特有感触,好像是把钥匙打开心中的锁,因为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不合会给家庭带来很大的伤害,亲人变成敌人真的让人无法想象。从这本书中我看到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尊重,我想这是此刻很多中国家长很难做到的,他们往往以爱的名义去剥夺孩子的自由,觉得自我做什么都是为了孩子,所以就应当听他们的,否则就视为不听话,不懂事。

我个人觉得这反而会让孩子有叛逆心理或者会觉得压力很大,好像做的一些努力都是为别人,很被动,当这种压力超过必须的限度就会选择逃离,也就引发了一系列的杯具。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很难说谁对谁错,只是缺少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其实人与人之间都应当做到这一点。在这本书中还让我看到了两个字用心,用心去做一件事情,用心去体会,用心去发现,就会有很多意外的收获。期望这本书会给你们也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感觉。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083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