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科普宣传知识

若水1873 分享 时间:

食品安全是人们生活中的头等大事。由于对食品安全知识了解的局限性,盲目购买食物,不知不觉中损害了身心健康,因此,须加强食品安全教育,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食品安全科普宣传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食品安全科普宣传知识

1、“三无”食品是指什么?

无厂名厂址、无出厂合格证、无保质期的食品。

2、吃海鲜注意什么?

一是忌啤酒。海鲜是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含有嘌呤和苷酸两种成分;啤酒则含有维生素B1,是嘌呤和苷酸分解代谢的催化剂。嘌呤、苷酸与维生素B1混合在一起,会发生化学作用,导致人体血液中的尿酸含量迅速增加,形成结石或痛风。二是忌水果。海产品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以及钙,而水果中则含有丰富的鞣酸,如果两者同时食用的话不但会影响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同时海鲜中的钙还会与水果中的鞣酸相结合形成难溶的钙,对胃肠道造成不良的刺激,甚至还有可能会导致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三是忌喝茶。茶叶中也含有大量的鞣酸,同样能与海鲜中的钙形成难溶的钙。无论你是在食用海鲜前或后吃海鲜,喝茶都会增加钙与鞣酸相结合的机会。

3、为何蘸大闸蟹调料中要有生姜、醋甚至酒?

因为姜具有温中散寒和解毒的作用,醋能祛除蟹肉的腥味,而酒亦有杀菌、散寒、促进血液循环的功效。这三者联合起来不仅可以保护肠胃,对于治疗过食海鲜造成的痢疾也很有效果。

4、如何鉴别死猪肉?

死猪肉的特征是周身紫红色、血管中充满着黑红色的凝固血液、腿内部的大血管有黑红色的血栓。

5、如何鉴别含“瘦肉精”猪肉?

如果发现猪肉肉色较深、肉质鲜艳,后臀肌肉饱满突出,脂肪非常薄,这种猪肉则可能使用过“瘦肉精”。

6、如何鉴别回收再加工的过期月饼?

一看:新鲜月饼表皮金黄均匀,无肉眼可见杂质;二嗅:无不良异味或者油脂的酸败味;三尝:口感细腻,无不明结块等现象。

7、如何判断真假进口奶粉?

一是首先看奶粉罐上标注:进口奶粉罐身上会标“原装进口”,并有明确的“原产国”。若罐身上标“进口奶源”,则说明这款奶粉是国内加工生产或分装的。二是看条形码:在中国生产或包装加工的商品条形码都是以69开头,经香港或澳门进口的产品包装是繁体字。某些进口品牌还会提供条形码查询方法,可以根据条形码标号去查奶粉真假。

8、如何分辨蜂蜜的好坏?

蜂蜜掺假主要是掺糖、水和淀粉。将蜂蜜滴在白纸上,如果蜂蜜渐渐渗开,说明掺有蔗糖和水。掺有糖的蜂蜜透明度较差,不清亮,呈浑浊状。将蜂蜜放入杯中,加适量水煮沸,冷却后滴入几滴黄酒摇匀,如果溶液变成蓝色或红色、紫色,说明蜂蜜中掺有淀粉类物质。用烧红的铁丝插入蜂蜜中,如果铁丝上附有黏物,则说明蜂蜜中有杂质,如果铁丝上仍很光滑则说明没有杂质。

9、别买路边切开的哈密瓜

检测发现,3.5%的哈密瓜表皮裂缝中藏有沙门氏菌,易导致腹泻。食用前应用自来水冲洗整瓜15-30秒,并用刷子刷洗。

10、牡蛎最好不要生吃

生牡蛎中含有诺罗病毒、空肠弯曲菌和创伤弧菌,如果一定要生吃,蘸蒜汁、姜汁、醋或柠檬汁,外加葡萄酒杀菌。

11、“水果当饭,养颜美容”观念错误

水果中蛋白质、脂肪以及钙、铁等含量极少,如果长时间把水果当饭,必定导致蛋白质、脂类等摄入不足,最终导致营养不良和贫血。

12、食用牛奶的注意事项:

一、在饮用包装简陋的消毒牛奶时,最好经微波炉加热或在锅中煮一下再喝,但不必煮沸,煮到奶的表面出现波纹即可。二、最好早餐时饮用牛奶,晚上临睡前喝一杯,有助睡眠。三、不要空腹喝奶,由于是空腹,牛奶在胃内停留时间短,不能充分酶解,影响牛奶的消化吸收。

13、发烧期间不宜进食鸡蛋。

因为鸡蛋含有卵蛋白和卵球蛋白,是一种完全蛋白质,99.7%能被人体吸收,所以进食鸡蛋后会产生一定的额外热量,使机体热量增高,加剧发烧症状。

14、健康用筷,经常更换

超期使用的家用侉子,很容易成为细菌生长的温床,如黄色葡萄菌、大肠杆菌等。长期将筷子摆放在橱柜内,则可能让筷子变质的几率提高五倍以上。超期使用的一次性筷子会滋生各种霉菌,严重发霉的筷子会滋生致癌的“黄曲霉素”。

15、如何辨别真假进口水果

我国对进口水果包装箱标签有严格要求,需要标注中英文名称、产地、果园号、加工厂号等信息,但对单个水果的标签并无明确的规定,顾客购买进口水果时几乎不会要求看包装箱上的标签,所以让不良商贩钻了空子。所以,为了避免买到假冒的“洋”水果,消费者在购买时可以要求商家出示该水果的外包装箱,通过上面的标签了解水果的进口信息。

16、为什么吃烧烤喝酒最伤身体?

食物经过烧烤不但会损失脂肪和蛋白质等营养成分,还容易产生致癌物。而酒精会扩张消化道血管,并破坏消化道黏膜,使这些致癌物质更易被人体吸收。

17、带果粒的酸奶未必好

加入水果、果粒的酸奶一方面使酸奶的单位蛋白质含量降低:调味酸奶的蛋白质含量一般是2.3%,低于原味酸奶的2.5-3%。另一方面,酸奶中的水果很难保证新鲜,试想酸奶的保质期长达半个多月,水果也在里面有这么长时间,而我们自己吃水果时,谁会把水果放半个月再吃呢。

18、使用劣质餐巾纸危害大

使用劣质卫生纸做的餐巾纸有以下几点危害:一是可能吸入对身体有害的真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等,有的还可能携带肝炎病毒;二是劣质的卫生纸中残留增白剂,导致有害粉尘进入人体呼吸道产生不利影响;三是会刺激皮肤,导致皮肤过敏。

19、清除蔬菜残留农药的四个方法:

泡如菠菜、白菜等,可以用清水浸泡除毒。也可以在清水中加入少量洗涤灵,浸泡半小时后再用清水洗净。烫如青椒、芹菜、豆角、西红柿等,在下锅前先烫5-10分钟,可清除部分残毒。削对茎类蔬菜如萝卜、胡萝卜、土豆以及瓜果蔬菜,最好削掉皮后再用清水漂洗以下。洗对花类蔬菜如黄花菜、韭菜花等可放在水中漂洗,一边排水一边冲洗,然后在盐水中浸泡一下。

20、如何去除水垢?

水垢对人体的危害非常的大,对于保温瓶或陶瓷器皿,以下除去其上的水垢的方法正确的是可用加入适量醋的水浸泡,使它慢慢溶解掉。

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安全标准是各类食品中有害物质的限量规定、生产加工食品的卫生操作规范等以保证食品安全为目的的技术法规的总称。《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除食品安全标准外,不得制定其他的食品强制性标准。食品安全标准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食品、食品相关产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

(2)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

(3)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的营养成分要求;

(4)对与食品安全、营养有关的标签、标识、说明书的要求;

(5)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

(6)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

(7)食品检验方法与规程;

(8)其他需要制定为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

消费者在外就餐注意事项

一、要选择有《餐饮服务许可证》、环境整洁、信誉度高的餐饮单位就餐,不要选择在路边露天无证摊点就餐,防止食物中毒的发生。

二、选择菜肴时,要注意辨别食物颜色和改观是否正常,是否有异物或异味,如发现异常,要立即停止食用。

三、不吃野生蘑菇、河豚鱼、发芽马铃薯等高风险食品。

四、慎食海(河)产品。海鲜富含蛋白,易引起过敏反应,且海鲜宜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生食宜引发食物中毒,因此不要为了贪鲜而生食,要尽可能烧熟煮透再吃。

五、注意餐具卫生。就餐前要观察餐具是否经过消毒处理,经过清洗消毒的餐具具有光、洁、干、涩的特点;未经清洗消毒的餐具往往有茶渍、油污及食物残渣等。

食品安全科普宣传知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072028