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实用文档 > 导游词 > 汉兵马俑导游词解说5篇

汉兵马俑导游词解说5篇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汉兵马俑原是距今2150多年前的西汉楚国的第三代楚王刘戊的陪葬品,就像秦兵马俑是为秦始皇陵“骊山”陪葬的一样。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汉兵马俑导游词解说5篇,欢迎阅读参考!

  汉兵马俑导游词解说(1)

  汉兵马俑是西汉第三代楚王刘戊的陵墓,位于其西侧300米远的汉兵马俑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象征着卫戍楚王陵的。徐州汉兵马俑,是中国目前发现的三处大规模兵马俑之一。位于徐州市区东郊狮子山楚王陵西麓,分布在地下4米左右的六条俑坑中,是距今2150多年前的西汉楚国的第三代楚王刘戊的陪葬品。汉代社会是一个视死如生的社会,人们认为人死以后,只是换了一个地方继续生活,因此生前所能享受到的一切物质待遇和精神待遇,死后都要想方设法带到另外一个世界里去。徐州的各座楚王墓中,粉仓、厨房、钱库、乐舞厅、会客厅应有尽有。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一些手握重兵的诸侯王和高级将领,死后自然希望能继续指挥千军万马,兵马俑就应运而生了。

  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包括汉兵马俑军阵遗址展厅和汉代军事展厅,是楚王陵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1984年底发现以来,共出土六条兵马俑坑,各类彩绘陶俑四千余件。这支兵马俑军阵是西汉早期楚王国实战的缩影。在徐州出现了这样大规模的兵马俑群,充分说明了汉代徐州在政治、军事上的特殊地位。徐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汉代文化尤为发达,因为这里是汉代开国皇帝刘邦的故乡,因而形成了徐州在汉代仅次于都城长安的政治文化中心,汉兵马俑是徐州发达的汉文化的一个有力佐证。

  它虽然没有秦兵马俑那样高大,但制作工艺先进。徐州汉兵马俑是用模子制作出来再经二次加工塑造成的,大小差不多,但是,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的表情千姿百态,各不相同。它们当中有一个昂着头、张着嘴、仰着身子,仿佛是一位性格粗犷、情不自禁地在嚎啕大哭。身边的两位一个探过头来,一个侧过脸来像是在安慰、劝说正在嚎哭的人;有的则是低着头、皱着眉、嘴角向下撇,显出性格内向、默不做声的悲郁神情,这与整体庄严肃穆的主题是相吻合的。

  当然,他们当中也有轻松自若、活泼顽皮的青年士兵形象,或许他就是某位雕塑大师心灵的真实写照。总之,这些人的性格特征通过寥寥数笔便被刻画得细致入微、栩栩如生,被赋予了无限的生命力,站在这里看到的仿佛不是陶俑,而是一支活生生的队伍向你迎面走来,充分体现了汉代劳动人民高超杰出的制作工艺。

  秦兵马俑都和真人真马一样大小,工匠们可以比着实物做。而徐州汉兵马俑就不同了,因其小,就必须计算比例,要把180厘米高的真人缩小到18厘米。人的头、手、腿等部位也必须相应缩小,这就给在制作过程中增加了一定的难度。高大壮观、写实主义秦兵马俑给人一种奔放雄浑的力量美,徐州汉兵马俑在继承了秦兵马俑风格的基础上加以发展,由写实转为写意。

  它不注重人物线条的比例是否准确,而侧重于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以队伍前端的三个士兵为例,工匠师用不同的身材和面部塑造,表达出不同的年龄层次和心理活动。最右面的士兵虎背熊腰,稚气未脱,正是初出茅庐,血气方刚,急待建功立业的年轻士兵;中间这位弓着腰,眯着眼,看似一位经验丰富、久经沙场的老兵;左边是位老成持重的中年士兵形象。史书记载,汉代的兵役制度规定,年满18~55年的成年男子,必须服两年兵役,这样队伍就会有不同年龄的士兵,可谓老、中、青三者的有机结合。

  徐州汉兵马俑不仅得到无数国内人士的赏识,在几次赴澳大利亚、欧洲的展览过程中,同样得到了各国人民的高度赞誉。在奥地利参加“雷欧本市文化艺术节”的展览时,倾倒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使他们对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更加心驰神往。这些体态小巧的汉兵马俑,极大促进了中外人民的友谊和文化交流。汉代的雕塑师以生活为蓝本制作出的这些陶俑,不仅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资料,而且在中国雕塑艺术史上,以拙朴中富有含蓄、更加耐人寻味的艺术手法,为人们留下永恒而美丽的篇章。

  兵马俑坑计有东西向步兵俑坑3条,间距5米,各长28米。坑口宽2.2米,底宽1.1~1.4米,深0.4~1.1米;南北向警卫俑坑一条,位于3条步兵俑坑之东约 5.5米,坑长26米,宽1米,深0.15~0.40米;骑兵和战车坑两条,位于3条东西俑坑之西北125米,其一于1981年损坏,其二东西长12.5米,宽 3.5米,深0.4~0.6米。俑坑距现地24米余。

  汉兵马俑导游词解说(2)

  徐州汉兵马俑位于东郊狮子山附近. 1984年12月,徐州东郊狮子山附近出土了4800多件西汉时期的彩绘兵马俑。这批分布于六条俑坑,总数四千多件的陶俑群反映了西汉初年分封在徐州的楚王国的整体建制。

  步兵中既有官吏,又有普通战士如持长械俑,弓弩手俑,发辫俑等。车兵中则有甲胄俑和御手俑之分,对研究我国古代军事史有重要的意义。而由于作为楚王的陪葬俑,所有陶俑的面部表情则多表现得悲怆肃穆,展示了楚国工匠的杰出制作工艺和艺术表现力。

  此次发现是继咸阳杨家湾西汉彩绘兵马俑、西安临潼秦代兵马俑之后的第三批重要发现。当地政府在原址建立起全国第二处兵马俑博物馆。展出的兵马俑分为兵士俑、官员俑、马俑、盔甲俑和跪坐俑等五类。

  徐州狮子山共发现兵马俑坑六个,一、二、三号坑东西向平行排列,四号坑在一、二、三号坑东端,五、六号坑为骑兵坑,因地势较低,现已建成水下馆。其中以、二号坑以清理兵马俑两千多件,三号坑未清理。一、二、四号坑出土兵马俑2300余件,均为陶质,且有彩绘,但多数已脱落。陶俑的种类繁多,有车兵俑、步兵俑、骑兵俑等。

  1991年7月,汉兵马俑坑的主墓即狮子山汉楚王墓被找到,1994-1995年被发掘清理。1996年,狮子山汉兵马俑坑与狮子山汉楚王墓一起被列入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楚王墓群。

  汉兵马俑导游词解说(3)

  参观完楚王陵,我们下面将要游览的地方是楚王陵的陪葬品——兵马俑博物馆。汉代社会,特别是西汉初年,佛教还没有传入中国,儒、道两教也没有完全确立自己在中国文化中的统治地位,人们信仰的还是自远古流传下来的朴素的原始崇拜,对于生死,人们相信人死后,只是换了一个地方继续生活,因此生前所能享受到的一切物质待遇和精神待遇,死后都要想方设法带到那另一个世界去,徐州的各座王墓中就充分反映了这种“视死如生”的观念,粮仓、厨房、钱库、乐舞厅应有尽有,就连厕所也制作得一丝不苟,设施齐全。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一些手握重兵的诸侯王和高级将领,死后自然希望继续指挥千军万马,兵马俑就应运而生了。

  各位游客,这就是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这里原来是一个砖瓦厂区。1984年12月,当地的砖瓦厂工人在推土时偶然的发现了这些俑坑。1985年在这里修建了一座遗址性博物馆——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目前国内发现的大规模兵马俑仅有三处,秦始皇兵马俑和咸阳杨家湾汉兵马俑,除此以外,就只有徐州发现的这一处。在徐州出现了这样大规模的兵马俑群,充分说明了汉代徐州在政治、军事上的特殊地位。

  各位嘉宾,徐州汉兵马俑共有6条俑坑。在这个门厅的下面就是第四号坑,这条坑是警卫坑,象征着警戒。在西北125米的地方还有五号坑和六号坑,里面埋藏200多件陶马和骑兵俑,象征着后勤。另外,在大厅里自北向南的一号、二号、三号坑里的是兵马俑的主力,让我们先来看一下一号坑。大家请看,这些跪坐俑是车兵,这些站立的瘦削的是御手俑,他们是负责驾御马车的。

  这些身穿盔甲的叫盔甲俑,还有身强体壮的车兵,大家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后还背着箭囊,从这里向前的是步兵。大家请看,在这个制高点上,有四匹膘肥体壮的战马,马后不远处站着一个高大的陶俑,大家可以猜猜他的身份是什么?他就是这支的指挥官。那麽为什么会在指挥官的周围留有一圈空地呢?考古工作者告诉我们,发掘时这里有一堆木头腐朽后遗迹,并且在马的身上发现了绘着的红色的缰绳,这些都表明这里原有一辆指挥车。驷马、一车、一俑构成了一个指挥中心,也证实了这支地下“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一号坑的陶俑经过了考古工作者的整理才得以完整的展现在我们面前。现在让我们换个角度到一号坑的正面去看一看。整修后的一号坑看上去军列严整,宛如一支浩浩荡荡、兵强马壮的古代正浩浩荡荡的向我们涌来。它给人一种锐不可挡、一往直前的感觉。

  与整修过的一号坑不同,二号坑完全按照出土时的原貌陈列。大家可以看到,二号坑的兵马俑损毁的非常严重。这是由于掩埋时未按常规造成的。原先应先盖一块木板再掩土,但由于幕主人的突然去世造成兵马俑被匆忙埋掉,所以造成了兵马俑的损毁。但二号坑最大的优点在于真实,大家可以直接领略到两千多年前的兵马俑的全貌。我们可以看到,有些陶俑的肢体已时四分五裂,残缺不全,由此我们不难想象考古工作者为此付出了多少心血。

  各位请这边看,地上用白瓷砖标出来的地方就是三号坑,为什么三号坑未被清理展览呢?这就要从陶俑的本身说起了。徐州汉兵马俑都是陶俑。陶俑为模制,烧制温度为800 —1000摄氏度之间,烧制后涂上色彩,这些兵马俑的色彩,一般以白色作地,辫、额、唇、领、袖缘涂红色,因烧焙程度不一,有的呈黄褐色,有的呈青灰色,色彩非常的美丽,但经过2000多年岁月的侵蚀,汉兵马俑出土时由于风化作用色彩很快就脱落了。由于尚未找到好的保护方法,只有把它保存在地下。在不久的将来,它必将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各位的面前,到时欢迎大家再来这里参观游览。

  我们已经知道,徐州汉兵马俑是用模子成型的,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是千篇一律的面貌,相反如果大家仔细的观察,就会发现他们的表情千姿百态,各不相同。大家请看大照片上左起第四排第三个陶俑:它抬着头,张着嘴仰着脖子仿佛正情不自禁的大哭呢!而它旁边的一位探过身来,似乎在劝它节哀呢!前面的一位就比较内向了,我们可以感到它似乎正在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让悲伤流露出来,但心灵深处的哀伤怎能扼制呢?这些普普通通的泥巴,被工匠们灵巧的双手赋予了无限的生命力。他们充分的体现了汉代劳动人民高超杰出的艺术水平。

  如果大家去过西安,参观过秦始皇陵兵马俑,您一定领略到了秦俑那种高大壮观的场景。写实主义的秦俑给人一种奔放雄浑的力量美,气势恢宏的秦兵马俑以形体高大、数量可观而成就了中国古代俑艺术的第一个高峰,而徐州汉兵马俑在继承了秦俑风格的基础上加以发展,使得俑的艺术魅力在这一时期得以充分的发挥。两汉俑由写实变为写意,它并不刻意追求人物的线条比例,但侧重于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大家请看这支队伍最前方的三个士兵。

  工匠们用不同的身材和面部塑造,表现了不同的年龄层次和心理活动。最右边的一位虎背熊腰,正是初出茅庐、急待建功的年轻士兵;中间一位躬着腰、眯着眼,看似久战沙场的老兵;左边是一位老成持重的中年士兵。据史书记载,汉代的兵役制度规定18—55岁的男子必须服两年的兵役,因此形成了一支老、中、青“三结合”的队伍。汉代的工匠们不但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资料,而且在中国雕刻艺术史上以拙朴中富有含蓄的艺术手法,给我们留下了永恒的艺术珍品。

  各位,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掘出土的其它珍贵文物,这些文物曾飘洋过海到澳洲等国家展出,受到海外人士的好评

  汉兵马俑导游词解说(4)

  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是中国遗址性博物馆。位于江苏省徐州市东郊狮子山西麓。1985年5月在兵马俑坑发掘的基础上建馆,9月建成,10月1日开放。

  兵马俑坑计有东西向步兵俑坑3条,间距5米,各长28米。坑口宽2.2米,底宽1.1~1.4米,深0.4~1.1米;南北向警卫俑坑一条,位于3条步兵俑坑之东约 5.5米,坑长26米,宽1米,深0.15~0.40米;骑兵和战车坑两条,位于3条东西俑坑之西北125米,其一于1981年损坏,其二东西长12.5米,宽 3.5米,深0.4~0.6米。俑坑距现地24米余。

  目前已发掘两条步兵俑坑和警卫俑坑,两条步兵俑坑东端皆遭不同程度的破坏,现存陶俑2393件,其中一号坑1016件,二号坑1377件。俑皆陶土烧制,青灰色,计有马 4匹,官吏俑1件,余为甲胄俑、跪坐俑、盔甲俑、发辫俑、发髻俑、弓弩手俑及持长械俑等。俑身涂粉,局部绘朱。从形制、质地、服饰等特点分析,为公元前1世纪作品,约当西汉景、武之际。

  汉兵马俑原是距今2150多年前的西汉楚国的第三代楚王刘戊的陪葬品,就像秦兵马俑是为秦始皇陵“骊山”陪葬的一样。汉代社会是一个视死如生的社会,人们认为人死以后,只是换了一个地方继续生活,因此生前所能享受到的一切物质待遇和精神待遇,死后都要想方设法带到另外一个世界里去,徐州的各座楚王墓中,粉仓、厨房、钱库、乐舞厅、会客厅应有尽有,就连厕所也制作得一丝不苟、设施齐全。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一些手握重兵的诸侯王和高级将领,死后自然希望能继续指挥千军万马,兵马俑就应运而生了。但是根据汉代的葬制,除非有立下特等功勋的人才享受用兵马俑陪葬,而且还要得到皇帝的恩准,目前国内发现的大规模兵马俑仅有三处,秦始皇兵马俑和咸阳杨家湾汉兵马俑,除此之外,就只有徐州发现的这一处。在徐州出现了这样大规模的兵马俑群,充分说明了汉代徐州在政治、军事上的特殊地位。

  徐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汉代文化尤为发达,因为这里是汉代的开国皇帝刘邦的故乡,刘邦在政权刚刚稳定后,就委派他的弟弟刘交为楚王来管理这一地区。汉代初的刘交在同姓王中地位*高,加上高祖手下的文臣、武将多数是徐州人,这样的特殊背景,造成了徐州在汉代成为仅次于都城长安的政治文化中心,汉兵马俑是徐州发达的汉文化的一个有力佐证,它以无可替代的历史告诉八方宾朋,“两汉文化看徐州”。星罗棋布的汉墓,巧夺天工的汉画像石,还有独具艺术魅力和文化的汉兵马俑,就像一颗颗璀灿夺目的明珠,闪烁在古彭城大地上,反映了汉代彭城人创造的辉煌的物质文明。

  为了表现“徐州汉兵马俑的艺术魅力”,博物馆里制作了大副照片,以便欣赏。

  从制作工艺上讲,兵马俑是用模子制作出来再经二次加工塑造成的,大小差不多,但是,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的表情千姿百态,各不相同。它们当中的昂着,张着嘴,仰着身子,仿佛是一位性格粗犷、情不自禁地在嚎啕大哭,身边的两位一个探过头来,一个侧过脸来像是在安慰劝说正在嚎哭的人;有的则是低着关、皱着眉,嘴角向下撇,显出性格内向,默不作声的悲郁神情,这与整体庄严肃穆的主题是相吻合的。当然,他们当中也有轻松自若、活泼顽皮的青年士兵形象,或许他就是某位雕塑大师心灵的真实写照呢。

  总之这些人的性格特征通过寥寥数笔便刻划得细致入微、栩栩如生。在这些陶俑制成形后,有一个工匠师的手工修削过程,这个过程中匠师们的主观能动性和艺术创造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一些普普通通的泥巴,在他们灵巧的双手下,被赋予了无限的生命力,站在这里看到的仿佛还是陶俑,而是一支活生生的 队伍向您迎面而来,充分体现了汉代劳动人民高超杰出的制作工艺。

  西安的秦兵马俑的高大壮观示人的确,写实主义秦俑给人一种奔放雄浑的力量美。但任何艺术的发展都有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汉兵马俑在继承了秦俑风格的基础上加以发展,由写实转变为写意,它不注重人物线条的比例是否准确,而侧重于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

  徐州汉兵马俑不仅得到无数国内人士的赏识,在几次赴澳大利亚、欧州的展览过程中,同样得到了各国人民的高度赞誉。它们作为中国人民的文化使者远渡重洋,来到澳大利亚,庆贺他们建国两百年。在那隆重的节日里,徐州汉兵马俑以它古朴、端庄、别具神韵的风姿展现在深目高鼻的澳大利亚人面前,使得只有两百年建国史的澳大利亚人对这批拥有两千多岁的文化使者赞叹不已,立即掀起了一股“中国热”。在欧州心脏之国奥地利参加“雷欧本市文化艺术节”的展览时,又一次倾倒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使他们对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更加心驰神往。这些体态小巧的汉兵马俑,极大促进了中外人民的友谊和文化交流。

  以队伍前端的三个士兵为例工匠师用不同的身材和面部塑造,表达出不同的年龄层次和心理活动。*右面的士兵虎背熊腰,稚气未脱,正是初出茅庐,血气方刚,急待建功立业的年轻士兵;中间这位躬着腰,眯着眼,看似是位经验丰富,久经沙场的老兵;左边是位老成持重的中年士兵形象。史书记载,汉代的兵役制度规定,年满18~55年的成年男子,必须服两年兵役,这样队伍就会有不同年龄的士兵,可谓老、中、青三者的有机结合。汉代的雕塑师以生活为蓝本制作出的这些陶俑,不仅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资料,而且在中国雕塑艺术史上,以拙朴中富有含蓄、更加耐人寻味的艺术手法,为人们留下永恒而美丽的篇章。

  汉兵马俑导游词解说(5)

  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是中国遗址性博物馆。汉兵马俑博物馆改扩建工程从2004年10月开始动工,博物馆面积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5000多平方米。改扩建后的博物馆不仅建筑风格具有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而且增加了一个军事展厅和一个临时展厅。军事展厅有500多平方米,主要陈列一些汉代兵器、兵马俑的军阵及演变过程;临时展厅主要用来临时展览一些从外地兄弟单位引进的古代文物。

  狮子山汉兵马俑是西汉第三代楚王刘戊的陵墓,位于其西侧300米远的汉兵马俑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象征着卫戍楚王陵的,两处遗址距今已有2100余年的历史。

  狮子山兵马俑,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种类繁多,显示出丰富的内容:有博袖长袍的官员俑、冠帻握兵器的卫士俑、执长器械的发辫俑、足登战靴和抱弩负弓的甲士俑等十余种。狮子山兵马俑既是汉代的艺术珍品,又是徐州作为军事重镇的历史见证,不仅对研究汉代雕塑艺术有极高的价值,对于研究汉代社会生活、丧葬制度、军制战阵都有着同样的价值。


相关文章:

1.徐州汉兵马俑导游词范文

2.游秦始皇兵马俑作文600字4篇

3.陕西历史博物馆导游词5篇

4.楚王陵游记作文

5.江苏徐州的导游词

6.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导游词范文5篇

7.徐州的导游词作文

8.关于江苏龟山汉墓的导游词5篇

79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