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的导游词大全

若水1167 分享 时间:

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东南部蟒河镇一带,距阳城县40公里,它四面环山,中为谷地。它北承太岳,东接太行,西依中条,南连王屋,地理位置特殊,下面是小编收集推荐的 晋城的导游词,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参考。

晋城的导游词(一)

自崇祯五年建起河山楼后,陈氏家族凭借坚固的河山楼顽强抗击了数次流寇的袭击,保证了周围千余乡邻的生命不受侵害。但楼内容量毕竟有限,为永保万全,陈家耗巨资,于崇祯六年(1633年)农历七月动工,第二年春天建成。内城全长467米,垛口149个,平均宽度为2米,高度为12.5米,最高处25米,用石7000余方,砖370多万块.西、北门用铁皮包裹,门上各有楼阁。为防不测,铁门之外设有粗大的木栅栏。城内所有建筑均为明代建筑,每处院落自成体系,各有特点,对研究明代建筑有着重要的历史价什值。

[世德居]

这座精巧别致的院落叫“世德居”。俗称“世德院”,由陈廷敬曾祖父陈三乐经商时的商号——“世德堂”而得名。世德堂创建于明代正德年间,距今已有400余年,是陈氏家族移居中道庄时的早期建筑。后经多次修复扩建,逐渐形成现在的规模。

世德居是陈氏家族繁荣昌盛的发祥地,是陈廷敬的父亲陈昌期居住的地方。第一层东方为陈廷敬的出生地,第二层为藏书楼,第三层为藏版楼。因为陈家家道殷实,读书人多,又历代尊师重教,所以建有刻版印刷厂,印刷各类书籍供子弟们学习,并有自己的藏书楼。

站(在内城高处可以看出,内城与外城相连,互为依托,交相辉映,浑然一体,进可攻,退可守。内城的建筑多是坐东朝西四合院,典型的晋东南民居特色,外城坐北朝南,明代建筑风格,依山就势,高低错落有致。

[陈氏宗祠]

陈氏宗祠是祭祀陈氏祖先的祠堂,里面供奉着陈氏先祖的牌位,厢房内挂有陈氏先祖遗像图和陈氏族谱图。祠堂正门两侧悬挂着“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的楹联,记载着陈氏在明清两代共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皇城陈氏,原籍河南省彰德府临漳县(彰德府即现在的安阳市,临彰县即现在河北省邯郸市临彰县)。明永乐年间,由于家乡遭受自然灾害,师祖陈靠被-迫带领全家老少迁居晋城市泽州县天户里半坡村,明宣德四年(1429)年迁居于此。

皇城相府的价值不仅在于它宏伟的建筑,还在于它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陈氏家族不仅留下众多的诗文、遗著和传说,而且有作为清朝极盛时期最高统治者康熙皇帝的大量御书、御诗、牌匾、挽诗、一个朝臣宰辅的故地,能遗存这样多的皇帝御笔,历史上是很少见的。皇城相府对于研究明清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民俗、哲学、建筑等均有重要价值。这也正是它独具魅力的地方。

晋城的导游词 (二)

各位游客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

欢迎各位光临素有“晋魏河山第一奇”的硖石山青莲寺景区参观游览!能够为各位导游讲解,我深感荣幸,希望我的讲解能够令各位满意,同时预祝大家参观游赏快乐!

这“晋魏河山第一奇”一语,出自明代万历年间户部侍郎王国光1570年游珏山时题的一首诗。王国光是现在的阳城县润城镇上庄村人。一身为人潇洒倜傥,政绩卓著,是张居正改革的得力助手。他闲时多以诗酒为乐。一身中多次来过青莲寺,并留下了非常珍贵的诗作和一块手书碑刻。我们一会儿到寺中就可见到。他的诗是这样写的:

晋魏河山第一奇,青莲云涌出天池。

花擎日月开千丈,藕发龙蛇走万枝。

清水灌根常不老,金仙趺坐稳如斯。

诸贤携我寻幽谷,欲着荷衣赏景时。

诗写成后,与他同游的女婿鸣吾不解地问:“岳父大人,晋魏之地纵横千里,好山好水比比皆是。有的以雄著称,有的以奇为冠;有的堪称清凉世界,有的峡谷秀美可观,你为何独羡此地,称它为‘晋魏河山第一奇’呢?”王国广答道:“天下名山大川,吾游览无数。有的以雄著称,但雄而少秀;有的以秀为美,但又少了几分险峻;有的山形虽美,但无瀑布飞泉;有的虽有流水,但无老松枯柏,而珏山将山之雄、险、奇、秀聚于一身,把水之瀑布溪流呵成一体,奇花异草遍缀其间,古刹梵宫钟鼓隐隐,如此完景,何处可寻?它兼众山之长,众山无它全兼。称它‘晋魏河山第一奇’岂不更好?”听了解释,鸣吾心悦诚服。

不仅如此,距此地不远的浮山,还是我国远古传说“女娲补天”的发生地,浮山上至今还有娲皇窟存在。

各位朋友,此生能到这样的环境中一游,您确实三生有幸,用佛家的话讲,就是您前身与此地结有夙缘。希望此游能为您带来好运多多!

俗话说,天下名山寺占多,此地也不例外。我们面前的青莲寺已在这名山秀水中经历了一千余年。它始建于隋。唐、宋、元、明、清,历代均有重修。现在保存的是宋代重修后的规模。宋太平兴国三年(986),太宗赵光义曾敕青莲寺为“福岩禅院”。一千多年来,到此游览的文人雅士、达官显宦、豪商巨贾不计其数,已随历史的洪流成为过眼云烟,但他们为青莲寺和我们这些子孙后代留下了不少名诗佳画(话)和手书墨宝,让我们在游览中品味古人的同时,也得到艺术的熏陶。

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呢,就是青莲寺著名景观之一“乳窦泉”。顾名思义,乳窦,就是形同乳头的一个山洞,但此洞并不似别处山洞那么深幽,而只有四米余深,宽也不过五米余。古代,这里有一股常年不枯的清泉,所以受到文人雅士们的格外青睐。在它的周围山崖上,分布着唐代以来名人题刻十余幅。千年惟留十幅字,是不是少了点?是。但是,正因为少,才更显得珍贵。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驻足品藻。

从乳窦泉往东看,依次为“山月溪云”、“湿流风”、“迸雪喷雷”、“大玄深处”、“青梦重游”。距乳窦泉最近的“山月溪云”的下方还有一幅对联:“”。再往东边的“迸雪喷雷”、“大玄深处”、“青梦重游”,是明代泽州知府陈棐所题。由“迸雪喷雷”四字,可以想见,在明代的时候,这里曾是一股悬泉飞瀑,喷珠溅玉,漂飞涧底,生态之美,令人羡慕。可是这一景观不可能再现了,是不是太遗憾了点儿?那么希望大家都要从现在开始,加强环保意识,还给我们的子孙一个“迸雪喷雷”的秀美景观。由此往上十余米,就是陈棐所题的“大玄深处”。大玄,是极其深奥的意思。这幅字一语双关,既是说这里是太行山的最深处,也是说青莲寺是我们探究人生玄妙哲理的去处。

再回过头看那个小山,就是此地得名的“硖石山”。它的意思,就是山峡中的小石山的意思。在它的东边,同样是明代陈棐题写的“青梦重游”四字。青梦,是说进入此地,就如同进入梦境一般。由以上三幅字,可以想见陈棐当年,对青莲寺是多么的流连忘返!

现在,我们回头看寺院方向。面对我们的山崖,就是青莲寺第二景观“掷笔台”。

相传,隋初的慧远大师在此注疏《涅槃》经文。书成后,它暗暗发誓:“倘此疏义契合禅理,我掷此笔当驻于空。”誓毕,将笔掷出。奇怪的是,他掷出的笔果然在空中驻留片刻才坠下地来。后人因而将此台命名为“掷笔台”。清代泽州知州景文魁于康熙二年(1663)游览此地后,写下《掷笔台》一诗。诗是这样写的:

涅槃疏就是何年,掷笔台看迹尚鲜。

怪石却愁春雾重,岩山偏结老僧缘。

身随飞鸟乘风上,藤绕苍松带月穿。

孤峭直令群岫頫,肯教高与珏峰连。

掷笔台前的小亭,就是著名的款月亭。款,是诚恳,恳切,留,止的意思;款月亭,就是诚恳地等待月亮升起的亭子。亭子四周镶嵌了七块名人诗刻。其中有明代大司徒、沁水人李瀚和明嘉靖间户部尚书裴宇的两首诗。我们一会儿还要上去,到时再作详细介绍。

款月亭东,横亘路中的红色阁楼,就是观音阁。观音阁创建较早,现存为明代重建。他和寺内的钟楼、鼓楼、罗汉阁、地藏阁、慈氏阁,以及我们刚才介绍的“大玄深处”题刻处的小阁,构成了北斗七星的图案,习惯上称为七星阁。现在,除了观音阁、钟楼、鼓楼、罗汉阁、地藏阁以外,另两阁已不存在,给我们的观览造成了缺憾美。不过呢,在不久的将来,另外两阁也将重焕光彩。现在请大家同我一道,穿过观音阁,进入青莲寺。

我们面前的券洞阁楼,就是钟楼。大家都知道,古代的寺院有晨钟暮鼓的习惯。就是每天早晨,僧人们上课前,先击钟二十八响,以鼓应之;到了傍晚,则先击鼓二十八响,以钟应之。这就是汉语成语“暮鼓晨钟”一词的由来。青莲寺的钟鼓楼始建于何时,无从考证,据门洞上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所刻“山峰集翠”四字,断定现存为1734年重修。东侧的钟楼,因2003年雨水特大,钟楼和寺前的护坡被冲垮,2004年春又重新修建了此楼。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青莲寺的山门了,因为寺院多处山林之处,所以有此称谓。它始建于唐贞元年间(公元785~805年),大和二年(公元828年),慧愔禅师扩建寺院时重修。现存建筑为1986年修复,但是,门两边的门墩石,还是宋代的原物。

山门上的鎏金匾额“福岩禅寺”,原为宋太平兴国三年(986)太宗赵光义所敕,因历代兵燹,原字已毁,现在这一幅字是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书法协会副主席持明金刚王长泰先生所写。

像全国各地的寺院一样,这里的山门由三道组成:中门、东侧门、西侧门,所以又称作“三门”。又因为山门常建成殿堂形式,所以也称三门殿。

三门中,中门叫空门,也是寺院的正门,所以世俗将僧尼出家称遁入空门;东侧门叫无相门,西侧门叫无作门,这三门象征“三解脱”。根据古代佛教戒规,施主入寺,不准从中间的空门进入,而是男施主从东边的无相门进入,女施主从西边的无作门进入,因为现在青莲寺已经不是佛教活动场所,大家不必拘泥,请朋友们与我一同跨过三门,共游青莲。愿大家从此都能解脱烦恼,轻松过上幸福生活!

山门内的左右两边,一般塑的是金刚力士,即我们常说的哼哈二将,而青莲寺的山门两侧塑的是“四大天王”。身作金色,着七宝金刚庄严甲胄,戴金翅乌(或说凤凰)宝冠,带长刀,左手持供释迦牟尼佛的宝塔,右手执三叉戟,脚下踏三夜叉鬼的是北方多闻天王,职“雨”;身白色,穿甲戴胄,左手把刀,右手执(予肖)拄地(也有执弓矢)的是东方持国天王,职“顺”;身青色,穿甲胄,持一把青光宝剑的是南方增长天王,职“风”;身红色,穿甲胄,左手执(予肖),右手把罥索(一种当时用来套野兽的五彩线绳,类似套马索)的是西方广目天王,职“调”。

根据佛教的说法,在古代印度的南亚次大陆神话中,须弥山腹地有“四天王天”,“四天王天”这个词是梵语意译,是指四天王及其眷属的住处。这里需要告诉大家的是,佛教所说的“眷属”,于我们日常所说的“眷属”不同,它是指佛、菩萨、天王的近侍、随从、信徒。据说,四天王那里耸立着一座较小的山,叫作犍陀罗山。此山有四个山峰,四天王及其眷属分住在上边。他们的任务是各护一天下,即掌握佛教传说中的须弥山四方人类社会的东圣身、南瞻部、西牛货、北俱卢四大部洲的山河、森林和地方。所以又称“护世四天王”。职责有点像警察。

隋唐时期,四大天王传入中国,并在汉化寺院中驻扎下来。

北方多闻天王,据说就是古代印度教中的俱毗罗,别名施财天(意思是“财富的赐予者”)。在印度古代伟大史诗《玛哈帕腊达》等书中,都出现过。他是北方的守护神,又是财富之神,相当于中国的财神爷。吉祥天女和他关系密切,据说是他的妹妹或妻子。他既能当警察保护良民,又能开银行发放贷款,所以很受大家敬爱。

唐代有这样一个传说:天宝元年(742),安西城被蕃兵围困,毗沙门天王在城北门楼上出现,大放光明。并有“金鼠”咬断敌军弓弦,三五百名神兵身穿金甲,击鼓向前,声震三百里,地动山崩。蕃军大溃。安西表奏朝廷,玄宗大悦,命令天下各道城楼置天王像。这样一来,毗沙门天王在盛唐至五代时期香火极盛。

山门往里的双层大殿,依惯例当是天王殿,刚才介绍的四大天王应是这个殿中的神像,可是青莲寺在宋代维修以后,将天王殿增建为藏经楼,将这四位天王移置到山门两侧,而将天王殿改称弥勒殿。殿中所供弥勒,面对山门。他的背后是韦陀天,与他背靠背,面对大雄宝殿,注视着出入殿中的行人动向。

弥勒是梵语的音译,意译为“慈氏”。按佛教的正规说法,他到现在为止还是一位菩萨,但他未来必定成佛,而且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既定接班人。

在此,得先说说佛与菩萨的关系。

梵语Bodhi音译“菩提”,意译“觉”、“智”,只对佛教所宣扬的“真理”的理解觉悟。一般地说,凡断绝烦恼,成就佛家最高境界“涅槃”的,便可说具有无上的智慧,也就是“觉”了,证了“菩提”了。可细分起来,“觉”有三层意义:

自觉:自己觉悟,又称“正觉”;

觉他:使众生觉悟,又称“等觉”(遍觉);

觉行圆满:执行以上两项到达圆满无缺的程度,又称“圆觉”(无上觉)。

据说,凡夫俗子三项全无;罗汉只具备第一项,菩萨具备前两项,只有三项俱全才为成佛。而“菩萨行”的全部内容,就在争取三项齐备,从而成佛。

按说,天王殿所供,应该是菩萨装的弥勒本像,可我们现在看到的弥勒,他的大肚皮袒露,笑口常开,他是谁呢?这是中国的弥勒化身。他就是五代时期的布袋和尚。这位和尚名叫契此,身广体胖,言语无常,常背着口袋面带喜容在闹市中出现。他的布袋里百物俱全。他常在稠人广众中将袋中之物倾泻于地,叫道:“看!看!”当时的人都难以测度他的深意。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他在浙江奉化岳林寺东廊磐石上圆寂。临终遗偈,曰:“弥勒真弥勒,分身百千亿;时时识世人,世人总不识。”说完,将口袋收起而寂化了。

他背后的韦陀天,是佛寺的守护神,世称韦陀菩萨。他的塑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双手合十,横宝杵于两腕,直挺挺地站立;一种是左手握杵拄地,右手叉腰,左足略向前立,有点像今天的稍息姿势。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后一种姿势。

据说他原来是室犍陀天(意译“阴天”)的译音讹传略称。而室犍陀天是印度婆罗门教一位天神,在佛教中并无显赫地位,很少出现。我国唐代高僧道宣有一天做梦,梦见一位“韦将军”,自称是“诸天”之子,主领鬼神。在释尊入涅槃前,敕令韦将军在南瞻部洲(佛经中世界四大洲之一,中国在此洲。)护持佛法。由此故事生发,后来就说韦将军是天人韦琨,并说他是南天王部下八将军之一,居三十二将之首。他童真时代即修梵行,当面接受佛的嘱托,统领东、西、南三洲巡游护法事宜,所以人们称他为“三洲感应护法”。我国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干脆将“韦驮护法”演化成他的名字“韦护”,并用两句诗称他是“历来多少修行客,独尔全真第一人”,又将他拉进了道教的殿堂。

山门内是弥勒阁,始建于唐大和七年(公元833年),是唐代青莲寺的中心大殿,建筑结构为单檐歇山顶楼阁式建筑。殿内原塑弥勒像,并壁画“法华感应事”,后遭毁弃。弥勒殿内所塑弥勒佛、韦驮护法两尊,为2003年修复时,民间善士捐赠。

楼上的藏经阁,是贮藏佛教所译经卷的地方。青莲寺自隋代创建,到宋太平兴国年间,寺内的经藏数量不断增加,慧愔禅师便将天王殿扩建加层,增加了这个藏经阁。当时阁中藏有经卷700余函,计5000余卷。元代元统乙亥年(公元1335年)曾经大修过一次。现存为宋代遗构。阁上所藏的经卷在历次兵祸和寺院兴衰中散佚。民国时期,___将官孙殿英曾在此借取部分经卷,不知去向。1986年在高平河西镇新庄村发现原藏于此处的经卷三卷,其中一卷为北宋开宝四年(公元971年)所刻,是国内现存九卷中年代最早的。

相传释尊逝世那一年,大弟子迦叶召集五百比丘,在王舍城七叶窟首次共同忆诵确定并记录佛说内容,这是第一次结集。这部分是释尊所说的理论部分。写定后,放置在一种次大陆盛东西的竹箧“藏”之内,称为“经藏”,音加意译称为“修多罗藏”。由十大弟子中出身最低贱的那位理发师优波离诵出释尊所说的清规戒律部分,称为“律藏”,音加意译为“毗奈耶藏”。此外,解释佛说精义的部分,称为“论藏”,音加意译为“阿毗达磨藏”。三者合称“三藏”,是佛教典籍的总称。后来,次大陆的僧人多用铁笔在贝多罗树的叶子上刻写经文,所刻文字多为梵文。写成后,用长方形木夹夹起来,所以又称“贝叶经”或“梵夹”。这些经藏传入中国并翻译成汉语,是在我国的东汉时期。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比较盛行。这一时期,正是青莲寺草创时期。昙始弟子慧远大师在此注疏《涅槃经疏》,并设道场弘扬净土宗法,使青莲寺的名声远播。但目前还没有资料证明那时的青莲寺就有专门的藏经处所。

弥勒殿后院东侧为罗汉堂,西侧为地藏阁。请大家随我先到东侧的罗汉堂参观。

我们现在看到的罗汉堂,初名罗汉楼,始建于唐代天祐十八年(公元922年)前后,是我国早期建筑的罗汉楼之一。后改名观音阁,宋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改为观音殿,明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01年)复名观音阁。现存规模中,上层柱额、斗栱及四椽栿均为宋代遗构。楼上是十六罗汉堂,楼下是五百罗汉堂。堂内正中的墙壁上至今还完好地镶嵌着一通《五百罗汉名号碑》。

这一通碑刻成于宋政和八年(1118年),是全国目前名号最全的少数碑刻之一,比南宋高道素于绍兴四年(1134年)十二月所立的《江阴军乾明院罗汉尊号石刻》要早十六年,其中名号也比高碑准确。殿中五百罗汉塑像今天已不存在,只剩楼上的十六罗汉塑像依然以他们那庄严的形象迎接着各位游客。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楼上去对照一下他们的名号,并求他们保佑您事事如意!

刚才呢,我给大家介绍了“自觉(正觉)、觉他(等觉〈遍觉〉)、觉行圆满(无上觉)”,并介绍了三项中只要具备其中一项的就能成为罗汉。罗汉的全称叫阿罗汉,原来是指小乘佛教修行者所达到的最高成就。据说,一位佛教徒修行,可达到四种不同的成就。每一种成就就叫一个“果位”,有点类似于现在的学位。这四种果位分别是:初果,名为预流果,音译“须陀洹”。修成初果的人,在轮回转生时就不会堕入“恶趣”,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变成畜生、恶鬼等。二果,名为来果,音译“斯陀含”。修得此果,轮回时就只转生一次。三果,名为不还果,音译“阿那含”。得到此果,就不再回到“欲界”受生,而能超升天界。四果,是阿罗汉果。受了此果,就是诸漏已尽,万行圆成,所作已作,应办已办,永远不会再投胎转世而遭受“生死轮回”之苦。

根据小乘佛教的说法,得了阿罗汉果位,就是最终归宿,达到了涅槃的境界,颇有点为果位而果位的味道。大乘佛教将它向前发展了一步,以自身解脱为小,众生解脱为大,主张一切有情皆可成佛,以佛法成就众生。

最初的罗汉,只有佛涅槃时指派的大迦叶(也译作“摩诃迦叶”)比丘、君屠钵叹比丘、宾头卢比丘、罗云(即罗怙罗、罗睺罗)比丘四位。他们都是释尊的亲传嫡系,罗怙罗还是释尊的亲生儿子。他们都是声闻佛法者,其任务就是“住世不涅槃,流通我法。”唐玄奘译《大阿罗汉难提密(蜜)多罗所说法住记》(简称《法住记》)中说,难提蜜多罗(意译为“庆友”)在涅槃时讲十六大阿罗汉的法名和住址告知大众,从此便有了“十六罗汉”的名号。这十六罗汉的名字分别是:

第一位:宾度罗跋啰惰阇,他的典型形象是头发皓白,有白色长眉毛,俗称“长眉罗汉”。中国禅林食堂常供他的像。

第二位:迦诺迦代蹉,据《佛说阿罗汉具德经》说,他是“知一切善恶法之声闻”。

第三位:迦诺迦跋厘惰阇。

第四位:苏频陀。

第五位:诺矩罗。

第六位:跋陀罗,意译为“贤者”,是佛的一名侍者。据《楞严经》说,他主管洗浴之事,所以近世禅林浴室中常供他的像。

第七位:迦里迦,是佛的一名侍者。

第八位:伐阇罗弗多罗,意译为“金刚子”。

第九位:戍博迦,有“贱民”、“男根断者”之意,可见其出身不高,或为一名宦者。

第十位:半托迦,与第十六位注荼半托迦是兄弟二人。据说他们的母亲是大富长者之女,与家奴私通,逃奔他国,久而有孕,临产归来时,在途中生了二子。大的叫半托迦,意译为“大路边生”;小的叫“注荼半托迦”,意译为“小路边生”。兄聪明弟愚钝,但均出家成了罗汉。

第十一位:罗怙罗,意译“覆障”、“障月”、“执月”。他是释迦在俗时所生的唯一的儿子。十五岁出家,为佛的十大弟子之一,称为“密行第一”。

第十二位:那迦犀那,意译“龙军”,习称“那先比丘”。生于佛灭后,七岁出家,曾在舍竭国答国王弥兰陀之问,大阐佛法。

第十三位:因揭陀。

第十四位:伐那婆斯。

第十五位:阿氏多,是佛的一名侍者。

第十六位:就是我们在前边已经介绍过的注荼半托迦。

五代时,对罗汉的尊崇开始风行。因此,画家们除画出十六罗汉像外,又加了两位,据说这两位就是《法住记》的庆友尊者和译者玄奘法师。今天的十八罗汉像,最早是北宋的大文学家苏轼在他所作的《十八阿罗汉颂》中进行描述的。但他并未写出十八罗汉的名号。后来,他在另一篇《自海南归过清远峡宝林寺敬赞禅月所画十八大阿罗汉》中才明确了他们的.名号,是在原十六罗汉的基础上加了“第十七位庆友尊者”;第十八位则称为“宾头卢尊者”。宋咸淳五年(1269年),志磐在他所著的《佛祖统记》中提出:庆友是《法住记》的作者,不应在住世之列;宾头卢为重复。第十七和第十八位应当是迦叶尊者和军屠钵叹尊者。到了清朝乾隆年间,皇帝和章嘉呼图克图认为,第十七位应是降龙罗汉,即嘎沙鸦巴尊者(也就是迦叶尊者);第十八位应是伏虎罗汉,即纳答密喇尊者(弥勒尊者)。以后的十八罗汉就以此为准了。由于罗汉名字很长,汉化佛教便根据他们的特征,给他们安上了言简意赅的名字,便形成了现在的十八罗汉名号。他们是:

伏虎罗汉,宾头卢跋啰堕阇尊者,曾降伏过猛虎;

喜庆罗汉,迦诺迦伏蹉尊者,原是古印度一位雄辩家;

举钵罗汉,迦诺迦跋厘堕阇尊者,是一位托钵化缘的行者;

托塔罗汉,苏频陀尊者,他因怀念佛陀而常手托佛塔;

静坐罗汉,诺矩罗尊者,又为大力罗汉,因过去是武士出身,所以力大无穷;

过江罗汉,跋陀罗尊者,过江似蜻蜓点水;

骑象罗汉,迦理迦尊者,原是一名驯象师;

笑狮罗汉,伐阇罗弗多罗尊者,原为猎人,因学佛不再杀生,狮子来谢,故称;

开心罗汉,戍博迦尊者,曾袒露其心,使人觉知佛于心中;

探手罗汉,半托迦尊者,因打坐完常只手举起伸懒腰,而得此名;

沉思罗汉,罗睺罗尊者,佛陀十大弟子中,以密行居首;

挖耳罗汉,那迦犀那尊者,以论“耳根清净”闻名,故称;

布袋罗汉,因揭陀尊者,常背一布袋,笑口常开;

芭蕉罗汉,伐那婆斯尊者,出家后常在芭蕉树下修行用功;

长眉罗汉,阿氏多尊者,传说出生时就有两条长眉;

看门罗汉,注荼半托迦尊者,为人尽忠职守;

乘鹿罗汉,宾罗跋罗多尊者,曾乘鹿入皇宫劝喻(谕)国王学佛修行;

降龙罗汉,庆友尊者,传说曾降伏恶龙。

除了十六、十八罗汉外,还有五百罗汉。五百罗汉在佛教中有多种说法。《法苑珠林》记载,过去九十一劫有一婆罗汉,好学广博,常教五百豪族童子,今天的五百罗汉就是这五百童子;《十诵律》中记载的另一种说法认为,释尊在世时,常有五百弟子随其听法传道,今天的五百罗汉就是他们;再一种说法认为,释尊涅槃后,参加第一次结集或第四次结集的五百比丘,后被塑成五百罗汉;还有一种说法,佛是累次转生而成的,这五百人就是累次转生的佛教徒。

中国汉地的五百罗汉是从五代开始的。当时,吴越王钱氏,在天台山方广寺造了五百铜罗汉。后周显德元年(954年),道潜禅师得到吴越王钱忠懿的允许,在杭州净慈寺创建了五百罗汉堂。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年),造罗汉五百一十六尊(即十六罗汉与五百罗汉),奉安于天台山寿昌寺。从此,全国各地大寺院纷纷建造五百罗汉堂。

院中西侧与罗汉堂相对的楼房叫地藏阁。该阁始建于唐,宋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重修时改名地藏殿,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住持慧祥大修时,将原有的一层增加为二层,并将地藏殿复名为地藏阁。它的上层是将原来的构件按原样安装上去的。殿内所塑地藏菩萨和十殿阎君为宋代原物,明代曾经重修。

地藏菩萨为我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他统领十殿阎君,掌管人间生死轮回,与我国道教所尊的东岳大帝性质相同。

地藏的梵语叫“乞叉底蘖沙”,地,即土地;藏,具有秘密包容含育等意义,指地藏菩萨处于甚深静虑之中,能够含育化导一切众生止于至善。《地藏十轮经》云:“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因此称为地藏。

地藏菩萨为大愿菩萨,他曾在佛前发下大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他的最大特点就是,哪里艰苦就到哪里去。由于地藏菩萨度化的是地狱里的众生,所以,即使有人恶贯满盈,但只要愿意改恶从善,诚心诵念地藏菩萨名号,功德到时,就可以解除一切苦厄,而得度脱。

地藏菩萨所现的形相,是身披袈裟,覆盖右肩,左手执莲花,右手施无畏,端坐莲花台上。他用出家人的身相,使大家见闻熏习,达到身心清净,为人们指出了一条远离罪恶、解脱苦难的途径。如果哪位游客曾经有过不轨,今天想回头的话,就请在地藏菩萨法相前默然许愿吧!

地藏菩萨两边一老一少的侍者,是九华山主闵公父子。据《唐高僧传》记载:“有新罗王子名金乔觉(705~803年),貌恶而心慈,颖悟天然,发心出家,名地藏比丘。于唐玄宗时来华,入九华山修道。当初为地藏比丘修建寺院时,须请九华山主闵公布施山地,闵公问他要多少地,地藏回答,只要求一领袈裟所能覆盖的土地。闵公心想,一袈裟之地能有几何,就慷慨地应允了。哪知地藏大显神通,一袭袈裟就盖尽了九华山。闵公也不食言,将整个九华山全部布施给他。有这样的大功德,所以后世奉闵公为地藏护法。其子也随地藏比丘出家,法号道明。”

分列地藏菩萨左右两侧的是十殿阎君。由左至右,左单右双。

阎王,又作阎罗、阎罗王、阎摩王、焰摩罗王、琰魔等,为梵文Yamarājā的译音,意译为“缚”,就是缚有罪之人的意思。阎罗本为古印度神话中的管理阴间之王,在印度古诗集《梨俱吠陀》中即已出现。佛教吸收这种说法,称其为阴间的地狱之主。

《法苑珠林》记载说,阎罗的前身为毗沙国王。因与维陀如生王进行战争,兵力不敌,所以立誓愿为地狱之主,他手下的大臣就是今天的十殿阎君。他率领这十殿阎君,本是想报维陀如生王的战争之仇的,可是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他们就演化成掌管人间善恶的主宰了。据《玉历钞传》和《阎王经》记载,十殿阎君的名目、执掌分别如下:

第一殿,秦广王蒋。二月初一诞辰。专司人间寿夭生死,统管幽冥吉凶。善人寿终,他就接引超生。功过两半者,就交送第十殿发放,仍投人世。男转为女,女转为男。恶多善少者,就押赴殿右的孽镜台,令之一望,照见在世之心的好歹,随即批解第二殿,发狱受苦。

第二殿,楚江王历。三月初一诞辰。掌管活大地狱,此狱又叫剥衣亭寒冰地狱,另设十六小地狱。凡在阳间伤人肢体,奸盗杀生者,推入此狱,另发放到各小狱中受苦。其满转押第三殿加刑发落。

第三殿,宋帝王余。二月初八诞辰。掌管黑绳大地狱。另设十六小地狱。凡阳间忤逆尊长、教唆兴讼者,推入此狱,另发应至各小狱受苦。期满押至第四殿。

第四殿,五官王吕。二月十八诞辰。掌管合大地狱,又叫剥戮血池地狱,另设十六小地狱。凡世人抗粮赖租、交易欺诈者,推入此狱,另再发各小狱受苦。期满押至第五殿。

第五殿,阎罗王包。正月初八诞辰。这位包阎罗本居第一殿,因怜屈死,屡放还阳申雪,降调此殿。掌管叫唤大地狱并十六诛心小狱。凡解到此殿者,押赴望乡台,令之闻见世上本家因罪遭殃各事,随即推入此狱,再发诛心小狱,钩出其心,掷给蛇吃。期满押至第六殿。

第六殿,卞城王毕。三月初八诞辰。掌管大叫唤地狱及枉死城,另设十六小地狱。凡世人怨天尤地,对北溺便涕泣者,发入此狱。再发各小狱受苦。期满押至第七殿。

第七殿,泰山王董。三月二十七诞辰。掌管热恼地狱,又叫碓磨肉酱地狱。另设十六小狱。凡阳间取骸合药,离人至戚者,发入此狱,再发各小狱受苦。期满押解第八殿。

第八殿,都市王黄。四月初一诞辰。掌管大热恼地狱,又叫热恼闷锅地狱。另设十六小狱。凡在世不孝,使父母翁姑愁闷烦恼者,掷入此狱,再交各小狱加刑。受尽苦楚,押解第十殿,改头换面,永为畜生。

第九殿,平多王陆。四月初八诞辰。掌管铁网阿鼻地狱并十六小狱。凡阳间杀人放火、斩绞正法者,押解此狱,用空心铜柱使其手足相抱,烫尽心肝,然后发阿鼻地狱受刑,直到被害者个个投生,方准提出,解交第十殿,发往六道。

第十殿,转轮王薛。四月十七诞辰。掌管各殿解到鬼魂,区别善恶,核定转收,发往投生。凡有作孽极恶之鬼,即令变为胎卵湿化,朝生暮死。罪满之后,再复人生,投胎蛮夷之地。

听了介绍,我们不难发现,这套汉化的十殿阎罗,是仿照古代的人间官衙而设置的,他把地狱天堂、因果报应的宿命论更加形象化。当然,地狱中也关押了不少在世界上作恶多端的坏人,这些人在世上未能受到应有的惩罚,死后即将他们打入地狱,遭受各种酷刑。这也曲折地反映了人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美好愿望。

晋城的导游词(三)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皇城相府,我是你们的导游__。

山西省阳城县的皇城村(午亭山村),是太行山麓的一座城堡式村落。皇城,枕山临水,依山而筑,城墙雄伟,雉堞林立,官宅民居,鳞次栉比,朴实典型,错落有致,是一组别具特色的古代建筑群。明清两代,皇城科甲鼎盛,人才辈出,述作繁盛,冠盖如林。祖居这里的陈氏家族更是明、清时期享有盛誉的文化巨族,从明孝宗到清乾隆(公元1501年——1760年)间的260年中,共出现了41位贡生,19位举人,并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享有"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词林"之美誉。在此期间,38人走上仕途,奔赴大半个中国为官,足迹遍及14个省、市,且多政绩显赫,百姓称颂,致仕去官时民为立祠。在陈氏家族鼎盛期的康熙年间,居官者达16人之多,出现了"父翰林、子翰林、父子翰林;兄翰林、弟翰林、兄弟翰林",父子同编一典《康熙字典》的盛况,堪称北方第一文化巨族。在皇城,无论是踽踽而行,还是驻足瞻观,那浓郁的历史气息无时无处不浸入心脾。清代初叶,就在这一方厚土上,产生了著名的政治家、文化家、理学家、诗人陈廷敬。在陈廷敬的故居,留下了总面积近4万平方米的建筑群,当地人称之为"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是一处官僚巨宅,巨宅中走出来的最为出类拔萃的人物当数清代康熙年间官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的陈廷敬。陈廷敬既是康熙皇帝的老师,又是当朝宰相,是康熙的近臣、重臣。陈廷敬20岁走出这古城堡,中进土、入翰林,一生升迁28次,参与国家政要军机40余年,成为康熙皇帝的股肱之臣,为清王朝的发展,康熙盛世的形成,尤其是为康熙皇帝文治武功的施展起到了重要的辅佐作用,立下了显赫的功勋。陈廷敬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同时还是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理学家。他长期担任康熙皇帝的经筵讲官,同时主持编篡了《康熙字典》、《佩文韵府》、《明史》、《大清一统志》等重要的文化典籍,这位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的研究成果,极大地丰富了清史研究的学术成就,拓宽了清史研究的学术领域,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陈氏家族是当地旺族,家境殷实,教育得当,因而人才辈出。皇城村陈氏家族中,从明代中叶至清代嘉庆年间,九人中进土,六人入翰林,有作品传世的诗人达33人之多,成为清代北方声名显赫的文化大家族。

《康熙字典》是康熙皇帝在中国文化上的一大贡献,而实际主持《康熙字典》编纂的,却是陈廷敬与张玉书,由于张玉书在康熙下令编纂《康熙字典》的第二年去世,《康熙字典》的主编之责实际留在了陈廷敬一人身上。

公元1710年6月,也即康熙四十九年,陈廷敬受命与文华殿大学士张玉书共同负责主持编纂《康熙字典》。当时的陈廷敬已经72岁高龄,既是内阁宰相,又是当朝老臣,他在接受《康熙字典》的编修工作后,力辞官职获准,康熙命他以原官致仕,留京,专事《康熙字典》编纂。就在这时,文华殿大学士张玉书突患重病,卧床不起,《康熙字典》的编修,全部落在陈廷敬一人身上。

《康熙字典》,是中国第一部用“字典”命名的字书,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字典,全书42卷,字数达47035个,比明代《字汇》多13000多字,是中国当时的字书之最。《康熙字典》是一部宏篇巨著,它对中国古代汉文字的研究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民间流传甚广,影响很大。这部字典取材丰富,文化内涵颇为深、广,具有辞典的作用,可称为大而全。它可以查找到清康熙以前所有字书所失收的字,成为一部经典传世之作。

陈廷敬在编纂《康熙字典》的过程中,精选了30多人的编纂班子,日以继夜,呕心沥血,就在字典初具规模时,陈廷敬于公元1712年4月逝于任上。他未能看到《康熙字典》的成书,也未能参与成书时康熙皇帝举办的.大型庆典,但他的精神与贡献却留在了《康熙字典》中。在编纂过程中,康熙皇帝曾巡视书局,看到白发老人陈廷敬伏案躬耕的情景,颇为感动,当即泼墨挥毫,奋笔疾书,为陈廷敬写下了“午亭山村”的匾额和“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的楹联,对陈廷敬的一生给予了高度评价。康熙还动情地说:“朕特书此匾与卿,自此不再与人写字矣”。

经过六年的努力,这部大型字书问世,康熙对这部宇书以“善兼具美”予以评价,同时以自己的年号为这部工具书命名《康熙字典》。于是,《康熙字典》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字典”命名的字书。

皇城相府总面积达6万多平方米,这组规模庞大的古城堡式建筑群是明清建筑文化精品。

皇城相府背倚青山,俯视河川,依山随势建成了层楼叠院。院内,御书楼立于最前端,楼上陈列康熙为陈廷敬题匾“午亭山村”四个大字,同时还有康熙为陈廷敬题词:“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相府正门,有高大巍峨的城堡式门楼,上方书有“中道庄”三个大字。中道庄,为皇城相府的旧称,习惯指皇城相府的外城。外城于康熙四十二年修建,主要建筑有外城城墙,家宰第、点翰堂、小姐院、翰林院、书院、花园及功德牌坊等,是一组规模宏大的清代城堡式官居建筑群。这组建筑群落风格别致,空间布局合理,充分体现官居特色,同时又与地方建筑风韵相吻合,体现着传统的封建礼制文化,又体现着清代官居建筑文化,同时还折射出封建建筑文化,几种建筑文化融为一体,形成了皇城相府的建筑文化理念。

功德牌坊是进入皇城相府后最为醒目的牌坊。入院第一座牌坊是一座大牌坊,四柱三楼,通体石雕而成,基周瑞兽相拥,坊额雕龙刻凤,气势恢宏、壮观,正面上方刻有“冢宰总宪”四个大字,对陈氏家族官文化加以概括。“冢宰”是宰相的别称,“总宪”为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别称。陈廷敬先后在朝担任四部的尚书,后入阁拜相,成为一代名臣。牌坊两侧刻有“一门衔泽”、“五世承恩”八个大字,告诉人们陈氏一门五代都受到了皇恩,再下边为陈廷敬兄弟、子侄们的官职名称。

再往里进,为小牌坊,仍是通体石雕,两柱一楼,上载从明代嘉靖到清代顺治年间陈廷敬父辈所授官职,这同样成为陈氏一门荣耀的标志。

这两座牌坊,明显地成为封建社会“官文化”的重要标志物。一进门就向人们展示出陈氏家族的仕途荣耀,辉煌历史。尤其是陈廷敬,一生升迁28次,步步登高,仕途的坎坷在他身上几乎看不到,如此顺利,如此青云直上,成为人们难解的一个谜。而展示“官文化”的也并非牌坊一处,还有陈氏宗祠祠堂内的家族世系图谱,更准确无误地告诉游人陈氏旺族的不同凡响,也是一处“官文化”的陈列。

相府大院,是陈廷敬的宅第,名为“大学士第”,为皇城外城的主体建筑,这是一处座北向南的一进四院。相府大门后有“冢宰第”雕刻,有“大学士第”匾额,还有八字影壁。正北大堂是相府大院的主要建筑,门上悬有康熙皇帝御笔手书“点翰堂”匾额。整个房舍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双层出檐楼房。大院内,斗拱、门窗、楼栏、影壁、柱础等装饰构件工艺精湛,雕工极佳,整个院落气势不凡,富丽堂皇,风格幽雅别致,成为一处“宫文化”的封建礼制与地方传统工艺完善结合的典范。

内城,是陈氏家族明代修筑的城堡式建筑,其中,河山楼颇为显赫,成为皇城相府的标志性建筑物。河山楼,是陈氏家族为了抵御外敌侵扰而建的防御性建筑物,始建于明代崇祯五年,即公元1632年,已有近400年的历史。由于明末天下大乱,烽烟四起,陈家为防御乱兵侵扰,建起了河山楼与藏兵洞。河山楼高百尺,人称百尺河山楼,是皇城相府内最高的建筑物,也是明清时期国内罕见的一种建筑形式。楼分为七层,楼内有楼道相通,可容千余人避难。三层以上有窗户,楼顶建有垛口、堞楼;底层深入地下,挖有水井,备有碾、磨等生活设施,并有暗道通往城外。河山楼建成后,果然遇到乱兵围攻,村中八百多人及陈氏家族避难于楼内,在一个月内抵御了乱兵的侵犯,使千余人的生命受到保护。河山楼全部用石砌成,历时400多年,依然屹立于相府内,雄姿伟岸,可谓是一大奇迹。

相府内的内墙城墙,建于明代末年战乱年代,墙体周长705米,墙厚2—3米不等。城内遍布藏兵洞,城头建有垛口,东南、东北二角设有文昌、关帝二阁,整体构造坚固、雄伟。据测算,内城城墙用3000多万块砖,土石料20多万立方,用工15万多个,工程规模相当大,七个月时间建成,成为一处雄伟巨制建筑,今日在城墙上游览,内城外城建筑历历在目。皇城相府城墙的建筑规模、档次,在民宅建筑中是罕见的,其观赏价值不言而喻。

相府内城,也称为“斗筑居”,城内外府院相连,125间“藏兵洞”层层叠起,“荣山公府”、“御史府”、“陈氏宗祠”、“世德院”、“树德居”比肩而立,形成了内城的庞大规模。也成为今人游览的主要目标。

这里要特别提到的是“南书院”,原名“止园书堂”,位于相府城南,居于相府“止园花园”内,“止园花园”为古建筑群中面积最大,园林设施最多的公用花园,南书院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南书院建于明末崇祯十五年,即公元,1642年。这个书院的建成,为陈氏家族子弟提供了一处学习深造的园地,这里成为了培养陈氏家族人才的摇篮。陈氏子弟在这里受到了严格的文化教育,陈廷敬兄弟及其族中成员,大都是在这里接受教育进而走向仕途进入清廷官宦行列的。这里,当然就成了陈氏家族教育基地,也成为了培养官僚的学习基地,更是山西著名的陈氏家族这一文学巨族发祥地。

相府院内,内城外城,建筑颇多,“西花园”、“西山院”、“紫云阡”诸多建筑物,既有北方建筑的豪气,又有江南建筑的园林氛围、文化气息,成为一处令今人叹为观止的建筑群。在这一建筑群内,砖雕、木雕、石雕随处可见。这些雕刻艺术品,工艺精湛,雕镂细致,一件件跃然壁上,成为相府大院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名门旺族的大气,建筑成就的辉煌,文化氛围的浓郁,成为皇城相府大院特有的文化内涵。

外城完工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建有前堂后寝、左右内府、书院、花园、闺楼、管家院、望河亭等,布局讲究,雕刻精美。外城又称"中道庄",由于筑于清康熙太平盛世,其修建在很大程度上表现的是"一品光禄大夫"的门第容耀,但总体建筑结构远远未达到居大学士之位应享有的荣耀。"中道庄"内石板铺路,沿路建有石牌坊两座。其主要院落包括冢宰第、点翰堂、东书院、内府、内宅、小姐院和花园。冢宰第西南有管家院,城墙以南又建有南书院、花园、九曲桥、状元桥、快哉亭、魁星阁、飞鱼阁、转毂楼、八卦亭、祖师庙等。山顶还有文峰塔。

冢宰第始建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大门开于正南,入大门影东折为一狭长庭院,东侧建如意门通东书院,南面为一侧座,北为二门,门两侧施八字形影壁,雕刻精细,栩栩如生,且有西方乐可可式建筑风格。明间内柱间设木质屏风,此为主人及贵宾的通道,平时封闭。入二门为一宽敞的文武庭院,正北厅堂悬有康熙御笔牌匾"点翰堂"。相传康熙南下巡视时,曾两次驾临皇城,并御笔点定陈廷敬之子陈壮履为"新科翰林",之后,前堂遂改为"点翰堂",康熙走过的正门也称为"御道",百官司吏及庶民一律改走东西次间偏门,其风韵至今犹存。入大门西折往北沿一狭长通道可通花园,其假山、鱼池等遗迹如今仍历历在目。花园往北就是专为陈氏女眷居住而建的小姐院。小姐院前后均辟门以通花园,并有踏道通城上之望河亭。

"中道庄"西门外有御书楼一座,是陈廷敬三子陈壮履为炫耀其家皇恩浩荡而特建,楼内现有康熙御匾"午亭山村"及楹联"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御书楼的建造,表现了陈氏的人生面、价值观和道德取向已经完全适应了封建礼教文化的客观要求,而其修房建宅的格局及形态更是对传统礼制文化的一种肯定和诠释。

外城所有清代建筑,装饰一改明代质粗务实的风格,大量运用了制作精细的构件。其柱础及门枕石,花饰多样,富有变化,制作精美。冢宰第和南书院影壁的幼狮滚绣球、麟等雕塑图案生动有趣,动感极强。门窗以六抹隔窗为主,棂花有多种图案。室内装饰承袭了明代落地罩的做法,但茶较明代丰富。勾栏多不设栏板,饰楼空几何纹图案。从明代的简粗到清代的奢华,这种巨大变化和显著差异,不能不说与陈氏家庭社会地位的提高、财富的增加有着直接关系。整个皇城(午亭山村),包括内城"斗筑可居"和外城"中道庄",从整体平面来看,似一头北尾南的神龟,轮廓鲜明,因有"龟城"之说,寓千秋永固之意……纵观皇城相府(午亭山村),总面积36580平方米,有大型院落19落,房屋640余间,设9道城门,四通八达,有关卡可守,形成了外城包内城,内城套外城,内外连环套,稳固保安全的坚固堡垒。城墙总长1700余米,平均高度12米,宽2。5米至3米不等,城楼、堞楼、角楼互相关照,垛口星罗其布,组成了一道坚固的防御线。

皇城相府的成名,除去自身的文化底蕴厚重外,还得益于多种形式的广泛宣传。其中,影响最大的,还是电视连续剧的鸿篇巨制《康熙王朝》。

《康熙王朝》全面展示出了皇城相府的景观风貌、城墙气势、文化风韵,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把皇城相府推进了《康熙王朝》的剧情中。其中,从陈廷敬这一历史人物的塑造上,也给皇城相府增光添彩。尤其是陈廷敬在康熙王朝的政治斗争中,展示出了不凡的政治才能。陈廷敬一生居官恪真清勤、自律严己,才华出众,严行操守,众望所归,能在宦海中遨游50多年,善始善终,而且生前死后朝野好评如一,是中国古代首辅大臣中所罕见的。《康熙王朝》影视片中的陈廷敬,也是这样的形象与性格塑造。展示陈廷敬,又展示皇城相府,成为《康熙王朝》的一大特色。

为了拍摄《康熙王朝》,让皇城相府与陈廷敬进入角色,皇城相府所在皇城村的领导人:山西省农业劳动模范张家胜,对皇城相府发展高瞻远瞩,有着经营者的战略眼光,他和村内领导人商定,投入巨资参与《康熙王朝》的拍摄。《康熙王朝》的播出,使皇城相府知名度大增,皇城相府立即热了起来,火了起来,成为了晋城市甚至晋东南的旅游热点。皇城相府的宣传意识,市场营销意识,文化传播意识,成为今日皇城相府火爆的原因和起点,同时,皇城相府人的包装意识,文化挖掘意识,也使皇城相府走上了文化旅游景点的大舞台。《康熙王朝》热,点燃了皇城相府的旅游热,这种文化现象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影视作品与旅游景点合理结合,使双方受益,成为当前的一种旅游文化与影视文化的结合点。

当然,皇城相府的旅游火爆,绝非《康熙王朝》一剧导致,是多种因素形成结合力而引起社会关注的必然结果。

皇城相府如今成为了一处影视基地,近两年内,陆续在这里拍摄了大型电视连续剧如《契丹英后》、《双城古堡》等。至于专题影视片,多集文化影视片更是多不胜计。

《契丹英后》,是介绍北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之一的契丹族辽国萧太后的连续剧。历史上与北宋对抗的辽国,在北方称雄一时,是北宋的强敌。而辽国的主宰者却是这位鲜为人知的萧太后。萧太后,今山西北部朔州市应县人,也堪称一代英杰。这一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的拍摄,又为皇城相府的对外形象展示提供了一个舞台,一个大屏幕。众多的影视剧组介入皇城相府,使之成为拍摄基地,自然也是看中了这里的建筑文化内涵,而高品位建筑文化进入影视舞台,也会提高影视作品的文化档次,受到社会的关注。

晋城的导游词大全

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东南部蟒河镇一带,距阳城县40公里,它四面环山,中为谷地。它北承太岳,东接太行,西依中条,南连王屋,地理位置特殊,下面是小编收集推荐的 晋城的导游词,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参考。晋城的导游词(一)自崇祯五年建起河山楼后,陈氏家族凭借坚固的河山楼顽强抗击了数次流寇的袭击,保证了周围千余乡邻的生命不受侵害。但楼内容量毕竟有限,为永保万全,陈家耗巨资,于崇祯六年(1633年)农历七月动工,第二年春天建成。内城全长467米,垛口149个,平均宽度为2米,高度为12.5米,最高处25米,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38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